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科学训练理论在芭蕾基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3-02-06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何书升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何书升
就目前来看,由于芭蕾教学的发展处于起始阶段,导致部分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难以贴合学生群体的成长需求,尤其是在芭蕾基训的过程中,缺少对舞蹈科学训练理论的深入应用,导致芭蕾基训的整体水平处于较低的区域。所以,针对性地研究舞蹈科学训练在芭蕾基训教学中的应用便显得极为重要,对芭蕾舞的教学和学习都能高度的重视,不仅是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解读,更将是对舞蹈科学训练和应用的提升。
一、现代芭蕾基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芭蕾舞,17 世纪就起源于意大利,但却在20 世纪初才传入我国,这就使得我国的芭蕾舞事业与国际上其它国家的芭蕾舞事业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芭蕾舞作为一种及具精神美感的舞蹈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接受和广泛关注,当前在实践过程芭蕾舞教师对于学生舞蹈表现力培育的现状并不乐观,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较为显著的问题。
(一)教学过多依托自身经验
诸多教师在芭蕾基训教学工作中,存在使用经验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结合教学结果所呈现出的情况来看,主要包含适当经验教学以及过量经验教学这两种:
前者是经验教学。在芭蕾基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得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获得显著提升,有助于学生形成对芭蕾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认识,教师通过自己曾经在芭蕾舞蹈训练中所积累的方法或者是经验开展教学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力度。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多是舞蹈专业毕业,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能够类比自己曾经的学习情况,进而完成对学生群体的针对性教育,有意识地践行因材施教的目标,结合不同学生的情况来做出改变的优化,为学生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训练帮助。此种训练模式可以结合实践的方式作出转化,推进学生对芭蕾基训的知识的理解,并且教学方式更为科学具象。通过直观展现的方式进入到学生的视野当中,促使学生更为积极地接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为芭蕾基训教学提供更多支撑作用,真正达成训练效果。
后者是过量经验教学。芭蕾舞和普通舞蹈的教学过程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普通的舞蹈给人带来的感觉更加轻松、愉悦,并且对于普通舞者来说跳舞也只是一种放松的方式,虽然也会有规范的动作要求,但更多的则是舞者的随心所欲和情感的表达。而芭蕾舞给人们带来的感觉却有所不同,芭蕾舞显得更为严谨和规范,特别在表现姿态优美上,芭蕾舞是独特的存在,同时舞者把感情融入到舞蹈动作当中,让身与舞融入到情感中把芭蕾舞的美表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感受芭蕾舞之灵动。如果教学的过程中把规范性掌控的更于严谨和呆板,让表演者在动作、情感上只是表演没有情感的加入和发挥,就会使得舞蹈动作变得不得太统一和机械化。这就要有效把控经验使用力度,不然便会出现掌握过量的问题,此种问题所引发的最终后果就是学生的疑惑越发增多,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知识储备的提升。而是采用照抄照搬的形式,没有针对性地做出改变优化,是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就目前我国高校开展芭蕾教学的情况来看,仍旧有大量教师存在过量化经验教学的情况,这将会导致学生在芭蕾基训的过程中难以掌握相应的知识要点,对学生的综合成长来讲,显然是有弊无利的,最终导致结果是学生学习芭蕾舞的时候水平参差不齐,这是现阶段芭蕾基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多变
由于芭蕾基训教学内容相当广泛,因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聘用大量教师,但是由于教师的生活环境、阅历、知识储备存在着差异性。教师们之间教学方式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在对学生们进行芭蕾舞的教学时,有些教师因为太过关注标准化,在舞蹈动上总是追求标准化,而过于标准化的舞蹈动作,看似很整齐,但是有些僵硬的效果,只能让观众感觉基本功不错,就是舞者身上少了灵动性和情感性,这就是观众造成记不住表演画面的原因。虽然这些舞蹈动作看上去高难度,在舞者完成这些比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之后,也只是会得到观众们的一声惊叹,这惊叹的是动作难度还是感叹舞者表演的美感,这就不知了。芭蕾舞不是特技表演,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以个人性格特征作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此时的教学会有教师自身教学的显著特性。但实际上,个性教学对教学结果而言,往往存在相应的影响,各有利弊,如果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行之有效地把控个性教学的力度,便能够推动芭蕾基训教学的过程中的方向。学生通过个性分组的教学方式来完成芭蕾基训学习,以最好的视角来观察每位学生的动作,教师也会为学生提供示范,模仿动作,这便是个性化很强的教学模式,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习芭蕾知识。适当的个性化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拉近师生心灵间的距离,而且还能够行之有效地提升芭蕾基训的水准。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个性化元素时注意方式和量,让多样性的技巧结合舞蹈本身的动作理解能力和作品的情感去学习、分析、拆解,这样才能以促进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让课堂环境活跃。
(三)学生接受能力较低
舞蹈科学训练理论在芭蕾基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不良好的原因不仅来自于教学方式和理解,同学生自身接受能力存在密切关联。在进行芭蕾基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开展教学工作,把重点放在学生基础训练上,提高肢体的表现力,对音乐节奏的把控力及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控制力,保持身体的平衡,而学生则是需要结合教师的教学来进行学习。并且在实践教学过程里,老师更为注重的则是动作具有的规范性,忽略了学生所提出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这样忽略学生自身情绪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无法培育出高水准的芭蕾舞舞者,并且也影响到了芭蕾舞实际的表现力,不能将芭蕾舞特有的唯美与优雅展现出来,也呈现不出轻盈灵动的舞姿。在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学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舞蹈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在接受各种新知识的时候主要途径包含两条:首先是来自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基础训练能力,在感受芭蕾舞美的本身,提升学生的审美观理解力和创新力,舞者的思维,生命力,表演力是加深理论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其次是来自于教师讲解的知识。在理论知识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群体普遍难以形成充足的重视,在听讲的过程中学生的投入力度也存在显著的不足的情况,此种现象广泛存在于现代教育单位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接受错误动作的问题,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难以形成对舞蹈科学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认识,并未对课前将要学习的舞蹈知识做预习,因而在后续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的芭蕾动作常常导致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学生在没有科学认识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动作错误以及动作不到位的情况,因而在开展芭蕾基训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有必要充分关注此项问题,需要有意识地强化对学生群体的理论知识的培养。此外,教师需要明确的是芭蕾基训虽然需要涉及到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是更多情况下都是技术性元素占据核心位置,需要学生参与大量实践训练,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舞蹈认知能力。就目前来看,诸多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受伤的问题,是因为学生对自己身体出现的损害毫不自知,那么必然会导致受损害的身体位置的问题越发严重。因此学生在芭蕾基训的过程中,有必要提升对自己的身体的保护,学生容易忽略对身体安全方面的重视,这就导致学生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面对诸多损害自身安全的事情,严重影响其未来芭蕾学习历程。
二、舞蹈科学训练理论在芭蕾基训中的应用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芭蕾基训的过程中仍旧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对舞蹈科学训练理论的应用力度很小,在提升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角度以及如何强化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技术技巧的科学性和动作组合的舞蹈性、流畅性的动作形态等问题需要提升。
(一)芭蕾基训合理性方式
芭蕾舞蹈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那么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便需要注重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结合学生喜欢和现在流行舞蹈去分析和讲解。并把芭蕾基训合理性引用到教学,启发学生在舞蹈基础上的理解和创新,让学生能够融入情感去完成舞蹈动作。通过肢体语言对于舞蹈中情感表达到舞蹈动作中,从而表达出他们对于舞蹈的喜爱,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借助鼓励和指引取代以往只关注基础功力的芭蕾舞课堂。首先,需要重视芭蕾基训方法的适当性,在开展训练活动的过程中,超过负荷的训练将会给学生的身体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集训活动的过程中能够采用舞蹈科学训练理论,将学生的身体情况作为参考基础,为其设计不同的训练强度的集训活动,以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在避免自己的身体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达成训练成果,这样学生便不会出现过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芭蕾舞蹈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案的顺序性,将系统训练以及符合学生的身体符合需求的训练知识做有效融合,使其成为芭蕾基训的组成部分。从弱到强的芭蕾基训活动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满足其综合成长需要。最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地面联系、技巧练习,同时还需要对课前预习、前期放松以及最终巩固这三个流程形成充足的重视。即便课前预习工作全部是由学生完成,但是教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成为主要领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弥补不足之处,为学生的舞蹈能力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娴熟是学习的主要性,只有坚持巩固基础的舞蹈技巧和动作,才会对舞蹈中的思想内涵全方面的理解和掌控。特别舞蹈动作、表演者情感的理解、含义、音乐的掌控,都是借助教学方式,再通过让学生自身对舞蹈动作、表演者情想象力和情感的感悟,让动作诠释出舞蹈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完美结合,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对舞蹈这门艺术的表现能力。
(二)强化基训的安全防护意识
在学生参与芭蕾基训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为保证自己能够尽善尽美地完成相应的动作,常常会对身体的某些部位做集中密集训练。此种现象非常普遍,和学生好学的心理存在极为密切地关联,但是集中训练方式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的相应身体部位出现损伤,这将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威胁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当舞者们在舞台上完成这些比较困难的舞蹈动作之后也只是会得到观众们的一声惊叹,而观众们到底是为了感叹动作的难度还是感叹舞者表演的美感呢,每个观众感受不一样,这也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去思考和正确去运用练习技巧。虽然舞蹈动作看上去比较困难但在舞者身上却看不到丝毫的情感化的内容,观众只会看到舞者完成这些高难度动作后的痛苦,同时也会造成身体的意外伤害。这就会使得舞蹈动作看起来十分僵硬缺少灵动的美感,从而也使舞蹈脱离了艺术美的初衷,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芭蕾基训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融入舞蹈科学训练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并且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训练,强化学生对自己身体结构的了解,对损伤的自我认知,是极为重要,这样便能够保证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避免自己的身体受到损伤。进而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降低事故的出现概率。相关高校有必要全面强化对有关舞蹈知识理论课程的开设,保证学生能够在掌控充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到科学的训练活动中,强化对学生关键部位的防护,避免学生的身体出现损伤。
(三)提升训练动作的规范性
在芭蕾舞领域当中,动作技术包含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依据应用技术上的差别,能够将动作技巧分成三个类别,其一是跳跃,其二是旋转,其三是力量的控制,只有将这三种技巧融会贯通后才能够积极应对芭蕾舞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挑战,并且还要掌握一些专业性的舞蹈动作,这里我们所说的专业性舞蹈素养,观众通过舞者的肢体去感知芭蕾舞的美。首先是通常包含着肢体力量、柔韧性以及肢体控制能力和肢体平衡力这些方面的能力,培养动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其次是重视芭蕾舞基础能力,在巩固芭蕾舞的一系列基本动作的同时,还需要就各种各样的芭蕾舞表演内容,制定出差异化教学形式。特别是的情感动作时,要对于情感化的舞蹈动作有一定的了解,借助各种舞蹈动作来呈现自身的舞蹈情感,进而将的情感融入到舞蹈动作中去。最后是掌握好基本的动作技巧。以“平转”这一动作技巧为例,这种技巧在实践学习中是极为常见的,被广泛应用到了芭蕾舞领域中。掌握这种技能后不仅能够做出直线的动作,还能够做出旋转的动作。这种技术的灵活掌握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基本练习,这就需要在练习的时候注重提升动作的规范性,不能仅重视高难度技巧的使用和动作的提升。只有将基础技术掌握扎实,才能够积极应对更高难度的挑战。因此感受到肌肉发力点的位置,并需要配合动作及时调整呼吸频率,让身体能够更好地感受基础动作的核心技能点。如,对于欢快和轻盈的音乐内容,借助脚跳、旋转、踢脚跳以及小踢腿这些动作,诠释出欢快的音乐氛围。对于悲伤和缓慢的音乐氛围,借助擦地、蜷腿侧跳、伸展以及画圆圈这些动作,来体现出忧伤的音乐氛围。
三、结语
从现实的角度分析,芭蕾舞属于表演性很强的舞蹈,其艺术性和独特舞姿都是让观众对艺术鉴赏力的提升,同时又是让学生通过舞蹈技巧和理论学习过程中,提高提自身的素养,融入到生活当中,对自我的美和生活的美有一个全新认识和理解。但是目前在芭蕾舞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那么必然会影响到芭蕾舞教学整体成效和舞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