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研究(1949-1956)

2023-02-05王炳蓉陈国庆

南方论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

王炳蓉 陈国庆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青岛 266500)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社会环境、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领域持续发展,于激烈的革命征程中沉淀出“自我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领导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上,我们党在自我革命精神的指引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展示出整合社会、聚集力量、建设新国家新社会的强大组织动员能力,以此证明自我革命“能”之见于新中国创建。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历史根基

(一)马克思主义之理论铺垫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行动指南,体现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之思想的先进性。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革命”和“自我革命”之相关论述中探寻新中国成立初期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论来源。第一,从培育自我革命精神的目的来看,《共产党宣言》中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阐明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无产阶级,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第二,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自我革命提供的哲学方法论基础。“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正是在否定之否定中发展进步。第三,列宁提出“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犯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来作为其对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的相关论述,对先进政党以自省态度提升执政能力发挥了极大作用。同时列宁指出“党是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是领导者”,所以一名先进的党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列宁还认为在党和政府机关中,要十分警惕党内官僚主义,共产党员不能成为官僚主义者。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历史传承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自省作风优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是以“革故”进行“鼎新”。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创新和变革的特质。革故之目的在于革除旧事物、创造新事物,革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周易》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生生之谓易”等来说明革故鼎新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周易·革卦·彖》中的“天地革而四时成”表达先民对人类社会生活、天地自然变革中政治变革的理解,“顺乎天而应乎人”则表露出先民对于发动革命、建立新朝这一趋势的必然性。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时代、社会发展是不变的,新事物新关系的发生也是必然的;赵翼在《论诗》中用“天工人巧日争新”“到了千年又觉陈”表达自然界和社会在向前发展,自然的鬼斧与人类的神工层出不穷。还有“不日新者必日退”“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等观点。二是以“自省”进行“修身”。传统文化特别注重自省。《大雅·思齐》用“不显亦临”来描述文王,形容他在人前审察自省,进而表达其美德善行和建功立业的才能。孔子用“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用“吾日三省吾身”,共同说明自省有助于认识真实的自我,从而进行自我觉察和自我调控以及自省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修养。韩愈用“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来表示只有通过内心的修养和调整,才能更好地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三是“自立”与“自强”共促。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不屈不挠、自立自强、不肯认输的斗争精神前进。孔子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来表达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强的意念和坚定的意志;孟子用“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表达纵使在贫困潦倒时也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道德、信念和做人的原则,精神寄托必不可少,以及在强权压迫下也绝不可改变正义、积极的态度。历史的传承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将美德进行传承和流传并推动着社会发展。自立需要自强,自强才能自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在压迫中发展。

(三)中国革命之实践探索

毛泽东非常了解胜利和权力带来的腐蚀作用,早在1940 年代的延安就有所谓“闯王戏”热潮,毛泽东也借机警惕共产党人不可以重蹈历史上所谓农民英雄李自成和洪秀全的覆辙,革命夺权尚未成功,就堕落成“盗匪头子”。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与自我革命精神发展的历史齐头并进,在先决条件、重要途径、价值目标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延安整风运动科学有效地改变了全党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运用,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促进了自我革命精神的进一步形成与完善。这次运动所采取的“开门整风”形式和坚持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1945 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开幕词中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而奋斗的政治路线。贯彻执行中共七大的政治路线,纠正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分散主义和地方主义等错误思想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初期始终坚持的理念。整风运动和中共七大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为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形成、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起到了巨大作用,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奋斗目标的初心使命。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主要内容

(一)担当精神:适应中国共产党多重角色

纵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轨迹,在革命中执政、在执政中革命,深刻体现了我们党是革命党和执政党的多重角色。从革命战争年代于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政府、于延安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国共产党从乡村回到城市,面临两大问题:首先是一些干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严重腐化,过分讲究生活享受,吃喝玩乐,并“改组”婚姻,弃糟糠之妻于不顾。其次是一些干部变得非常骄傲,更不知道要团结党外人士。毛泽东很清楚这正是李自成和洪秀全进入城市以后终于失败的主要原因。1949 年3月,毛泽东等人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前往北平,他在临行前表示共产党人是要在北平继续革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以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党情的深刻变化,将人民需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在牢牢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命脉的基础上奋斗。1921-1949 年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革命党,新中国成立后则增加了执政党角色。首先,从社会背景来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胜利后赢得了国家政权,党员干部成为领导者,掌握了一定权力的同时也受到了人民的拥护与尊重。其次,从党的组织本质来看,1948 年后,随着战争形势和阶级斗争的需要,党组织从秘密状态变为公开,也意味着党从战争转至和平以及我们党在思想观念上的新变化。再次,从党的任务来看,从夺取政权变为巩固政权,进而对中国共产党的行为作风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从党的工作重心来看,在实行以军事斗争为主要形式的中国革命道路后,我们党在执政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条件下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为城市,以新的面貌走向政治舞台。

(二)忠诚精神: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以全新的国家政权营造全新的社会氛围,逐渐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从此开启了构建新征程。首先,这基于人民群众对于党和国家的信任,以积极向上的热忱投身于新中国建设中,“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万众一心”等皆是对这一时期的写照。毛泽东曾经指出只要党的作风端正、人民善良,就能相互影响促进民族发展。建党28 年的建设历程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良好党风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易于克服后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困难。全国解放后的几年时间内,中国摒弃了旧社会懒散腐败的社会风气,建立起革命的、健康的、具备优良道德品质的新风气。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历经“翻身站起来”和“解放做主人”后形成了身份认同意识,持续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形成了制度认同意识,整个社会相信并努力争取共产主义的到来形成了价值认同意识。生活利益满足促进人民的积极响应,国家制度完善强化人民的政治话语,国家前景描绘达成人民的共同理想,最终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形成对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三)负责精神:构建和谐融洽的党群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党员数量明显增多、规模显著扩大,如何在有较大概率出现脱离群众的政治危险前提下进行执政建设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用政治学理论来解释,政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互动造就了特殊的政治关系——党群关系,这是衡量政党基础稳定与否的关键尺度。纵观历史,中国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探索和宣传先进思想。我们党愈发意识到人民群众作为中国革命主体的力量、感悟到在严峻斗争环境中积极开展组织和教育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凭借人民对党的支持与信任牢牢把握主动权,将中国共产党这粒“种子”与人民这片“土地”更好地结合起来,为扭转近代中国的不利局面提供了政治保障。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引领实践的历史特点

(一)斗争与教育并行

从斗争性来看,一方面,在斗争中进行自我革命。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强大的思想、政治、道德与抵腐方面的定力,把关键时刻的考验当作检验,炼就了共产党人信仰信念的钢筋铁骨。从延安整风到“两个务必”,中国共产党赓续勇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严格管党治党要求,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全方位推进社会改革。另一方面,勇于自我革命才敢坚决斗争。自我革命的主体是“自我”,核心在“革命”,革命性是其特有属性,斗争性是其基本精神,勇于斗争是自我革命的逻辑必然。共产党人“征服一切险阻而不被险阻征服”的革命气节是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原因,伟大斗争是在一定立场和方向上的斗争。伟大斗争首先体现为人民性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性的行为举措,其核心关键是人民立场,根本途径是付诸实践。只有从党的宗旨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在自我“革心”的基础上,由己及人去“革新”社会。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中国共产党运用“教育”这一手段来进行自我革命,并在此过程中更好地推动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学习素养。1950 年,党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的指示》,指出要“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逐渐地把目前觉悟程度不够的党员提高到共产党员的水平”,发布《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对整风运动进行总体部署。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中,刘少奇用《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报告要求开展整党建党运动。同年12 月,中共中央发布相关《决定》正式开展“三反”运动。以上做法初步纠正了上级、中下级领导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的官僚主义思想和作风,为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进行农村整党、实行党员教育做好了充足准备。

(二)自上与自下并进

革命在过去通常是一个组织对另一个组织的武装夺权,而这样的行为有时却给人带来深重的灾难,人民并没有因此过上好的生活,且不可取的暴力革命成功的人则会被下一批革命者取代。第一,自我革命是自上而下的革命,作为一种改良手法,它以确立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为依托,通过干部带头的方式,使得党员干部重视自身缺点并加以改正,我们党才能够逐渐走向进步。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指出“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第二,自我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它通过群众监督的方式、确立人民信访制度,净化了党的行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始终是党对权力本质的基本认识。早在1871 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就指出,无产阶级新型的国家机器及其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时,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防止“公仆”变成“主人”的监督措施。我们党秉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从1945 年毛泽东回答民主是我们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到人民信访制度和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的提出,无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群众监督党和政府工作的决心。新中国初期,毛泽东高度重视“人民来信”,以此作为党了解群众实际需求的有效途径和党联系群众的有利方法,成立中央办公厅秘书室来进行信件的专门处理,为信访工作的开展、人民有效监督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作风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革命与建设并存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有其“革命”的内在动力,并不断将自我革命作为发展的内源力、牵引力、推动力、激发力和支撑力,在自我革命的深入推进中锻造有力政党。革命性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在磨难中站起来的强大武器,促使共产党人以优良的品格进行理性的实践,进而完成崇高的使命。革命性促进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只有保持组织先进,才能稳住带领人民前进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并把党建设好。中国共产党在1949 年11 月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委员会,由朱德领导,加强党纪的维护。1950 年春,中国共产党展开整风审干。在这次整风审干中,干部一方面学习如何做一个共产党员,另一方面则接受上级审查,由上级根据其表现,决定是否继续维持其党员身份。1951 年整年之内,党内一共出现五万左右的党员和干部有违反国法和党纪的行为。在号召消除旧社会犯罪根源的同时,中共中央在1951 年底开展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但是在这时,情形不但未见改善,反倒因为繁荣市面的政策而有每况愈下之势。在这种形势之下,东北局的报告当然引起中共中央的特别注意,毛泽东因而号召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进行三反。三反运动进行半年以后,从中央到地方,从省县到区乡,经过核查后被指控贪污的干部占比率较高。各级党委或激于强大的政治鼓励,或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都迅速展开三反运动。他们像延安整风一样,搞人人过关,要求每一个党员和干部,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也就是说揭发他人不法行为和检讨自己究竟曾否犯过三反错误,并写自我鉴定书。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历史意义

(一)呼吁多元化社会实现共同理想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巨大变革,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着复杂多变的情况。人们由于认知能力、价值取向的不同,影响了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员队伍存在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来自地主、资本家或官僚家庭的同志,到改革开放后党内加入了私营企业业主的成分,知识分子、管理人员等人数大幅增加,我们党的组成部分更加复杂多元。自我革命通过四个“自我”,不断规范制度、约束行为、激励创新,使全体党员永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

(二)发挥中国共产党独特自身优势

一是从理论优势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有力激发了“两个结合”的提出。二是从政治优势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我们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核心,将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作为基本任务和首要课题,由此形成了优良的传统作风和治党经验。三是从组织优势来看,毛泽东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著名论断,我们党始终重视组织体系的构建,并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完善结构;在组织纪律上,对一批贪污犯罪分子进行惩戒,起到了改善恶劣现象的作用;在组织原则上,我们党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了国家的人民性和制度的高效运行,体现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只要牢牢守住中国制度的优势,就能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发展,为实现党的自我革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党的自我革命赢得历史主动

毛泽东于1945 年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如何跳出历代王朝历史周期率”问题的第一个答案,即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进而不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这一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遵循。在一定意义上说,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建立、巩固、完善政权的历史。中国具有“愈大愈惧、愈强愈恐”的态度,在新征程中巧妙运用自我革命来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更好回应时代要求。折射到新时代,一方面自我革命有利于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是党经受“四大考验”、抵御“四大危险”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另一方面,自我革命有利于统筹推进新时代“两个伟大革命”。“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公开宣布的“党的根本政治目的”,随后行动策略的制定、革命理论的阐释、哲学基础的构建,都是围绕这一“根本政治目的”展开的。它既是引发20世纪上半叶社会变革与现代转型的主题,也是整合社会、理解近代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一个核心概念。通过社会革命解除农民痛苦,成功地将根据地农民动员组织起来,推动社会的根本改造和国家重建,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功最重要的经验。通过推进党组织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来保障人民权利的坚强堡垒,有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更好带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有利于把“两个伟大革命”规律更好地运用到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中。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
将革命进行到底(节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