护理专业课程思政与课程人文同向共融教育模式探索
2023-02-07张瑞星常明钰黄彩辉梅永霞段艳丹张振香
张瑞星,常明钰,黄彩辉,梅永霞,段艳丹,张振香
(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护理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直接服务于人民的健康,而人民的健康又事关国家的兴衰。因此,护理教育必须培养德、才、能兼备的护理人才。课程思政是培养医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渠道[1],现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朝着“大思政”方向发展,课程思政能培养与专业特征和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综合素养[2]。由于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护理教育又要充分体现人文性,人文教育是护理专业教育的基础。但是,目前在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3]。因此,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人文教育同样也不能忽视,需与思政教育共同融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中对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要求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完全一致,并且专门提出“提升人文修养”。可见,思政—人文共同融于专业课程既是课程思政的要求也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要求,更是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服务质量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护理教育必须将思政教育、人文教育两方面内容有机融入专业培养体系。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做好课程思政与课程人文教育,是当前护理教育的重要议题。
1 建立“全程融入—全员参与”式思政与人文融入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课程学意义上属于泛课程范畴[4]。“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学校教育应具备360度德育“大熔炉”的合力作用[5]。护理专业的思政与人文教育更应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全方位融入。从教育环节的角度分析,学生管理、学生自我管理、课堂教学、实验训练、临床实践等全程每个环节均有思政与人文教育任务,可实现全程融入;从工作职责的角度分析,辅导员、班主任、授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临床带教教师、行政领导与后勤工作人员等学生培养过程中所有可能接触的人员都要树立思政与人文教育理念,掌握思政与人文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达到全员参与。另外,还要注重思政与人文环境的建设,沈贵鹏指出从情境互动心理作用的角度,物质情境的建构蕴含课程思政,校园的客观环境作为物质环境要素也赋予了特定的价值内涵,成为课程思政的一部分[4]。因此,要从课程思政与课程人文的整体性与培养体系的系统性统合考虑“立德树人”运行机制,构建“全程融入—全员参与”式思政与人文融入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2 构建思政与人文共融的护理专业教学模式
2.1 “思政—人文—专业”三合一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引导教育过程的总体思路与导向,“三合一”教学理念是指在护理专业教育中始终坚持将思政教育、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相通、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这种理念指导专业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学校实训、临床实践、考核等全过程。“三合一”教学理念需要深入专业教师的内心,指引专业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李国娟强调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关键在“教师”[6]。教师的教学理念是能否实施以及实施质量的关键。沈贵鹏提出课程思政要有机融入各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之中[4]。“三合一”教学理念需要通过对专业教师的培训、从教学实践中反思与总结等不断强化,从而形成护理教育新思路和新格局。
2.2 “四位一体”式教学方案设计
课程思政与课程人文实施的关键在教学方案的设计,本研究团队在实践中探索出“主题设计—元素凝练—案例导入—学生行为督导”4个层面的“四位一体”式教学设计模型(见图1)。(1)思政与人文主题:由课程团队共同研讨,结合专业特点、课程内容和学习规律,形成与本课程相符的思政与人文教育主题。比如护理心理学课程的思政主题为:家国情怀、人道奉献、积极心态、担当求是;人文主题为:尊重、鼓励、关爱、同理心。(2)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团队需要考虑哪些环节用什么教学方法融入什么思政主题/人文主题,在专业内容的恰当位置选择恰当的思政与人文元素融入。(3)课程思政案例设计:结合主题与课堂中的思政与人文元素,设计恰当的案例。案例的选择最好能同时融入思政与人文元素,这样更能形成协同效应。(4)学生思想与行为引导设计: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是教育最终的检验标准,对学生的行为引导是最重要的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引导最佳的方式是隐性教育[4],为此需要设计相关的集体活动、社会服务项目、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的行为并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
图1 “四位一体”式课堂教学设计
2.3 “五点一线”式思政与人文教育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与课程人文建设的成效要看学生的表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由于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特殊性,思政与人文教育的形成性评价需要嵌入教育教学过程中[7],并且医学人文更注重践行[8]。因此思政与人文同向共融的评价更需要具有及时性,也需要更加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并从实践中总结,设计出“五点一线”式教学互评互促式评价体系(见图2),从学生的听课神态与课堂回答、师生课后交流中的反馈、辅导员等学管人员对学生行为督导反馈、学生对教师立德树人的评教以及考试中嵌入的思政与人文元素5个方面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形成以学生为主线,从“课堂反应—课后交流—行为表现—网上评教—汇报考核”5个方面对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实施双向评价,这种“五点一线”式评价优势在于注重反馈的时效性、灵活性,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不断完善。
3 思政与人文同向共融的操作方法
思政与人文元素融入需要一定的策略,运用恰当的技巧。本研究团队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总结出以下5种思政与人文融入的可操作性方法:(1)因地制宜法。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融入思政元素与人文元素,融入的过程要做到自然流畅。(2)情景设计法。设置专门情景,包括体验性情景、解决问题情景等,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在情景中引入思政元素或人文元素。(3)实例引导法。针对某一知识点或实践环节,给出实际的案例,启发学生分析与领悟。思政与人文教育中,用实际案例效果要高于理论演说和强行灌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生动感人的案例,既能体现思政教育又能体现人文教育。护理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抗疫案例,其是护理教育中思政与人文教育的极佳资源。(4)思维导图法。针对专业的知识点运用思维导图推演出相应思政元素,这种方法更适合于新教师,对于思政与人文教育融入无从下手时,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一步步实现课程思政与课程人文。(5)理论现实类比法。用浪漫主义思维,换个角度总结出思政与人文引导的内容。比如基础护理操作中,灌肠降温时灌肠液的温度要控制在28℃~32℃,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冷),从具体的内容中类比做护士也不能“高冷”,做有温度的护士,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理念。采用恰当的思政与人文教育融入方法,有助于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另外,思政与人文同向共融时,一个典型的案例既可以提炼其思政元素,也可以升华出人文元素,两种元素的有机融合,可使案例更加生动,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他们注重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案例,既可以提炼出思政主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提炼出“培养人文关怀精神,掌握人文关怀技术”的人文教育主题。思政元素与人文元素是依据专业内容的特点恰当引入,因此只要内容需要也可以在一节课的不同时点分别引入。从教学经验来看,思政元素与人文元素融入一个案例,能使学生有时间做更深刻的思考与领悟,通常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4 思政与人文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注意事项
4.1 充分利用心理学原理提升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认知规律,注重人际情境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实现师生的思想共鸣,从而从心理上深入感化与影响学生的思想[4]。利用认知与行为学理论引导学生领悟与认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行为上践行爱国,从举止上体现素养,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运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相近原理,搜索和设计与学生在某一方面特点相类似的案例,更易引发学生共鸣,例如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是一名退休的医生,她的工作性质与护理专业学生的工作性质一致,对学生具有更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引导作用。选取的案例可以是本校的优秀学生,最好是从同专业的学生中选取,案例是学生身边的人,可模仿性强,更具有说服力,能够深入学生的思想深处,触动其内心,更易践行于行动。同时,思政与人文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要重视对学生潜意识的影响。在常规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有意识教育”基础上,也要强调陶冶、暗示、体验、移情、感染、模仿、认同等“无意识教育”[4]。恰当运用心理学原理,既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认知,又能提升思政与人文教育效果,更能够体现“无痕教育”。
4.2 案例内容注重时效性
思政与人文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内容的时效性,因为当前的热点新闻或事件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社会背景中去领悟和思考,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这一社会背景,从思政教育的角度能让学生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医学人文的角度能引导学生理解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掌握人文关怀知识与技术的内在动机,从而实现学生与社会背景的认知共鸣,教育意义更为深刻。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话语体系是否具有时代性,也会影响师生的亲和度[9]。因此,教师要关注时事和国家大事,了解新理论、新思想,与时俱进。
4.3 思政与人文教育融入不影响专业内容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将思政元素与人文元素贯穿于各专业课程讲授中,让思政与人文教育成为各门专业课程的必然内容。思政与人文教育融入时,要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不能将政治要求强硬“插入”课程教学中[10]。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应是嵌入在专业内容中,并且以映衬专业为背景,彰显专业内容的重要性,嵌入要恰到好处,专业内容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是课程思政与课程人文的根基,课程思政与课程人文不能强求,不能过度。只有在保证专业内容整体性的基础上实施课程思政与课程人文,才能激发专业课教师的主动性,课程思政与课程人文方具有可持续的内在动力,真正实现教学体系中“思政—专业—人文”3方面内容融会贯通。
5 结语
课程思政与课程人文同向共融教学模式为现代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了可操作性模式。恰到好处的思政与人文教育融入更彰显专业内容的鲜活与生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显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