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2023-02-0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政治

沈 妉

(无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05)

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胜阶段。面临着新媒体网络催生的复杂环境,政治认同领域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依然严峻。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认同问题关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成败,关乎我国政治发展的稳定,关乎青年学生群体对国家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也影响到其今后的全面发展。

一、新时代提升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意义

1.青年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青年学生在维护政治体系生存、稳定和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会影响到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一旦形成,就与其他政治结构要素形成特定的政治语境,对青年学生的政治行为进行引导,并对青年学生的政治生活产生影响。“与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相比,政治价值观对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的反映最为集中,因而对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比其他社会意识更直接、更强烈。”[1]295青年学生政治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青年的政治认同,引导着青年学生分析和反思自己在政治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而形成自己认同的政治价值观。坚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符合党和国家利益的政治认同,有利于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牢固的政治信念,形成健全的政治人格,引导他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主动参与,为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于2018年5月2日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向青年提出要求:“一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二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将成为绝大多数年轻人接力斗争的现实。”[2]可以看出,青年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强化政治认同。社会、高校要积极塑造青年学生灵魂,培养一大批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爱党情怀的新时代好青年。新时代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生机勃勃,但是一定程度上也缺乏客观辨别新思想和新事物的能力,容易出现比如政治立场动摇、理想信念削弱、功利主义滋生等问题。此外,青年学生又是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相互争夺的关键群体,目前由于互联网空间的开放性、自由性和随机性,网络上各种错误思潮极易渗透和侵蚀青年学生群体。因此,加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不仅有利于青年学生提升辨别是非能力,而且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增强政治定力,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青年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教育,有利于提升青年学生群体的政治敏锐性,在政治实践中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凝聚民族合力,进而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长期稳定。可以看到,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西方列强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向我国青年学生群体传播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妄图使青年学生的政治情感和意识形态归属感逐步淡化。因此,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认同,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前提,即要围绕青年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拨开思想迷雾,瞄准问题要害,找对思路方法,牢固把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和政治话语权。

二、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审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现状,笔者以高校青年学生为研究对象,样本包括了 985、211 高校,省属本科高校以及高职高专学校等。调查共发放1 500份问卷,收回1 465份有效问卷,达到97.7%的有效回收率。通过调查发现,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呈现出以下态势。

1.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积极态势

(1)认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调查显示,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高度认同。许多学生提到,中国能取得今天如此巨大的成就,归根结底是因为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青年学生普遍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努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坚定理论自信,提升自我理论素养。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我们必须坚定地树立共同的理想,坚定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必然会实现。调查显示,从主流上来看,新时代青年学生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这一点大部分学生是完全认同的。不仅如此,在调研中青年学生对入党的看法是积极的,主动的。这都表明:青年学生忠诚党的事业,坚持党的领导,理想信念坚定。

(3)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国家认同感。新时代青年学生,见证了中国历史发展带来的辉煌成就,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大考下,他们更是能够切身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比之下,他们也更清晰地认识到西方鼓吹的“自由”“民主”“人权”具有的迷惑性和虚伪性。从调查中可以发现,青年学生在国家、民族认同方面的表现无疑是优秀而令人感动的。大部分青年学生强烈认同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同时也能主动维护国家与民众的利益;遇到大事非问题时,更是坚定不移地与党和政府站在一起。

2.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

(1)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削弱。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功利主义盛行、“一切向钱看”等消极导向,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甚至成为部分青年学生的人生目标,注重物质享受的同时,却忽略了精神世界的提升。尤其是网络媒体中,拜金主义、炫富攀比,严重削弱了青年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为数不少的青年学生尚未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部分青年学生虽然已经形成政治信仰,却不够稳定;更有少数青年学生仍处于迷茫和困惑状态,甚至难以与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极易在不良价值导向的潜移默化中引发政治认同和政治立场的缺失或偏差。

(2)政治认同具有暂时性与易变性。青年学生正处于学习文化知识、培养技能、形成“三观”的关键时期,其可塑性非常强,政治认同也很容易出现波动。再加上在今天信息万变的新媒体环境下,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多元,多种利益团体争夺加剧,极易导致青年学生的情绪波动。当他们面对某些事件时,通常会过分关注单一事件中政府行为与眼前得失,对问题缺乏大局和长远的考虑,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理性思考,也无法客观、合理和深入地看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波折,这也直接导致了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呈现暂时性和易变性。

(3)政治实践参与不足。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政治参与感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为参加学校干部选举和其他非正式政治活动,如学校组织或赞助的各种政治活动,然而对于正式的政治活动参与度较低,没有参加过正式政治活动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大。学生的政治参与随着微信、抖音等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其内容更加丰富具体,途径也逐渐实现了多元化,他们也更愿意选择网络参与的方式表达政治主张。但是,同时也看到,他们积极关注公共事务和国家政治生活却没有激情参与,虽然参与的意愿和热情高涨,但对于具体的政治实践却望而却步。

三、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1.经济转型期的矛盾冲击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四十多年的风雨历程,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这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够引以为傲。中国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表现出很大的支持和认同,然而对于现实,我们要有一个清醒和明确的认识:我国目前依然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之路任重道远。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最为关键的时期,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变化猝不及防。经济转型本身成为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导致负面影响的产生。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过程中,势必导致各种利益的分化,进而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和激化。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青年学生群体。当代青年学生最为现实的追求莫过于自身的心理需求与切身利益是否能够实现和满足,然而这极有可能成为他们信仰改变的重要诱因。

2.政治多极化的挑战

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极”政治力量都在瞄准时机力求在国际政治社会中寻求自己的地位。政治多极化将竞争与合作联系起来,“开放红利”也出现在市场、资源和技术等领域,同时也将环境和安全等国内问题上升成为全球问题。一些西方国家不断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提出质疑,打着全球化的旗帜,鼓吹其自由、民主和人权等普世价值。我们必须非常警惕各种错误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和削弱,要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到,“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都可以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习俗和文明模式,任何理论或制度都必须符合一个国家的现实;假如一个国家盲目地照搬外国的理论或体制,完全摒弃本国历史情况和现实,对推动本国社会发展而言就会造成南辕北辙的后果”。[3]

3.思想多元化的冲击

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了思想文化多元性的形成,而文化的多元性也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文化资源,推动青年学生不断在多元文化的比较中去粗取精,内化为自身的政治价值观。然而文化的全球化造成我国文化领域多种文化并存的局面,主要包括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等。在多元文化的比较和选择中,青年学生也容易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迷茫和困惑,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中,社会上必然会存在着各种非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意识形态观点,甚至有的还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这势必导致在思想文化领域,不同意识形态对青年学生群体的争夺会愈演愈烈,也对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提出了重大挑战。正如有的学者指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比较复杂,西方的‘制度输出’‘价值输出’对青年学生影响较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加强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不给西方某些势力见缝插针与我们争夺年轻人的机会。”[4]

4.网络媒介的蓬勃发展

网络媒介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使青年学生拥有广阔的学习平台和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使青年学生政治认同面临弱化的倾向。网络媒介传播具有开放性、隐蔽性和独立性,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复杂多样,传播的信息是零散、多样和量化的,政府部门控制舆情的难度加大,而小的局部事件很可能会由于网络传播的蝴蝶效应而成为舆论风暴。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受到上述内容的威胁和挑战。一方面,可能会对传统的话语体系逐步疏离,传统权威被削弱;另一方面,巨大的信息量产生的多样性选择,都会不断冲击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权威认同。

四、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实现路径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国家、社会以及高校稳定和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支撑,同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是推进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之一。”[5]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这也一直是青年学生健康和积极发展的精神向导。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中国的前行发展。首先,努力提升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的认同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活动,特别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加强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其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鉴于不断变化的实际现实,要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如何在实践中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生命力,引导青年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为青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阵地。

2.坚持以“四个自信”引领青年学生政治认同

其一,坚持道路自信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价值导向。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明确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引导青年学生清楚地了解这条道路的实质与内涵,必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由之路,从而引导青年学生在内心真正建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任和肯定。其二,坚持理论自信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提供行动指南。在改革开放全新的历史背景和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新媒体环境中,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的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聚共识,为政治认同提供行动指南。因此,坚持理论自信,可以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正确行动指南和强大的凝聚力。其三,坚持制度自信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的进步和发展中,提升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是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只有青年学生充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激发他们去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的内心激情。其四,坚持文化自信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思想支撑。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扎根于青年学生的心中,激发他们对中国优秀文化发展与传承的热情,同时弘扬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进而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思想支撑。

3.创新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方式方法

第一,关注青年学生成长心理需求和发展规律。提升青年学生政治认同,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成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供丰富和多元的教育方法。如增强网络信息识别能力,提升网络媒体素养,注重平等对话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控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动态,使政治认同教育落在实处。第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学生群体开展政治认同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规范和完善教材体系,严格把关教材、论坛、社会科学和哲学讲座,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聚焦主旋律,为青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风清气正的有利环境。第三,营造有利于政治认同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优秀校园文化的活动建设,充分利用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群体,创办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活动,同时提升校园活动的多元性、正能量、高参与度,以营造强大的文化氛围来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

4.加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网络阵地建设

第一,提升网络主流价值的话语权,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主流引导作用。依托校园媒体平台,借鉴社会网站的运营和管理经验,实现网络教育内容的整合和构建,明确教育内容的主导思想,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考虑学校的专业特点,最大限度地挖掘道德资源,创建传播主流价值的优质品牌,牢牢掌控高校网络舆情阵地。第二,完善预警机制和舆情危机应对体系。及时了解和掌握青年学生关注的焦点和实际需求,将传统安全管理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对政治安全信息进行全方位检索,及时过滤不良信息,及时应对并妥善解决可能的舆情危机,抢占舆情制高点,切实做到网络政治认同的建设、管理和疏导紧密结合,占领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网络阵地。

提升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根据及时变化的复杂国内外形势,从新时代青年学生群体的特征和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提高政治认识,加强政治历练,坚守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才能够正确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以奋斗姿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时代政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