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2023-01-31李齐斌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北团中学
李齐斌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北团中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为主,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能力就这样被慢慢抹杀。而新课程理念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如何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不同发展潜能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以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当前教育改革新的重要任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还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课程整体目标。“双减”政策的实施,本质上是一次教育价值观的革新。教师要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还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教学导向,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自主学习习惯,在反复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和数学核心思维的培养。首先,数学教学模式太过单一,大部分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的单一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主宰着整个课堂,学生很难有发挥的空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缺乏相应的互动交流,许多学生甚至会担心与其他同学分享数学学习经验会影响自己的数学考试成绩.在班级内功利化的数学学习氛围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还不利于学生在参与集体式的小组合作活动过程中培养集体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要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教师就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创新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这些熟悉的情境中反复应用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正如许多学生都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出疑问:“我们现在学习的这些方程解法和空间图形知识在今后有什么作用呢?”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数学学习提出的质疑,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学习。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转变理念,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结合学情,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技能和核心素养。
其次,许多家长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不少家长反而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有的家长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简单的学科,并没有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予以相应的重视,甚至会要求学生将自我的学习重点放在钻研各种解题套路和提升数学考试分数上,这样容易加重学生的数学功利化心理,不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收获自信和成长。如果教师和家长只是将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唯一评价标准,那么学生会自然地将取得更高的考试分数作为数学的学习重点,这样一方面容易加重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不利于践行个性化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一部分家长又过于看重学生的数学学习,学生除了要完成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回到家中还要完成家长布置的数学学习拓展任务。由于学生多持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因此,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总之,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教师、家长都要转变思想,将本来以数学考试成绩为导向的数学课堂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导向的创新课堂,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不断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收获成长和快乐。
二、“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意义
“双减”指的是要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要让学生能够在初中这一关键成长阶段享受校园学习和自我成长的快乐。在“双减”政策推行后,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地创新数学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还要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让家长能够正确看待学生的数学成绩波动,即让教师、家长都以学生的素质成长为数学教学目标,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以“双减”政策为导向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一方面可以让教师从对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要求中释放出来,更加大胆地应用各种新的数学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更加轻松的多元化数学课堂中进行数学技能的实践,起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和家长的积极沟通来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数学学习情况和身心状态,逐步建立起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数学教育模式。要有效践行“双减”政策,教师就要对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如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布置进行优化设计,从学生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三、“双减”背景下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以生为本开展教学,增强学习主动性
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基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乐趣所在,爱上数学,最终实现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首先,教师要不断提升数学教学专业素质。教师是教学的关键,只有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策略,整个数学课堂才能够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中也可以更好地培养核心思维。一方面学校可以引入互联网设施和多媒体设备来为教师开展各种多元化的数学课堂提供保障,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数学教学模式的研讨会议,让教师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数学教学经验和看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书刊论文及名师教学的视频来进行理论知识充电,也可以将自我的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相互结合,不断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到教学模式讨论中来,如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学生对目前数学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学校、教师都应该将对数学课堂质量的评价权还给学生。当实施一段时间的新教学模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各种创新数学课程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及时改进教学。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思维导图、数学文化史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营造和谐课堂
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和思维能力都各不相同,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相同的数学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就会在同质化的数学课堂中产生枯燥和厌倦情绪,无法感受到自我数学实践技能的成长,容易出现半途而废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然后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均有所获。
教师在开展分层次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合理分成若干小组,小组组长可让学生轮流担任,小组成员需要以集体讨论和民主决议的形式对下一步的数学学习计划进行调整。当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结束后,教师还要引导小组成员对彼此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通过小组互评、学生互评的方式来营造出集体协作和“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在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切不可简单粗暴地以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来进行划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由轻松地在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资源中进行拓展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中保持动态调整。在一个班级内部,基础组和拓展组的同学应当占据班级人群的小部分,教师要保证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某同学在平时就非常擅长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让他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数学学习心得,进入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结合学习小组;如某同学比较擅长应用实践技能进行数学知识总结归纳,在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给其布置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从而满足其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基础组、普通组和拓展组展开分层次的学习。对于基础组的同学,教师应当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而对于普通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该组学生将不同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于拓展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其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例如,在学习“统计调查”时,教师可以让基础组的同学在班级内部展开一次趣味性的统计调查游戏,让学生练习如何应用课本教材中的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班级上同学们的年龄是如何分布的?”“同学们的艺体爱好有哪些?”;而对于普通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将不同的统计图进行对比分析,并归纳这些统计图的实际应用范围,如折线统计图多用于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占比;对于拓展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去相关单位了解如何应用统计分析知识来指导生活实践,如人们用统计上一年的经济数据来指导未来的经济政策制定,在企业中人们通过市场营销数据分析来调整销售策略等。
通过开展分层次的数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收获学习知识的自信和快乐,更好地践行个体化成长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教育理念。
合作学习使得课堂氛围更加和谐,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自信心增强,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趣味性的课堂中收获成长的快乐。教师要深刻认识“双减”的意义,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学习“轴对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课前让学生自主制作剪纸作品,上课时教师可以在电子屏幕上进行展示,然后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在完成上述基础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以轴对称为主题鼓励学生自行动手创作剪纸作品,或者是小组合作创作剪纸作品,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接着,教师再组织小组探究轴对称的性质,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合作探究,答疑解惑。最后,画点、线段、三角形的对称图形,变换点、线段、三角形的位置,让学生思考有何不同,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性质。课后教师布置新颖的作业: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对日常生活展开调查分析,找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并针对一个轴对称物品来合作制作等比例缩小的模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会相互合作来完成调查内容和模型的制作,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数学知识应用水平。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将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能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