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闻传媒技术的革新与发展
——评《中国新闻传媒科技发展史话》
2023-02-04王学敏
文/王学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筑为人民凝聚文化共识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国家治理体系改革和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了认知和指导。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传媒手段宣传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在国外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实现由国内到国外的中国文化宣传格局,并利用先进技术支撑媒体传播,一直是我国传媒领域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由孙宝传、朱友芹所著的《中国新闻传媒科技发展史话》一书,通过六大部分共二十二章的内容,以技术发展为研究线索,研究了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并以传播媒介为基点,研究了新闻传媒技术的演变。在传播技术发展史上,作者期望能从媒介技术的历史进程中,探寻其对于经济、社会、文化传承的影响,并从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从而为我国未来的媒体发展提供借鉴。
本书在研究新闻传播的发展路径时,按照历史演进将其发展分为史前、文字、印刷、电磁、数字和网络六大传播历程,以清晰讲述我国从古至今是如何发展传媒技术,如何利用传媒技术进行舆论引导,探讨是否能够借鉴一些经验教训。作者不仅在理论层面探讨了传媒的内涵,还分别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探讨了传媒技术在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最终落脚到我国在应对新的舆论环境挑战中需要做出的变革。
进化观点诠释传播媒介演化史。作者借用进化论的观点,探究传媒的演化过程。在借鉴进化论进行理论迁移时,作者创造性地采用了“可复制的信息符号”作为传媒进化的演进“基因”,顺着这一传媒“基因”的变异进化,信息传媒经历了非口语的肢体符号、语言、文字、电磁符号和数字符号五个发展阶段。符号的可复制性是一个关键点,经过复制信息的传播才能扩大范围,当更大范围的人群逐渐适应了接受新信息,他们对新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当肢体和手势无法表达大量信息时,语言逐渐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当语言不能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时,文字也应运而生。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由于工业的发展,对信息传播的速度有了更高要求,传播速度更快的电磁信号被发明出来。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后,传输信息更高效、传播内容更多元、传输方式更智能的数字符号取代了电磁信号的发展。这就是信息符号在人类进程中的大致进化路线。
书名:中国新闻传媒科技发展史话作者:孙宝传 朱友芹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8月定价:99.00元
作者在研究了遗传的发展变化后,又将“基因整体复制”“生物种上和种内进化”“杂交”“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等内容运用到对传媒发展变化的研究中。出于对“整体复制”的追求,我国古代开创并升级了印刷术,由最初的雕版印刷术到活字印刷术,德国又在此基础上改进到了铅活字印刷和印刷机。在信息技术革命之后形成的互联网更是对信息批量传播的手段进行了革命性推动。在作者看来,由肢体到数字符号的转变是类似于物种进化,在一个信息符号内传媒方式的演变更像是“种内进化”。吸纳两种原有媒介的优点,糅合形成一种新的媒介更像是生物意义上的“杂交”;在新的信息传播需求驱动下,运用新技术将急需的功能融入旧的信息符号类似于“转基因”,如现实中荧幕媒体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转变;而基于原有信息符号的技术修补而实现的传媒技术升级更像是“基因编辑”。这几种技术的演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传播的发展进程,但并不是只要进行“嫁接”就可以创造新的传播技术。作者将这种传播技术创造方式比作生物中无性繁殖的“嫁接陷阱”,这一点需要研究人员时刻警醒,并列举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站的案例加以说明。作者虽然通过进化的理论阐述了媒体传播技术的变化,但也指出新旧媒体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生物之间优胜劣汰的零和博弈。因为传媒技术最终是为人服务的,只要利用得当,新旧技术都可以发挥效能。
理论层面探讨传媒构成三要素。一直以来,人们对传播介质的认知方式,推动了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这样的理解在一定范围内是正确的,但这也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在这种理解下,传媒的构成要素只有信息符号和传播介质。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媒在更广泛的层面有了新拓展。作者注意到了这一发展变化,在理论层面,也完善了传播媒介的构成要素,指出除了信息符号和传播介质之外,学界也需要注意对传播渠道进行研究。渠道虽然与介质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渠道除了包含实体连接外,还有人之间的连接。作者指出在注重信息之间的实体性技术连接之外,还要注意的是信息传播中的人为性连接。这一要素的扩展研究意味着人们对传媒的研究由关注物的发展转向关注人的发展。在大力发展物联网的背景下,信息、移动设备和人之间的连接越发紧密。所以,可以将渠道作为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网络传播中的“亚文化圈”“小众圈层”和“粉丝群体”之类圈层之间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掌握舆论的方式。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在如今的传播中,人、信息和媒介之间联系越发紧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传媒中的作用逐渐重要,但人之间的连接并不是一种物质介质,所以渠道的提出是对传播介质这一定义范围的修正。因为现实中“网络大V”的信息传播对象范围十分庞大,“网络大V”的粉丝凝结力在一定范围内十分坚固,比如,前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即使推特账号这一传播介质被封禁,他的追随者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传播他的理念。一些小众圈层也会定期进行各种聚会,相互传递圈内的信息。所以即使不是官方信息,“大V”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甚至可以影响政府政策执行。
从宏观视角审视传媒变革大背景。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的变革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而上层建筑可以影响生产力的变革。上层建筑观念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和艺术等范围,而新闻媒体的传播可以影响上层建筑观念的变化。所以历史上每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变动的除了驱动生产力变化的能源系统外,还有推动思想变革的传播技术。例如,蒸汽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印刷媒体,电气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是电磁媒体,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是数字网络媒体,正在迈进的智能时代则是以智能媒体为信息传播方式。
可以看到,传媒在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力。传媒技术的革新不仅涉及信息的传播,背后更是有新技术的支撑,技术的变化本身就意味着人们在生活、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改变。但是人们往往被媒介传播的新闻内容吸引而忽视媒介本身对社会和人的影响。作者在说明传媒与社会的变化时,也列举了大量的实际事例,包括在政治、军事和人文方面的联系。政治方面,从历届美国总统的特别称呼就可以看出传媒技术的影响。比如,克利夫兰被称为“报纸总统”;罗斯福经常通过广播获得信息,发表讲话;肯尼迪的总统竞选历程第一次通过电视直播;奥巴马与美国各个互联网巨头公司联系紧密;特朗普被世界各国网友戏称“推特治国”。在军事方面,非洲诸多国家在军事政变之后纷纷发表电视和广播讲话,对全国宣布新政权的合法性。反过来,军事战争导致世界局势的动荡也严重阻碍了传媒技术的发展。至于传媒技术对人的影响,表现出来的更多。例如,生活中最常用的二维码蕴含了各种信息,二维码的生成运用了智能技术,而扫描二维码运用了RFID技术。这些技术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出行、购物、医疗等各个领域。这些影响和变化都在昭示:将技术应用于信息传播,改变传媒方式,进而通过各种方式将传媒应用于社会文化的传播和社会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欲以史为镜应对新闻媒体新变局。对新闻媒体变革进行研究最终是为了帮助社会更好的发展,所以新闻传媒的应用发展历程是一面镜子,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值得我们学习。而在传媒演进过程中前人所产生的困惑也会在如今的传媒变革中出现,他们对未来的担忧也提醒着我们不能对传媒的发展保持盲目乐观。报纸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在行业内整体呈现收缩状态。但是组织发行报纸的报社,却可以结合新兴技术重新焕发生命力。在我国,《人民日报》率先进行了媒体融合发展建设,组建了“中央厨房”融媒体中心,通过新媒体的发展间接开拓了纸媒市场。我国各级媒体在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下,正在积极构建结构更加合理、具备差异化竞争力且能协同发展的传媒体系。在构建全新的新闻传播舆论导向体系时,传媒技术的变革充分体现了生产力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央级媒体在改革中因为占据了资源、人才和技术的支持,所以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具有先发优势。在发行渠道的支撑下,党报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也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省级报纸因为背靠全省资源,且通常是以集团形式进行发展,再加上一定的技术支持,也在变革转型的道路上逐步走向新的发展。地方报纸和都市报在清楚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后,积极向互联网客户端转型,保障区域内的舆论优势。县级报纸也在政策的支持下,积极进行融媒体转型。现今短视频平台、各类手机客户端发展势头迅猛,逐渐占据人们浏览信息的主要渠道。自媒体的飞速发展也让网络平台形成了诸多具有舆论影响力的“大V”。这些根据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新闻传媒渠道都影响着社会思潮。虽然我国各级主流媒体都积极融入新媒体的环境中,但是网络上自媒体信息的泛滥也在影响着大众舆论,传统媒体在不断提升“四力”的情况下,一定要牢牢占领舆论宣传的主阵地,让主流舆论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