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以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为例
2023-02-07俞荷俊
苏 颖 ,俞荷俊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00)
正常人体结构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发生发展及其功能关系的学科,知识体系涵盖系统解剖学、人体组织学及胚胎学,是医学生入学后首先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其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有着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既涉及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又涉及价值认同和意识形态方面。近年来,我院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和精神,以其他大中专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尝试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在本门课程结束后,课题组向学生发放问卷,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探寻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真正做到“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国际护理学院一年级新生为研究对象,在本学期正常人体结构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参与调查的学生共422人,收回有效问卷418份,有效率为99.05%。
1.2 方法
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文件精神为依据,查阅大量课程思政文献资料,结合对学生、辅导员及任课教师的交流访谈结果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共22题,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课程思政内涵、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教学效果反馈等。
1.3 统计分析
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调查结束后通过系统将所有数据导出,并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418名国际护理学院一年级新生中,男生95人,占22.73%;女生323人,占77.27%。这符合护理专业女生人数较多的特点。68.66%的学生政治面貌为群众;学生干部85人,占20.33%。
2.2 学生对课程思政及实施必要性的认知
问卷中设置了相关题目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及实施课程思政必要性的认知,结果显示仅少数学生清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概念及意义,但大多数学生认为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很有必要(见表1)。
表1 学生对课程思政及实施课程思政必要性的认知Table 1 Students′cognition of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and necessity of its implementation
2.3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思政中学生印象深刻的典型案例
在课程结束后,就学生对课程思政中印象深刻的典型案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4.74%的学生对“解剖学实验中关于标本的正确认识及遗体捐献者背后的故事”印象深刻,92.34%的对“呼吸系统学习中抗疫的感人事迹及视频”印象深刻,还有85.41%的对“生殖系统关于生命起源的探索及异性相处合理方式的建议”印象深刻(见表2)。
表2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思政中学生印象深刻的典型案例Table 2 A typical case of impressing students in the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tructure of normal human body course
2.4 学生对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思政的认同度
调查显示,91.39%的学生对课程教学中穿插的思政小故事非常喜欢,具有较高认同度;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对自己产生了积极影响,90.43%的认为增强了对未来职业的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见表3)。
表3 学生对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思政的认同情况Table 3 Students′acceptance of the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tructure of normal human body course
2.5 学生对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思政的建议
调查显示,81.58%的学生希望课程思政教学中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大家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73.21%的学生认为应该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见表4)。
表4 学生对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思政的建议Table 4 Students′suggestions for the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tructure of normal human body course
3 讨论
3.1 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不深入,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课程思政主要指依托专业课、通识课等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调查显示,大多数大一学生不能正确区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对两者的概念及内涵认识不清楚,这是目前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思政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思政是近几年教育教学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是基于课程本身内容的教书育人活动,强调各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课程思政需要依托一系列课程来开展,同时相关课程教学中不单单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可以传递其他方面的内容,如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属于思政教育的范畴[2]。作为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师,在学生低学段就因势利导,利用课程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进行价值观念的引领。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不仅是思政课程教师及辅导员的职责,也是所有课程教师应尽的义务。
3.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深挖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传统课程教学聚焦于知识讲授及技能培养,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课程思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3]。调查显示,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正常人体结构本身就是一门蕴含着丰富教育资源的课程,教师应深入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专业知识紧密联系,运用到各教学单元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既做到使课堂教学“增味调色”,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如讲解运动系统骨盆的结构时,可以通过PBL教学法,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围绕问题——“骨盆的形态、结构及男女性骨盆结构的差异”独立收集资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在讲解脊神经结构时,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临床麻醉给药过程中因医护人员工作疏漏,给患者输入的药品计量有误最终导致患者瘫痪的案例,强调医者应具备的工作态度及责任心,使学生意识到医药职业的特殊性,生命面前无小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医学生是中国卫生事业的“预备役”和医药领域的未来,因此,加强医德教育极其重要[4]。教师通过采用融合了思政元素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有效将医德修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医学生在专业学习伊始就受到良好的熏陶,使职业道德潜移默化中成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航标[5]。
3.3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思政的建议
3.3.1 课程思政要做到量体裁衣,扬长避短 高职院校在师资配置、生源质量方面比不上本科院校,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更多[6]。因此,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更需要扬长避短、量体裁衣。教师在提高自身思政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可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爱国敬业、大国工匠精神及责任意识的培养开展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应变,避免生搬硬套,做到思政育人和课程育人水乳交融,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教师应多开发符合本校特色的思政资源,如将我院优秀学生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为国争光的事迹引入课堂,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爱校、爱国之情,培养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再如我院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不忘通过各种方式给母校送上祝福。在课堂上将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迹娓娓道来,在润物无声中使学生的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增强了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动力,激发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准备着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3.3.2 制订正常人体结构实验教学课程思政方案 正常人体结构作为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身具有实验学科的特点,“实践出真知”在本课程学习中非常重要,这也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政要求。实验课中的思政教育是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两者相辅相成。教师以思政育人为切入点,明确正常人体结构实验教学目标,寻找实验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使学生能正确看待生命的本质,进而珍惜、尊重生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今后做人做事和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3.3 建设第二课堂,拓展思政教育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建设第二课堂,开放解剖学实验室、标本陈列室,开展校企合作、组织结构学相关科普活动等,提供配套的精品课程及学习网站,让学生能灵活进行个性化学习,延伸学习时间和空间。利用已有的校外实习基地设计富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活动,加强教师的引导,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思考已经学了什么、学的效果如何、怎样进行实际应用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拓展和延伸。
3.4 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调整以往单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根据课程教学对象和实施过程等具体情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将专业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纳入其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正常人体结构课程考试题中加入少量与人体结构相关的思政试题;(2)评价主体多元化,任课教师评价与辅导员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3)评价与学生日常管理要求相结合;(4)要求学生展示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思政学习成果,如资料综述、读书心得、辩论演讲等;(5)进行学生素质全面评价问卷调查,包括政治行为、公民行为、法律行为、伦理文化、社会热点等,制定评分等级。通过对各项评价结果的整理和分析,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及思想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同时学生也能对自身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整,教学效果也在不断的测评、反馈、调整中逐渐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