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语逆向性搭配对比分析

2023-01-3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褒义补语副词

王 军

引言

所谓“褒贬义词的逆向性搭配”,是指一个褒义词和一个贬义词同时出现在一个相邻的修饰限定结构中,形成一种看似矛盾、实则不矛盾的语义搭配关系。本文主要研究具有偏正关系的短语结构,其中“正”为核心成分,表达褒义,“偏”为修饰、限定或补充成分,表达贬义。 “正”和“偏”在语义上构成褒贬对立的逆向性关系。例如,在“帅呆了”“酷毙了”两个结构中,“帅”和“酷”均为核心成分,含褒义;而“呆”和“毙”均为补语成分,含贬义,对前面的核心成分进行补充说明。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将这一现象简称为“逆向性搭配”。

逆向性搭配在英语中也很常见。以“damn good”“dead lucky”两个结构为例,“damn”“dead”本身都含有比较强烈的贬义,但在这里它们都充当副词,分别修饰含有褒义的“good”和“lucky”,表达比较强烈的积极情感态度。

在国内,郭先珍、王玲玲(1991)较早对褒贬义词搭配使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探讨的是褒义词和贬义词在搭配中的方向性问题,包括顺向性搭配和逆向性搭配两种情况。在逆向性搭配中,他们讨论了贬义词与褒义词或中性词的搭配(如“辱没共青团的荣誉”“辱没集体”“诬告好人”“诬告同事”等),以及并列词组中的逆向性搭配(如“好人和坏人”“团结还是分裂”等)问题。但他们的研究仅涉及两个实义词之间的关系,且都是正常的 搭配关系(包括其所说的“逆向性搭配”),并未涉及诸如“帅呆了”这种虽然内部存在褒贬义冲突但整体却表达褒义的逆向性搭配问题。

本研究与已有的对程度补语的研究关联较为密切。赵日新(2001) 和周丫(2015)研究的都是汉语形容词带程度补语的结构,主要包括“形得补”(即“形容词+得+补语”,如“热得很”)和“形补”(即“形容词+补语”,如“冷死了”)两类,对程度补语的种类、性质和补语形式标记等作了简单的梳理和归类,涉及范围较广,但这两个研究均未对褒贬义词的逆向性搭配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之不同,唐贤清、陈丽(2011)对程度副词“死”进行了个案研究,考察了“死”的历时演变及跨语言特点,对“死”的程度义产生的理据及其在方言中的表现形式作了分析和展示,但对逆向性搭配问题也只是一带而过,并未进行任何具有针对性的深入分析。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赵金贞、程春松(2011)对程度副词“highly”和“terribly”的研究中。

褒贬义词的逆向性搭配作为一种构式,自然需要基于构式语法的研究。王军(2016)首次提出了逆向性构式这一定义,并基于构式分析,对褒贬义词的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后续构式压制、词汇压制方向的分析颇有启发。刘佳、王军(2017)和刘佳(2018)对逆向性搭配作了进一步深入研究,除了强调构式压制、词汇压制等发挥的作用外,还对该构式中程度副词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动因进行了分析。刘芬、白解红(2019)分析了逆向性构式(原文称“情感强化副词+形容词”构式),强调语境的作用,认为语境能够对语义的升格或降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此可见,以往对逆向性搭配结构的研究多聚焦个别语言现象,研究视角虽多,但整合研究不足,对汉英语中这类结构的差异性分析尚需加强。有鉴于此,本文将首先分析该结构在汉英语中的主要差异,然后集中精力探讨程度副词在这类结构中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对于逆向性搭配这种非常规搭配结构,单一视角的分析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需要综合考虑话语语境、使用规约、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因素。

一、汉英语逆向性搭配的结构特征

汉英语逆向性搭配的总体特征是:褒义正+贬义偏=褒义+,即在一个偏正结构中,如果“正”的部分表达褒义,“偏”的部分表达贬义,则整个偏正结构往往表达程度更深的褒义。

汉语中的逆向性搭配通常采用两种形式:“形容词+补语”和“形容词+得+补语”①事实上,汉语也有类似于英语中副词修饰形容词的结构,如“贼好(聪明、开心)”,属哈尔滨方言,表示非常好;“死好”表示相当好,通过检索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BLCU Chinese Corpus,BCC),仅发现一个实例。由于这种现象极为少见,且使用范围及频次十分有限,因此暂不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其中的补语通常是一个表达贬义的程度副词。第一种形式如:帅(美、好看)呆了、酷(美、爽)毙了、乐(美、高兴)疯了、笑(乐、美)傻了、香(乐、美、笑、快活)死了;第二种形式如:好(帅、好听、甜美、开心)得要命、美(好、帅、开心)得要死、帅(漂亮)得没治了。②该部分语料全部来自BCC。

英语中的逆向性搭配一般以“副词+形容词”的形式出现。例如:dead good(lucky、nice、cool、pleased)、bloody good(great、marvelous、lucky、glad)、damn good(cool、clever、interesting)、fucking good(great、clever、amazing、nice)、terribly glad(clean、proud)、horribly good(fascinating、romantic)和awfully good(nice、jolly、glad、sweet、pleased、proud)。③该部分语料来自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

需要说明的是,逆向性搭配并非仅存在于形容词与副词的组合搭配中,至少在动词短语中也存在,如汉语中有“爱得要死”“喜欢得不行”,英语中有“miss somebody so bad”“love somebody terribly”等。为了不把问题复杂化,本文仅关注汉英语中形容词与副词的逆向性搭配关系。

从形式特征上看,除了都采用双成分搭配结构外,汉英语逆向性搭配存在诸多差异:①通常情况下,汉语的“正”词居左,“偏”词居右,而英语正相反;②汉语的“偏”词是状语成分,而英语是定语成分;③汉语需要增加语气词“了”或“得”才能保证结构的完整性④当“正”词为动词时,不需要使用“了”或“得”这样的形式标记,如“这简直能把人笑死”“这事能笑死人”。此外,“得”是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一个程度补语标记,而在古汉语及各地方言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形式标记,如“来”“得来”“到”“起”“成”等(赵日新,2001:46-48)。,而英语则直接使用“偏”词加“正”词的结构;④汉语的“正”词以及“偏”词中的核心词(如“呆了”中的“呆”)都需要重读(唯一的例外是“死”,该词通常需要和“了”一起轻读),而英语中的“正”词和“偏”词都需要重读。

从语义特征上看,汉英语中的“正”词均为具有评价性或心理感受性的褒义词,而“偏”词则是具有极性或强烈负面意义的贬义词,褒贬义的整合 非但不会削弱“正”词所表达的褒义,反而往往能够加强“正”词的褒义。

从语体上看,逆向性搭配结构大都出现在网络发帖、密友交谈或文艺作品中的对话等非正式情景中,以其超乎常规的搭配结构来渲染某种正面含义。正是由于这种颇为离格的搭配结构、语义冲突以及对特殊语境的要求,逆向性搭配很难进入正式而严肃的文体中。

二、程度副词的主导作用

在偏正结构中,“正”词是语义表达的核心,因其取褒义,在通常情况下,与其构成“偏正结构”的“偏”词应该取褒义或中性义,这样才能实现常规 性的“顺向性搭配”(郭先珍、王玲玲,1991:97)。但逆向性搭配形成的不是语义的一致性关系,而是矛盾或对立的关系,导致语义对立的、原本带有强烈贬义的“偏”词不但没有削弱“正”词的褒义,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褒义的程度,这必然与“偏”词的语义特征密切相关。

1. 汉语程度副词

在汉语形容词后面使用的补语只能是程度补语,而且“只表示程度高,不表示同样的程度和较低的程度”(马庆株,1992:144),所以有人把这类补语称作“极限性程度补语”(方芳,2006;周丫,2015)。既然“偏”词是一个表示程度的补语,其原有的贬义就应该被淡化或取消,这是保证其能够与表达褒义的“正”词进行一致性搭配的一个重要条件。

以“死”为例。李宗江(2007:39)认为:“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有一些表示‘失去生命’意义的动词性词语,它们的虚化经历了相同的轨迹,即由表示失去生命的动词虚化为表示情状的副词,由表示情状的副词再虚化为表示某种量特征的副词。”只有当副词最终具有了量的变化特征,该副词才能表达程度义;而如果这个量达到了某个顶点,该副词就可以成为一个极性程度副词。“‘死亡’作为生命过程的终极,体现的是时间概念的极点”(唐贤清、陈丽,2011:80),这种在抽象的时间维度上表达的极性程度是生命过程隐喻化的结果(王世凯,2010:45)。由于“形容词+死了”是一种高频使用的构式,“死”原有的负面含义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被虚化了,而且在语音上通常也只以轻音的形式出现,这更说明该结构中的“死”经历过一个语法化的过程。

与“死”有所不同,其他程度副词的语法化程度似乎没有那么深,因为它们不仅不会被轻读,有时还需要加重读音,甚至与前面的形容词一起构成“中重”读音。由此可见,这些副词虽然开始承担程度副词的职责,可以用来加强褒义形容词的效果,但其原有的语义依然在发挥作用,体现出一种形象、生动、离格的极限状态。这种构词及表现方式正迎合了青少年的心理或轻松随意的场合的需求,因此也就不被严肃的较为正式的文体所接受。

包括“死”在内的所有贬义程度副词都未实现彻底的语法化,虽然它们的语义在使用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被虚化了,但其原有的负面语义依然在发挥作用,这一方面体现在前面提到的贬义程度副词与褒义形容词搭配使用的局限性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贬义程度副词与贬义形容词的搭配更为普遍上。正如唐贤清、陈丽(2011:83)所指出的,“在语法化过程中,虚化以后的‘死’仍然保留(贬义)这一语用特点”,因此,像“懒死了”“累死了”“气死了”“忙死了”这类贬义(或中性)形容词加贬义副词的用法比褒义形容词加贬义副词的用法更常见。其他的贬义副词也同样具有这一特征。

2. 英语程度副词

英语的情形比较复杂。我们分别以dead 和bloody 为关键词,在BNC 中检索这两个词后面紧跟着出现一个形容词的情况,检索结果如表1 所示(仅取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0 项)。

表1 BNC 中dead 和bloody 与形容词搭配的情况

续表

表1 显示,与dead 构成逆向性搭配的褒义词只有lucky 和good 两个,而构成一致性搭配时贬义词和中性词占多数。即便对于中性词而言,虽然其本身不含贬义,但在与贬义词dead 进行搭配时,也经常会出现在具有负面含义的语境中。以white 这一中性词为例,在BNC 列出的共计17 个使用“dead white”的例句中, 14 个的语境都整体表达了负面信息。例如,例(1)中既出现了否定限定词“not”,也有表达负面含义的“hate”;例(2)中使用“dead white”来修饰“face”,暗含强烈的负面信息(脸像死人一样白)。因此,即使将dead用作程度副词,其原有的负面含义依然在搭配使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倾向于出现在负面语境中或与表达负面含义的词语进行搭配。

例(1)

It’s notdead white. I hatedead whitethings!

(BNC)

例(2)

Anne touched hisdead whiteface, and felt nothing that had been alive.

(BNC)

bloody 虽然也可以与较为丰富的贬义形容词(awful、stupid、ridiculous、silly 和useless)以及中性词(big、old)进行搭配,但搭配能力最强的却是褒义词good,其出现频次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贬义形容词awful。除了good 以外,great 和marvelous 也是较为常用的褒义形容词。

根据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1978),副词dead 的释义为:①suddenly and completely;②infmlcompletely;③infmldirectly。这说明该词的本义已经虚化,常用于非正式场合,表示一种极限性的程度,属于中性词。作为中性词,dead 被用来加强另一个褒义、中性或贬义形容词的程度,属于正常现象;相对而言,其修饰褒义形容词的情况较少,这说明dead 的负面含义依然在起作用,并未完全虚化消失。再看副词bloody,同一词典对其的释义是:esp. BrE. slnot polite ①used for giving force to a value judgment;②used as an almost meaningless addition to angry speech。这意味着该词主要用于英式英语的俚语中,用以加强评价判断的语气或发泄愤怒,是一个不礼貌用词,负面含义非常明显。因此,至少从词典释义来看,bloody 的负面含义依然保留,而dead 的负面含义则消失了,这说明bloody 的语法化程度要比dead 低。即便如此,bloody 用于修饰褒义形容词的几率仍然远大于修饰贬义形容词的几率,在使用分布上与dead 迥异。由此看来,考察程度副词的使用状况,尤其是褒贬逆向搭配的状况,仅看副词本身的基本语义是不够的,还一定要从具体的语境中寻找阐释理据。

三、多维视角阐释

在对逆向性搭配进行分析时,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修辞学中的辞格“矛盾修饰法”(oxymoron)和“悖论”(paradox)。根据Wales(1989:333),“悖论”是指“一种明显自相矛盾的陈述”,属于句子层面的修辞行为。例如,如果把“I hate and I love”压缩成“a loving hate”或“a hating love”这样的短语结构,“悖论”就转化成了“矛盾修饰法”(李国南,2001:29)。但“悖论”和“矛盾修饰法”都强调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之间的对立共存关系,强调概念连接的巧妙性,以表达较为复杂的情感(文旭,1995:23)。虽然本文所讲的逆向性搭配也可归入“矛盾修饰法”的范畴,但却属于其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类别。首先,其特殊性表现在逆向性搭配并非要表达某种复杂矛盾的情感,其情感表达尽管非常强烈,但却是比较单一的;其次,逆向性搭配中的程度副词都存在程度不一的虚化现象,但在“矛盾修饰法”及“悖论”中都不存在这一情况。因此,在对逆向性搭配进行阐释时需要采取与“悖论”及“矛盾修饰法”不一样的阐释策略。

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曾被用来解释包括逆向性搭配在内的一些搭配问题,如赵金贞、程春松(2011)对程度副词highly 和terribly 的研究,陈颖(2012)对虚化程度副词terribly 和awfully 的研究,以及王军(2016)针对更大范围语料所作的语义韵研究。这些研究通过语料库检索展示了相关搭配的语义韵特征,但并未对逆向性搭配这种现象进行细致分析,对其形成理据也只是泛泛而谈,不具针对性。此外,根据卫乃兴(2006)对语义韵的界定,语义韵指的是搭配关系中两个语义成分高频共现、相互渗透、相互感染的关系,其中一个词会“传染”上另一个词的某些语义特征。但根据我们前面对几个汉英语实例的分析可以发现,虽然有些程度副词的(负面)语义特征会被保留下来并与另一成分的语义进行整合,因而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程度副词仅起加强程度的作用,并 未传递任何负面信息。因此,基于语义韵的解释存在一定的缺陷。

我们认为,逆向性搭配并非一种惯常的搭配形式,它不但不遵循一些普通的构词规范,而且似乎在挑战既有的规范。因此,对逆向性搭配的阐释不能完全依赖常规的分析策略,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多视角的考察。

1. 话语语境

并非任何人、在任何场合都适合使用逆向性搭配用语。一致性搭配是一种无标记的搭配形式,而逆向性搭配属于一种异常搭配(anomalous collocation)。人们通常认为,异常搭配具有强烈的修辞效果,它是“以看似不合逻辑和不合常规搭配规则的陌生化语言来表达一个普通的事物或场景,给读者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王文斌、毛智慧,2009:49),获得“超乎寻常的修辞效果”(贾德霖,1992:45)。它虽然不符合逻辑—语义规范,但从语用上看,却“表达了难以用现有的词语搭配表示的客观存在和心理感受”(曹京渊,2000:23),属于一种语用策略。作为一种“对立修饰,(它)让语义相反的两端相互组合,让矛盾的互不相容的两个方面搭配起来,形成突兀对比,从而把 对比度推向极端,夸张度达到顶点”(贾德霖,1992:68)。因此,异常搭配一直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描述性修辞手段。

与一般语言使用的情景语境相关,某些特定的语言表达手段也会构成重要的语言语境。例如,刘芬、白解红(2019)通过分析terribly 所构成的逆向性搭配结构的语料,发现这类构式经常出现在否定句中,营造出一种负面的语境氛围。

然而,与一般的异常搭配有所不同,逆向性搭配并非重在强化某种语义的对立统一,而是借异常搭配的极性对比程度来渲染言者的强烈情感,因此,Arnold(1986:237)把逆向性搭配结构中的程度副词称作“情绪词”(emotional word)。他还指出,由于这类情绪词包含强烈的不雅含义,在19 世纪时,英语中规定不能将其直接打印出来(unprintable),只能使用破折号(dash)来代替单词中的某些字母,如Damn good 需要打印成D—n good(Arnold,1986:237-238)。不雅词或禁忌词也常被称作“情感表达词”(expressive terms),用以表达强烈的情感或态度,体现出“描写内容缺失”(descriptive ineff ability)的特征(Croom,2013:178;Blakemore,2011),这就使不雅词在某些场合中不但没有任何负面含义,甚至可以“作为积极的礼貌策略,用以体现团结一致的关系”(Christie,2013:153)。此外,在大多数 语言中,不雅词具有强烈的“本地化”(vernacular)特点,体现“劳动阶级文化”(working class culture)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lower socioeconomic groupings)的特征,而且在男性中远比在女性中更为流行(Güvendir,2015)。

由此可见,含有不雅或禁忌词汇的逆向性搭配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在当今社会,这类表达仅限于在网络发帖、私人聊天等较为随意的会话语体中使用(程晓,2000;马伟林,2001)。即便某些逆向性搭配中不包含诸如terribly、horribly、awfully 或“呆”“傻”等不雅、禁忌词汇,它们也只能出现在非正式的场合,与正统、理性的文化及语言表达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距离。相应地,逆向性搭配的使用者主要是具有较强反叛精神的青少年群体,以“新、奇、异”为突出特征的娱乐媒体,以及有时需要宣泄某种强烈情感的普通人。

2. 使用规约

程度副词的语义虚化并不一定会带来搭配的无限扩大化,程度副词与形容词的逆向性搭配会体现出某些明显的倾向性,受到某些规约的制约。

首先,以汉语的“呆”为例。在BCC 对“呆”的使用情况进行检索,发现其最常构成的“形补”搭配的短语有(括号内的数字为出现频次):“帅呆了”(2860)、“美呆了”(1220)、“棒呆了”(20)、“酷呆了”(11)。可见与“呆”搭配最为频繁的是“帅”和“美”,排在第三和第四的“棒”和“酷”的出现概率则大幅下降。我们同时也注意到,“靓”虽然也表示漂亮,而且也是较为流行的词语,但在BCC 的语料中却未出现一例。

这里提到的“帅”“美”“棒”“酷”“靓”都属于单字单词,在表达基本相同涵义的情况下将它们替换成双字词,在BCC 中只能发现少数几个例子,如“可爱呆了”(3)、“好看呆了”(2)、“漂亮呆了”(1)。可见双字词虽然可以使用,但出现概率极低。此外,如“帅气呆了”“美丽呆了”“精彩呆了”“华丽呆了”等类似的用法,在BCC 中一例都未能找到。

上述事实表明,与“呆”构成逆向性搭配的形容词倾向于使用单字单词的形式,即便是出现概率最高的“帅”和“美”,一旦被替换成双字同义词,出现概率都可能立刻降为零。因此,如果将“X +呆+了”视作一个构式(construction)的话,X 的典型特征表现为一个单字形容词。此外,在单字形容词的选择方面,X 强烈倾向于选择“帅”和“美”这两个性质形容词,这是“X+呆+了”这一构式的另一典型性特征。因此,基于“呆”的逆向性构式的形成不单单是一个语义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构词问题及语用问题。语料反映的是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它能为我们揭示具体的搭配使用偏好以及存在怎样的规约限制。

英语的逆向性搭配也存在搭配选择的问题。从理论上讲,英语程度副词与形容词的搭配应该更多地遵循一致性原则,而非逆向性原则。例如,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dead +形容词”这一搭配就较好地遵循了一致性原则。然而“bloody +形容词”的逆向性搭配形式却并非如此,“bloody good”出现的频次最高,成为“bloody +形容词”这一构式中最为典型的形式。

Culpeper(2011,转引自Christie,2013:153)在对非礼貌用语进行研究后指出,与其说同咒骂用语(swearword)相关的意义的产生是一种规约(conventional),不如说它是规约化了(conventionalized)的结果,是使用的过程使其逐渐形成了新的规约。同样,逆向性搭配看似违反了一般的一致性规约,但这种违反随着语用的强化逐渐又被规约化了,在组合结构、词语选择、言语语境、使用主体等方面形成了特定的使用偏好。

3. 情感表达

如果要用“好”来对某种事物进行积极的评价,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某种程度或等级的“好”,如“一般好”“比较好”“非常好”,其中的“一般”“比较”“非常”都是普通的程度副词,其作用是在“好”的范围之内确定一个相对的程度,如“一般好”是相对于“比较好”“非常好”来确定的,“比较好”是相对于“一般好”和“非常好”来确定的。然而在逆向性搭配中,如“好得要死”,贬义程度副词“要死”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虚化以表示程度,并在“好”的程度水平上占据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但“好得要死”不是在与“一般好”“比较好”等进行比较后才能确定自己的程度水平,而是与“活着的状态”进行强烈对比。“活着的状态”是一个隐喻,表达的是“整个好的状态”,“要死”则是隐喻性地表示“整个好的状态已经到了极限”。因此,“好得要死”与“非常好”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表达策略:前者是用隐喻、对比以及极性程度词的方式来渲染好的程度,情感色彩强烈;而后者只是使用一般的程度副词,用比较的方式来相对客观地表达好的程度。“帅呆了”“酷毙了”“乐疯了”“笑傻了”,以及“dead good”“bloody good”等都可以通过上述方式来加以分析。

英语的逆向性搭配中有一类程度副词表示咒骂,称作“咒骂词”,如damn和fucking 等。汉语中虽然也有很多类似的咒骂用语,如“该死”等,但似乎并未出现在逆向性搭配中,这与英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或许是因为汉语咒骂词虚化的程度还不够,如果这些词与一个褒义词搭配会产生较大的冲突,无法表达“非常好”的含义。咒骂词表达的是贬义还是褒义,与话语所针对的对象紧密相关。面对陌生人或关系一般的人使用咒骂词语,一定会表达贬义;而面对关系比较亲密的朋友使用这类词语,通常不但不会破坏两人之间的关系,反而可能会“丰富”(enrich)积极的情感、“强化”(reinforce)彼此之间好的情绪(Blakemore,2011:3543;Christie,2013:154)。因此,英语逆向性搭配中出现的咒骂词由于不存在任何具体的客体指向,通常可以成为良好情感交流的润滑剂,是某些特定群体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咒骂词(如damn、fucking)还是其他禁忌词(如dead、bloody),它们并非总是在逆向性搭配结构中作为极性程度副词来使用。有时使用这些词只是某些特定群体的一个口头语,是他们的一种身份标记,并不会产生任何的修辞效果。

还有一类程度副词(如英语中的terribly、horribly 和awfully,以及汉语中的“可怕”“恐怖”等),它们本身就是表达负面含义的抽象程度副词,是对 非常不好的事物或事件的一种较为强烈的心理反应。由于非常不好的事物或事件比非常好的事物或事件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因此,使用这类程度副词能够表达强烈的良好情绪,是中性程度副词无法获得的效果。这类程度副词直接负责加强语气,都经历过一个隐喻化的过程,这一点与前面的两类程度副词不同。

结语

逆向性搭配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用现象,通过褒贬语义对立来对某一褒义进行渲染或强调,能够获得一致性搭配无法获得的语义及情感表达效果。虽然它们一般不出现在正式、严肃的文体中,而只是广泛使用于较为随意的语境中,但其语用、修辞及情感宣泄效果非常强烈,应该成为话语分析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汉英语逆向性搭配结构不但在形式特征上存在区别,而且在特定程度副词的选择上也体现出某些不对称性,这反映出制约该结构发挥作用的因素的多元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任何单一视角都只能揭示该结构的部分事实。我们所选择的3 个视角关联密切,可以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话语语境是逆向性结构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或制约条件,逆向性结构越特殊(如英语有而汉语无的包含禁忌词的结构),语境的制约作用就越强烈;使用规约是特定语境下结构规则的固化,表现了人们对特定结构的使用偏好;情感表达则是规约化的表达方式在特定语境中的一种宣泄方式,它往往以加强形容词词义的方式来呈现,在情感色彩上既可以是中性的,也可以是积极的或者消极的。

猜你喜欢

褒义补语副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英语委婉语定义的局限与演变
朝鲜语状语在汉语中的对应情况
汉语中的补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点”的觉醒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副词和副词词组
说句好话挺难
说句好话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