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道地”的意义系统及其与“地道”的同义竞争*

2023-02-05张珷斯

汉字汉语研究 2023年4期

张珷斯 王 远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 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

提 要 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道”和“地”实现了三次复合,形成“修行的境界、方法”“疏通关系、传递信息的中间人”“(某一)区域”三个义项。在“(某一)区域”这一意义基点上引申出“佳好”等义,唐代“道”制对这一过程存在语义影响,但并非直接来源。这一义项此后与逆序形式“地道”构成了同义竞争关系,主要表现在:使用频率上存在古代与现代的差异、使用范围上存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这一语用习惯变化是由“道”“地”的语音变化、“道地”构词理据模糊以及社会制度变革共同导致的。

学界很早就注意到了近代汉语中的“道地”一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药文献中的“道地药材”这一概念,对于“道地”本身的考察并不充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道地”的意义系统考察不足。既往研究往往单纯聚焦于与“道地药材”相关的“道地”用例,并不对“道地”的整个意义系统进行考察,这使得我们对不同义项的来源、引申过程、彼此关系缺乏整体认识。第二,对“道地”一词的来源考察不足。现有研究一般认为“道地”中的“道”来源于唐代的行政区划单位“道”,但大部分研究中所举的最早用例都是宋代的,有些研究所举例证甚至是明清时期的。我们认为这些研究存在这样两个缺陷,一是并没有其他行政区划单位复合构词的平行例证,二是没有解释为什么唐代的区划单位“道”直到宋代才复合成词,并且舍弃了宋代与唐“道”制相仿的“路”制参与复合。第三,对“道地”和“地道”的同义竞争过程缺乏足够的解释。“地道”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成为常用词,许多学者也关注到了“道地”和“地道”发生了历时替换,但都没有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细致的考察和论证,并且以往研究主要以语用状况的时空描写为主,缺少对这一替换过程深层机制的诠释。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尝试对“道地”的意义系统进行一次完整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道地”和“地道”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1.“道”与“地”的三次复合

“地”本义为与“天”相对的“大地”,引申可表“陆地、地面”。如《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进而引申为“属地、地区”,如《周礼·地官·大司徒》:“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从这种实在的区域概念出发,“地”可表抽象的“位置”。如《韩非子·说难》:“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道”和“地”两语素在复合时,“地”只使用了这类表区域概念的意义,而“道”则使用了完全不同的三个意义。进而形成了【道地1】“修行的境界、方法”、【道地2】“疏通关系、传递信息的中间人”、【道地3】“(某一)区域”三个意义。如下:

1.1 修行的境界、方法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道”往往用来指称世界的本体及其规律。佛教传入中国时,翻译者也曾使用“道”来对译“Bodhi”(菩提),此后也时常用“道”来指代佛家、佛教徒。例如《魏书·释老志》:“诸服其道者,则剃落须发,释累辞家,结师资,遵律度,相与和居,治心修净,行乞以自给。谓之沙门,或曰桑门,亦声相近,总谓之僧,皆胡言也。”《南史·梁武帝本纪》:“冬十月己酉,又设四部无遮大会,道俗五万余人。”由此,在诸多佛教文献中,表示“世界的本体及其规律”的“道”常与抽象的“地”复合,用以表示“修行的境界、方法”。例如:

(1)从是得度,开示道地,为作桥梁。国王、臣民、天龙、鬼神,闻经欢喜!(东汉安世高译《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2)是菩萨住中正,在阿惟越致地,心不可移动,十方终不能复转其心,自有道地,终不疑无阿罗汉、辟支佛,心不念佛难得,心大无有极,安隐坚住其地,无有能降之者。(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

(3)是故其人便入二地。当堕罗汉、辟支佛道地。(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卷11)

(4) 其一卷以还五百余部。率抄众经全典。盖寡观其所抄,多出四鋡、六度、道地、大集、出曜、贤愚及譬喻生经。(南朝梁释僧祐《出三藏记集》卷4)

1.2 疏通关系、传递信息的中间人

“道”自“道路”义引申,也可泛指一切通路。例如《管子·君臣下》:“四肢六道,身之体也。”此意义的“道”与“地”复合,其字面意思即为“通路所在”,受隐喻思维影响,亦可用以表示“疏通关系、传递信息的中间人”,汉语词汇往往名、动同形,因而【道地2】也可用以表示“为之疏通关系、传递信息”。例如:

(5)丞相议奏延年“主守盗三千万,不道”。霍将军召问延年,欲为道地。(《汉书·酷吏传》)

(6)时王大怒,尽欲诛此聚落。汝时愍之,竭家财产,为作道地,令得全济。(东晋十六国姚秦鸠摩罗什译《杂譬喻经》)

(7)师道与长孙无忌等共鞫承乾狱,阴为赵节道地,由是获谴。(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8)求道地,托恩天,人情久亦安。转移都在笑颦间,鄙夫应也宽。(南宋魏了翁《阮郎归·送客归来道中再得数语》)

(9)罗小华故徽州人,有才慧,因为世蕃入幕客,入制敕房为中书。凡通贿皆属其道地,因致巨富,后亦同严籍没。(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8《严东楼》)

1.3 (某一)区域

“道”可表示“方向、方位”。例如《史记·游侠列传》:“至若北道姚氏,西道诸杜,南道仇景,东道赵他、羽公子,南阳赵调之徒,此盗跖居民闲者耳,曷足道哉!”司马贞索隐引苏林曰:“道,犹方也。”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江东以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旧唐书·李神通传》:“潘仁奉平阳公主而至,神通与之合势,进下鄠县,众逾一万。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以史万宝为副,裴勣为长史,柳崇礼为司马,令狐德棻为记室。”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在此基础上,“道”与“地”复合,表示“(某一)区域”,受到唐代区划“道”在划定时“因山川形便”①《新唐书·地理志》:“太宗元年,始命并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的特点影响,“道地”在语义上更侧重于强调自然环境的一致性。例如:

(10)愿言则嚏传心事,搔首踟蹰散宿酲。最是徂徕名道地,至今奸胆亦魂惊。(南宋刘昌诗《芦浦笔记·石芥诗》)

(11)殊不知南人得病,以北人处方,自是道地相反,意议不同。(元曾世荣《活幼口议·议张氏方》)

在一些用例中,受语境影响,相当于“当地的、本地的”,例如:

(12)未几,以年满七十自罢,居家甚贫,其长子学书不成,无所资赖,公命诣长安求一道地故人,同里有一二在位,薄其落魄,不肯一处。(明于慎行《谷山笔麈·臣品》)

(13)这不是弄喧,这都是俺本国道地兵,天造地设的,怎么就服输于你?(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31 回)

(14)应奇道:“太爷问这地名,除了小的,别人也不知道。他们皆说我聋,办事不甚清楚,我看他们手明眼快的人,反不如我晓得道地。”(清《狄公案》第16 回)

那么为什么表示区域范围、作为行政区划的“道”在宋代才复合成表示“(某一)区域”意义的“道地”呢?我们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人们对于这一概念的认知和接受必然需要一定时间。我们以后世“道地”的典型应用领域——医药为例,尽管贞观元年(627 年)就已划分十道,但《新修本草》(659 年)中仍未使用“道”制,直至《千金翼方》(约成书于682 年)中才首次按“道”说明药材产地。实际生活中与人们最为密切的实为县级区域单位,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顾朝林,2004:45)资料统计:“其时都城2 处(西京、东都)、道驻所12 处、府州治所城市314 处、县城及县级州治所城市1348 处……”另外,唐初设立的“道”主要是作为军区和监察区存在,并不具备行政功能。《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中唐以后中央逐渐对边疆地区放权,边疆节度使方才掌握所辖地区的所有权力。而直到唐肃宗即位后,才开始在内地广泛设置节度使,“道”于是成为实际存在的行政区划单位,邹逸麟(2007:185):“其辖区称镇、方镇、藩镇或道,比较不重要的地方则置观察使或防御使、经略使统辖一道,与节度使名异实同,唯地位略低。从而形成了道(方镇)、州(府)、县三级地方行政区划。”

其次,从社会生活需要来看,虽然耕种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类物产的产区不断扩大,可受限于里坊制,唐代城市的商业活动远不如宋代发达,各地之间的商品往来也不如宋代密切,这就使得唐代虽然也有区分商品自然产地的需求,但远不如宋代旺盛。如邹逸麟(2007:35)所言,“北宋开国后,镇市完全摆脱晚唐五代时期军镇色彩,纯粹以贸易镇市出现于经济领域”,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们仍以医药为例,唐代《新修本草》(659 年)中总共记载药物844 种。到了宋代,《开宝重定本草》(974 年)扩展到983 种,《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定稿后(约为1098 年)的载药数量更是高达1746 种。此外宋代更是首次建立了官方药局,专人负责药材收购、监督成药的制造和出售,并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

这一系列的社会生活变化,反映到语言中就是“道地”直至宋代才复合成词。那么为什么不使用宋代的“路”与“地”进行复合呢?我们认为可以从语言内外两方面寻找答案:

从语言内部来看,正如前文所说,在宋代以前,“道”就已经可以单独使用表示“方向、方位”,而“路”并没有这种抽象用法。同时“道”比“路”抽象程度更高,构词能力更强,因而更易于被直接选择来参与构词。以《汉语大词典》为例,去除姓名用法,“路”共有义项21 个,参构485 个 双音词条,其中“路X”104 个,“X 路”381 个;而“道”则有54 个义项,参构907 个双音词条,其中“道X”313 个,“X 道”594 个。

从语言外部的社会认知来看,“道”比“路”更简明扼要,也更接近自然区划。北宋于997 年始定天下为15 路,此后省并十分频繁,直至1085 年才定为最具代表性的23 路。同时为了避免地方做大,宋代统治者在划分各“路”区域时刻意背离自然区划,并且将每一路的事务分归漕、帅、宪、仓四种监司管理;还刻意打乱诸司分路,意图使各司互相牵制,分路相同的也不将治所设在一地。各路下属的府州还可以越过监司,直接向中央奏事。

可以看到,无论是本身的构词能力,还是所代表的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划的对应关系,“路”都远不如“道”,人们最终选择了“因山川形便”的“道”与“地”进行复合,用以表示“(某一)区域”这一意义。

2.“道地3”的引申演变

除了上述词义复合过程之外,基于“(某一)区域”这一语义基点,“道地3”还发生了一系列词义引申。其词义演变进程如下:

2.1 名产地、由名产地出产的

宋代城市管制制度取消,大大促进了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商业贸易频繁。然而受到环境差异、耕种技术、技术保密等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区的物产种类差别极大,即便是同类商品,不同地区的产品质量往往也参差不齐。出于区分商品产地的需求,“道地3”逐渐从“(某一)区域”发展出“名产地、由名产地出产的”义,例如:

(15)苏州菱邵伯藕,青州枣郑州梨。百般道地,一时架阁。(南宋《西岩了慧禅师语录》卷1)

(16)世之技艺,犹各有家数。市缣帛者,必分道地,然后知优劣,况文章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

(17)这果是家园制造,道地收来也。有福州府甜津津、香喷喷、红馥馥、带浆儿、新剥的圆眼荔枝,也有平江路酸溜溜、凉荫荫、美甘甘、连叶儿整下的黄橙绿橘。(元《全元杂剧·无名氏·逞风流王焕百花亭》第3 折)

(18)杨梅有红白二种,本地所产非道地者,其实细小多酸。(元胡吉愚《树艺篇·杨梅》)

(19)本草相传,功用甚奇。然近世服之,经年罕效。意者,制法未尽善欤?风气有分别欤?药产非道地欤?亦以见执方者之失也。(明李中梓《本草征要·草部》)

(20)这里没有道地的好货,即使有两家代卖,也是由贩丝的客人转来的,价钱总不得划廉。(清《武则天四大奇案》第16 回)

2.2 佳好、优良

名产地的产品往往品质更好,因此在“道地3”具备“由名产地出产的”这一意义之后,逐渐超脱出区域概念,引申出“品质优良”的意义,诚如龙致贤(2001:116)所言:“‘道地’(或‘地道’)连起来就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是一个商品质量概念和经济概念。”我们可以将这些用法总结为“佳好、优良”义。例如:

(21)青珠儿芦甘色者道地。(元《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宝货辨疑》)

(22)原来那种人的本钱不消大破费的,只要挣扎得几件道地衣服,绷在身上,或是道听些风月机关的闲谈,陪闯寡门,干帮插趣。(清《女开科传》第2 回)

(23)艳情阁道:“菜可要点?”静斋道:“不必,叫他们弄得道地一点子是了。”(清陆士谔《十尾龟》第2 回)

实际上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道地3”不仅可以修饰商货,也可以用以描写人的外表、行为等。例如:

(24)阿呀,这就不道地了!小娘家极怕纱帽,你戴去时节,只道乡宦来捉官身,怎肯放好的出来。(明冯梦龙《双雄记》第25 折)

(25)那小和尚见个美貌小厮来到,也就起心……老和尚在里头看见徒弟引得个小伙子进来,道:“是个道地货来了。”(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26)

(26)恰遇圣驾到来,无人接待,亏得他认做了你的中表兄弟,支持答应,俄延这一会,等得你回来。也是个道地人儿!(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40《宋公明闹元宵杂剧》)

(27)说到这里,章秋谷不觉喝一声采道:“好得狠!这几句话儿,真是说得道地。”(清张春帆《九尾龟》第192 回)

2.3 真正、纯粹、符合标准

人们对物产品质的追求不断加强,原本只是代表“品质优良”的“道地物产”,逐渐成为物产质量的标准,甚至到了过分在意“道地”的程度,这一倾向在医药领域尤其明显。例如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草部》中曾提及时人盲目追求蕲州所产的“艾之精英”,以至于“倘有收藏,不吝价买”。他批评道:“艾叶,《本经》①《本经》一般指《神农本草经》,今检其文,未见“生于田野,类蒿复道者为佳”之句,此处当为陈嘉谟的总结。及诸注释悉云:生于田野,类蒿复道者为佳。未尝以州土拘也。世俗反指此为野艾,至贱视之……大抵人之常情,贵远贱近。泥于习俗,胶固不移。纵有《本经》之文,诸家之注,何尝着一目视,以为真伪之别耶?”在这种趋好、追求极致的心理影响下,“道地3”的意义进一步抽象,引申为“真正、纯粹、符合标准”。例如:

(28)天师道:“这牛是那里来的?”夜不收道:“这牛是个道地耕牛。”天师道:“既是道地耕牛,怎么有如许高大?”(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31 回)

(29)若他懈,初时亦有香味,至秋,香气索然,便觉与真品相去天壤……皆非道地。(明冯可宾《岕茶笺》)

(30)龙女指道:“小姐可知此船出处吗?”珍珠摇头答道:“实在不知,求公主指示。”龙女道:“此即昭王南征之龙舟也。”珍珠点头叹道:“真是一件道地古董!”(清陈少海《红楼复梦》第54 回)

(31)惜春道:“临文不讳。”李纨道:“四姑娘若做了太史,道地一支董狐之笔。”(清花月痴人《红楼幻梦》第21 回)

3.“道地”与“地道”的同义竞争

3.1 “地道”的来源及“地道”的词义特征

“地道”的主要用法有三:其一为“大地的特征和规律,与天道相对”,如《易·谦》“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其二为“地下通道”,如《后汉书·袁绍传》:“绍为地道欲袭操,操辄于内为长堑以拒之”;其三为与“道地3”同义的“优良、纯粹、佳好、符合标准”义。仔细来看,“地道3”与“地道1、地道2”的意义差别较大,不太可能从这两个义项引申而来。

中古时期“地道”偶有用以表示“疆域”的,例如东汉桓谭《新论》:“上计云‘取吴楚,并齐鲁,及燕赵者’,此广地道之谓也。”①桓谭《新论》已佚,此处引自清代严可均辑《全后汉文》,但“此广地道之谓也”一句,武英殿本《史记·黥布列传》裴骃集解、四库本唐赵蕤《长短经·三国权》、问经堂刊本清孙冯翼辑《桓子新论》皆录为“此广道地之谓”。东晋王隐所撰《晋书》中有《地道记》一篇②王隐原书虽佚,然《华阳国志》《水经注》《尚书正义》等许多文献中都曾引用其文。。虽然这种用法确有引申出“地道3”的潜力,但从时空分布来看,“地道3”与“道地3”产生时间重合,且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以“道地3”为主,“地道3”至清代才开始活跃,到现代汉语中才占据主要位置(二者的时空分布情况详见下文)。而且不能忽视的是,“地道”的“疆域”用法极其稀少,我们仅辑得上述两例,且《新论》还有异文问题,加之汉晋到南宋的时间跨度较大,恐怕不能将其视为后世“地道”的来源。正如蒋绍愚(2010)阐发王力对“远绍”的批评时所说:“这种‘远绍’的猜测也是违背语言社会性的原则的,因为语言总是某一人群使用的,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一个词在某个时期只使用过一两次,后来一直没有人使用,过了一二千年后突然又使用起来,或者引申出新的意义。”

从文献用例来看,“道地3”与“地道3”也没有明显差别。

3.1.1 在词义层面上没有显著的使用差异

“(某一)区域”义,例如:

(32)竹山道:“生药行只有冰片,是南海波斯国地道出的,那讨冰灰来?”(明兰陵笑笑生《绣像金瓶梅词话》第19 回)

(33)今与你一单内共药二十一样,每样下面俱详注分辨真假,并所产地道。(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38 回)

“名产地、由名产地出产的”义,例如:

(34)奠汤地道收来,精粗拣择。(南宋兀庵普宁《兀庵普宁禅师语录第三》)

(35)细皮薄脆对多肉馄饨,椿树饺儿对桃花烧卖,天理肥皂对地道药材,香水混堂对醽醪酒馆,麻姑双料酒对玫瑰灌酒糖……(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4《京师俗对》)

“佳好、优良”义,例如:

(36)丰年不待兆鸣鼍,地道菁华万宝罗;西北通津财货足,东南望气土田多。(清章甫《半崧集简编·七言律·次广文吴友山“台阳怀古杂咏”元韵》)

(37)这也不是我花钱买来的,都是这些年南来北往那些字号行里见我保得他全镖无事,他们送我的。可倒都是地道实在货儿,你留着陆续作件衣裳。(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 回)

“真正、纯粹、符合标准”义,例如:

(38)秋瑞道:“这地下不知埋掉了古今来无尽藏的好事,岂但负此好音。就像咱们刚才嫌冷多穿几件衣服,这会儿大汗如雨。众人身上香味儿全透出来,熏的满洞皆香,将来千百年后,真是地道不假的美人香土。”(清陈少海《红楼复梦》第86 回)

(39)又听那老者说道:“你们柜上有女贞陈绍没有?总得够十来年的我才能喝。可得当面打封,我得看看,不是地道东西我不能喝。”(民国张杰鑫《三侠剑》第5 回)

3.1.2 在句法层面上没有显著的使用差异

作定语例:

(40)刚刚走得三百余步,就有一个白粉招牌,上写着道:“积祖金铺出卖川广道地生熟药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道人独步云门》)

(41)细皮薄脆对多肉馄饨,椿树饺儿对桃花烧卖,天理肥皂对地道药材,香水混堂对醽醪酒馆,麻姑双料酒对玫瑰灌酒糖……(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4《京师俗对》)

作状语例:

(42)这果是家园制造,道地收来也。有福州府甜津津、香喷喷、红馥馥、带浆儿、新剥的圆眼荔枝,也有平江路酸溜溜、凉荫荫、美甘甘、连叶儿整下的黄橙绿橘。(元《全元杂剧·无名氏·逞风流王焕百花亭》第3 折)

(43)奠汤地道收来,精粗拣择。(南宋兀庵普宁《兀庵普宁禅师语录第三》)

作补语例:

(44)艳情阁道:“菜可要点?”静斋道:“不必,叫他们弄得道地一点子是了。”(清陆士谔《十尾龟》第2 回)

(45)万良的“我…”字说得很象“饿”,不过“派司”说得很老练,连老兵也得承认他模仿得地道。(毕淑敏《看家护院》)

作谓语例:

(46)阿呀,这就不道地了,小娘家极怕纱帽,你戴去时节,只道乡宦来捉官身,怎肯放好的出来。(明冯梦龙《双雄记》第25 折)

(47)你师前不地道,擂台下出了这大的是非,必然得有被官人捉进官里去的。(民国张杰鑫《三侠剑》第6 回)

作宾语例:

(48) 世之技艺,犹各有家数。市缣帛者,必分道地,然后知优劣,况文章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附录·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

(49)西门庆道:“也是舍亲的一副板,学生回了他的来了。”应伯爵道:“请老公公试估估,那里地道?甚么名色?”薛内相仔细看了此板:“不是建昌,就是付镇远。”(明兰陵笑笑生《绣像金瓶梅词话》第64 回)

作主语例:

(50)议者欲分河东为两路,景宪言:“本道地肥硗相杂,州县贫富亦异,正宜有无相通,分之不便。”(《宋史·张景宪传》)①匿名审稿专家对此句理解略有不同,指出:“此例的‘道地’恐怕不应连读,‘本道’应该连读。”我们思考后认为此句还是应该“道地”连读,原因有二,一是宋代于997 年后即改用“路”制而非“道”制,若“地”字后连,则张景宪(1005-1081)在上奏时当言“本路地肥硗相杂”而非“本道地肥硗相杂”;二是“道地”与“州县”语义对仗,“道地”一词在指示区域概念时,侧重自然环境,也与“肥硗相杂”搭配无碍。

(51)不则一日,到了新任,只见那里人烟辐辏,地道繁华。便是衙门的气概,吏役的整齐,也与那冷清清的邳州小衙门不同。(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 回)

3.1.3 在语用环境中没有显著的使用差异

王浩垒(2017)曾指出:“表示真正是由名产地出产的‘道地’,南宋已见,一般与药材、水果、粮食、日用杂货等土特产连用。”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地道”一词的使用环境与之基本相同,同样也用以修饰药材、水果、特产、器物等。且随着词义的抽象化,“道地3”和“地道”均可用以形容人的某些品质或对人的某些行为进行评价。两者的语用环境没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地道3”来源于“道地3”结构的逆序,其词义呈现和“道地3”没有显著差异,这也符合“同素异序词”的语义特征。

3.2 “道地”与“地道”①为行文精简,下文所言“地道”皆为与“道地3”构成逆序关系的“地道3”,不额外标注。的同义竞争及分布差异

3.2.1 使用频率上存在古代与现代的差异

“地道”的产生时间虽然与“道地3”相差不远,语义表现上也十分接近,但在用例数量上存在很大差别。

通过BCC 语料库、CCL 语料库、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二版)查询,与“道地3”同义的“地道”用例仅有25 条,而“道地3”的用例则有106 条之多。即便考虑到“道地药材”明代以后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概念,剔除与药材相关的文献用例,“道地3”仍然有64 条用例,而“地道”则仅剩11 例。尽管受限于数据库所辖文献的限制,我们不可能真正穷尽所有用例,但仍可以看出这两者在语用上的明显差距。具体分布如下表1:

表1 “道地3”“地道”分类使用数量

而这种语用情况在现代汉语中却有很大不同,通过CCL 语料库对现代汉语中的“道地”“地道”用例进行检索,在剔除了无关用例之后,我们共检得“地道”用例1320 条,“地地道道”用例649 条,“道地3”用例207 条,“道道地地”用例54 条。“道地3”和“地道”的语用频率可以说是发生了大逆转。

综合来看,“道地3”在明清时期广泛使用,一方面受到医药术语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民间商贸的增多。“地道”的使用则主要集中在清代,并且在现代汉语中成功取得优势地位。

3.2.2 使用范围上存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从文献用例来看,现代以前“道地3”占据了优势地位,也并没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各地都有使用,而“地道”则有所不同,主要出现在具有北方方言特色的文献中。例如明代《金瓶梅》中有两例“地道”(第19 回、第64 回),清代《儿女英雄传》中亦有两例“地道”(第2回、第27回),民国初年张杰鑫《三侠剑》中有一例“地道”(第5回),这三部书中都并不使用“道地”。在老舍的《四世同堂》中,“地道”共17 见,而“道地3”只用了1 次。可供对比的是,在鲁迅的诸多作品之中,只用“道地”,不用“地道”。

现代的方言调查也可佐证,王浩垒(2017)一文指出:“‘地道’‘道地’的方言分布大致呈ABA 样式,规律较强:江淮官话、吴语、湘语、赣语等长江中下游方言区一般说‘道地’;其他北方官话、晋语等北方方言地区,粤语、闽语等南方方言区一般会说‘地道’;徐州、南京等方言点‘道地’‘地道’均用。”

4.“道地3”与“地道”的语用习惯发生变化的原因

上文我们从多方面探讨了“道地”一词的意义系统及“地道”一词的来源,并从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两个角度展示了“道地3”和“地道”之间的同义竞争关系,指出在现代汉语中“道地3”和“地道”的语用频率发生了大逆转这一语言现象。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语用习惯发生变化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三:

4.1 “道地3”构词理据的逐渐模糊

王云路(2007)从意义角度对并列式合成词语素排列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总结了五种排列类型:按长幼尊卑排列、按形状大小排列、按时间先后排列、按数量多少排列、按表义主次排列。“道地3”原本属于“按表义主次排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地3”的构词理据逐渐模糊,使得意义对词序的限制变弱,从而具备了逆序的潜力。

词义的引申导致构词理据逐渐模糊,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例如轮廓、蝉联、步骤、功夫等词,均是由于词义引申导致构词理据模糊,从而使得其内部结构变得不可分析。此外,词义的引申和理据模糊还会对汉语词汇的词形和语素选择造成影响,例如“夥计”一词后写作“伙计”(参看王娟、王卯根,2016)。

从前文对“道地3”引申过程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道地3”的意义越来越抽象,最初明确指向具体区域、产区,之后逐渐变为质量优劣概念。其搭配对象也越来越普遍化,最初只适用于商品,此后逐渐扩展到人,且不仅可用于描写人的具体外貌,还可用以描述抽象的技能、技巧。当“道地3”的词义抽象化、对象普遍化后,除了专业研究者,普通大众恐怕很难看出“这几句话儿,真是说得道地”中“道地”的构词理据了。

4.2 “道”“地”的语音变化

如果说构词理据的逐渐模糊使“道地3”具备了逆序的潜力,那么“道”“地”的语音变化则是逆序的直接推动力。

王云路(2007)考察了语音对并列式合成词语素排列的影响后指出,并列式中最有可能影响构词词序的是声调,即按照平上去入的顺序;在声调相同的情况下,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起决定作用(其中包括三条:发音部位按照口腔由小到大、由合到开的顺序;发音方法按照由不送气到送气的顺序;两个语素发音舌位依照由后到前的顺序),某些不合于调序的并列式复音词往往是根据意义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地”字《广韵》注为徒四切,是去声开口字,属定母至韵,明清划分四呼之后属齐齿呼,声调相对稳定,始终为去声字。“道”字《广韵》注为徒皓切,是上声开口字,明清划分四呼之后属开口呼,虽然在《集韵》《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洪武正韵》中存在去声读法,但这种读法是“导引”义,主要涉及古书中“道”“導”分化的问题,与“道地3”无关。例如《集韵》就将“導道衟”合并说解:“大到切,《说文》:‘導,引也。’或作道、衟。”《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和《洪武正韵》则将“道”字排在“導”字说解之后,两书说解几乎一致,开头引《周礼》“先王所以教道民者”、《礼记》“王人延客祭”两句,并引郑玄注解:“郑康成曰:延,道也,音与導同。”与上述韵书不同,在主要体现北方方言的《中原音韵》和《中州音韵》以及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现代汉语中,“道”都只读为去声。

我们认为,“道”“地”两语素组合的语音情况恰恰符合王云路(2007)所揭示的规律:当“道”为上声时,按照平上去入的声调顺序,以“道地”为主;而当“道”在北方话中发生变化,与“地”同为去声字时,构词理据逐渐模糊的“道地”就会倾向按照“发音部位按照口腔由小到大、由合到开的顺序”进行语素排列,将发音时口腔较小、较合的齐齿呼“地”调整至开口呼“道”前,因而在体现北方方言特色的明清文献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以“地道”为主。与此类似的还有“灌溉”“贵贱”“公私”等。

4.3 社会环境因素——制度变革及普通话推广

除了语言内部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化往往也对词汇发展有较大影响,例如华学诚、游帅(2020)发现“差科”在大量同义近义词存在的情况下,唐宋元明清时期一直活跃,而民国之后骤然减少,乃至消失。文章指出:“其最终的消亡与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由是观之,在词汇史研究中,不仅要从语言学、语言史的角度深入探讨词汇、词义的变化,还要探讨社会生活变化、制度变革等非语言学因素对词汇发展、词义变化的影响。”

如果说“理据模糊”使“道地3”具备了逆序潜力,“语音变化”赋予了“道地3”逆序动力,那么制度变革及普通话推广这两大“社会环境因素”则助推了“地道”对“道地3”的替代。

首先看制度变革方面。前文曾论述宋代废除“道”制,改为“路”制,但与北宋同时的辽朝,则在南部疆域,原汉人地区沿用了唐代的“道”制,只是在行政机构上学习北宋,分设帅司、宪司和漕司。元明清时期虽然主体上采用省、府、州、县四级制,但是也存在介于省和府州县之间的“道”。究其原因还是省一级幅员较广、人口较多,不便管理。元代在行省与路府州之间设置“道”一级,以监察区的身份辅助行省管理。明清两代则设置分守道和分巡道,分别负责一部分府州县的行政工作和刑罚工作,此外还有兵备道、水利道等专职部门。辛亥革命后实行省、县二级制,北洋政府于1914 年改为省、道、县三级,于1928 年取消“道”一级,恢复为省、县二级制。

由此可见,虽然具体职责有所不同,但“道”在唐代以后的一千余年里,对于人们来说并非完全陌生的行政区划概念,这一点直到近代才有所改变,这也与“地道”占据优势地位的时间吻合。

其次来看普通话推广方面。虽然明清时期“道地”已经具备了逆序的潜力和动力,但“地道”的活跃程度谈不上很高,这与官方“正音”的压制息息相关,即便是在“地道”最活跃的清代,于科举所用的官方韵书《佩文诗韵》之中,“道”仍然只有上声一个读音。新中国确定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推广普通话”自然助推了“道地”的逆序进程。前文所引王浩垒(2017)一文总结“地道”和“道地”的现代方言分布为ABA 样式,并对这种分布的原因进行了推测:“1.‘地道’为北方大部分方言区的底层,‘道地’为江淮官话、吴语、湘语、赣语的底层。2.南京话的‘地道’可能借自普通话,徐州话的‘道地’可能源自江淮官话。3.广州话、厦门话(闽南语)用‘地道’,客话、福州话不使用该词,广州话、厦门话很可能是受北方强势方言的影响。”可见普通话的推广确实影响到了“地道”的扩展。此外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了相对于大陆,台湾地区主要使用“道地”,例如2012 年杨渡主编的“两岸生活小词典”就命名为《台北道地地道北京》。这一差别确实可能如王浩垒(2017)所说,“应是受江淮官话、吴语等方言区的影响,这与迁台移民”有关。但首先,台湾地区日常语言有许多沿用古语词的内容(参看许蕾,2014:115-121),这种偏好也可以以沿用古语词解释,其次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与闽粤地区的差异,毕竟台湾地区的明清移民以闽粤为主,且现状下“闽南语”仍与“国语”同为强势语言(参看仇志群、范登堡,1994;戴红亮、杨书俊,2012:390-397)。海峡两岸对“地道”和“道地”的用语偏好至少可为一旁证。

5.结语

至此我们可以将“道地”的意义系统及其与“地道”的关系描写如下图1:

图1 “道地”的意义系统及其与“地道”的关系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发现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语素“道”和“地”实现了三次复合,其词义分别表现为:【道地1】修行的境界、方法;【道地2】疏通关系、传递信息的中间人;【道地3】(某一)区域。在“(某一)区域”这一意义基点上,“道地”进一步引申出名产地、由名产地出产的;佳好、优良;真正、纯粹、符合标准等意义。此引申义链上的“道地”与“地道”形成了同义竞争关系,主要表现在:在使用频率上,古代汉语中“道地”占绝对优势,而在现代汉语中“道地”和“地道”的语用频率发生了大逆转,“地道”成为表示此概念的常用词;在使用范围上,现代以前的“道地”并没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各地都有使用,而“地道”则主要出现在具有北方方言特色的文献中。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普遍使用的“地道”当为“道地”一词的同义逆序形式,其原因表现在两词在词义表现、句法层面及语用环境中均没有显著的使用差异。而为什么这两个词语在语用习惯上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我们认为是受到了“道地”构词理据模糊、“道”“地”的语音变化及社会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