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现状及改进建议
2023-01-31王德强张冰璇青岛市科技服务中心
文/王德强 张冰璇 纪 蒙(青岛市科技服务中心)
近年来,青岛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持续优化各类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并通过搭建服务平台、优化工作流程、创新服务模式等手段,进一步促进了政策落实。
一、青岛市科技创新券政策概述
青岛市科技创新券是一种利用市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购买专业服务的政策工具,旨在推动大型科学仪器和实验设施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券支持的服务范围分为研究开发服务和检验检测服务两大类。对符合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的服务项目,按单个项目实际支付服务费最高50%的比例予以兑付,单个企业年兑付不超过20 万元。
与其他政策相比,科技创新券政策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是一项普惠性扶持政策。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缺乏竞争优势,难以获得科技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券政策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只要企业资质条件符合政策要求,就可以申领、兑付科技创新券,企业不需要开展竞争性申请工作。同时,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扩展到了检验检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中试及工程化开发等科技服务,实现了政策支持从点到面的转变。
二、青岛市科技创新券2021 年兑付情况分析
2021 年,青岛市共有67 家企业成功兑付科技创新券,较第一版科技创新券政策支持的企业数有较大幅度增长。
1.科技创新券兑付项目类别分析
目前执行的第二版科技创新券政策,支持的服务领域类别包括两大类:一是研究开发服务,主要包括工业(产品)设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中试及工程化开发等服务;二是检验检测服务,主要包括产品检验、指标测试、产品性能测试、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服务。2021 年,青岛市科技创新券兑付的企业项目共涉及9 个服务领域,包括:工业设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产品检验、指标测试、产品性能测试、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等[1](表1)。
表1 2021 年青岛市科技创新券分类别申请及兑付情况
从表1 中可以看出,2021 年青岛市科技创新券兑付的研究开发服务项目主要集中于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两类服务。技术转让服务项目数较少但平均每项服务金额较大,多为专利技术交易。集成电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服务项目较少,这是受到青岛市入库服务机构数量、企业存量等因素影响。在检验检测服务项目中,兑付项目主要集中于产品检验和指标测试,虽然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数也较多,但实际上多为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仪器共享服务,没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的仪器共享服务项目。
2.不同类别服务机构服务数据分析
目前,符合青岛市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入库条件的机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研发服务机构,另一类是检验检测机构。同一家服务机构既可以是研发机构,也可以是检验检测机构。2021 年,加入青岛市科技创新券平台的服务机构共有120 家,最终兑付成功的客户对应的服务机构有25 家,主要分为4 类,分别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测试机构和工业设计机构(表2)。从表2 中可以看出,在有客户成功兑付科技创新券的服务机构中,测试服务机构占比52%,但其平均服务金额较少。
表2 2021 年青岛市不同类别服务机构(客户成功兑付科技创新券)服务数据表
3.兑付企业区市分布
企业申领、兑付青岛市科技创新券,需要事先明确自身是否具备科技创新券申领资格,开展的业务是否在科技创新券的兑付范围内。在企业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的前提下,需要地方主管部门或相关中介机构给予指导或协助。因此,地方主管部门对科技创新券政策的宣传、对企业申领兑付科技创新券的业务指导,是影响科技创新券兑付数量的重要因素[2]。青岛市城阳区、高新区、即墨区、崂山区4 个区市兑付企业的数量占全市数量的70%,兑付金额占总数的58%(表3)。部分区市仅有几家企业兑付,与辖区内符合科技创新券兑付条件的企业数量极不相称。
表3 2021 年青岛市科技创新券兑付企业分区市基本数据(按兑付企业数排序)
部分区市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宣传科技创新券政策,借助微信公众号、云课堂等渠道进行科技创新券政策网上直播,使企业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政策要点,并充分利用QQ 群、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新媒体,将科技创新券政策解读、使用方法等内容及时推送给符合条件的企业,引导企业申领、兑付科技创新券,充分享受科技创新券政策红利。但也有部分区市没有开展科技创新券政策宣传,导致辖区内企业对科技创新券政策不了解,没有及时申领和兑付科技创新券。
三、青岛市科技创新券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版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以来,企业申领、兑付科技创新券的积极性有较大提高,但在企业参与度、兑付量、服务机构参与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是企业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兑付科技创新券的企业数量与符合条件的企业总量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影响因素有:政策实施时间较短,受众企业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还需要一个过程;业务主管部门、相关服务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辅导,让更多的企业了解政策,运用政策,真正做到“应享尽享”。
二是多种同类扶持政策并存,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对科技创新券政策的关注度。目前,企业研发扶持政策中,除了科技创新券政策,还有研发投入奖励政策、行业竞争性计划项目、“专精特新”扶持政策等,企业在享受研发扶持政策方面有较多的选择。因同一企业不能重复享受同一级财政同类专项政策扶持,所以多种同类政策同时存在,对企业选择和享受政策造成了困扰,企业需要安排专人研究政策,并根据政策要求实施。
三是服务机构数量有限,制约了部分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目前,企业要申请兑付科技创新券,其相关业务只能与科技创新券平台上的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因此,可供选择的服务机构数量有限与企业研发活动的多样化需求不匹配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已对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的选择扩大化,部分区域形成了科技创新券机构的互认机制,这一举措可有效增加服务机构的数量,进一步满足企业研发活动的多样化需求。
四是大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开放共享科研资源。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供企业选择使用,并根据使用情况给予相应补贴。但就国内报道的相关数据来看,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施的共享率不高[3],绝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是以自主研发为主,没有充分利用开放共享科研资源,科技创新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五是企业不重视应提交的科技创新券兑付材料质量,最终导致无法兑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在科技创新券申请兑付过程中,没有认真研究科技创新券政策支持范围,把不属于自身研发相关的业务费用也提交了,导致兑付不成功。另一种是虽然企业提交的业务材料核心内容属于科技创新券政策支持的范畴,但是其提交的合同材料、费用发票以及服务成果材料等存在不足,如合同材料中没有对委托内容进行明确描述、合同内容与服务成果无法对应等。企业若不重视兑付材料的质量,提交了实质上无效的兑付材料,导致在后续兑付审核中无法通过审查。
四、对青岛市科技创新券政策的优化建议
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需与时俱进。第二版科技创新券政策执行期到2022 年12 月31 日,后续科技创新券政策应在以下方面进行优化。
1.进一步融合其他支持企业创新的相关政策
协同科技、工信、教育、财政、审计等部门,增强科技创新券政策的支持力度、扩大政策支持范围和支持领域等,实现企业政策“一站式”选择。例如,可以把支持企业创新的研发投入奖励、创新载体建设专项、科研仪器研发专项等纳入支持的范畴。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整合“专精特新”企业扶持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申请使用,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券的使用绩效,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2.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券政策支持的企业范围
目前国内不同省市的创新券政策的支持对象略有区别,有的省市创新券政策面向中小企业,有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但是从创新券政策的实施来看,政策支持的范围越窄,支持的企业就越有限,创新券的兑付数量可能越少,越无法体现创新券政策的优势。因此,后续政策优化可考虑将支持的企业范围扩大至中小企业,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3.建立科技创新券政策扶持体系,设立多类别科技创新券
一是可考虑针对不同类型企业,设置不同的科技创新券兑付比例,如科技型中小企业兑付比例可以为50%,非科技型中小企业兑付比例可为30%;二是细化科技创新券种类,明晰发放对象和使用范围,如可设立专项券、一般券,专项券面向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券则面向所有技术领域;三是围绕各类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设设立平台券。此外,针对重点扶持的行业企业,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兑付比例。
4.进一步优化扩充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中“推动财政支持创新的跨行政区域联动机制通过统一服务机构登记标准、放宽服务机构注册地限制,实现企业异地采购科技服务”的要求,充分吸纳其他省市甚至国家的优质创新载体入库,进一步丰富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库。
5.把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服务绩效列入服务机构获得财政支持的考核指标
一是针对青岛市辖区内的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给予科技创新券服务实际总额最高不超过5%的奖励,同一法人单位年度累计奖励金额不超过50 万元。二是为支持胶东半岛一体化建设,鼓励青岛市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为半岛经济圈内的企业提供服务,且可申请同比例的科技创新券服务补贴。三是进一步强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开放的考核和激励力度,强化监督管理,重视用户对机构的服务评价,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测试创新券服务的,给予其服务额20%的补贴。
6.强化科技创新券信用管理
将科技创新券的使用情况与使用者的信用关联,对出现关联交易、违规套现等不良行为的企业或个人,应给予限制申报其他各类科技项目并追回财政资金的处罚[4]。要坚持公开公示原则,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以保障财政科技资金真正落实到实处。
7.鼓励区县制定配套政策
区县主管部门是科技创新券兑付企业管理和服务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券政策落实的主体。只有把区县主管部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其辖区内企业才能享受到优质的政策宣传服务、业务指导服务甚至是“一对一”政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