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背景下河南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探究

2023-02-04张荣凡

人才资源开发 2023年9期
关键词:高技能河南省数字化

□张荣凡

在全省不断发展和壮大数字经济、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培养大量高技能数字人才越发显得迫切。对于高质量人才来说,在促进区域核心竞争力与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数字经济梳理和人才培养调查,分析了当前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了数字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建立途径,特别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河南省数字工匠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一、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数字经济作为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外的全新经济形态,主要以数据资源为关键参考要素,借助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基于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推动力,推动公平与效率有机融合的全新经济形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革新,世界经济已进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显著特征的发展新阶段。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容量,遍布城乡的交通、通讯网络和海量的数据资源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数字经济奠定了基础条件。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数据显示,目前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河南省的投入力度较大,处于全国第一梯队。

近年来,河南省着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实现了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指出,为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河南省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大力推动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实现传统产业与数字化发展转型的有机融合,进而培育全新的业态发展模式。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化逐渐成为河南省各行各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以及动力变革的重要推动力,进而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引擎。“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的数字化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年均增速达到14%以上,GDP 综合年贡献率达到50%以上,综合来看,数字化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20年12月,河南省数字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6万亿元,与同期相比增长8.1%左右,全国综合排名进入前十。

汇聚创新资源,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以新模式、新业态打造河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河南省引领性、全局性的战略工程。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对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创新、开放、共享、协同是数字经济的主要特征,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来说,大体可以划分为数字产业化以及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要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数字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就业空间。另一方面,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对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深入推进河南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急需一批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具备数字化知识结构和数字化动手能力的人才。

数字时代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他们应该具备技术、管理、理论、产业政策等多方面知识,具备卓越的实践能力和管理技术。这些要求和我国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谋而合。高技能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强调高超的实践操作技艺和技巧,能够在生产中沟通协作,解决实际问题。“手脑并用、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正是高技能人才的特点。

在当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河南省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2022 年全省共有5700 万劳动适龄人口,技能人才达到900 多万,其中高技能人才已有200 多万。但高端技能型人才缺口很大,并且伴随全行业数字化的快速推进,缺口还会持续加大。我们既缺乏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也缺乏数字经济转型所需的营运型、创新型人才。

另外,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包括: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企业和高校的结合不深入,对数字时代的需求不敏感;高职院校陈旧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不能适应数字时代的新要求;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偏低,制度保障不完善等。解决这些问题,建立全面、系统、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对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高职院校在“数字工匠”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为了适应数字经济对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冲击以及挑战,在综合考量职业院校学生的个人素质情况、在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框架和思路基础上,提出了以品德文化素质培养为根本,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敢于创新创业为引导,专业技能学习与数字信息技术学习协同并进的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

1.以品德素质培养为根本。品德文化培养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什么样的人才,首先都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数字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很多时候接触的是严密、高效的数字媒介,但数据是没有温度的。我们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不但要有高超的专业操作技术,更要有良好的品德。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实现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结合,将有形方式与无形方式进行结合。对于相关课程的设置来说,文化课以及专业课属于有形课堂,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而对于课外来说,可以通过多样化手段开展技能培养和能力提升,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敢于创新创业为引领,打造工学一体的培养方式。岗位需求是指教学中既要关注技能训练也要关注工作岗位的需求,既要关注校内又要关注校外。具体来说可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全新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选取一个项目为基点,实现校企融合、联合开发和培养,企业提供相应的实训操作场所,同时也可以是有实践经验的教学团队精心设计出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完整的项目中解决实际问题。以此为导向,灵活运用课堂知识,既能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与独立探索,同时又可以实现与小组内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协作。对于最终的项目成果,可以由任课教师以及企业一线专家共同进行综合评审,分析项目的优缺点,以利于后续的更改与提升。该教学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业岗位需求,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专业技能学习和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并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养和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使高校的相关教学内容和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传统专业的人才培养已无法满足互联网形势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果还是以传统的理论讲授教学方式,学生对于工作环境的了解和掌握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学生的实操能力提升。对此,高校的学生培养模式不仅要强调理论知识培养,同时还需要强化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数字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教学内容需要基于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化能力提升,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实践能力提升。因此,对于教学方式来说,可以划分为专业课和信息技术课两大类型,在具体的教学开展过程中,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合,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

4.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科学考评机制。基于相关授课目标以及课程设施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也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对于课程考核来说,除了传统的专业技能考评外,还需要综合考量职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考评。对于职业能力来说,一般涉及任职资格、职业素质以及职业规划等内容,其中任职资格指的是职业的综合业务能力,职业素质指的是职场的综合表现,职业规划指的是对于未来工作的规划以及管理等。对于创业能力来说,主要考评的是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水平,属于考评层次较高的一种维度。技工类院校在考评学生的学习效果时要凸显自己的特色和专长,不能套用学术类高校的考核方式。学生的理论学习要考核,但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动手实操能力、职场适应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进行合理的综合评价。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只有在正确的评价反馈机制下才能更好地培养未来适应区域发展的“数字工匠”。

同时,政府或者行业组织的各种技能竞赛也是评价和激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在技能人才评价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赛事对刺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积极的作用。一些地方性技能竞赛或专项赛事也是技能人才鉴定的试金石。他们为数字工匠展示精湛技能、同台切磋技艺提供了舞台,展现了新时代数字工匠、高技能人才的风采。

(二)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增进企业在数字人才培养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企业是用工主体,是行业先进技术的实际应用者,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角。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高质量数据库的建立、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数字产业化的发展等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这是一般高职院校不具备的。对于数字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来说,与企业的参与以及支持密不可分。但是,企业属于营利性质的经济体,这一逐利特性使得多数企业更关注人才的使用,而对于人才的培养来说往往关注度较低。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并没有真正建立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机制以及人才发展通道。一些优秀的企业不愿接收实习生,因为这涉及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的问题。另外,一些优秀的人才在成长为技能专家后可能选择另谋高就,这就增加了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风险,使很多企业不愿意投资员工的教育培训。要想充分发挥企业的培养主体作用,必须给企业以充分的保证,消除他们在培养培训方面的顾虑。对于一些地方高校来说,需要强化与企业的沟通与联合培养,多深入企业现场开展调研,与企业深入探讨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及后续管理模式,比如签订培训服务合同、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等。企业只有在消除顾虑后才可能积极地参与到高技能数字工匠的培训之中。综合来说,地方高职院校要实现与企业之间的双赢,通过紧密合作达到双方利益最大化,这也是推动校企合作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三)深入研究政府发展指向,力争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

政府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方面,在培养高质量数字工匠方面都起着主导的作用。河南省在2021 年颁布了《河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数字经济强省指明了方向。条例围绕“网络强省”和“数字河南”在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举措,政府大力支持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创业孵化、产权交易等领域有所作为。

高职院校应该紧跟政府的政策导向,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方面做出调整,积极建立适合当地数字产业发展方向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网络学习平台等。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基于互联网技术和资源,采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的综合培养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充分保障在校学生的教育培训,还要积极为社会上的劳动者提供终生学习的条件。

《河南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实施教育信息化示范引领工程和高等学校智慧教学计划,遴选一批智慧教育示范校、示范课。高职院校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新模式,加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加快学习环境智能化改造,在规划的指引下优化教学,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

四、结语

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推进河南省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跨越,是事关河南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要紧跟省委规划的主攻方向,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改革和创新,做好数字化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鼓励学生在完成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尽快成长为“数字工匠”,为河南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高技能河南省数字化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