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2023-02-06谭小维西藏自治区措美县措美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文│谭小维(西藏自治区措美县措美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措美县属西藏南山原湖盆区的高原湖谷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平均海拔4500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总面积4177.2平方千米,总人口12132人,耕地面积14758.05亩,草原可利用面积5187513.75亩,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县。畜牧业以牦牛、高寒绵羊养殖为主,现有畜禽总存栏数12.44万头(只),其中牦牛2.57万头、羊9.83万只。生产方式多以放牧为主,少量家养,无规模化养殖。由于牲畜存栏量大,存在着发生牛巴氏杆菌病的风险。
一、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特点
1.发病症状。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即可为原发性感染,也可因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继发感染。该病发病时,牛大多会存在突然高热的情况,同时也可能会伴随声音变音、呼吸困难等情况。
通常来说,牛巴氏杆菌病的潜伏期大多为2~5天,病牛多表现出精神状况差、体温骤然升高、呼吸不畅、采食和泌乳性能下降等临床症状,因其发病速度、感染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各具特色的临床症状,如败血型:这种类型的病牛突发高热,体温会迅速上升到41~42℃,大多还会伴随心跳加速、精神萎靡、姿势异常、食欲不佳、反刍停止等情况,腹泻腹痛,粪便稀软含血性黏液,一般在未查清病因前,病牛就会死亡。水肿型:这种类型的病牛,除了常见的体温升高、不进食、不反刍等情况外,还会出现头颈、咽喉炎性水肿的情况,甚至这种水肿情况还会蔓延到前胸等位置,病牛很容易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进而窒息死亡。肺炎型:体温明显升高,以出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有黏液脓性鼻液,咳嗽痛苦,呼吸困难,而且肺炎的病程比较长。
2.流行特点。
(1)呈散发流行性。该病的流行呈散发性,零星发病。措美县天然放牧的形式养殖牦牛,牛的集群性较大,也呈地方性流行,多发于措美县哲古草原。因换季温差显著,故在春秋两季发病较多。
(2)发病迅速。发病速度迅速,病程短,死亡率较高。一旦接触到病牛,或者接触病牛所接触过的水、饲草料、饲槽、粪便、分泌物等,基本上都会受到传染。如果没有及时对牛巴氏杆菌病进行诊治,因病情延误散发开来,更多的健康牛被感染,死亡率上升,直接给农牧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有必要加强对牛巴氏杆菌病的及时诊断和防治,避免疫情出现蔓延和扩散的趋势,为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3)传播渠道广泛。巴氏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患病时,病原菌遍布全身,通常不能查明其传染源,在临床上认为发病前就携带了病原菌。多杀性巴氏杆菌一般存在于患病牛各个组织器官、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中,且在换季过程中发病率较高。
多杀性巴氏杆菌常存在于牛的口腔中,经口传播是该病传播的主要路径,但若是仅仅通过口腔传播并不会导致该病出现大范围传播以及快速传播的情况,而除了口腔传播外,牛巴氏杆菌病也可以通过飞沫、粪便、分泌物等路径,经呼吸道及损伤的皮肤黏膜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使得该病一旦暴发就会出现大面积蔓延的情况。蚊虫叮咬也可发生传染。而且农牧区内的动物不仅仅只有牛,还有大量羊只、马匹和野生动物。该病除了会在牛之间传染外,也会使得其他动物被传染,只不过其他被感染的动物发病症状有一定的差异,而一旦暴发该病,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4)致病因素复杂。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为牛巴氏杆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内源性感染而引起的,当然也有部分是由于呼吸道外源感染引发的。当牛体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机体抵抗力变差,病菌迅速侵入畜体,引起牛群感染牛巴氏杆菌病。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病原因还有很多,如季节交替、昼夜温差较大,机体受到强烈刺激,体温失调,如不及时进行保温降温工作,极易导致多杀性巴氏杆菌在机体内迅速繁殖,引发牛巴氏杆菌病。如无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在放牧期间环境潮湿拥挤、通风不良、营养缺乏、饲料突变等,也容易为牛巴氏杆菌病的发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导致出现大面积牛巴氏杆菌病暴发的情况。牛在长途运输期间,机体受到饥饿、寒冷、颠簸、压迫、过度紧张等刺激,且得不到较好的营养供给、充足的休息,也容易诱发牛巴氏杆菌病。病牛本身被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也会继发引起牛巴氏杆菌病。
(5)易感动物多样。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多种动物和人均可感染,如牛、猪、兔、绵羊、山羊、鸡、鸭等。不同年龄阶段的牛均易感,犊牛发病多,死亡率较高。
二、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鉴别
1.诊断。一般来说,牛巴氏杆菌病的典型症状有体温迅速升高、鼻腔流出脓性液体、咽喉与头颈处水肿以及内脏出血等,其中内脏多处发生出血甚至败血是典型症状。根据牛巴氏杆菌病的分型以及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情况可以进行初步诊断,然后接受实验室检查,对病状类型进行确认。
2.鉴别。实际上,牛巴氏杆菌病与其他疾病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炭疽、肿疽或者恶性水肿等等,所以也有必要加强病牛的鉴别诊断,避免出现错误诊断的情况而耽误了治疗。
一般来说,患上炭疽病的病牛常呈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反刍停止,皮肤坏死、溃烂、结痂等,可视黏膜发绀,临死前血液会出现暗紫色的情况,非正常凝固,大多会出现煤焦油样的情况,死后尸僵不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尸体腐朽的情况;而患上气肿疽的病牛,一般多是不到4周岁的牛,多发于6月至3岁龄的牛,肌肉丰满部位多会出现炎性或者气性肿胀的情况,且肿胀位置比较柔软,患部皮肤呈暗红色或黑色,触摸还会发出声音;将肿胀部位切开,会出现污红色泡沫情况,流出的液体多是黑色酸臭样;肿胀部位会出现明显坏死的情况,而且肌肉纤维肌膜还会出现裂隙情况,切开横切面会呈现出海绵状;恶性水肿一般在牛分娩或者外伤感染时发生,伤口处会出现肿胀的情况,同时还会伴随气性、炎性,触碰也会有声音发出,切开肿胀部位后,肌肉是暗红色,有少量酸臭的气性液体流出,严重感染时会出现全身症状。只有对上述与牛巴氏杆菌病相似的病症进行了解,才能准确做出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将牛巴氏杆菌病的影响控制到最低。
三、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防治措施。采取抗菌消炎、健胃消食、加强护理、对症治疗等方式防治。
(1)抗菌消炎。广谱抗菌药物对本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口服磺胺嘧啶,按0.07~0.1克/千克计算,每天2次,首次用药量可加倍,同时按30~100克/千克碳酸氢钠;或肌内注射20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每天3次,联合注射200万国际单位硫酸链霉素,每天2次,连续治疗3天;或静脉注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次300毫升,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若为犊牛,需要适当减少药量;或口服3克新胂凡纳明,同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对于治疗肺炎型病牛有良好的效果。
制止渗出。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1次/天,连用3~5天。静脉注射利尿剂,促进渗出物吸收与排除。
(2)健胃消食。牛胃肠道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在消化纤维素、合成动物必需的营养素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发病后,病牛的胃肠微生物菌群被破坏,要及时调理胃肠,配合使用一些健胃消食助消化的药物,如曲麦散等。
(3)加强护理。动物患病后较虚弱,要给予舒适的环境和优质的日粮,以便病牛的恢复。应将患病动物安排在明亮、干净、通风的畜舍中,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优质饲草料,保障饮水充足、清洁,保持环境安静。
(4)对症治疗。实时观察患病牛的精神状况和行为特征。如体温持续升高,应使用解热剂。呼吸困难者,有条件时可外部供氧。还可口服补液盐、维生素C、葡萄糖液,强心补液,缓解症状。
2.紧急处置措施。发病后,要防止病牛感染健康牛,应在第一时间做好隔离措施,对病牛、病菌携带牛、健康牛分群饲养,防止病情传播进一步扩大。巴氏杆菌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工作应避免被畜禽咬伤、抓伤,引发人类感染。要对发病场所进行消毒,可采用10%的生石灰水。对健康牛实施紧急免疫,应选用适宜的疫苗足量注射。还应做好病死牛的无害化处理,严禁病死牛肉流入市场、端上餐桌。
在发现疾病后还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来源,理清传播途径和方式,根据病情分布的情况做好防控工作。因该病发病快,病程短,发病后常表现败血型和水肿型,还未弄清病因,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病畜即死亡,应在实践中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不要在发病时才采取防控措施。日常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按时接种疫苗,强化疾病监测和监控。
四、结语
牛巴氏杆菌病致死率较高,一旦发病,将给畜牧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高畜体抵抗力,将发病率降至最低,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