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物”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23-02-04陆丽娟
陆丽娟
任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以来,赶上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的热潮,此次课改尤其关注学生的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本着在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的要求,我积极尝试探究性学习方式,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如何在课堂上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为此我尝试了直观实物进课堂的实践教学活动,经过尝试有一定的效果也颇有感悟。下面梳理一下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实物使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生物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大自然中活生生的物体,它的内容很多与实际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学习主体是天真活泼的学生,所以说生物课堂也应该体现出“活”的特征,激发更多的学生热爱生物学课堂,热爱生物学科。形象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很好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生物组的老师们特别注重让实物走进课堂,丰富学生的经历。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谈一谈我的做法与体会。
在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的教学中,涉及到的一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比如讲到渗透吸水和失水的问题,如果单纯靠学生想象,那么这个过程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就利用蛋壳制作了一个渗透装置。将一个鸡蛋下部去掉卵壳保留完整的卵膜,上端开一个小孔,把蛋黄除去,这样一个渗透装置就做成了。在讲这个问题时,由老师进行演示,向卵壳内注入浓蔗糖水,下部让卵膜和清水接触,过一分钟卵壳内蔗糖水就流出来。让学生亲眼看到渗透现象的发生,这样一个事实摆在了他们面前,比任何生动性语言描述都更为有力,也比在幻灯片中播放渗透装置发生渗透作用的动画要有很强的说服力。这就会引发学生的思考,激活他们的思维,让学生由这样一个现象来思考它背后的本质原因。从而顺利的进入本节课的教学。
二、实物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发学生的内驱潜能。
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有关的实物,让学生动手去触摸,可以增加感性认识,能够在大脑中变抽象知识为具体的内容。在讲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对于生物膜同学们的概念比较模糊,平时的生活中他们接触的很少,所以先让他们对生物膜有个感官上的认识就显得由为重要。因此我就拿一个烧杯,向里打碎一个鸡蛋,这时蛋黄就跃入同学们的视线中。发现蛋黄是一个整体,蛋黄液并不会流淌出来,而是它的外面有一层薄膜,类似于细胞膜。这样用手轻轻碰触它,让同学们亲手感受一下生物膜的弹性。无论从触觉还是从视觉上都使学生们对生物膜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再讲解生物膜的结构模型。这样就完成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学生就会主动的进行探索。以上就是我利用鸡蛋为材料,让实物进课堂的两个例子。我想,实物并不一定要求精美,只要能与本节课的內容有关,小的东西同样可以为教学带来巨大的契机,同样可以丰富课堂,使学生的各项感官得到充分的调动,参与活动中来,进而实现教学目标。这关键是要求老师要有一个去思考的头脑,去发现的眼睛,让生物教学真正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发挥实物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实物和学生“融”起来,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鼓励学生动手制作模型。例如在高一和高二教学时,分别举办了一次“生物细胞模型”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制作活动。各班同学踊跃参与,充分思考,查找资料,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橡皮泥、球、毛线、萝卜、彩纸、柚子等)制作模型。这当中有很多模型制作不仅无科学错误而且还非常精美。有很多同学制作出的模型有科学性的错误,在教师的提示下,自己发现问题并且去改正去完善。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了“查找资料—构建模型—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构建模型”这样的一个过程。要比干巴巴背书本内容要记得深刻。我想获得知识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的知识更为可贵,让学生们有自我发现并且改正的过程,这就更符合知识在头脑中的生成的规律。这两次活动让同学们将抽象难懂的细胞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转换为直观易学的模型,不仅遵循了新课改的要求,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除此之外,小组同学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在整个模型制作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去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我想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摸索,对于实物进课堂做了一些尝试,明显感受到课堂两点主要的变化:一是能很好地“抓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挤掉”分心的因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观察,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进一步思维打下基础,进而掌握规律性知识。
关于实物进课堂,让生物课堂真正的活起来的教学实践,我的尝试仅仅是初级的,肯定还会有更多好的创意和想法,需要继续深入的尝试和探索。我将继续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实物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推动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