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以来安徽民歌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域

2023-02-06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艺术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凤阳桐城民歌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陈 晓

安徽位于中国东南部,春秋时期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康熙六年,取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建立安徽省。生活在安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把对大自然的汲取和感恩化作丰盈的文化积淀,为安徽民间音乐的产生、流播、衍变、提供了多样文化环境。安徽音乐文化也因历史地理环境不同呈现多姿多彩的精神风貌。安徽区域民歌音乐形态、音乐风格的多样性、过渡性等特征无不彰显安徽地理环境的优势。通过对建国以来安徽民歌研究相关学术成果提纲挈领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回顾安徽民歌研究的历程,关注民歌研究的特点,肯定既往的学术成果,同时提出安徽民歌研究的几个问题域,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策略与建议,在此基础上总结反思与前景展望,以期为安徽民歌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一、建国以来安徽民歌的研究现状

(一)建国后至集成前安徽民歌的搜集整理

1955年,安徽省文化局音工组成立。同年3月,音工组委派专人赴皖西大别山区、巢县、芜湖、安庆、烔炀河等地搜集安徽民间音乐,历时两个月整理了原生民歌、歌舞音乐、民间锣鼓和民间器乐曲等近200首,后与1955年1月“工农青年业余文艺会演”中部分作品汇编为《安徽民间音乐》(第1集)。1957年和1959年,安徽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推出了《打麦歌》《划龙船》等原生民歌,同时推选了一批农民歌手参加“全国农村业余文艺汇演”,得到中央领导和专家的好评。1958-1959年间,《芜湖民歌选》《蚌埠民歌》《肥西民歌》《安徽民歌·歌唱新农村》等民歌选集相继出版。1960 年,安徽省音乐家协会成立,对安徽民歌挖掘、采集、分类、编辑等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规范整理了《带露的花朵》《安徽民歌选集》《安徽民间音乐(2-3 集)》《皖河新风·安庆地区民歌选》安徽省音协编《安徽民歌》(1978 年刊印稿)、滁州地区文化局编《皖东民歌》(1978年刊印稿)等民歌文本。1980年4月,中国音协举办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编选工作座谈会在安徽芜湖召开,吕骥主席、孙慎副主席以及各省专家70 余名出席会议。山西、河北、安徽三省编撰小组介绍经验,后集体讨论并制定编辑工作计划,此次会议推动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编撰的进程。此后,《王三姐赶集——安徽民歌改编曲选》,姜玉峰、孟庆国编《凤阳歌》,金寨县党史办公室编《大别山苏区民歌选》等出版。这些珍贵的文本(文字、图片、曲谱)和音视频,为安徽民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储备。施文楠、施咏《安徽音乐志·野获编》第4章“民间歌曲”的概述性研究,清晰完整地呈现了安徽民歌全貌,为民歌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2004年,《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出版,为民歌研究者提供了最权威的文献资料。

(二)集成后安徽区域民歌研究的新成果

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蓬勃兴起,安徽民歌研究迎来了多元发展的腾飞时期,不同行政区域民歌新成果的呈现,对于深入熟悉、掌握、研究一个地域民歌形态及其发展变迁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成果包括三个部分,各地市非遗保护中心编辑的区域民歌选集和论文集;区域民歌研究专家学者撰写的学术专著;区域民歌研究的硕士论文,较完整地昭示了不同地域民歌的音乐面貌。首先,各地市非遗保护中心编辑出版的民歌选集和论文集:《当涂民歌选》《大湖之声——巢湖民歌选》《大别山民歌精选》《五河民歌选(第1-2 集)》《凤阳民歌》《桐城民歌选》《池州民歌选》等。《当涂民歌论文集》《桐城歌论文集》《凤阳民歌论文集》《巢湖民歌风韵情》等论文集。其次,区域民歌研究专家学者撰写的学术专著:王红艳《当涂民歌研究》,申育林《巢歌研究》,赵敏《皖西民歌研究》,廖家骅编著《红旗滚滚过山来——大别山革命历史民歌集萃》等。最后,区域民歌研究硕士论文:孙来法《当涂民歌研究》,徐楠《霍邱民歌研究》,陆伟《安徽慢赶牛音乐文化研究》等,安徽民歌的理论研究视野和领域步入多元发展的时期。以上研究对安徽区域民歌进行了系统的资料梳理和学理阐释,但缺少区域民歌的纵向“亲缘”关系和横向“区域特色”的比较研究。

(三)《凤阳歌》《桐城歌》专题研究的学术探索

1.凤阳歌研究。1989 年4 月,由安徽省宿县地区文联发起,中国音协民族音乐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学会和安徽相关部门支持,“凤阳歌全国学术研讨会”于1990 年12 月15 日至17日在安徽凤阳召开。参会人员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吉林、山东、安徽等13 个省市的戏剧、音乐、曲艺、文学和历史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其中10个省市23位专家学者宣读论文。他们从多学科、多视角探讨了凤阳歌起源与形成;凤阳歌概念与界定;凤阳歌传播;凤阳歌与乐种的亲缘关系等问题。1995 年1 月,凤阳歌论文集《唱遍神州大地的凤阳歌》出版,该文集探讨了凤阳歌起源与形成,概念与界定,传播地域与涉足多种音声形式的诸多问题。21世纪,许国红的三篇文章:凤阳歌的传播与分布、凤阳歌系研究、凤阳歌的历史渊源初探,对凤阳歌历史渊源、凤阳歌的传播路径与分布特征以及凤阳歌系构建等进行了系统探讨。另外,王义彬“论凤阳歌的传播与影响”,吴凡“民歌的流传变异性刍议——以民歌〈打花鼓〉与〈凤阳花鼓〉为例”,邵彬“从〈凤阳歌〉的发展看俗曲向说唱、戏曲之流变”等从传播学、社会学视角对凤阳歌进行了较深入的学术探索。《凤阳歌》研究者可在此基础上,探究凤阳歌、凤阳花鼓、花鼓戏姊妹艺术的同宗关系。

2.桐城歌研究。《桐城歌研究文集》的50篇学术论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呈现了桐城歌研究成果:桐城歌历史发展脉络、生存地理环境、歌体句式文学基因;桐城歌的音乐特色、审美情趣和对黄梅戏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桐城歌的历史形态、情感美学和对桐城文化的历史贡献;桐城歌当下的生存状态和在非遗背景下桐城歌的传承保护。作为民间文学范畴的桐城歌以其五句头歌谣开创了民间文学鲜活的表现形式,奠定了她在中国民间歌谣之林的鲜明特色。当然对于桐城歌流播于湖北黄梅和江浙吴语地区,在皖、鄂、赣、湘以及浙西等更大空间形成一条“桐城歌谣文化带”的历史成因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探究。此外,桐城歌值得深究的学术课题还有:(1)徐元勇在日本各大图书馆觅见明清时期流传到日本的“桐城歌音乐词曲工尺乐谱”;(2)《明代杂曲录》(明抄本)收录的桐城歌25首;(3)明《风月词珍》收录的“时兴桐城山歌”54 首;(4)冯梦龙《山歌》中辑录的“桐城时兴歌”24 首等,都值得跨科学研究者集体攻关,必将对桐城地方文化史的补充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凤阳歌》《桐城歌》专题研究的学术探索,在安徽民歌研究的历史上产生了良好影响。

(四)民族音乐学视域下安徽民歌研究的新发展

1.音乐形态学研究视角。音乐形态本体研究诸如:竹笛《略论安徽民歌的沿革、分布、色彩及风格》,王成瑞《民间歌曲的衬词和衬腔》,时白林《凤阳歌、凤阳花鼓与戏曲》,崔琳《花鼓灯歌的曲式特点》等。从音阶、调式(性)、旋法、句式结构等方面,对安徽不同地域民歌的音乐形态分析研究颇具价值,遗憾的是,以上研究没有应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方法,自然有很多现象难以厘清。另外,研究“文本”也未建立在扎实田野调查基础上,而是仅以“本文”作为理论分析基础,在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不同程度变迁的当下,仍以静态本体形态分析,势必会脱离原生民歌的文化生态,研究成果必将与传统文化割裂。

2.民族音乐学研究视角。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音乐学家积极将这种新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之中,学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如:王义彬《试从慢赶牛、五更调看安徽民歌的地域性分布》,张雪莉《繁昌角调式耘田歌特有现象的文化透视》,申育林《巢湖民歌的历史解读》,喻林、刘艳《皖西民歌中的物质民俗事象考察》,李晓婷《巢湖民间小曲考述:渊源、形态与传播特征》,余亚飞《从五河民歌音乐结构基因看淮河文化过渡区的南北融合》,史一丰、胡亮《徽州民歌民族志书写研究》等。对区域民歌地理分布、历史解读和民族志等的研究,彰显了跨学科研究学术特征。如果能够借鉴“历史的民族音乐学”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理念,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探究区域民歌文化属性及其成因,定会取得既往只在共时层面认知安徽民歌所不曾有的收获。

3.非遗学研究视角。孟凡玉《巢湖秧歌现状考察及保护工作几点思考概要》,张程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当涂民歌保护与传承研究》,王安潮《皖江地区传统音乐艺术的历史形成及其传承保护研究》,史一丰《现代化语境下徽州民歌的生存境遇与保护原则》,李城、武松林《徽州传统音乐的历史文化特征及当代续存特点》,黄莉《近现代桐城民间歌谣的演变发展与传承保护》,吴丹《当涂民歌的现状、传承与发展》,陈晓《殷光兰口述史料的挖掘与整理》等。上述论文从多视角、多维度探索了对安徽民歌的传承与保护,有其独到和新颖之处。仍存在如下不足:首先,认识到民歌活态传承与整体保护意义,民歌要由传承人负载,而民歌传承人的生活方式不断变迁,这使得原生民歌注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给其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带来系列问题,对民歌传承人生命历程的个案研究尤为重要。其次,巢湖司集乡民歌村所承载的民风、习俗等文化生态应立体研究,司集民歌村的“因—地关系”专题研究应更加深入。最后,对于非遗学视野下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概念的学理阐释等有待全面深入,对民歌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尚有较大空间。

二、安徽民歌深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域

回顾安徽民歌的研究历程,虽然在宏观(向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扩展)和微观(音乐形态分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仍存在诸多未引起关注的问题域值得探究。

(一)安徽民歌的历史文化考察

安徽丰富的文化资源创造了渊远灿烂的文明。《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被誉为南音之始。以“曹操、曹丕、曹植”为核心的建安文艺团体,首创了清商乐,促进了乐府民歌的文人化转型。汉乐府《杂曲歌辞》中长篇叙事民歌《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水平。明代文学家、剧作家冯梦龙在民歌集《童痴二弄·山歌》中记载了桐城时兴歌二十四首。明末清初,产生于凤阳府的《凤阳歌》《凤阳花鼓》流播全国,构织了凤阳歌系等。将安徽民歌研究置于历史的民族音乐学视域观照,将历史文献爬梳与田野考察结合,探究安徽民歌空间分布与历史地理、方言、民俗等的关系,接通民歌历史样态与当下活态的历史渊源。进一步从学术角度厘清安徽民歌历史发展脉络,撰写《安徽民歌史略》专著,为安徽音乐文化史研究奠定基础。

(二)安徽民歌的学术分类廓清

不同的分类依据必定产生不同的分类法,对于安徽民歌分类应具有总体布局,通过分类层次呈现安徽民歌的基本面貌。

以上依据历史时期、题材内容、体裁和功能等分类,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出现了分类交叉重复和混杂现象。如序列3、7、9体裁和题材分类混用,且子项与母项交叉重叠;序列4、5、6、10体裁、时期、功能分类混乱等。安徽民歌不能形成统一的分类标准,必将限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三)安徽民歌研究理念、视角、方法的拓展

安徽民歌研究虽然在理念、视角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与其他研究成果相比,研究的理念、视角与方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安徽民歌传承人口述史的专门研究。通过对传承人个人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的考察,有助于把握传承人的社会行为和传承方式,进而以民歌为媒介实现民歌传承人与历史的互为建构,为如何应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进行民歌传承人个案研究提供口述史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范式。其次,“民歌村”的个案研究。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生态对于不同地域文化形成具有决定作用。以巢湖市司集乡民歌村为例,可从五个方面系统研究:第一,巢湖市司集乡人文史地理概况;第二,司集乡民歌的题材、体裁内容;第三,司集乡民间歌手李家莲个人史;第四,从司集乡地域文化历史渊源去追寻古老稻作文化历史答案;第五,司集乡民歌的价值、传承、保护等多视角审视,以加强对特定地域民歌个性特征的多维探讨。最后,《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社会学研究。可借鉴社会学研究方法,从该作品的创作、表演和传播环节入手,治历史轴线对这首民歌综合考量:第一,《八月桂花遍地开》——战争中诞生的音乐武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别山红色民歌是传统民歌与革命思想结合的艺术形式,从中国革命史和文艺学研究视角考察红色民歌对传统民歌的承继和拓展。第二,《八月桂花遍地开》——建国之初走向全国,1964 年,《八月桂花遍地开》入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迅速传遍全国,可在此基础上探寻这首红色民歌的传播学意义。第三,《八月桂花遍地开》——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化、多元化发展路向。通过多视角审视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社会学研究价值。

三、结语

经过历代安徽民歌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在民歌曲谱、文献、音视频的搜集整理;区域民歌的研究;《凤阳歌》《桐城歌》的专题研究;民族音乐学视域下民歌研究的新视角(音乐形态学、民族音乐学、非遗学)等方面取得丰硕学术成果,并在研究理念、视角、方法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安徽民歌的体裁分类;安徽民歌文化区(圈)的划分;安徽民歌的流播及与曲艺、戏曲等姊妹艺术的亲缘关系;安徽民歌相关的文化事象等研究不够系统、全面。譬如缺少从整体意义上认知区域音乐文化;缺少对安徽民歌与民间礼俗依附共存现象探讨等学术理念。通过对安徽民歌研究的回顾和前瞻性思考,管窥其丰硕成果和研究路径,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理念、视角、方法的拓展,通过有志于民歌研究的跨学科专家、学者联合攻关,安徽民歌研究领域定能呈现更多充满学术光芒的研究新成果。

猜你喜欢

凤阳桐城民歌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安徽桐城六尺巷
凤阳歌体系中基本曲调特征研究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旧凤阳花鼓
论《凤阳歌》的流变在中国传统戏曲发展中的艺术价值
穿花衣 唱民歌
“桐城歌”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