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始兴县碳汇林造林技术及效益分析

2023-01-31唐建球

乡村科技 2022年23期
关键词:树种树木造林

唐建球

(始兴县森林资源管护大队,广东 始兴 512500)

0 引言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加强营造林工程建设。近年来,人们高度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发展碳汇林,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危机,同时发挥其防风固土、调节气候的积极作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碳汇林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工作,只有保证科学选择造林地、优选造林树种、创新造林方式、落实抚育管理等各项措施均落实到位,才能确保碳汇林效益最大化。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在碳汇林造林方面做出了积极示范,其积累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1 碳汇林及造林概述

碳汇林是充分发挥森林植物光合作用以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型林。密植碳汇林、扩大碳汇库可有效发挥森林固碳作用。碳汇林能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帮助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来说,土地利用以工业为主,为了避免工业生产对森林、城市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尽可能地降低发展成本,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开展碳汇林造林工作[1]。与普通的造林相比,碳汇造林突出森林的碳汇功能。

始兴县建立了完善的防护林管控体系,构建了“山、江、路、田、城”一体化的防护框架,为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防护林体系中,碳汇林建设是一大特色。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实施,始兴县碳汇林造林工作稳步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见图1)。当地森林植被功能等级也处于逐步提升的状态,持续发挥水源涵养、径流调节、水质改善等积极作用,使北江、浈江、墨江中上游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以上,始兴县饮用水源花山水库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水质Ⅰ类标准水平。碳汇林的价值也再次被肯定[2]。始兴县作为典型代表,反映了广东省在碳汇林造林中的坚定信心。2023年,广东省将重点发展碳汇林,提高森林碳汇能力,进一步加大生态区域修复力度,打造更大的碳汇林场,配合沿海防护林建设,达成建设林带3 601.8万m2、防护林13 340万m2的目标。同时,广东省认真抓好水源林建设,做好荒山开垦工作,通过更新改造桉树林、封山育林等方式提高森林质量,增强其涵养水源的能力。

图1 始兴县碳汇林建设初见成效

2 碳汇林造林技术

2.1 科学选择造林地

科学选择造林地是碳汇林造林的第一步。造林地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优先选择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具体来看,选择实施碳汇林造林的地点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至少自2000年1月1日(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可放宽到2005年1月1日)以来一直是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和其他宜林地;②造林地权属清晰;③适宜树木生长;④有助于加强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土地退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以始兴县为例,在碳汇林造林过程中,当地配合森林小镇、生态小公园建设,秉承生态区位优先原则,在江河两岸、主要通道两侧等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进行造林。

2.2 合理整地

始兴县根据造林地实际情况多选择块状整地方法。块状整地规格视造林地植被、土质条件,造林所用苗木规格和劳动力情况等而定。当植被稀疏、土质疏松、采用小苗造林时,整地规格可小一些,反之宜稍大些,一般穴径和深度不超过1.0 m,多数为0.5 m左右。

2.3 科学选择树种

合理选择碳汇林树种对于提高碳汇林造林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在选择碳汇林树种时,要优选生长能力强、能有效适应恶劣环境、碳汇功能强大的树种[3]。为增强树木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相关部门应优选乡土树种,若必须引入外地树种,则应做好前期调查,并加强树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减少树木运输中碳汇的无效释放。始兴县进行树种选择时,优选优良的乡土阔叶树种,如樟树、木荷、杜英、醉香含笑、枫树和银杏等,并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合理配植,以确保造林效果。

2.4 灵活配植碳汇林树种

在碳汇林造林过程中,为充分发挥树木的碳汇功能,相关部门要根据植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维护要求等做好树种的科学搭配,真正凸显当地林草特色,获得理想的景观设计效果,并充分发挥碳汇林生态效益。始兴县选择用4种以上阔叶树种随机组合,如樟树、木荷种于林地中上部,红锥、醉香含笑等阔叶树种则种于林地中下部,营造了多树种立体混交林,通过随机自然的种植方式减少树种之间的竞争,获得了理想的碳汇林造林效果。其中,单个树种的种植比例小于30%,且樟树与其他阔叶树种搭配种植的模式比较常见,其种植比例一般为4∶3。

2.5 合理选择造林时间

始兴县大部分地区冬季土壤冻结时间短,许多树木的根系休眠期较短,甚至不休眠。鉴于此,相关部门可选择秋末到早春植树造林,但一般以春季树木萌芽前造林为宜。早春树木发芽前的气候、土壤条件对树木生根十分有利,栽植树木易成活。春季造林不宜过迟,过迟则树苗新根还没有开始生长,而叶片已经展开,苗木地上部分蒸腾的水分和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保持平衡,易影响树苗生长,甚至导致树苗枯死。

2.6 科学栽植管理

栽植管理环节需要确保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到位,确保栽植操作规范。首先,技术人员要确保造林所选用的苗木符合要求,不仅枝芽饱满、抗病能力强,而且适应当地生长环境、易于生长,避免苗木因病虫害或气象灾害而出现大规模死亡。其次,技术人员要遵守碳汇林造林相关规定,选择科学造林方式,引入创新的造林技术合理控制碳汇林栽植密度和进程,加强质量把控。技术人员应合理安排造林时间,确定造林密度,根据造林地天气情况做好苗木的栽植工作。以始兴县为例,选择春季透雨后的阴雨天造林,碳汇林的造林株行距控制在2.0 m×4.0 m,造林密度控制在1 250株/hm2左右;套种补植按照3.0 m×3.5 m设置株行距,造林密度控制在950株/hm2左右。有林地段见疏加密,确保小班造林符合造林密度要求。栽植苗木时要及时取出树苗根部营养袋,苗木栽植后压实树苗周边土壤,保证苗木正常生长。苗木栽植完成后30 d左右,技术人员要定期检查,当发现有死株缺株时及时补植[4]。

2.7 科学抚育管理

为保障碳汇林造林效果,真正发挥碳汇林生态效益,技术人员应加强抚育管理工作。一是加强除草松土,主要是清除碳汇林林木1 m范围内的杂草及小灌木,并在抚育初期对死株进行补植。二是合理施肥,技术人员应优选复合肥,并合理控制复合肥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肥料养分流失。通常,除草松土工作完成后,应沿树冠垂直投影方向敷设涧沟,深度控制在5~10 cm,向沟内撒施肥料,用土覆盖。三是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需要对症下药,并选择低毒、高效、无污染的药剂,避免污染林区环境。

3 始兴县碳汇林造林效益分析

3.1 生态效益

近年来,始兴县通过密植碳汇林成为韶关市生态建设的领头者之一。在2021年新一轮“绿美广东”大行动中,始兴县通过建立“两项机制”,实现四级林长体系全覆盖,县、镇、村均成立了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施“四林”工程,落实“护林”“增林”“管林”和“用林”。截至2021年3月,始兴县共完成466.67 hm2碳汇林造林、1 266.67 hm2碳汇林抚育。同时,始兴县积极推广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林业碳普惠项目顺利推进,碳普惠核证减排量22.08万t,面积0.86万hm2[5]。营林面积的增加提高了当地森林覆盖率,碳汇林还可防风固土、调节气候,有助于水源涵养、空气净化,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空间。

3.2 经济效益

始兴县在集体林业改革的基础上优化林权流转制度,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稳步推进碳汇林建设,获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回报。例如,碳汇林造林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区域就业压力,维持当地社会稳定;碳汇林造林也能有效增加当地木材储备量,产生经济价值,逐渐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始兴县在现有碳汇林建设规模下,每年碳汇收入增加126万元;木材储备方面的收入比较可观,每年可增加活立木蓄积6 m3/hm2,按1 m3价值500元计算,每年1 hm2林地可获得木材储备效益3 000元,综合效益回报理想[5]。

4 结语

落实好碳汇林造林工作可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更好地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碳汇林造林工作是国家造林工程中的重点项目,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在碳汇林造林过程中,相关部门要认识到碳汇林造林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坚持高要求和高标准,通过造林地的科学选择、树种的优化配植、科学的抚育管理等,确保碳汇林造林成效良好。国家也应出台相关的造林技术标准和检验标准,指导碳汇林造林工作科学开展,保障造林效果。

猜你喜欢

树种树木造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木之最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辨认树木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