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地协调观视角下的地理课程教学设计
——以“人口”为例

2023-02-01闫志远杨绪华

经济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口数量腾冲黑河

●闫志远 杨绪华

一、背景分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首要任务[1],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内涵包含人口观、环境观等观念,地理课程不仅要充实学生地理知识,更要学以致用,利用地理课程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使学生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正确的人地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2]。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人口”内容深刻体现正确的人口观,且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二、设计思路

通过对课标、教材、学情等的解读,确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过程,通过回顾与导入并创设一定的情境,理论联系实际,了解我国人口过多对社会的影响;通过读图分析,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原因;总结与强化,探讨我国将来的人口发展。通过以上环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见图1)。

图1

三、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节课的课程目标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变化。”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能够准确说出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并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初步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二是学生要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数据,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通过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及趋势,理解不同时期出现的人口问题以及不同的人口国策。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观下的人口观。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此部分内容前与七年级地理《人口与人种》内容呼应,是对上一阶段学习成果的回顾与检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说明我国人口变化趋势、人口分布状况及成因;为以后学习“民族”做铺垫,通过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了解在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以及生活方式。

(三)学情分析

从生理特征来看,八年级的学生初步摆脱了儿童特征,学生的思维能力已得到提高,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且多愿表现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来看,经过《人口与人种》的学习,学生已得相关的知识,对于人口问题已经形成一定的看法,具有一定图表分析技能,为此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特点和影响以及人口政策。

2.能够运用地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状况及成因。

3.能够正确认识我国人口问题及对社会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1.回顾与导入。

新课导入:(电脑)展示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非洲“粮食、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回顾)非洲作为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居民长期以饱受饥饿与贫困的困扰。这里的农业不发达,农产品产量极低,粮食的产量远不及人口增长的速度,人们不得不刀耕火种以获得更大的耕地面积;过度放牧,以获得更多的肉制品。由于过度垦殖,使得这里土壤肥力下降、荒漠化等现象频频发生,最终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教师活动:人口的持续增长导致了人口数量过多,出现人口、粮食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还会导致哪些问题?

学生活动: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可能会导致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工资越来越低;现有住房容纳不了更多的人,致使住房紧张;私家车越来越多导致交通拥挤等一些列社会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非洲“粮食、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导入,是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人口与人种》知识的回顾总结,回忆人口数量的变化对于社会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与本节课中国人口过多导致的问题做对比,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进一步说明我国的人口状况。

2.新课讲授。

环节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过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亿[3]。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为14.3亿。短短10年,我国人口增加了近1亿,请同学们看图分析,近百年来我国人口数量是如何变化的呢?

学生活动:阅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可知,自1850年起,我国人口处于增长状态,1950年以前,我国人口增长缓慢,1950年至今,我国人口快速增长。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我国同非洲一样,同样面临着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的问题,那么我国众多的人口给我国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呢?以北京为例,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机关、企事业单位众多,经济力量雄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就业者。同时,为这些机关、企事业单位人们生活服务的相关行业也急剧扩张,部分人出于对首都生活的向往,盲目地进入北京寻求就业机会。同学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人口的极剧增长,对于北京来说他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情境,思考后回答: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优势在于有非常丰富的劳动力。但是人口过度增长可能会导致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问题。

教师活动: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北京,这里势必会拥有充足的劳动力,但是在人口急剧增长的同时同样会有劣势出现,随着人口的的增加,住房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城市会继续向外扩建,占用耕地,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为了方便上下班购买私家车,私家车越来越多导致交通拥挤;现有的就业岗位数量不能满足庞大的人口数量,导致就业困难……

教师活动:近百年来,我国一直都是人口大国,从人口增长曲线来看,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结合我国现状,我国出台了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少生、晚婚、晚育来抑制我国人口增长,通过优生来提高我国人口的素质[3],以避免出现类似非洲的问题。计划生育在我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阅读活动,计划生育的实施与否对于我国人口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活动,学生可知:实施计划生育比不实施计划生育少一代人。

教师活动:我国自1950年开始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具有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的特点,所以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来抑制我国人口的过度增长,但是我国人口依然处于增长状态。但近几年来,年轻人的生育欲望下降,新生人口数量减少,人口学家预测我国未来可能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增加,当这些老人退休后将出现劳动力供应短缺现象,也会出现抚养老人负担加重等问题,针对于此,我国提出“二胎政策”,允许每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从而增加未来青年人口的数量,以缓解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3]。针对于不同时期的人口现状,所实施的政策有所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北京人口增长”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换位思考,与学生情感共鸣,深刻理解人口数量增多带来的优势与劣势。同时以北京人口增长迅速为例,为接下来学习人口的分布做铺垫,起衔接作用。

环节2:人口东多西少。

过渡: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吸引了众多人才,导致此地区人口数量庞大,那么我国其他省区人口数量是否和北京一样,我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这就要提到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我国首幅按县统计的人口密度图就是其绘制出的。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哪些地区人口分布比较密集?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可知,北京附近及东南沿海地区颜色较深,所以此地区人口分布密集。分析得出人口密集地区多分布在黑河——腾冲左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地图,阅读图例,可知图例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口密度,这与七年级上册学习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内容相近,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且可以强化学生读图能力。

教师活动:胡焕庸总结出以黑河——腾冲为基准,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的特点。那么为什么我国人口会呈现出如此的分布趋势呢(电脑展示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示意图)?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图片,分析可知,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等自然条件良好的地区适合人类的居住,所以在这样的地区人口数量多。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黑河——腾冲以东地区地势普遍较低,我们可以看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形,所以以东地区地形以地势较低的平原丘陵为主,从黑河——腾冲向西看,可以看到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地形,所以以西地区以地势较高的高原和盆地为主;(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黑河——腾冲以东地区年降水量普遍在400毫米以上,以西地区普遍年降水量普遍小于400毫米;(展示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黑河——腾冲以东地区河网密布,以西地区河流较为稀少;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东部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势,民以食为天,所以人口向东部聚集。除此之外,(展示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黑河——腾冲以东地区铁路网较西部地区密集,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了提高生活品质,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黑河——腾冲以东地区和以西地区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就导致了我国人口分布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对以上地图黑河——腾冲两侧地区的讲解,得出我国人口东密西疏的原因,能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上地图(中国地形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均选自八年级上册教材,可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3.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我国作为世人口界第一大国,有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的特点,虽然出台了计划生育政策,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国人口数量仍然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预计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所以我国提出了“二孩政策”。人口数量多或少,会影响地区的发展,所以人口的增长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4]。胡焕庸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线,受到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以及交通、农业、工业等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人口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特点。

4.课后作业。

(1)阅读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图和中国人口的分布图,写出每个行政区域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找出人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省区。

(2)完成“活动”部分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设计第一道题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看图分析能力,同时省区轮廓是本章内容的重点,重复识记又利于巩固此部分知识。通过将两幅地图综合分析,能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人口分布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特点;第二道题目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人口增长及人口分布的认识,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观下的人口观。

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在部分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师创设“北京人口增长”这一情境吸引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人口增长对社会的影响。

本节课引入七年级“人口与人种”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等知识点,这是对以往知识的回顾。当前,初二学生面临结业考试的压力,如果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这对学生结业考试来说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在“人口分布”部分的讲解过程中也运用到了教材中以往出现过的图片,使学生在读图分析问题的同时复习或重新学习图片内容。

五、设计反思

本节课依托于“人口”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了解我国人口的现状,认清我国是人口第一大国,了解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在不同时期实施的“计划生育”国策;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最终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在新课导入中引入“七年级下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七年级上册人口与人种”部分知识点,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巩固,同时此部分内容同样在培养学生正确人口观上有重要作用,且与本节课内容联系紧密,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与本节课内容对比,通过创设“北京人口急剧增长”情境,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我国人口现状以及人口问题。中国人口分布部分知识教学图片均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起到对以往的回顾、对以后的学习铺垫的作用。将学生已经习得的知识迁移到新的内容上,从而达到巩固旧知识、转化旧知识、习得新知识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人口数量腾冲黑河
云南腾冲:农旅融合促发展
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首超15岁以下人口
到张掖看黑河
腾冲大救驾 —云南十八怪之一
美丽的腾冲我的家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老龄人口数量预测
黑河的孩子(中篇小说)
腾冲地电场震前的前兆异常分析
黑龙江·黑河·瑷珲历史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