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理学课程“三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探索

2023-02-07卢小敏曾丽平方贤磊张智超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病理学切片思政

卢小敏 ,曾丽平 ,方贤磊 ,舒 旭,张智超

(1.湖南医药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2.许昌学院医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病理学既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是医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学好病理学能为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本教学团队通过深入研究,认真设计,将课程思政以“德育小故事”的形式融入病理学教学,结合信息化技术及数字化切片授课,开创了病理学课程“三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医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塑造其优良的思想品质,以达到培养新时代合格医学生的目的[1]。

1 病理学课程的重要地位

病理学是一门连接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基础医学与后续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等临床医学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疾病状态下病变组织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研究,阐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转归和结局,为防治疾病提供理论或实验依据。病理学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形态与功能的联系,强调病变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关注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教学中强调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协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基础[2]。

2 病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的“痛点”反思

通过剖析学生学情、原有病理学教学大纲,反思教学过程,总结出病理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4个“痛点”。

2.1 课程思政不足

病理学科由于与临床联系紧密,专业课教师更加注重专业学习、教学技能的提升。传统病理学教学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由于教学内容多,学时有限,课程思政无法有效渗透。部分授课教师课程思政认识不足,存在“为思政而思政”、课程思政无法有效渗透或者融入过硬、刻意现象[3]。

2.2 授课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病理学教学内容多,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授课内容分散、知识点繁杂,但课时有限。传统的病理学教学强调教材的权威性,以教师引导为主,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习资源有限,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

2.3 重理论,轻实践

病理学注重脏器的病理变化,在讲述病变镜下观时,需要从整体到局部观察病理变化[4]。教师通常在课堂上展示多张低倍镜到高倍镜视野的图片,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建立整体与局部的空间联系。实验课时,传统HE切片为玻璃切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常因操作不当而损坏玻片,存在安全隐患;HE切片因长时间保存会出现组织褪色严重、部分病变区域组织丢失的问题,不易观察病变;经典的病变组织和罕见病变切片不易收集,教学切片资源有限。加之学生观察切片受到场地、时间的限制,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影响实践能力的提升及技能考核成绩。

2.4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单一

传统病理学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技能考核与期末笔试成绩,成绩构成单一,缺少全过程考核,容易出现期末“暴饮暴食”现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动力,教学效果不理想。

3 病理学课程“三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针对目前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构建并实施病理学课程“三融合”创新教学模式(见图1),即课程思政、信息化技术及数字化切片相融合,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信息化技术,以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探究“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图1 病理学“三融合”创新教学模式Figure 1 "Three-intergration"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of pathology course

3.1 融入课程思政,提升医学人文素养

医学教育具有特殊性,高校医学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疗工作者,既要掌握医学专业技术知识,又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和较强的执业适应能力[5]。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断提高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准确认识专业课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深入理解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更不是“为思政而思政”,而是在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理想信念和精神品格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组织教学,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融入教学中[6-7]。

课程思政主要通过介绍先进人物事迹、科学技术创新、经典医学案例、时事热点新闻等方式实施,其目标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等[8-9]。教学团队以“德育小故事”形式实现课程思政,制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见表1)。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先进人物事迹、科学技术创新、经典医学案例、时事热点新闻、医德文化等多个方面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比如讲授萎缩时,引入顾方舟“糖丸爷爷”的励志故事;讲述炎症血道蔓延的并发症时,加入白求恩之死的讲述;讲授肿瘤转移途径时,赞扬病理医生谨小慎微的工作态度。充分挖掘病理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并加以选择、提炼,让思政元素与病理学教学内容有效融合,以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表1 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Table 1 Teaching outline of Ideological&Political couse in pathology course

此外,将课程思政资源和具体内容纳入总体教学目标,在课中的随堂练习或课后习题中增加与思政内容相关的练习题,从课前到课后、课内到课外,把思政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教学紧密结合,避免教育的碎片化,更加注重教育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10],在促进医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思政教育的自然导入,最终达到专业教育与价值教育相融合、培育高质量人才的目的。

3.2 开展信息化教学,提升学习效率、巩固知识点

传统病理学授课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而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爱好广泛、好奇心强的身心发展时期,因此,更喜欢生动、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11]。为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我们尝试了多种教学模式,包括精品共享课程、PBL教学、案例式教学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旨在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但是通过实施以上教学模式,我们发现其中的不足,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足;学生课前预习抓不住重点,课中缺乏独立思考,课后复习不会总结归纳要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学习通与雨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以“两线走”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变(“一线”推课堂,“一线”推课下),构建师生共同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通平台教学资源丰富,知识框架有序合理,主要包含课前导学、教学课件、微课视频、电子教材、扩展阅读、病例讨论及课后练习等内容。以学习通为主要的教学平台,用于思政案例、课前预习课件的下发,课前考勤签到,课中随堂练习、选人、线上作业及课后讨论等。雨课堂主要用于课堂内容直播,方便学生课后回顾复习。学习通与雨课堂相互补充,实现高阶人才培养目标。

课前,通过学习通发放预习课件,学生可利用学习通的教学视频、课件等资源进行按需预习,教师通过分析课前学习数据精准设计教学。

课中,利用雨课堂实现参与式的师生互动,并通过病案分析、师生互动讨论、随堂测验等探讨其中所涉及的生命科学及社会伦理问题,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实施课程思政,并结合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介绍消化性溃疡内容时,提出问题:如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溃疡病的因果关系经历了数十年研究才被医学界认可,为什么?Hp是如何引起慢性胃溃疡的?临床如何根除Hp?有没有更方便、快捷的胃部检查方法?溃疡底部肉芽组织有何作用?通过设问留下悬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通过知识回顾与串联,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课后,通过学习通布置章节作业、线上测验,帮助学生回顾、巩固相关知识,加深学习印象;学生利用学习通中的病理学电子题库,对每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自我检测,既能检查学习效果又能巩固学习内容;在讨论区进行双向答疑、研讨,鼓励学生在讨论区提出问题,教师答疑解惑,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探究,同时关注教学平台后台数据反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此外,适时加入研究热点、前沿知识、知识拓展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分析问题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3 应用数字化病理切片,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作为一门重实践的基础学科,病理学实验是病理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够让学生通过光学显微镜来观察组织、器官的各种形态学变化。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已不能充分满足信息化医学教育的需求[12]。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通量切片扫描仪的使用,组织病理切片的数字化时代已经开启[13]。数字病理切片其实就是通过数字切片扫描系统,把整张组织病理切片快速扫描后存储在电脑里上传到服务器终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组织病理图像数字化,使传统切片数字化、组织病理切片数字虚拟化,便于传输与分享,有助于数字病理在病理远程诊断、病理培训及教学中的应用[14]。

病理学是一门以观察组织形态病变为主的课程,注重形态与功能的联系,强调病变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在讲授病理变化镜下观时,通过将数字化病理切片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实现光学无级变倍效果,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低倍镜到高倍镜全方位掌握镜下病变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局部和整体的联系[15];数字切片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高清而不失真[16],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时代,只要有网络,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随时随地对数字切片进行截图、保存、提问,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提高病理诊断思维能力及技能成绩。数字切片的使用,避免了传统幻灯片播放视野不全、幻灯片展示过多的不便,减少了实践教学时因学生操作不当导致的病理切片损耗、因切片保存时间较长引起的切片质量参差不齐[17],能更好地保存部分较难补充或更新的经典教学切片。此外,在临床病理诊断过程中,遇到少见/罕见病变时,以数字化切片的形式保存并用于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3.4 实施多元化评价,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

本课程教学中除关注学科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和教学方法外,还强调学生的学习评价,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20%)、技能考核(20%)与期末理论考试(60%),以最大限度体现学生参与度,形成全过程考核机制,以学促考,实现全程贯通与广域覆盖。平时成绩包括学习通的课前预习课件完成情况、课堂签到、课堂表现、课后章节作业等的评价,避免期末一考定乾坤,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4 “三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总结与思考

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基本路径,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病理学教学中以“德育小故事”自然融入课程思政,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符合专业教育与价值教育相融合的要求,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结合数字化切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能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延伸了学习的广度;丰富的网络平台学习资源、课堂教学时教师的精心设计与重难点诠释、课后知识的巩固与探讨,拓展了学习的深度;结合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推进“两线走”教学方法的实施,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多元的形成性考核机制,保证了教学质量,最终达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病理学切片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其在Dickkopf干预下的病理学改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