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筑牢现代化河南建设人才支撑

2023-02-03袁金星

人才资源开发 2023年13期
关键词:河南人才服务

□袁金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力资源大省,对河南来讲,人才是强省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重要思想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性规律和河南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部署。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做好人才引育、人才使用、人才发展、人才评价、服务保障等工作,营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氛围,让河南成为四海英才的向往之地,不断开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新局面,为新征程上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一、做强重点产业,形成“以产为纲、产才相宜”的引才格局

产是才之基,才是产之魂,产业发展与人才引育是密切关联、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协同联动、一体推进。要突出“产才融合”理念,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急、人才所盼,抓好“三个同步”,加快形成“以产为纲、产才相宜”的引才格局,做好产才融合文章。一是推动产业布局与人才发展同步规划。一方面,河南省委人才办、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等人才职能部门要与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制订产业发展规划,从顶层设计方面,确保人才工作嵌入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布局、项目建设、政策保障,形成“抓人才不离开产业,抓产业不脱离人才”的良好格局;另一方面,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紧盯河南发展所需、产业所向,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定期发布产业人才需求目录,绘制“产业人才地图”,开启“按图索骥”精准引才新模式,以此来推动产业人才精准对接,实现产才“同频共振”。二是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部署。要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进一步建立健全“双招双引”机制,在招商引资中同步安排招才引智活动,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产生“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衍生效应,实现人才、技术、资本、项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三是推动产业资金与人才资金同步落实。要多措并举,加快构建从技术孵化到创新融资到产业扩张的全生命周期资金扶持体系,推动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二、做精载体平台,构建“多方合作、优势互补”的育才体系

载体平台是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舞台和支撑,是能够释放聚才育才用才的强大磁场,而这是河南的突出短板。至“十三五”末,全省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只有172 家,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仅有16 家,远低于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省份。栽下“梧桐树”,方能引来“金凤凰”。要扎实开展创新平台赋能行动,放大创新平台这个“强磁场”。一是打造高水平高教平台。要全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加大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航母”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支持力度,将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打造成“双一流”建设第二梯队,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二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要突出郑州都市圈引领作用,加快推进鲁豫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依托高新区、开发区、自创区,推动建设更多更强的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要力争在创建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上实现新突破,以更强大的平台延揽人才、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形成“水积鱼聚,木茂鸟集”的生动局面。三是打造高效能孵化平台。要充分发挥“双创”基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等孵化平台引才聚才作用,打造“创业苗圃+科技孵化+产业加速”全链条孵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组织和激励机制,让更多孵化平台成为集聚人才新引擎。

三、做优双创环境,营造“渊深鱼聚、林茂鸟栖”的留才生态

涵养生态,良方聚才;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始终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抓手,把优化双创环境作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手段,不断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努力打造“双创”发展的“河南模式”。一是突出对双创的正向激励。重点采取典型引领、精神激励、关心关爱、制度保障等措施,最大限度调动人才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在正向激励中、正向刺激中跑出更多“千里马”。二是优化平台服务。要高标准、高规格、高定位地推进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做好规划、引领、服务、运营四篇文章,重点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实现全要素保障,促进创新与创业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孵化与投资结合,把更多创新人才转变为创业人才。三是构建“科技+金融”创新生态链条。在强化落实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基地补贴、创业就业补助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同时搭建“政银保担企”平台,完善对接机制,为创业人才注入“第一桶金”,助力更多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

四、完善发展机制,以改革红利激发创新型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活力重在改革创新。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聚焦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激励等重点环节,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让人才放开手脚创新创造,充分展示聪明才智。一是完善党管人才机制。强化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发挥党委统揽、组织部门牵头职能,切实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二是在人才管理上重“赋权”。要着力打通企业和高校院所人才流通渠道,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人员“下海”创业,在一定年限内保留人事关系,真正把出台的配套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在人才使用上激“活力”。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同用人主体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向用人主体进行充分授权,打破长期存在的论出身、论资历等束缚,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四是在人才评价上破“四唯”。要坚持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实绩为导向,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规范,构建有序有效的考核、评估和退出机制,重点是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改变简单以头衔、称号确定薪酬待遇和配置学术资源的做法,打破“四唯”怪圈,贯通人才发展通道。

五、完善人才服务,全方位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发展生态

服务好则人才聚,比“真金”更要比“真心”。要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用更系统的保障服务人才,积极为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优质高效服务,努力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体系,开创新时代河南人才工作的崭新局面。一是深化人才工作“一件事”改革。要聚焦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建设和人才数字化改革,形成“线上+线下”的人才服务机制,建立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闭环,形成新时代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的“河南标准”。二是营造最优“生活圈”。聚焦人才对高品质生活的实际需求,鼓励重点用人单位设立人才服务专员,围绕高端人才子女入学、就医、购房、配偶就业等“关键小事”,建立点对点专员服务机制,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三是抓好各类人才政策兑现。要打造多系统联动、多部门协同的人才管理及服务保障支撑体系,确保出台的政策可落地、简易办、效果好,以政府守信践诺赢得各类人才的信任,进而不断提高人才的满意度、获得感、归属感,助力更多人才的创造活力在中原大地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猜你喜欢

河南人才服务
人才云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出彩河南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