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的文化历史解读
2023-02-06刘军奎
刘军奎
(安阳师范学院 法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一种思想或精神的产生,往往都有特定的文化历史根源。红旗渠精神不是凭空出现的,她孕育于厚重肥沃的中原文化土壤之中,植根于河南林县太行山独特的人文与地理环境,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的社会经济和生活实践中塑造而成。红旗渠精神的诞生,既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也有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她是中原沃土上培植出来的红色文化典范,又与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古老传说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
一、红旗渠精神的文化根基
早在200多年前,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第三卷中就专门论述了法律规则与地域气候之间关系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性格、嗜好、心理、生理特点的形成与人所处的环境或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不同环境的民族有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1]这样的观点与中国民间自古以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不谋而合,都将特定区域内的物候环境与人的精神气质关联起来,为文化精神找到了物质意义上的依托根底。
循着这样的“地域环境影响论”思路,可以将红旗渠精神纳入更为宏大开阔的时空范畴作思考。红旗渠精神诞生于河南林县,该县所处的太行山区地理环境对红旗渠精神有无影响?河南处于中原地区的核心位置,偌大的中原大地上是否还有其它文化精神与红旗渠精神存在关联呢?
(一)中原大地上源远流长的抗争精神
从源头上看,中华民族精神很大程度上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诸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等。这些在民间社会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无一不是远古先民们为了生存而与自然抗争并突围的美好叙事。从地域环境关联上来看,有两则神话故事蕴含的精神与红旗渠精神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一是精卫填海的故事,二是愚公移山的故事。
精卫填海的故事出自《山海经·北山经》,故事的内容可谓众所周知。古往今来,不同学者对于这一神话故事有不同角度的解读。有从人类学、民俗学角度对远古母系社会时期鸟图腾信仰的研究,认为“精卫填海”反映了氏族制度下的女性地位,展现的是女性主义的悲剧精神和意识。比如,以精卫鸟衔木草石填海的举动,象征女性不甘失败而在男性向母权制作出攻击之时的绝望反扑。其志可悯,其心可悲。[2]从历史角度的解释则认为,这或许是一则叙述太阳沉没的神话故事。作为女娃代表的精卫小鸟象征着太阳和商朝,其沉没则隐喻着商朝的覆灭。[3]精卫鸟矢志不移抗争的背后,反映的是商人的复国愿望。
神话故事距今过于遥远,人们的解说必然会见仁见智,存在丰富多元的视角。但无论怎样做解读,故事样貌折射的基本精神是不变的,那就是以“复仇”的方式展示出对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抗力的执着抗争。东晋诗人陶渊明曾写有一首《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4]诗人将力量微弱的精卫小鸟和力大无穷的刑天相提并论,以对比方式阐释出精卫鸟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
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其故事梗概也同样家喻户晓。由于“子子孙孙移山不止”蕴含着道家主张的生生不息的思想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同样被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所诠释称颂。南北朝诗人庾信和唐朝诗人丘鸿渐都曾热情赞扬了愚公的移山精神,从“德”的角度对愚公挑战困难的意志给予充分的理解与肯定。宋朝时期,人们对该类神话中反映的“志”更为关注,出现由“德”向“志”的转变。诗人陆游在《杂感》中说:“蹈海言犹在,移山志未衰。”民国时期,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而真正使愚公移山家喻户晓并最终上升为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当属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领袖毛泽东。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毛泽东曾在“抗大”多次向干部学员们讲到愚公移山精神,面对当时出现的“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论调,毛泽东以愚公移山精神阐述他对抗日战争艰苦性、长期性及持久性的认识。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闭幕式上以《愚公移山》为闭幕词发表了讲话。他将愚公自诩为中国共产党,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比喻成两座大山,说愚公“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5]毛泽东以这样的比喻对愚公精神作了最深刻的阐发,他将共产党人的信念、信心与发动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联系在了一起,将争取最后胜利的目标与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联系在了一起。
红旗渠精神与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故事中蕴含的抗争精神具有内涵的一致性,“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口号就将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红旗渠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水利工程,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有形的物质载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伟大象征。[6](P211)
(二)中原大地是孕育红色文化的沃土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水土”一方面是指水土本身的含义,另一方面其实更强调的是依赖于水土所孕育出的文化。在中原大地,古代的人们除了以神话传说创造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抗争精神外,近几十年来,还孕育出了以拼搏奉献为基调的红色文化精神。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对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红旗渠精神,中原大地上还孕育出了两种重要的红色精神,即焦裕禄精神和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精神是指在中国共产党诞生至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内,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革命群众在长期革命斗争过程中,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具有鲜明价值取向的革命信念、革命意志、革命意识、革命品质和革命行动的总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深刻的红色文化内涵。[7]
焦裕禄精神是通过焦裕禄的光辉事迹总结而成的。为了治理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曾经的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率领全县群众展开生产自救,全身心投入到兰考的内涝、风沙、盐碱灾害治理之中。他团结带领全县的干部群众,身体力行,夙夜在公,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探索总结出一系列治沙、治涝、治碱的好办法。焦裕禄同志虽然身患肝癌,却总是强忍剧痛坚持工作,最终以42岁的年龄病逝。他快要病故时,对前来探望的同志说的还是封沙丘、治盐碱、载泡桐树的事,为了改变兰考县的面貌,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总书记将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8]并号召党员干部向焦裕禄同志学习。
总之,无论是大别山精神,还是焦裕禄精神,都是在中原大地这片沃土上孕育出来的,都具有与红旗渠精神一样的底色,都集中体现着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从精神实质上说,红旗渠精神与革命斗争、不怕牺牲的大别山精神,与夙夜在公、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可谓异曲同工,都深刻地展示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
二、红旗渠精神形成的背景
红旗渠工程开工有着特殊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社会背景以及特定的自然环境背景,其工程量之浩大、完成任务之艰巨以及党员干部付出心力之彻底,都注定了它不会是一项普通的水利工程,其在当时生产条件下能顺利完工,相关背景性影响因素是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究的。
(一)红旗渠精神形成的政治背景
1.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力量开始对我国新政府新政权采取敌视政策,从经济、政治、军事等不同领域封锁和孤立中国。面对复杂艰困的内外环境,党和国家沉着应对,做出自力更生、发展经济和国防军事的方略,将发展的重心置于自身力量的基础上。经过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顺利完成了“一化三改”的任务。1956年初,林县县委召开大会,宣布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完成,林县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大制度性变革极大地提高了林县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们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林县大地上不断被展示出来,这为红旗渠开建及红旗渠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2.工业化运动积累了一定条件
1958年,林县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与很多地方一样,林县也出现了浮夸风的不利一面,但在人民群众艰苦奋战下,县内的工农业生产依然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最明显的成果是建起了厂矿企业4382个,包括钢铁厂、煤矿、水泥厂、耐火砖厂、肥料厂、机械厂、电厂、砖瓦厂、缝纫机厂、食品加工厂等等。这些厂矿中,除了钢铁、煤矿、水泥、机械厂等35个较大型的为县营外,其余全都是依靠群众建立起来的。同时,县里还修建了4座大型水库,同时建成小型的一、二类水库34座。此外,林县当时的通信、交通运输也有了较大的发展。1958年全县农村实现了社社有总机,队队有电话,40%的生产小队安装了电话;全县交通实现了公路石子化,15个公社有14个公社通了汽车,队队通马车,偏僻的羊肠小道修成了驮运道。这些在特定政治背景下依靠群众力量取得的成绩,为红旗渠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的条件。
3.学习毛主席思想发挥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新中国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为了巩固革命和建设成果,走好社会主义道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头脑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中共林县县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这一学习高潮中走在前面。为了加强对毛主席著作的学习和理论队伍的培养,县委成立了毛泽东著作研究组,由县委第一书记杨贵担任组长,各公社、厂矿、中等学校党委也都相应地成立了毛主席著作研究小组。
由于县委指导思想明确,措施得力,安排到位,一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迅速兴起,全县上下出现了人人学“毛选”,用“毛选”,讲奉献,促生产的新局面。[9](P28)《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毛泽东的名篇著述,在群众中传播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熟悉。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为红旗渠修建及修建过程中统一群众思想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红旗渠精神形成的经济背景
1.贫穷和粮食匮乏严重
“咱林县、真可怜,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粮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这首民谣是对林县人民苦寒生活的真切描述。更为久远的时代不说,从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年时间里,林县发生自然灾害达100多次,出现人相食5次。抗战时期,由于旱灾加之日伪军的扫荡劫掠,林县人民依旧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受饥逃荒,卖儿卖女,十室九空,惨不忍睹。具统计,当时全县逃荒外出达10 800户,占总户数的14%,饿死1 650人,占总人口的4.3%。[9](P8)
2.生产条件至为艰苦
除了长期饱受干旱的制约,林县境内的其他生产条件也十分艰苦。在大山的阻隔下,当地人与外界缺乏应有的交流,生产生活环境很是封闭。山村村落分散,户少人稀,各村之间难以做到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加之不能使用新式交通工具和生产运输工具,不得不继续从事简单的原始耕作,也就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才开始使用步犁、双轮双铧犁、链式铁制水车、胶轮小推车、胶轮马车等新式农具。
林县的经济发展受交通条件的严重制约,山路崎岖艰险对商业贸易构成直接挑战。一方面,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无法创收;另一方面,人们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买不进来,无法改善生活质量。面对大批山果因无法卖出而烂掉的现实,农民却无能为力,即便如此,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还是没有向环境屈服,他们想尽各种办法,与大自然进行顽强抗争。
(三)红旗渠精神形成的社会背景
红旗渠工程的上马和开工修建,具有复杂多元的时代背景,除了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外,还有特殊的社会背景。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当时最重要最关键的社会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工农业生产和社会领域百废待兴,国家需要尽快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在技术、设施、人才资源都十分紧缺的条件下,当时最需要的就是“制度自信”,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下,唤起亿万人民群众的生产建设热情。新旧中国、新旧社会的急速转变正好为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热情提供了最佳条件。无数中国人摆脱了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处境,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人们在内心深处都因这样的重大改变而激动不已,进而开始重新设计生活、追求生活,无论是参加生产劳动,还是参与公共事务,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活力。
由于社员群众都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走进新社会的,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因而很容易建立共识,形成人心齐整的状态。这就为营造集体奋斗、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20世纪50年代末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既有的社会氛围中开始的,也进一步促进了大干苦干的时代气氛。在当时的林县,县委抓的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兴修水利。1958年11月,毛泽东在郑州开会前曾与豫北的地方领导干部座谈,他提出“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搞水利”,[10]后来党中央发出大规模兴修水利的号召。这一号召十分契合林县人民对长期缺水状况下的生活期待。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说:“由于一直缺水,修渠引水是当时群众最渴望的事。”[11]当政府号召大兴水利工程有可能改变缺水困境之时,老百姓的热情就被点燃了,从渴望用水到以行动参与修建引水渠便是必然。因此,红旗渠的修建从内在需求上有着强大的社会群众基础。
(四)红旗渠精神形成的自然环境背景
林县当时复杂恶劣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对红旗渠修建产生了重要影响。林县总体上是个四面被群山环抱的小盆地,地理位置上属于太行山向东部平原延伸的断裂带,境内气候干燥,高山深谷遍布,森林草地缺乏。由于地形陡峭,山多地少,因而水土流失严重。山地过多的地质条件造成保水性差,地表水渗漏严重,加之气候干燥造成蒸发量大于降雨量,使降雨难以成为可靠的水源。不仅如此,这里降水量非常不均匀,每年7月、8月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到全年的一半以上。夏季汛期降雨集中时,常常是河水泛滥,山水对河流上游坡地的侵蚀比较严重,从而使下游河床淤塞抬高,大水横溢时便冲毁村庄、农田,给本就困窘的群众带来灾害。当地过去有民谣说:“天旱把雨盼,雨大冲一片。卷走黄沙土,留下石头蛋。”这正是对恶劣环境的真实描述。由于地质构造的作用,林县的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地下水贮存总体上偏少,开采难度极大。这使林县成为一个“荒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的地方,也成为河南省24个山区县中最干旱缺水的县。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林县全县一共有550个行政村,其中一半以上的村庄存在用水困难,有近三分之一的村庄要在5里之外取水,六分之一的村庄要在10里之外取水,有2个村庄取水甚至需要跑10~20公里的路。人畜生活用水的难度尚且如此,农业生产方面的缺水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林县人修建红旗渠颇有“被逼无奈”的一面。人们憋着一股劲想要彻底解决吃水用水问题,修渠过程中,他们身上展示出的坚韧和吃苦精神,就是源于对长期以来极度缺水的艰苦生产生活条件改变的深切愿望。
三、红旗渠精神的精神实质
红旗渠精神是在我国既有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在特定时代和特定力量的引领下展示出来的,要对红旗渠精神的实质进行认识和解读,单单了解其基本内涵是不够的,而是要将其置于宏大的历史和时代视野中作更深入的理解。
(一)红旗渠精神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红旗渠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创造出来的伟大工程,有学者认为这将是“中华民族最后一个宏大的手工制品。”[12]显然,红旗渠精神是在完成这个“手工制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答案或许是不完全肯定的。如前文所述,红旗渠精神其实是可以从更久远的历史中探寻的,是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和文明化进程存在内在关联的。
林县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修建红旗渠,除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支撑外,更重要的是从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和沿习已久的精神特质中汲取到了丰盈的精神力量。从上古时期流传至今的诸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许多精神史诗,无一不反映着华夏民族生生不息、接续奋斗的生活信念。正是传承了这种信念,才让一辈辈华夏儿女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总能爆发出惊世骇俗的排山之力,完成浴火重生的使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工天河”红旗渠在太行山上诞生才显得绝非偶然,而是有着久远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基因的“加持”。
此外,说红旗渠精神源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时,侧重点在于那些“拼命硬干、为民请命、埋头苦干、舍身求法”的有名者和无名者展示的精神力量,他们以不屈的意志、满腔的热血,塑造和浇灌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离开对先贤们留下的这些精神财富的传承,就无法为红旗渠精神的底色做出令人信服的深度阐释。在红旗渠纪念馆的山碑墙上,镌刻为修建红旗渠而牺牲的81名英烈的名字。他们有的是干部,有的是党员,更多的则是普通百姓,到底是怎样的力量能使他们为了建成红旗渠而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呢?相信他们绝不是盲目的激情冲动。相反,这是他们为了集体的事业目标自觉做出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源于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是一种积久而成的内在气质。相信,这才是支撑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最深沉的力量。
(二)红旗渠精神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体现
红旗渠工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下,通过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最终取得成功的。红旗渠精神中充分闪耀着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勇于付出和奉献的无私精神。面对全县人民能否有水用、是否能吃上饭的真问题,林县县委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担当起了历史重任,排除万难推动红旗渠工程上马开建。因此,红旗渠精神中毫无疑问地蕴含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敢于为理想和信仰献身、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执政理念。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干群团结的凝聚力以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既是红旗渠工程胜利完工的核心要素,也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继续挖掘和彰显的重要力量[13]。
红旗渠精神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手干出来的。这条昭示着中华民族压不垮、折不弯、顽强拼搏精神的大渠,集中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风骨与力量,是今天我们最希望弘扬的时代价值。红旗渠精神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集中体现,也是亿万人民在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
(三)红旗渠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红旗渠进行现场考察,总书记强调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14]今天,红旗渠精神与构成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其他红色精神一道,正在激励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和伟业。
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来说,红旗渠的修建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在同大自然的抗争中谋求人类更好的生存发展的一个光辉典范,作为一种彰显着集体主义和团结奋斗品质的力量,红旗渠精神承载着人类共通的价值和追求。他超越了民族和国界,超越了时代和意识形态,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6](P210)
今天的红旗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缩影和象征,成为能够引发世界各国人民认同和共鸣的经典中国故事。“红旗渠精神拥有丰富而又厚重、值得延展于广阔时空的因子。”[15]这种文化精神因子需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被进一步激活,让华夏儿女在续写民族历史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传承、不断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