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逻辑理路
2023-02-05刘聪睿
刘聪睿
(聊城大学 山东聊城 252000)
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大经验之一,对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充分表明,始终不渝坚持自我革命是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因素,是理论、历史、实践三重逻辑理路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上,坚持并理清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逻辑理路,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质
任何思想理论都有其深刻的内在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质中,即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坚定彻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具有的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无可比拟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主要体现在其始终代表广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始终“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1]277-278。作为21 世纪最大最强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回顾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百年奋斗历程,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在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而砥砺奋斗。我们党多次强调,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2],并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奉为圭臬,坚持站稳人民立场,这是我们党敢于进行自我革命的最大底气所在。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坚定彻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指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的政党,而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时,就承担起了批判者、革命者的角色,因此马克思主义便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主要来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不仅表现为对落后的、反动的、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革命,也表现在对自身可能存在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消极腐败等危险的批判和革新,即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将马克思主义奉为自己革命、建设的指路明灯,并在革命、建设中不断谋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中国具体实际,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合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适合中国的、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了[3]326。因此,自我革命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并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的始终,也必将继续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未来发展的各个时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理想就是建立一个联合体,去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4]51,借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从而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腐朽落后的旧制度作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政党坚信,尽管现阶段共产党人是为了“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共产党人“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5]。然而,“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6]5,要实现这个崇高理想,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赓续奋斗中积极主动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在不断否定自身又努力提升自身的辩证发展过程中不断突破自己,在复杂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
中国共产党尽管被称为“一百年来最成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但其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路途仍然布满荆棘。要想通向光明的彼岸,中国共产党必须勇于将刀刃指向自身,坚持不懈净化自身、完善自身、革新自身、提高自身,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并通过自我革命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新发展、开辟新境界,才能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宏愿。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历程的制胜关键
回望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每一步都充满着自我革命的光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7],回顾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无论在任何时期,勇于开展自我革命,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8]。因此,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历史逻辑就蕴藏在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中。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我革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造条件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面临着党外革命形势不容乐观和党内思想状况不稳定、革命道路存在诸多分歧等严峻挑战。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通过强化党的领导作用来推进中国革命不断前进”成为了“党面临的根本历史任务”[9]。为了强化党的领导作用,我们党拿出了“刀刃向内”的勇气,着力纠正党内错误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纪律建设,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纠正党内错误路线方面,大革命时期,八七会议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引导了那时的革命归于失败”[10]391作出深刻批判,给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和新的出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遵义会议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现实作出了及时的反思和总结,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中国革命;古田会议对红四军内滋长严重的极端民主化、重军事轻政治等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了及时准确的纠正,历史性地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殊国情中建党、建军的难题,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方面,毛泽东多次撰写论著同党内错误思想作斗争,1928 年撰写的《井冈山的斗争》,极为紧迫地提出要反对党内的机会主义思想;1930 年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鲜明地批判了党内存在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1937 年撰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从哲学上对党内存在的严重主观主义错误进行反思、批判和破除。1942年,中国共产党还开展了党内整风运动,通过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效地破除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为清除党内不正之风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坚持纠正党内错误路线,重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持续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有效同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想作坚决斗争,并最终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自身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自我革命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党由局部执政转向全国执政,规模也迅速壮大,新加入党员在给党增添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作风不纯、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凭借在革命实践中积攒的丰富经验,中国共产党充分预见了“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11]1438,于是早在解放战争取得全国胜利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便告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2]1438-1439,着重提出全局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这一重大课题,坚持思想、组织、作风三方协同以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对党员干部作风和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了计划详实、准备充足的全面整顿。在整顿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关于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的决定》等文件纲领以及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等系列会议对整顿党的作风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严肃整顿了党内领导干部居功自傲、脱离群众等不良作风以及对少数人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等错误。在此基础上,以1951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的刊发为标志的整党运动,开启了整顿党的基层组织、查处贪污浪费行为的又一轮自我革命,有力地提高了党员素质,纯洁了党员队伍,推动了党的建设工作继续向纵深推进。
这一时期,党通过自我革命,有效解决了“打江山”后,如何“守江山”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纯洁了党的队伍、加强了党的团结,同时也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党的执政建设积累了初步经验,夯实了党在全国范围内的执政根基,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向了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中国“富起来”铺平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发展的新篇章,但这一时期党所面临的党内思想固化僵化、理论和实践偏轨、领导干部贪污腐化等问题依然严峻,给党的公信力及推进改革开放进程造成了严重阻碍。
在这一决定我国发展前路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开创并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针对党内思想僵化问题,邓小平要求全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2]141。他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13],凭借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魄力,邓小平带领全党开启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进了全党范围内的思想解放。同时也对官僚主义等一系列不良作风作出了有力的批驳与纠正。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展的基本经验,有力地廓清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的阶段。此后,中国共产党党内经常性教育持续推进,全党先后组织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一系列集中性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有效推动了党内思想固化僵化问题的解决,为党的执政能力提升打下了坚实的信仰根基。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通过坚持不懈的自我革命,狠抓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百年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得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铺平道路。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基础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步入发展快车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我们党带领人民继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愈发复杂严峻,“党内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以及“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3]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3],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贪腐问题层出不穷。
面对重重考验和危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这一道理,深入推进自我革命,不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起点,提出并落实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将党的政治建设提到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之首,推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齐头并进,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此外,党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纠治“四风”问题,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以及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整治和斗争,立誓“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得到修正,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得到了纠治,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得到了全面巩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有了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扭转,中国共产党真正将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真正建设并发展了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了基础。
三、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继续走向胜利的必然要求
在民主监督这一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13]60-61历史周期率答案的基础上,经过七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跳出王朝治乱更替的又一成功路径——自我革命。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只有继续坚持自我革命,才能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顺利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大党独有难题”,并最终完成自己的使命任务,推动自身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一)自我革命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抓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管党治党的经验,并通过总结与提炼,找到了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自我革命”的引领下,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以巨大的勇气和定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些多年未止的歪风邪气和长期无解的顽瘴痼疾得到了有效遏制和解决,党和国家及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也得到了有效清除,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但滋生腐败堕落的土壤依然没有根除,腐败堕落、脱离群众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消解着我们党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同时给党的形象和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造成了重大影响。因此,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更加牢固地抓住自我革命这一关键抓手,始终坚持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3],才能继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继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才能确保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定站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地位,有力有效服务并保障现代化建设大局。
(二)坚持自我革命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3],第一次提出了“大党独有难题”这一原创性论断。从百年前建党至今,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为拥有9600 多万名党员和490 多万个基层组织的庞大组织,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百年大党”了。但“大也有大的难处”[14],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巩固长期执政地位,既面临着对内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斗争的难题,也面临着对外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和严峻挑战的难题。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经过百年奋斗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概括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坚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凝聚力,坚持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制度规范体系”[15]550六项“自我革命”的基本内容,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根本出路。因此,我们党只有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以敢于刮骨疗毒的巨大勇气,持续深入自省、自查、自纠,不断进行自我锻造和自我锤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才能保持自身执政地位不动摇,顺利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推进党的事业持续健康蓬勃发展。
(三)坚持自我革命是完成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的有力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作出了崭新规划。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报告同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3]同样,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时,报告也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置于了首要地位,桩桩件件无不凸显“党的领导”对于我们实现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崭新征程上,作为关系我们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愿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确保自己永葆初心本色,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成为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最可靠的领导力量。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定不移推进自我革命,确保自身永远不变质、永远不变色、永远不变味,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以实干担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并最终完成时代和人民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