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2-01

经济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县域山西省高质量

●王 娜

一、引言

“县乃国之基”,县城是我国城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基础层次的地域经济系统,具有与城市产业分工协作、经济功能互补等方面的作用。另外,县城作为乡村与城市的交会点和乡村与城市平等交换要素的中转站,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在新目标要求下,县域经济也逐渐转变粗放增长模式,进入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许多学者围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内涵方面,刘国斌等认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在县域空间范围内,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动力转换、效率提升、质量变革的发展过程[1]。衡量方面,陈健生等人认为地域分工合理、产业规模经济、要素合理利用、生态永续发展是衡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2]。战略选择方面,王蔷等认为“产业升级、要素激活、城乡融合、制度创新”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3]。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截至2020年,山西省共有91个县(市),占全省面积约86.56%,人口占全省总量约58.66%,经济总量占全省51.90%。从土地面积、人口总量、规模经济来看,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山西省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因此,本文立足于山西省91个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展情况,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省县域经济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追赶的路径。

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逻辑关系

(一)理论逻辑

1.县域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县域经济作为多级生产力水平构成的地域性生产综合体,地理特色显著,社会经济功能完备,可以为乡村产业与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比较优势。以县域为单元考察和实施乡村振兴,既能实现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同步发展,又能协调基础建设与全面振兴的辩证关系,为农民渐次实现城镇化提供基础,具有一定优势[4]。

2.县域功能分区是乡村振兴空间区划的起步点[5]。乡村振兴是面向乡村空间地域单元的国家发展目标和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需借助有效空间治理手段来实现[6]。县域功能分区能够为乡村治理提供有效支撑,是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

3.县域经济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县域有效结合了地域“小传统”和国家“大传统”的特点,是乡村振兴战略中基本的治理单元,其差别化的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和区位条件等因素决定了县域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5]。

(二)现实逻辑

1.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涉及产业发展、乡村人才、乡村文化、生态环境、乡村建设等多个领域,能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支持,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县域经济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7]。另外,两者具有共同目标,那就是实现共同富裕。

2.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根本支撑。县域经济作为联结城乡的基本经济单元,乡村振兴要实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本质上需要以县域为载体统筹各方力量发挥外源带动作用。

3.县域经济能构建新的乡村振兴实践摸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县域乡村“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逻辑框架和实践模型,发挥“产业—生态”协同振兴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牵引功能,需要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关联[8]。

三、山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历史演变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为计划经济时期,城市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域地区长期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发展受到抑制[8]。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体户开始崛起。这一时期,山西省县域经济进入到了大发展阶段,以煤、焦、铁为主导产业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相继涌现出一批经济强县和经济大县,主要是一些城郊和资源县[9]。随着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相继做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决策,山西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形成了各具特色、相互竞争的新格局:民营经济的兴起带动了一部分县市经济的大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产品或特色产业的县域,一批加工型、资源型、旅游型、商贸型等特色县涌现出来;县域竞争力明显加强,出现了一些经济强县[10]。2011年,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山西省将清徐县、古交市、灵丘县等22个县(市)作为扩权强县首批试点,在政策带动下,扩权县(市)成为全省经济实现“稳增长”的重要支撑。2012年十八大召开,县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县域经济的基础得到巩固和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山西省对襄垣县、原平市、介休市、侯马市、孝义市、永济市6个县(市)开展深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从财政体制上实行彻底的直接管理,加快了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11]。

四、山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

2020年,山西省县域实现一般预算收入666亿元,生产总值9104.78亿元,GDP超300亿的有两个县(市),分别为孝义市和泽州县,超200亿(不足300亿)的县(市)有9个,超100亿(不足200亿)的县(市)有24个,百亿县占全省县(市)总数的38.46%。另外,山西全部县(市)人均GDP为44464元,人均GDP最高的是沁水县,为115301元,最低的是石楼县,为17910元。在第二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100名中,中部地区有20个,其中湖北5个、安徽4个、河南4个、湖南4个、江西3个,而山西省没有上榜县市;在中国中部百强县分布上,河南省37个,湖北省21个,湖南省18个,安徽省18个,江西省5个,山西省仅有孝义市1个,与其他省份相比,山西县域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二)聚类分析

山西省91个县(市)由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等不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存在不平衡,因此,需要选取反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一系列指标,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91个县(市)进行分类,以分类指导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山西省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根据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9个相对指标和人均指标对91个县(市)进行聚类,这9个指标分别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新增工业企业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单位播种面积农药使用量。

1.因子分析降维。由于评价指标过多,需要将正向化和标准化后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进行降维。由表1可知,KMO统计量为0.608>0.6,变量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0.001,可知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故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通过。

表1 KMO和Bartlett检验

由表2可知,成份1、2、3、4的特征值大于1,他们合计能解释82.662%的方差,因此成分1、2、3、4为公因子。

表2 总方差解释

在表3中,公因子1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上有较大载荷,故将公因子1命名为协调发展因子;公因子2在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单位播种面积农药使用量上有较大载荷,故将公因子2命名为生态实力因子;公因子3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上有较大载荷,故将公因子3命名为经济活力因子;公因子4在新增工业企业比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上有较大载荷,故将公因子4命名为发展潜力因子。

表3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2.聚类分析。运用SPSS对公因子1、2、3、4进行系统聚类,可把山西省91各县(市)大体分成四个类型。

第一类:33个县,包括灵丘县、沁县、应县、浑源县、天镇县、阳高县、翼城县、绛县、陵川县、万荣县、稷山县、平顺县、永济市、夏县、定襄县、壶关县、芮城县、神池县、洪洞县、平遥县、静乐县、襄汾县、繁峙县、平陆县、汾西县、隰县、五寨县、黎城县、五台县、文水县、霍州市、大宁县、石楼县。这些地区协调发展因子较好,城镇化率较高,但缺少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第二类:37个县,包括河曲县、新绛县、沁水县、闻喜县、中阳县、保德县、浮山县、曲沃县、交口县、昔阳县、襄垣县、古县、清徐县、长子县、岚县、广灵县、安泽县、沁源县、柳林县、乡宁县、武乡县、寿阳县、吉县、方山县、蒲县、临县、阳城县、偏关县、代县、阳曲县、左权县、宁武县、交城县、兴县、榆社县、泽州县、和顺县。这些地区整体来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尤其在协调发展和经济活力上存在不足。

第三类:20个县,包括灵石县、垣曲县、右玉县、祁县、孝义市、岢岚县、怀仁县、平定县、左云县、河津市、山阴县、侯马市、介休市、盂县、高平市、原平市、汾阳市、娄烦县、古交市、永和县。这些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经济活力较好。

第四类:1个县,为临猗县。该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尤其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过高,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五、结论及路径选择

总体来看,山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比较滞后,缺乏经济活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县域间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因此,山西省在发展县域经济时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全面激发县域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一要立足于农业,辐射带动村庄和农户延伸农业产业链,探索形成能够融入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的特色非农产业,在农业基础上形成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有效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二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重要论述,优化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实施县域民营经济大发展战略,把民营经济打造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引擎[12];三是依靠本地资源优势、区位特点等,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13]。

表4 分类描述统计

猜你喜欢

县域山西省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