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达峰目标下的四川应对气候变化路径研究

2023-02-02陈明扬文新茹

四川环境 2023年6期
关键词:碳达峰气候变化气候

兰 岚,陈明扬,向 柳,周 鑫,文新茹

(1.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成都 610041;2.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成都 610041)

前 言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毁林等活动向大气层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剧地球表面温室效应,造成以变暖为突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随着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日益凸显,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生态环境危机之一。面对气候危机,任何地区都难以独善其身,除了国家行为体,省州、城市等次级区域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空间单元和行为主体[1-2],黑龙江、浙江均已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3-4],较多聚焦于减缓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5-6],尚未统筹分析研究适应气候变化。

四川气候变化空间差异较大,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区域之一。一方面,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四川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四川既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也是重要能源基地和林草资源分布区,绿色低碳转型任务繁重。以四川为对象的气候变化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演化和气候变化相关的影响风险[7-8],应对气候变化路径对策研究主要聚焦于能源碳减排方面[9],缺乏面向新发展阶段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路径对策研究。

《巴黎协定》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新征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明确了经济转型的新方向。碳达峰是应对气候气候变化在减缓方面的阶段性目标,也是203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立足碳达峰新形势新要求,将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有机结合,回顾了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进展,剖析面临的主要问题、差距和挑战,针对性提出路径对策建议,为四川应对气候变化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四川应对气候变化回顾

四川应对气候变化进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早期主要是开展气候变化研究[10-11],2004年开始参与国际清洁发展机制,2012年实施降碳目标管控,2017年提出碳达峰目标,同时不断强化气候变化适应。经过探索努力,已在气候治理体系、结构性降碳、气候韧性提升等方面形成一些工作特色和亮点,为碳达峰奠定了初步基础。

1.1 重点区域和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明显

四川位于青藏高原向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拔垂直高差超过7000多m,地形地貌和生态类型多样,气候季风性、地带性、垂直性特征突出,生态系统、水文水资源、粮食生产等领域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较大[12-13]。适应始终是四川应对气候变化重要任务。四川将适应纳入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年度计划,融入区域和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林业适应行动方案,初步构建相关规划政策体系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相关应急预案体系。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和信息汇聚,加强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活动,发布气候变化事实、影响和风险清单。推广抗逆农作物品种和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实施高原草原保护修复和荒漠化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风险排查和综合治理,推动阳光康养旅游发展。以典型敏感区域为重点,开展川西气候变化研究,加强攀西地区山火治理和风光资源开发,推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有效应对2020年岷江流域极端洪水和2022年四川盆地极端高温天气。

1.2 二氧化碳排放较快增长的态势基本扭转

作为腹地省份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地区,四川在我国“三线”建设时期重点布局建设钢铁、化工、煤电等传统碳密集型项目,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后又加快承接和聚焦中东部转移产业,同时水能、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资源禀赋得天独厚,降碳工作既具有明显禀赋优势,也存在复杂性。四川以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为抓手,大规模推动水电、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开发,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量和发电量占比均超过80%。试点建设水电消纳示范区,建立丰水期优惠电价政策,以清洁能源改善民生、聚集产业和替代降碳,实现煤炭消费达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已达38%。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契机,退出钢铁、电力等产业落后产能,控制水泥熟料等产能规模,强化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节能降碳。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突破50%,电子信息成为首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建立节能降碳预警机制,常态开展降碳评估考核,推动低碳城市、近零碳排放区、低碳社区等试点示范。“十三五”时期,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9.9%。

1.3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逐步加强

由于能源结构清洁化程度较高,四川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到全省温室气体排放的20%左右,主要来自农业活动、能源活动和废弃物处理领域,主要排放气体为甲烷。统筹控制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是四川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四川注重数据统计和减排摸底,编制2005、2010、2012、2014、2016、2018年度省级温室气体清单,实现市州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全覆盖,初步摸清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紧扣天然气(页岩气)开发,试点输气管道甲烷泄漏光纤预警和次声监测,开展新建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价,实施边远井试采气回收。优化煤炭开发格局,有序退出落后煤炭产能,打破煤层气开发“南方禁区论”,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率明显提升。加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和农村沼气利用水平稳步提升。落实氢氟碳化物处置设施运行补贴政策,三氟甲烷销毁率达99%以上。建立电网六氟化硫气体统计制度和回收处理中心,累计回收超过4万t二氧化碳当量。

2 四川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全球气候变化风险将更加凸显,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差距依然突出,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四川早在2017年就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十四五”“十五五”时期将是四川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期,同时将面临极端天气气候、新冠肺炎疫情、工业化城镇化、能源供应保障等多重挑战,对减污降碳协同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1 气候变化风险多维凸显

人类活动已造成气候系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已成全球最主要的中期和长期风险之一,并以“风险级联”方式从自然生态系统向经济社会系统传递。虽然全球不断强化碳减排行动,但已发生的气候风险不会消除,潜在的气候风险仍在不断累积,甚至在全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后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14]。1961年以来,四川不同区域气温均呈升高趋势,攀西地区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生态系统发生深刻变化,冰川消融、水文变化、山火气象风险升高等不利影响正在显现[15-16]。未来一段时期,预计四川仍将呈现气候变暖趋势,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增大,对水文水资源、生态系统、农业生产、能源供给等领域的不利影响也会进一步显现[17]。

2.2 低碳转型约束条件较多

我国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提出“十四五”时期碳排放强度下降18%、2030年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并明确“十四五”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碳排放强度降低19.5%,降幅高于全国同期降幅1.5个百分点。同时,不同于全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四川煤炭消费占比不足30%,火电发电量占比不到20%,碳排放总量占全国比重低于人口和经济产值占比,碳排放强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此环境下,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边际效益、年际成本持续攀升;极端枯水、极端高温等也可能对高比例可再生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稳定性和韧性构成挑战。与此同时,四川还面临发展不平衡不突出问题,2021年城镇化率低于全国6.9个百分点,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和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的过渡阶段,产业发展、居民生活等用能刚性增长强劲,新能源加快开发、天然气消费控制问题需求并存。

2.3 产业经济地区加快重塑

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响应,必将驱动产业格局及能源结构、交通模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18]。绿色低碳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鲜明导向和重要驱动力,欧盟、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布局,力争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提升产业低碳竞争力。国内一些省份和城市纷纷出台绿色低碳产业支持政策,加快氢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气候投融资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抢占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经济地理格局加速调整重塑。在此形势下,攀枝花、宜宾、达州等资源型工业型城市做大替代产业、后发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迎来新机遇;同时,新型高耗能、绿色载能产业加速在清洁能源富集地区聚集发展,也给相关地区统筹发展与减排带来新的挑战,亟需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方式。

3 四川应对气候变化路径对策建议

结合四川气候变化突出风险、阶段性碳排放控制目标、生态资源环境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等,应紧扣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统筹推动发展与减排、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将适应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手抓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手抓好新发展动能培育,增强发展与安全、发展与减排的协同性,实现温室气体低排放和气候适应型发展,将应对气候变化打造为美丽四川建设的重要板块。

3.1 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管理

坚持底线思维,分区分类强化适应行动,加快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统筹安全与发展。增强风险多维感知能力,高效识别风险并发出预警,编制气候变化风险图,联合搭建西南地区及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科学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跨领域跨区域数据共享。加强敏感脆弱领域适应,推动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典型生态系统保护、山地灾害综合治理,探索冰川冻土、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地适应路径,探索农业防灾减灾、生命线基础设施保护、城市内涝和热浪应对、特殊时段能源供应保障,提升长江上游电站水库群气候适应性,增强电力系统分布式、移动式、规模化应急调峰能力。以点带面开展适应示范,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开展冰川保护和高原湿地保育,加强世界遗产适应性保护,探索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模式。

3.2 巩固能源绿色转型成果

将能源领域作为推进碳达峰的关键,发挥禀赋优势,有序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页岩气),纵深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和韧性。推动能源供给侧低碳化,坚持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方向,统筹水电与新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建设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等水风光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开发基地,优先建设季以上调节能力水库电站,加快推动新能源开发规模跃升,探索风光水互补联合调度运行机制,增强电力系统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推动电力输送通道扩容提效,统筹实施国内“西电东送”和省内“西电东送”,拓展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至成渝地区的电力走廊,优化可再生能源电力输入通道,加快提升规模化、低成本调峰储能能力。深化能源清洁替代,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和生活领域用能结构优化。稳步降低煤炭消费占比,为其他清洁能源合理特征腾挪排放空间。合理控制天然气增速和用途优先序,避免消费需求过度、过快、过早的无序释放。突出节能降耗,实施用能预算管理,探索用能权交易和高效配置路径,推动低效高耗产业有序退出,为光伏晶硅、锂电材料、新型储能等新兴能耗载能产业发展腾挪更大用能空间。

3.3 培育绿色低碳发展动能

突出节约优先、低碳引领,统筹“存量”优化和“增量”发展,因地制宜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建立在绿色低碳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抢抓经济地理和国际贸易深刻调整机遇,聚焦清洁能源生产、支撑和应用产业,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统筹发展水火风光储氢,加快布局调峰应急燃机项目和绿色氢能发展,布局清洁能源装备、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准入政策,建圈强链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冶金、建材、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提升单位产品产值能效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鼓励碳监测、碳认证、碳盘查、碳金融、碳资产管理等专业服务机构规范培育和发展,提升绿色低碳发展综合服务水平和空间辐射能力。

3.4 优化气候友好发展格局

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应对气候变化路径,提升气候友好型发展能力,并为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主要分布区域,四川盆地重点增强城市生命线系统和农业生产气候韧性,以低影响开发和绿色低碳理念引领建设气候友好型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强化人才、科技和产业支撑,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推动梯次有序碳达峰。盆周山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布局城镇体系,发展特色经济,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川西北高原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脆弱区,重点加强气候变暖影响观测,推动生态功能区核心区和地灾高易发地区内常住人口稳步减少,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特色农牧业,修复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加强冰川冻土监测和保护,并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和输出力度。攀西地区干热河谷特征突出,紧扣安宁河谷综合开发,加强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高森林质量和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干旱和高温热浪应对能力,严防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3.5 健全气候治理工作体系

加快构建以碳达峰目标为导向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体系和以降低损失为核心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优化产业准入政策,将碳排放纳入项目审批、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严控新改扩建低效碳密集型产业项目。研究制定全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总体方案,探索编制生态系统、水资源、城市、能源、健康等领域专项适应方案,推动川西地区、重点流域、典型自然保护地适应行动方案编制。加快构建政府领导、各部门协同推进、各地区积极行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格局,探索建立应对气候变化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考虑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政策导向,因地制宜构建市(州)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探索县级碳排放统计核算路径方法,加强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

3.6 完善气候投融资机制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资金统筹,统筹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发展,将气候投融资融入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制造、绿色建筑、轨道交通、生态建设、防灾减灾、绿色金融等规划政策体系,探索制定项目高碳负面目录和低碳正面清单,形成良好的政策和投资预期。整合建立目标导向型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财政金融互动力度,引入奖补、担保、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投融资模式,引导和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打造集政策宣贯、项目识别、供需撮合、风险预警、信息披露为一体的气候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搭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信息沟通渠道,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提高项目融资效率。有序开发和推广气候信贷、气候保险、气候债券等金融产品,推广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质押贷款,降低规模化、市场化融资成本。探索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分担转移机制。

3.7 增强气候变化科技支撑

深化碳中和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鼓励设立碳中和技术研发中心和研究院,布局应对气候变化研发计划。建立气候长序列、高精度历史数据库,推进气候变化事实、驱动机制、关键反馈过程及其不确定性等研究,提高对气候变化敏感性、脆弱性和预报性的研究水平。围绕前端风险监测分析、中端风险评估预警、末端风险应对管理,开展科研攻关、技术示范、对策研究和效果评估,建设一批气候变化适应支撑性、战略性平台。推进先进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核能、一体化燃料电池、智能电网、绿色氢能、新型储能、页岩气开发、浅层地温能利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低碳冶金、生态固碳增汇、零碳建筑、高效制冷、温室气体监测等技术研发,引导研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空气中二氧化碳直接捕捉等前沿技术,不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

4 结 论

碳达峰目标下,不同地区面临的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存在差异,低碳转型愿景要求和基础条件也不同,需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因地制宜采取政策行动,统筹推进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治理,实现经济效益、气候效益、社会效益的协同兼顾。基于“现状评估—问题诊断—措施优化”的研究方法,可为区域应对气候变化路径对策研究提供有力支撑。作为在气候变化风险、经济发展阶段、能源资源禀赋能等方面具有显著区域特点的省份,四川应对气候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应摸清气候变化风险分布、环境资源禀赋、工业化城镇化、技术产业基础等基础条件,秉持减缓与适应统筹兼顾原则,突出区域性特征、问题和挑战,探索符合四川气候风险布局、发展阶段的应对气候变化路径,加快推动现代气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稳步提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适应能力、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进而实现碳达峰目标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碳达峰气候变化气候
碳中和·碳达峰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当采用何种立法思路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