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3-02-05庄燕琼

考试周刊 2023年5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初中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还有助于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51-0123-04

社会发展带来的文化碰撞、思想转变,使得学校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阐明了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德育的主要途径,立德树人背景下,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文章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分析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促进教学目标达成,提升教学效果

课程标准强调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也融入了许多传统文化内容。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助于促进教学目标达成。首先,有助于理解掌握知识,促进知识目标达成。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學习新天地”中包含诸多传统文化内容,有古体字的“学”和“习”,有从《礼记》《论语》中提炼的关于学习的名句。基于传统文化开展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内容,使其在思想与行为上做出改变。其次,有助于促进能力目标达成。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关键能力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关注的重点。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引导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最后,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爱国、诚信、友善等诸多与思想价值观相关的内容,这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目标相契合,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利于强化课程的育人价值,更好地塑造学生品质品格。

(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

通过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可知,这一阶段的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每个板块中都包含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能够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构建内容丰富、更具说服力的课堂。以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发现自己”教学为例,面对“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融入古代先贤有关“自尊”“自爱”“自强”方面的言论。例如讲述“自强”时,融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言论,还可以融入民族英雄、经典故事等,如苏秦悬梁刺股、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从中挖掘民族精神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加深学生对自强的认知。同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以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认同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熟悉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展教学,逐渐由乡土文化资源延伸到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乡土资源的融入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民族文化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文化利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阐明了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初中生是民族的未来,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优秀传统文化,年轻一代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个性的心理,使其忽视传统文化,不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一方面可以依托课程教学拓宽文化教育的途径,使学生多渠道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认同感,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学,利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基于时代要求认识传统文化中的落后部分,继承符合现代价值观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挖掘,补充与完善相关内容,使其更具教育价值、时代意义。

二、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不足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究的引导者,其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深刻影响。通过调查可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虽然渗透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是对文化的解读不够深刻,内容也局限于教材,未进行充分的补充。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度较低。首先,初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侧重于知识的讲授与练习,教学的功利性较为明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虽然能够增强教学效果,但是学生真正理解文化、实现“知行合一”需要付出较多时间。基于升学压力与教学时间的紧迫,很多教师缺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动力和耐心。其次,受考核制度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渗透重视度较低,更在乎学生是否记住了教材中的知识,是否能够在考核中取得良好成绩。此外,部分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在教学中不注重传统文化学习,缺少深入研究,导致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较为薄弱。

(二)未有效把握传统文化与课程的融合点

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材有效融合,主要目的还是为教学助力,为实现学生的德育目标做铺垫,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引领。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融合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是借助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教学,缺少对教材之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挖掘,当教材中没有涉及传统文化内容时,教师便不进行拓展。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上,教师习惯于应用讲授法与案例法,对内容的呈现形式缺乏创新,导致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的融合流于形式,并未得到学生的深度探究。谈及优秀传统文化,很多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离自己的现实生活较远,认为传统文化是自己所不能理解的。这说明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存在误区,道德与法治课程源于社会生活,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其融合,可以拉近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使其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真正理解传统文化。

(三)初中生缺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从身心发展特征来看,初中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喜欢特立独行,思考和行动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生活对初中生而言,充满了未知与新奇,影响着其思想价值观、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所传递的观念、呈现的形式与现代社会生活中盛行的一些文化有着较大差异,难以被初中生理解,不易于引发情感共鸣,因此,很多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加之一些学生进入青春期,叛逆心理较重,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一些观念不被其认可,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封建落后文化,缺乏文化认同。此外,在现实生活中,外来文化广泛存在,深受青少年喜欢,很多初中生在课余只关注自己喜欢的文化内容,缺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进而制约了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导致其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四)實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外部环境待优化

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文化氛围对教育有着重要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决策有着直接联系。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重视升学率,对学生的成绩非常看重,导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教学成绩方面,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的研究较少。而且,从整体文化氛围来看,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使得学生能够在校园生活中接触到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学校在活动宣传、课程整合方面没有积极推进,导致优秀传统文化并未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最大限度发挥教育作用。从教学评价机制来看,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评价,侧重于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活动组织,未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课堂中的融入设立评价标准,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

三、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提升教师文化素养,构建专业教师队伍

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关键。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因此,必须从思想上做好转变工作,提高教师的文化自觉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需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使其在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认识到自己作为教师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还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所传递的价值观念、民族精神,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同时,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相关的活动,通过区域教研、组内教研、跨学科教研等方式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内容、方式等进行分享交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以实现教师的优势互补和共同进步,提高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的质量。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例如在课程教学培训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有目的地培养教师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将教师的文化素养纳入考核,以此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文化与课程融合点

教学资源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中灌输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而是需要教师在精心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符合教学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教学“生活在民主国家”这部分内容时,带领学生探寻民主的发展历程,充分利用教材中“民主”一词最早出自《尚书》的表述,引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等名句,对“民主”进行解释。教材中内容的运用以及课外资源的补充,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民主思想由来已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民主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再如教授“中国人·中国梦”这一课时,可以引用《礼记·礼运》《诗经》中表述人们对美好社会生活的愿景的内容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明白中国梦的渊源,加深其对中国梦的认识。此外,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融合点时不可脱离现实生活。教师在备课时可以从地方文化入手,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地方文学、传统习俗、人物故事等,学生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情感,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开展多元化教学

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应与时俱进。对此,教师可以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尝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新媒体等进行教学,同时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构建高效课堂。以《做守法的公民》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执法形式以及方法,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中执法行为的认知。随后,教师可以采取提问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看到过国家行政部门或公安部门执法的执法现场吗?”待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的具体执法片段,让学生仔细观察片段中的执法形式与现代社会有什么相似之处,执法行为有哪些,执法过程中是否做到公正,让学生感知道德与法治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减少学生与法治知识之间的陌生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行为。此外,教师可以依托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线上教学,组织学生依托网络平台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学生的学习路径。例如教学“中华一家亲”这一课时,教师在线上组织民族知识竞赛,既可以激发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又可以扩充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四)构建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良好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使得学生能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进行学习、探究。一方面,学校可以从校园建筑、景观设计、班级文化墙建设等入手,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以名家故事、文学经典打造文化长廊,以具有教育意义的词、句命名教学楼、道路。在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中学生更易于接受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也能够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知道的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积极组织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号召教师和学生参与。例如组织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评比活动,以此驱动教师基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普法剧表演等,以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此外,道德与法治课源于生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可以利用校外资源开展研学活动。例如带领学生参观本土的红色革命基地、名人故居等,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生活调查,了解民风民俗。走进现实生活,道德与法治课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给学生的感触更加深刻,利于促进知识内化为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四、 结论

综上所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融合,必须进一步加深教师对课程教学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同时,在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以及教学环节创设方面,学校及教师自身也需不断努力,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有效性。立足新时代背景,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可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并且需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使其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博.地域文化素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新乡:河南科技学院,2021.

[2]廖泽中.炎帝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

[3]郭彦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渗透与利用[J].试题与研究,2022(25):110-112.

[4]王萍.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21(8):109-110.

[5]彭晓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探究[J].高考,2021(7):145-146.

[6]伍美飞.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要素和教育价值分析[J].考试周刊,2020(89):125-126.

作者簡介:庄燕琼(1988~),女,汉族,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教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