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持续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2023-01-31张耀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安徽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现代化科技农业

文/张 扬 张耀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时曾多次指出:“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1]以上论述层层递进,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鲜明地阐释了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以往单提“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关于“农村现代化”的表述,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任务,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又鲜明指出,要“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首次将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并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思路,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

农村是农业的自然载体,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空间依托,它们都离不开科技强有力的加持。只有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同时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成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丰产丰收、农村和谐美丽的坚强保障。2018 年《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的发布,为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发展擘画了至2035 年的远景蓝图,即“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部分关键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若干领域引领全球农业农村发展,全面支撑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发展”[2]。因此,推动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就成为未来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

二、我国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的基本发展态势

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为引领我国农业从“一农”转向“三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尤其在“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在支持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上发挥出巨大作用,在农业农村的多个热点科技领域内实现重大研究进展,收获丰硕科技成果,并呈现出以下鲜明的发展态势。

1.锚定热点研究领域,把握农业科技前沿

“十三五”时期,我国在全球农业八大学科领域内的科技研发成果突出,其中作物、畜牧兽医、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产品质量与加工、农业信息与农业工程等五个学科的前沿研发表现力十分强劲,在农业前沿科技领域的综合贡献度、影响力和引领度上已居世界首位。例如在作物科学领域,科技界围绕作物基因编辑、作物发育、代谢与抗性机制、作物品质改良与调控等热点方向,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物新品种,使得国内作物良种对作物单产的贡献率大幅提高至45%,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发挥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作用。

又如在植物保护科学领域,围绕农药设计技术、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农药的环境影响等热点方向,国内研发机构相继取得一批新型生物农药制剂等科技成果,大大缩小了我国在这一学科领域内与美国的差距,科研表现力指数位列全球第二,为我国全面贯彻执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理念提供了关键性的科技成果保障。

2.聚焦农业资源环境,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伴随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内迎来科技研发高潮,国内各研发机构在围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田系统抗性、土壤退化与改良、农田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排放、沼气发酵微生物群落等研究方向,贡献出一大批科技成果。

例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肥农药和肥料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的系列科技成果,使全国农田化肥氮磷平均减施量达20%,化学农药平均减施量达30%,将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平均利用率提升至40.2%,达成化肥和农药零增长的战略目标。在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加持下,到“十三五”末,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9%,比“十二五”末提高15 个百分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也从0.53 提高到0.5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3]。在此成果背景下,国内农业面源污染大幅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为我国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能。

3.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提升农业农村科创能力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决定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程度和配置方式,是左右科技创新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是确保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可持续的组织保障。“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组织方式不断创新,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例如,农业农村部先后在太谷、成都、南京、武汉、广州等五座城市批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农业硅谷”效应,大幅提升农业农村科技资源的集聚程度,推动农业科技与产业、企业、人才、金融的全面融合。各地方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成立的51个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经第三方评估后获农业农村部认定,其中有16 个标杆联盟实现了实体化运行,形成多区域、多单位、多学科协同攻关的强大合力,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为共同解决困扰区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十三五”期间全国范围内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共建成农业综合性重点实验室42 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335 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269 个。作为中央级的农业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聚焦农业农村学科群建设发力,已建成9 大学科集群、57 个学科领域和302 个学科方向,形成丰富完备的学科体系,农业农村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有效提升[4]。

此外,基层农技推广培训体系亦得到夯实强化,国家实施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特聘农技员服务等三大计划,打造立体化农技推广新格局,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超500 万人。科技支撑与成果转化能力达到新高度,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效率得到有力保障。

4.夯实农业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布局国际合作发力脱贫攻坚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截至2020 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和涉农高校中的农业科技人员达到11.22 万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拥有农技人员54 万。农业科技领域的“两院”院士140 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3 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300 人,培育了一大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

这些农业农村科技工作者,承担着科技创新与服务“三农”的重任。既要在自我研发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升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对外的影响力;又要聚焦精准扶贫,推动科技力量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十三五”期间,对内,全国共组建4100 多支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对口支援832 个贫困县,指导产业扶贫;通过对口帮扶,培养产业扶贫带头人48.4 万。针对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全国共派驻550 支科技服务团和技术专家组,帮助打造“一乡一品”“一县一业”。对外,农业农村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稳步推进。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双边合作机制业已形成,多边合作不断扩大,合作领域覆盖广泛,合作布局不断优化。

三、我国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发展短板分析

当下,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将承担推动这一历史性转向的重要使命。故而,在我国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农村科技现阶段的整体发展水平,距离建设世界农业农村科技强国的目标尚存差距,重点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战略性科技力量尚不够强,战略科学家及青年领军人才数量总体偏少,尤其在涉农企业中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缺乏。承载科技研发的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理顺,产学研深度融合不够,科研机构“有体无系”等问题依然存在。

1.原始创新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领域内的关键核心技术仍存在短板,尤其在作物种业创新、智能农机装备迭代以及农业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为明显。目前发达国家已经普遍进入了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种业4.0”时代,而我国正处在以“杂交育种”为标志的“种业2.0 时代”和以“分子育种”为标志的“种业3.0 时代”之间。以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的生物赋能技术,其核心专利多为欧美国家把持,致使我国在农业核心技术层面仍受制于人[5]。智能农机装备更新迭代缓慢。当前主流的农机装备普遍应用于平原地区和大田作物,缺乏适用于丘陵山区和小宗作物作业的智能化农机,导致平原地区大田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80%,而丘陵山区小宗作物的综合机械化率尚不足50%,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植保无人机、无人驾驶收割机等高端智能农业机械,虽然已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但设施装备的可靠性与精准度相较于欧美同类型农机而言仍差距明显。尤其高端智能装备的关键核心部件及材料对外依存度高达90%,短时间内还难以实现国产化替代。

2.需求导向性不足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科技研发内容的确立,主要依据国家部委参考科技领域内的专家意见而形成的科技研发指南,研发资金则主要由政府财政提供。这就导致大量的科技研发任务不是从生产中来、从需求中来,造成产学研脱节的情况,催生出一大批无法转化应用的专利和论文,虚耗了科技研发资源。各类涉农研发机构的业务设定普遍存在既重复又分割的状态,且机构与机构之间未能形成长效合作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农村科技的集成应用率和成果转化率,导致农业农村科技供需结构不吻合,有效的科技供给不足。

3.人才队伍力量不足

目前全国范围内农业科技从业人员学历分布为本科36%、硕士28%、博士14%,以硕士和本科学历为主,博士数量占比偏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涉农院士占比不到“两院”院士总数的10%。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不甚合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的占比分别为17%、27%、56%,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偏低。此外,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基层农机推广队伍中具有对口专业背景的农技员只占总数的5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10%。全国主体农民平均年龄在50 岁以上,其中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仅占13.2%,缺乏扎根基层的乡土专家和致富能手,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四、我国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以上成绩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广大涉农科技工作者必须坚定农业农村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信心,深刻认识提升农业农村科技水平的使命担当,并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更好地把握新形势、新要求。

1.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明确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的前进方向

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这是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方针。因此,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去。从持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求出发,聚焦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抓手,积极推进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培育一批优良品种,夯实粮食稳产高产的科技基础。同时要提高在土壤保育与地力提升、水肥资源高效利用、耕地污染修复治理等科技领域的研发效率,力争早日突破黑土地保护、盐碱地综合利用等技术瓶颈制约。从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需求出发,聚焦绿色科技支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加紧减排固碳关键技术研发,引领农业碳汇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承诺。这就需要我们持续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努力实现原始创新重大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争取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

2.立足科技前沿,认识和把握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的新趋向、新要求

当前,国际农业农村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前沿领域迁移,由此引发科学研究范式的深刻变革。学科交叉,深度融合,颠覆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我们要充分把握这一前沿态势,站在未来多产业融合发展的高度,加强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表观遗传、合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实现精准高效智能设计育种,引领世界总体进入生物育种4.0 时代[6]。促进信息计算与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智慧农业和智能装备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生产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字化,引领农业信息化变革。推进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创新融合,以人造肉、人工油脂、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等颠覆性成果的问世为契机,促使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工艺车间模式转变。推动农业机器人、智慧农场、乡村大脑等农业农村智能设施设备的普及应用,用科技优势支撑农业农村高质量、高效能发展。

3.注重科技创新联盟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保驾护航

要更加注重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联盟建设,以保证创新有的放矢,成果孵化、熟化的无缝接续和有序传导。尤其要加强农业农村现代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创新农村科技推广队伍的建设和新型农民培训,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提高农村科技的接纳力、推广力和应用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科技平台和科研人才支撑。

4.把握时代脉搏,推动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深度融合

未来农业农村领域要更加突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性作用,确立农业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以创新联合体的智库资源为驱动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科技要素集聚、机制创新鲜明、示范带动有力的乡村富民产业,用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推动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促成先进农业生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农民美好生活需求力相匹配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7]。

与此同时,要乘着全国范围内正如火如荼打造“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东风,聚焦县域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需要,引导科技、人才、金融、信息等要素向县域和乡村汇聚。制定适配的激励政策,让科技人员、科技成果、科技资源下沉至基层,把振兴县域经济、村镇特色产业作为主战场,利用创新联合体的智库资源提供一揽子整体综合的系统解决方案,助力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科技强支撑县域经济强、乡村产业强,全面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本文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科技支撑长三角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YL09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视域下的安徽茶产业结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21YL093)研究成果。 ]

猜你喜欢

现代化科技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