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
2023-01-31王小荣赵迎花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
王小荣 赵迎花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导图,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思维工具。由于思维导图融合了文字与图形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参与学习过程,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有独特的优势,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其中也包括提高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历史学科。历史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拉近学生与历史学科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从宏观视角分析历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本文就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进行探讨。
一、思维导图与历史时空观念的概述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集文字与图形于一体,能够开发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融合了全脑的概念,它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左右脑的思维能力,如发挥左脑在历史事件顺序、逻辑、数字上的优势,发挥右脑在空间、色彩、图像等方面的优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历史信息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表信息,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记忆和掌握所学内容。可以说,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历史时空观念概述
历史时空观念是历史时序观念与历史空间观念的统称。历史时序观念是一种运用时间和次序的意识,受历史时间观念的影响,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教师会将历史事件置于时间脉络之下。通常而言,在学习历史时,最先提及的是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然后再从时间脉络上去探寻导致事件发生的条件与原因。历史空间观念是指一种运用空间地理位置的意识。受历史空间观念的影响,在学习历史事件过程中,可以从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位置上去探寻事件发生的脉络和原因。对于学生而言,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只有形成科学的时空观念,才能够在特定的时空视角下去思考历史发展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三)思维导图在培养历史时空观念上的优势
初中历史教材内容通常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的,这种方式对于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特别是时间观念的培养。而思维导图则侧重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弥补现阶段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时间观念薄弱的问题。同时,思维导图的直观形象、符合思维发展规律等特点,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的必要性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特征,包括了历史时序以及空间地理位置两大方面。历史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对历史事件展开观察、分析的思维方式,既有纵向发展也有横向联系,让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会更加全面深刻。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非常必要的。
(一)历史时空观念是学生感知历史的基础
教材中的历史是对过去人和事的记录总结,对学生而言,其实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无论是多久之前的历史人物,也不管是发生在哪里的历史事件,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它们都属于“过去的人和事”。在这种意识的作用下,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往往是平面化的,并且很容易产生认知上的偏差,进而导致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时间与空间识记不清。但如果具备了历史时空观念,那么学生就可以在正确的时空视角下去学习历史,并在此前提下形成对历史的科学认知,可以说历史时空观念是学生感知历史的基础。
(二)历史时空观念是学生得出结论的前提
从本质上而言,历史是对人类过往发展经历的记录研究,它本身具有延续性的特征。这种延续性首先体现在时序上,学生只有具备了清晰的时空观念,才能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去分析,从而去感知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也只有具备了历史时空观念,才能够在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才可以帮助学生从历史教学中有所收获,促进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三)历史时空观念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
近年来颁布的初中历史新课标相较于以往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下,部编版历史教材逐渐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材编撰的重心,而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在教材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随着初中历史新课标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历史学科对学生学科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是新课标理念的内在要求。
(四)历史时空观念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需要
就现阶段初中历史教育现状而言,学生普遍存在历史时空观念缺失的现象。例如,不少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对于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以及时空表达方式的辨别能力还较差,没有形成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结合历史地图、图片等素材去提取有效信息的思维方式,缺乏对历史事件进行横向对比、纵向梳理分析的科学思维能力。而近年来国家逐渐开始侧重于对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考查,越来越多有关历史时空观念的资料出现在历史教学中。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培养他们利用辩证思维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
三、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策略
思维导图集文字与图形于一体,是一种能够开发学生思维潜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媒介,它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上具有重要作用。虽然这种媒介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上有着先天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就可以随意而为,而是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发挥其应有价值。
(一)以时间构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与历史时空观念的结合能够从多样化的视角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展开梳理。课堂教学导入环节通常都是借助视频、音乐、谈话导入等方式让学生迅速从课间状态转变到课堂学习状态,而借助思维导图也可进行课堂导入。例如,在学习有关秦朝统一六国的内容时,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导入新课,如教师可以把从夏朝到战国时期的时间表呈现给学生,并根据两周朝代来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这样既能够复习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来分析、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如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置身于历史时空中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声。之后再逐渐引导学生回答出当时历史背景下老百姓的最大愿望就是“和平统一”,从历史时空观念的视角去分析当时秦朝统一六国的必然性。通过时间顺序构建思维导图导入新课,不但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为关键的是在巩固历史时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二)以历史人物构建思维导图
时空是以人的活动形式存在的,并不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抽象存在。想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在历史“现场”去了解历史人物,让学生融入历史时空场景中去直观感受历史时空的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去理解历史的真相。因此,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去营造历史时空情境,把学生融入历史人物所处的实际情境当中,和他们一起感受当时的时空环境,这样能够以更加独特的视角去看待历史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戊戌变法的内容时,可以借助这一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康有为来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时空观念。戊戌变法前后的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中外交汇的历史阶段,康有为是这一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下的焦点人物,他的很多思想、言行都会受到当时特定历史时空环境的影响。康有为自幼就接受中国传统教育,而对国外的先进教育接触相对较晚,他的早期经历可以说是新旧、中西融合杂糅的。但身处当时国难当头特殊历史时空环境下的康有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让他意识到西方制度的优越性,如果不进行变法,那么国家很可能被帝国主义列强所瓜分。这种历史时空背景成就了倡导学习西方先进制度、主张变法的康有为。但因为深处当时的历史时空环境中,导致他也受制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康有为不敢直接主张学习西学,而是借助孔子的权威,利用托古改制来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革变法成为历史必然,在康有为接近政坛中心之后,他想借助光绪黄帝来推行变法,这种通过辅佐君王来实现个人政治理想的旧式士大夫手法,将其身上传统思想的桎梏展现得淋漓尽致。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当时历史时空环境下历史人物的具体言行,正是由于当时中西交融、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时空条件造就了当时的康有为。通过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走入康有为特定的历史场景中,从而使他们对戊戌变法有更加独特的理解,同时培养历史时空观念。
(三)以历史事件构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具有形象性、多元性的特征,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更具有趣味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方便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新课标对这种素养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理解物理时间、短时间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学会利用历史时空观念去理解长时间段中历史的发展脉络,学会通过纵横结合的方式去学习历史。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对相关的历史时间展开横纵方向上的对比分析,这样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时空的印象,形成系统的历史时空知识体系。
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试着去尝试一些不同的方法。通常来讲,教师在讲解鸦片战争时都会将授课的重点侧重于这一历史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没有挖掘出导致这一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这种浅层的分析很容易使学生认为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虎门销烟,如果林则徐不进行硝烟,那么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为了让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找出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有关这一历史事件的内容,然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将课前为学生制作好的思维导图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学习完相关内容之后,师生之间再一起合作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让他们结合思维导图去分析当时的中国和大英帝国哪个国家国力更强盛,哪个国家更好战。通过对比得出结论之后,教师再结合世界历史,去详细阐述:“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就已经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强国,生产资料过剩,急需开辟国外的市场来倾销剩余的产品。”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世界地图去寻找在战争爆发之前,英国侵略过世界上哪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的邻国,通过查阅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出英国在战争开始前夕就将市场延伸到了中国的家门口。最后,再让学生分析当时中国的国情以及中英之间的国际关系。从分析可知,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长期都处于中英贸易的盈利方,英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一方,这种结果让当时的英国政府非常不满,于是想通过武力去打击中国。再后来,随着两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英国借机挑起了鸦片战争。借助历史事件构建的思维导图,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分析总结导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以及时间脉络等,师生之间一起将这些分支内容补充完整,借助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历史事件、时空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件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依上所述,历史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中的一种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进行举例引导,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践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以传授学生培养历史时空观念的方法,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行绘制思维导图,让他们利用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去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以思维导图架构历史时空框架,这样可以加深其对历史的理解,为未来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