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省战略下开封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问题及对策
2023-02-03贺梦娴
□贺梦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从战略高度明确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作用。近年来,开封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相继出台一系列引人、育人政策,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但是从实践来看,仍然存在引进目标不明确、相关配套机制不健全、人才引进政策趋同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整和工作优化。本文拟从开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开封市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以期为开封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提供可借鉴的优化路径,进而推动开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开封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现状分析
高层次人才是指拥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能力、处于某一专业学术前沿并且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人才。这类人才一般具有素质高、能力强、贡献大、影响广等特点,因而也成为各城市引进人才的重点对象。近年来,开封市人才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委、市政府立足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效,人才工作优势逐步凸显。
(一)人才引进政策不断优化
自2011 年以来,开封市连续出台重大政策文件,并先后推出“汴梁英才计划”和“东京英才计划”,举办智慧黄河论坛、院士专家开封行、科技成果转移大会等各类人才项目签约活动。截至2021 年年底,共引进签约落地人才项目、科技项目837 个,引进双一流高校各类博士硕士500名以上。同时,立足人才强市战略,开封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职能,为人才在汴创业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和宜居环境。
(二)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结合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截至2021 年年底,开封市常住人口中每10 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由10 年前的6054 人上升为10029 人。开封市目前拥有各类人才达87 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和高级技能的高素质人才14.32 万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6 人。各类型人才数量均有较大提升,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占人才总量比重均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人才队伍已经初具规模。
(三)人才培育环境得到改善
近年来,开封市加大对高校、科研机构等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大学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高等院校办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持续提高。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职教园区建设,引入更多职业院校入驻开封。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当前,开封市拥有各类本科和职业院校共38 所,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四)人才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截至2020 年年底,全市(含河南大学)拥有国家级实验室2 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8 家,市级重点实验室54 家,建成河南省院士工作站8 个;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39 个;新型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28 个;全市各类研发平台和机构由2015 年的48 家发展到373 家,科研平台数量在全省跃居第一方阵,在吸引和培育人才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二、开封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人才引进渠道单一
当前,开封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主要是由政府搭台,用人单位自行招聘和宣传,缺乏市场机制的介入以及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政企合作新模式。根据对开封市高层次人才就业现状的实地调查,超过90%的人才通过政府网站和高校就业网站了解开封市人才引进政策,仅有极少数通过引才中介机构等其他渠道获取招聘信息。高层次人才无法通过多元渠道了解开封的引才政策,无形中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流失。同时,从人才来源看,当前开封市引进人才多来自于国内各重点院校、科研机构和大型国企,并未形成对国内中小型企业、国外重点院校和企业中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整体规划,人才引进渠道较为单一。
(二)人才引进政策趋同
开封市先后推出“汴梁英才计划”和“东京英才计划”,但是,通过与国内其他城市对比,会发现政策呈现明显趋同性,在创业扶持、配套保障和其他支持政策方面,与同一时期郑州市“智汇郑州”人才工程计划、武汉市“双百万”计划等多有类似,在政策趋同的情况下,开封市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显然不及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和武汉,难以吸引到与自身产业链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三)人才配套服务不到位
从此次对开封市高层次人才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人才对开封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的满意度均不足60%。除了受制于城市自身禀赋资源、区位劣势等客观制约因素影响,也存在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政策执行力不足等主观因素。目前,开封市尚未出台关于人才安家补贴、公积金福利等政策的实施细则,部分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此外,各类人才津贴、科研经费审批流程复杂,部分优惠政策仍停留在文件上,未落到实处。相关服务体系不到位,成为制约开封市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人才链和产业链融合度较低
人才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然而在政府主导下的人才引进模式下,企业在人才引进工作中缺乏话语权,导致人才和产业结构不相适应。当前开封市所引进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而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开封市产业结构转型密切相关的创新领域和关键岗位,仍然存在大量人才缺口,特别是院士、中科院“百人计划”“千人计划”等能够带动重点产业行业发展的领军型人才缺乏,难以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五)重引进轻培育,人才引育留衔接不足
首先,缺乏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在人才评价实践中,人才层次细分不够、专业机构参与不足、认定标准不统一等现象普遍存在,不能有效将各类人才的业绩和成果转化为可量化、科学的评价结论。其次,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晋升机制。对引进人才缺乏系统的分配、考核再教育、再培训体系。相关科创平台及国家级实验室等人才载体建设能力相对较低,因此,高层次人才面临职称晋升、学术能力提升、学术成果应用等多方面困境的情境下,往往选择更高的平台,造成人才流失。
三、开封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人才引进政策
产业需求是开展引才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封市应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根据当前城市经济基础、产业布局和产业转型的特点,合理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目标。一方面,对人才引进工作要做深做实前期考察调研,通过对本地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实地考察,对各类紧缺高层次人才进行精细化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补链、延链、强链”工程。另一方面,盘活现有人才存量,建立完善的人才信息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动态对比,实时分析重点行业人才需求、人才流动情况,形成高效的人才资源网络。
(二)创新引才方式,拓宽引才渠道
1.强化市校合作。立足本地高校资源,加强与国内外各高校院所合作,吸引高等级、国际化高层次人才来汴、留汴。当前,开封市正大力推进高校院所塔尖人才助汴行动,目前已经与牛津、清华等30 多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此外,要构建完善校地企合作网络,通过特聘顾问、项目委托等形式,用好高校、科研院所的“塔尖”人才。
2.探索“飞地引才”新模式。就开封而言,受客观因素制约,想要留住顶尖人才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探索“飞地引才”模式,通过在国内外发达地区搭建信息资源平台,打通人才、资金、项目流通共享渠道,以“飞地”为纽带集聚各类科研人才和科研成果,实现人才发展在“飞地”、成果转化在开封。
3.建立海外人才引进新路径。进一步扩宽高层次人才来源,重视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要立足走出去战略,通过建立海外人才招聘工作站,与国际知名人才猎头公司和人才信息机构合作,借助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和国际学术论坛、线下招聘会等渠道,进行多元化营销宣传,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来汴工作。
(三)创建良好的人才引进环境
1.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当前开封市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存在职能部门沟通不畅、审批流程复杂等问题,极大影响了人才留汴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简化工作流程和审批手续,建立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同步推进人才服务云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为留汴各类人才提供多维度、全方位服务。
2.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立针对高层次人才服务的专门机构,深入了解高层次人才在汴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妥善处理。逐步推进和完善引进人才的社保、医疗、教育等各项社会福利,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的资金投入。对于外地来汴人才,应协调用人单位、社区和基层党组织力量,建立人才交流网络系统,增进对人才的人文关怀和协助,为他们营造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四)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引育留用并重
1.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在人才评定过程中,要避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问题,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一方面应支持各用人单位根据自身行业发展特点,建立自主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应适当引入积分转化机制,针对人才项目、学术成果、科技成果等建立相对应的积分转换规则,从而形成全市统一的绩效考核标准。
2.优化人才薪酬体系。开封市应根据本市经济发展现状,及时调整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招才引智项目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起科学规范化的人才薪酬体系。一方面,薪酬体系应与绩效考核直接关联,尤其是人才来汴后的产出情况,应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另一方面,要适时提高激励性工资的比重和数额,形成动态的竞争性薪酬体系,以提升各类人才从事科研和学术工作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随着地区间竞争加剧,各国、各地区对于人才的争夺将会日趋激烈。当前,我国区域战略布局调整为开封市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一定机遇。开封市应立足人才强市战略,借助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重要战略机遇期,直面问题补足短板,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协同发力,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汴留汴,实现产才融合发展,进而助推开封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区域竞争力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