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应用实例研究
——以尼山宾舍酒店项目为例

2023-01-31占二亮

建筑与装饰 2023年2期
关键词:尼山大堂形体

占二亮

无锡拈花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 200042

引言

在尼山宾舍酒店项目的区域规划设计时,其秉承的理念就是依山就势,着力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以及区域特色的有机融合,而酒店建筑又是整个区域规划中体量最大和最为重要的建筑群,只有加强建筑设计,才能更好地确保大型公建建筑设计的水平得到提升。

1 尼山宾舍酒店项目的区域规划

1.1 规划概况

尼山宾舍酒店项目的区域规划总建筑面积为45040m2,共299套客房,218辆停车位(包括8辆大型客车停车),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其中地上计容积建筑面积32110m2,地下建筑面积12931m2,容积率0.28。含有大堂区、餐饮区(全日餐、中餐厅)、多功能会议区、酒店客房区(由1号楼,2号楼,3号楼和4号楼组成)、康乐区及地面停车区,秉承概念构思→规划方案→项目方案设计的流程进行动态区域规划,本酒店项目周边有着特色十足的原生自然环境,尤其是山地形态、自然植被和水库水域等,项目所在山地连绵平缓的同时还有很多陡峭的山势,加上周边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漫山遍野的茂密植被,尼山水库位于群山环抱的山坳之中,好比一颗流动的璀璨明珠与四周自然美景交相辉映,所以区域规划的核心则是将山地和水体结合起来,采用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的整体规划思路[1]。

1.2 规划原则

在对本酒店设计时,通过观察、分析和研究周边的山地环境与建筑特色,秉承依山就势、优化资源利用、动静区分、层次分明的规划原则,把区域特色十足的生活意境与规划设计相结合,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以及区域特色得到有机融合。

2 尼山宾舍酒店项目的建筑设计

2.1 项目概况

尼山宾舍酒店项目本项目定位为以儒文化为特色的度假休闲酒店,是尼山圣境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备所有度假酒店的亲子、商务、宴会、住宿、办公、会议等诸多功能。

设计旨在运用当代设计手法表达传统建筑的韵味,与曲阜地区的传统建筑产生联系,又与尼山风景区的建筑风貌相协调。空间布局上采用自由庭院式格局,依山就势,藏楼阁于山林,存山水之原貌。主入口和大堂沿中轴线序列层进,客房、会议及餐饮区依山体自由分布,散中有序,传统的空间与现代的功能兼顾。这也反映了该酒店度假休闲与商务会议相结合的总体定位。建筑上大量使用青石、灰砖等当地材料,反映地方特色,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结合玻璃、木饰及金属,于传统样式中显露现代气息。本案彰显了本土设计的精髓,始终立足于本土实际进行建筑设计,在整体环境设计的思路下,对每个项目在特定环境下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也融入其中,所以本案设计的建筑作品地域特色鲜明,不仅秉承了Frank Lloyd Wright所提倡的“建筑与大地结论”的理念,而且也秉承了Ian LennoxMcHarg[2]所提倡的“设计与自然结合”,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尤其是集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以及城市设计学、景观设计学与室内设计学等为一体的多学科交互,设计师通过尊重和倾听、配合业主的意见与要求,以尽可能地营造整体场地的意象,做到悟化自然,同时将尼山山脊、尼山水库、湖泊、山区和林地等自然意象汇聚起来,使得整体格局的场地塑造十分成功。

2.2 设计原则及设计定位

第一,符合济宁曲阜的人文与地理风貌,以历史文化名城为底蕴,以孔子故乡为背景,依托于人文底蕴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情感。

第二,体现儒家文化:①天人合一的传统设计理念,着力实现人与自然和建筑三者之间的人文统一、理念统一;②追求中轴线艺术内涵,以“不偏不倚”、“不正不威”的儒家思想精髓为引领;③等级秩序:中央最尊,以高为贵,前堂后室;④中庸和谐:形式,体量与周边建筑整体和谐,与自然和谐;⑤中正有序:秩序感、规则方整、含蓄和谐。

第三,符合地域风格与周边建筑协调。曲阜建筑风格受地域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以中式风格为主,在材料,色彩,构成和比例等方面都充满浓郁的曲阜地域特色。设计应以曲阜当地建筑风格为研究对象,在设计上符合曲阜的地域风格,应和尼山圣境景区内建筑(孔子大学堂、会议中心以及书院酒店)协调统一,同时应符合当代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

第四,生态协调。生态方面应遵循孔子“天人合一”的中心思想,要求以“矮”“散”“隐”三字为指导方针弱化建筑体量,通过研究建筑与山体的关系,建筑和水体的关系,建筑和场地的关系,做到建筑不突不显不大,充分兼顾建筑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2.3 形体组合和空间营造

在本项目的最初设计中,设计时在功能布局时选取了集中和分散两种不同的功能布局方式,但是在地形模型搭建之后,分析了建筑形体和场地之间的关系,发现如果采取集中式的建筑形体,那么就存在形体体量过大的弊端,这样就会与场地的环境形体之间产生冲突,从而与规划理念相悖,而其优势就是有着良好的功能组织。而如果采取分散式的建筑形体,虽然形体体量能很好地处理,但是在功能组织上较为复杂,且与实际所需的建筑规模难以满足,因此设计师通过手工模型进行了反复推演,将山地地形拉开之后,建筑形体层层顺势铺开,这样就将巨大的客房体量和山体自然进行了有效融合,并将建筑形体采用自然山体的等高线形体,使得尼山的自然轮廓得到了保留。

而正是这样的设计,建筑形体组合时形成了规则不一的平台和院落,宾客在空间中穿梭时就能带来自然游走的体验,为景观设计奠定了基础。

建筑形体设计中,始终围绕山脊和山谷作为核心组织要素,在面对尼山水库的位置作为建筑公共空间,这样在大体量下,使诸多规则不一的实体建筑形体在山体环抱中错落有致。

而建筑内部的公共大堂空间,则从五层开始顺着山石的高度自然盘旋而上,让宾客穿梭和盘旋在其中。例如大堂(图1所示)位于高处,南北通透,南可远观尼山水库和连绵群山,北可近看后花园和自然山林;空间高挑,形状规整,屋顶最高处13.9m,屋檐7.75m;充满浓浓的耕读文化和书香气质,打造“书吧”的公区形象[3]。

图1 大堂

而在大堂吧(图2所示),与大堂融为一体,空间高挑,位于大堂北侧面向酒店后花园和自然山体,外部可设置外摆区,茶歇午后,夕阳山景尽收眼底。

图2 大堂吧

而餐厅层高5.4m,与大堂同层,便于客人到达;共享等候空间,厨房合用,就餐空间连通可弹性借用;最大化观景面,主要就餐面朝南,拥有约2000m2私家花园,视野开阔远处可欣赏山水美景。

2.4 功能布局和流线设计要点

由于本项目属于度假与会议相结合的酒店,此定位给酒店功能与流线带来质的影响,酒店宾客往往入住时间长,应对休闲与活动功能设施以及会议室等完善,所以本项目的功能配置远比普通酒店要全,且功能设施要求十分齐全。在功能布局和流线设计上也需要回归自然,从自然山水中取意欣赏路径,由于需要顺着山体设置客房,使得其流线设计较长,虽然这一问题难以避免,但是也可以从中享受慢节奏的酒店生活,将交通走廊与休闲平台有机结合则能有效地规避这一不足,这样不仅能与环境相互交融,而且还能增强室内外空间的渗透性,且度假酒店能开展会议,在会议结束后,参会人群能坐在一起休闲和交谈而预留了公共交流空间。

2.5 材料与光线设计要点

材料选择上以当地石材为主,色调讲究冷静沉着、层次分明,与周边建筑协调统一。在光线方面,建筑整体在尼山水库的三边,呈现U字形,环山的一面作为采光的主要来源,建筑群采取自然采光和通风为基础,在群山环抱中成为天然森林氧吧中呼吸的“肺”。

2.6 绿色设计要点

在本项目中,为了实现绿色环保的效果,始终基于节能降碳的绿色施工理念,以科技助力节能施工,严格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加强对本地建筑材料的应用,最后使得本项目的所有指标的评分值均达标,且总体得分超过60分,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在绿色设计中高度重视天人合一理念的渗透,通过传统的人文设计理念为支撑,借助现代绿色环保科技,加上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尤其是与本地人文景观、山水景观浑然天成融为一天,在天然氧吧的沐浴下,在点点繁灯的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

3 景观设计

在本项目的景观设计中,秉承“环境如画,人在画中”的设计理念,采用物化于景、室内融景的设计手法,对酒店大堂、早餐厅、红酒吧、中餐厅包厢、多功能餐厅、宴会厅、报告厅和中会议室、游泳池和 SPA、准客房、高级套房、总统套房等的景观进行了精心设计,且在山体景观、迎宾景观、景观后花园、过渡景观带、梯田景观、叠水景观、景观台阶、景观漫步道等进行了综合设计,使得室内外景观得到考虑有效协调[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尼山宾舍酒店项目这一大型公共建筑设计需要高度重视上述三个方面的设计,并着力实现三者之间的协调,以更好地提升设计的一体化水平,尤其是要注重建筑设计的形体组合和空间营造、功能布局和流线设计、材料、光线和路上施工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注重与酒店景观的协调,秉承功能集中、形态分散、尊重地形的区域规划原则,从而更好地提升设计水平。

猜你喜欢

尼山大堂形体
《尼山萨满传》节选(18)
《尼山萨满传》节选(13)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尼山萨满传》节选12
东宇物流办公大堂空间设计
세계적인 사상문화의 향연——-제5회 니산(尼山) 세계문명포럼 취재기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酒店大堂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酒店大堂快题设计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