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城市绿道与青城驿站建设研究
2023-01-31王佳宁
王佳宁 王 雷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0 引言
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依托,通过舒适的园林化道路,连接居民区、公园景区及重要文化场所,为市民打造有活力、有温度的绿色生活空间。绿道希望从欧洲的景观轴、林荫道及美国的城市公园系统发展而来[1],其中绿廊创新和绿道规划理念对绿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3]。20世纪80年代中期,绿道概念传入我国[4],1992年叶盛东发表的《美国绿道(American Greenways)简介》[5]是国内真正意义上介绍绿道概念、作用、工程应用及经济效益的论文。此后,刘滨谊等[6]、刘东云等[7]分析了发达国家的绿道发展历史和趋势,张毅川等[8]、李昌浩等[9]开始结合国内情况探讨绿道的建设意义。
2016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绿道规划设计导则》,将绿道公共空间分解为游径系统、绿化和设施三大组成部分。在《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中,我国第1次正式对绿道做出系统性定义和描述,并开始对全国各地日益风行的绿道规划建设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10]。
近年来,我国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绿道建设,突出地域特色,扮靓城市风貌,为居民构建起更多的绿色生活空间。各地在绿道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和特点,发挥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兼顾了群众使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的要求。
驿站作为绿道服务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各项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是绿道管理、商业服务、休闲游憩、科普教育、交通换乘和安全保障等相关配套设施的集中设置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亦称“青城”,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2017年初,为优化城市环卫设施布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首府城市品位,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立足国际视野,决定以“便民、惠民、文明、先进”为重点,适量建设改造青城驿站及公共卫生间,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呼和浩特市公共卫生间数量不足、档次低、服务功能不完善、破损严重、布局不合理这一公共服务体系短板[11-12]。呼和浩特市青城驿站与城市主干道、公园、居民区等绿化建设相结合,构建了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新载体[13]。
鉴于此,笔者调研呼和浩特市青城驿站与城市绿道的建设情况,总结呼和浩特市城市绿道服务系统的布局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城市绿道服务系统的转型升级和空间营造提供借鉴。
1 呼和浩特市用地现状分析
2011年,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占比相对较低;相比2011年,2020年呼和浩特市城市建设用地有所增加,且分配更为合理(见表1)。
表1 呼和浩特市城市建设用地
1.1 呼和浩特市城市绿道现状分析
城镇型绿道(道路绿地)是指在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托道路、水系沿线绿色空间,串联城镇功能组团、公园绿地、广场、防护绿地等,供市民休闲、游憩、健身、出行的绿道。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绿道有所改变,主要是由于新建道路的绿地率有所提高。
呼和浩特市二环路是当地道路建设的重点,全长42 km。截至2021年,呼和浩特市二环路建成区平均绿地率为60.36%。按照《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4]的要求,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红线宽度大于50 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呼和浩特市二环路绿地率基本符合要求[12]。
1.2 公园绿地现状分析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反映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15-16]。调查得知,呼和浩特市公园较多、类型多样。例如,呼和浩特市二环路以内有纪念性园林乌兰夫公园、以娱乐为主的阿尔泰游乐园、综合文化公园青城公园。这些公园展现了呼和浩特市多元化的园林景观特色。呼和浩特市二环路内各辖区公园绿地指标详见表2。
公园绿地包括一般的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公园、纪念性园林、动植物园林、街旁游园、广场绿地、苗圃及森林公园等[17]。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呼和浩特市二环路内公园绿地主要分布在新城区,新开发利用城市用地较少,绝大部分新建公园是在原有规划用地的基础上扩建、改建而成。而玉泉区公园绿地建设成效最不理想,绿地面积最小,主要是由于城中村改造建设推进缓慢。赛罕区内的公园绿地面积不大,且赛罕区内单位附属绿地和生产绿地建设发展较快,对公园绿地发展有一定影响。
表2 呼和浩特市二环路内各区公园情况
2 呼和浩特市青城驿站建设分析
2.1 建设现状分析
1990—2016年,呼和浩特市还未推行青城驿站建设,单一功能性的公共卫生间数量整体稳定,变化较小,居民日常生活空间舒适性下降[18]。随着城市的发展,2017年之后,当地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建设多功能性的综合服务体系,青城驿站数量开始增加[19]。截至2021年,呼和浩特市建成功能完善的青城驿站646座、公共卫生间1 680座,免费对外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沿街商铺公共卫生间1 321座,实现八横八纵主干道500 m单位内有一座青城驿站或公共卫生间,基本达到城区全覆盖[20]。
2.2 青城驿站的演变过程
呼和浩特市青城驿站不仅数量不断增长,而且其类型也在发生变化,详见表3。在2011年以前,呼和浩特市的公厕以收费使用为主,具体功能只有如厕和盥洗。从2011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在人流量、车流量大的街道设置小型环保移动式公共厕所,并且全部免费,通过改变建设地点和增加服务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2017年,呼和浩特市开始对传统公厕进行改造,在开展“厕所革命”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双重目标下,在满足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功能的要求下,打造具有休憩、购物、社交、金融等多项公共服务功能的青城驿站城市服务综合体。青城驿站是以厕所为基本功能,新增包括环卫工人休息室、便利店、手机共享充电、水吧、书店和快餐店等多种功能的小型城市综合体和便民基础公共设施。此后,呼和浩特市通过升级改造,将青城驿站构建得更加完善[13]。
表3 呼和浩特市青城驿站的演变过程
2.3 青城驿站建设等级
青城驿站是一种服务设施综合载体,分为3个等级。一级驿站是绿道管理和服务中心,承担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等功能;二级驿站是绿道服务次中心,承担售卖、休憩和交通换乘等功能;三级驿站作为使用者休息场所。
青城驿站遵循驿站分类等级建设,功能结合选址实际情况配置,形成“一驿一特色”。小型驿站配备公共卫生间和环卫工人休息室,个别还包含自动贩卖机,其他公共设施较少。中型驿站服务功能覆盖面较广,主要包括卫生间、环卫工人休息室、书屋、水果超市、健康小屋和手机充电站等。大型驿站服务功能十分齐全,除基本功能外,有的提供咖啡屋、图书阅览室、音乐茶吧、教育培训、健康小屋、雨伞租赁、擦鞋机、便民服务中心、花坊和爱心发型工作室等多种服务功能。呼和浩特市部分驿站建设情况见表4。
表4 呼和浩特市部分驿站建设情况
2.4 青城驿站建设特色
从建筑风格来看,青城驿站可分为现代式、传统式及融合式。现代式驿站以玻璃、合金等建筑材料为主,具有强烈的现代风格;传统式驿站采用传统建筑材料,确保与绿道沿线传统建筑特色相协调;融合式驿站既发扬地域特色,又进行创新。另外,绿道驿站既可以是绿道中的综合服务场所,也可打造成文化载体[21]。驿站作为复合型文化空间,在其建造过程中融入城市文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青城驿站多为融合式,在强调与周边景观、周边建筑特色相协调的基本要求下,融入了蒙古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历史变迁过程中,蒙古族受到多种宗教文化影响,传统图案变得丰富起来。在青城驿站外观设计方面,设计者在门、柱、墙壁等处设计蒙古族传统图案,来展现蒙古族的文化[22-23]。如图1中的“犄纹”在蒙古族文化中代表五畜兴旺、年年丰收,是传统游牧生活中升华的图案;“卍”字表示四季轮回、万年如意;“盘肠”表示福寿绵延。在青城驿站标志设置上,以蒙文、汉文为主,配以马的标志(见图2)。马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其形象作为传统蒙古族图案经常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中。在驿站主题的选择上,呼和浩特市坚持顺应时代发展,融合区域环境、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特色要素,采用独具特色的设计理念,设置蒙古族传统乐器、茶文化、花艺、书籍等不同的文化主题。
图1 青城驿站外观上的蒙古族传统图案
图2 青城驿站的标志
3 青城驿站在城市绿道建设中的布局策略
3.1 驿站建设规模及要求
根据《绿道规划设计导则》要求,呼和浩特市在驿站建设中优先利用现有建筑,建筑层数以1~2层为宜,建筑风格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驿站分为3个等级:一级驿站宜结合交通接驳点进行设置,二级驿站宜在重要串联节点进行设置,三级驿站根据其功能灵活设置。呼和浩特市驿站布局详见表5。
表5 呼和浩特市驿站布局情况
因呼和浩特市二环路沿线公园绿地面积不同,驿站数量及规模上有所差异:丝绸之路公园、成吉思汗公园、扎达盖公园、滨河公园、西城公园、高乐其公园、体育主题公园、五里营公园、仕奇公园和秋岭公园均建有青城驿站。其中,南二环沿线有大中型青城驿站6处、小型驿站37处,沿线公园绿地4处。同时,南二环路沿线绿化优美,满足人们休憩的要求。北二环沿线有大中型青城驿站7处,小型驿站19处,沿线公园绿地5处。北二环由于多重型机动车,污染严重,带状游园、组团绿地受到破坏。东二环沿线有大中型青城驿站4处,小型驿站12处,沿线公园绿地1处。东二环带状游园较少,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路侧绿化带大于8 m时,设计成开放式绿地,适当增加介入性,为行人及附近居民提供游憩场所,所以东二环的青城驿站数量是二环路各段最少的。西二环沿线有大中型青城驿站4处,小型驿站13处,沿线公园绿地0处。
3.2 驿站配置原则
根据人们步行出行规律,设计人员可以确定支撑服务设施的布局规模。步行距离400 m内,人们的步行意愿高,对休憩需求较少;400~1 600 m的距离会使人们的步行意愿直线下降,政府可设置支撑服务休憩设施,形成小型服务节点串联中型服务节点的布局;1 600~2 400 m的距离会使人们疲惫值达到最高,政府可设置综合性驿站等大型服务节点,以满足绿道使用者的停留需求[24]。因此,政府应将步行距离衰减规律与绿道长度相结合,使绿道服务设施系统的空间布局具有合理性和规律性。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一级青城驿站多位于二环路与其他主干道路交叉口的公园绿地,例如南二环与昭君路交叉口的街道绿地建设有大型驿站。二、三级青城驿站常位于二环路沿线各公园绿地及二环路道路旁带状游园和小型广场。呼和浩特市驿站的布局规模符合《绿道规划设计导则》要求,遵循步行出行规律。
4 结语
笔者通过相关资料调查、数据分析、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呼和浩特市二环路的城市绿道、青城驿站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下几点经验,以期为其他城市的绿道和驿站建设提供青城方案。一是绿道建设要与公共服务设施契合。绿道建设要避免注重线路布局,轻视配套设施的问题。呼和浩特市绿道建设与驿站建设同时进行,在分布、规模上有较高的契合度。二是将步行距离衰减规律与绿道长度相结合,使绿道服务设施系统的空间布局具有合理性和规律性。青城驿站的布局规划是呼和浩特市绿道建设“量体裁衣”的结果,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要求。三是服务与美景缺一不可。驿站是绿道沿线的景观节点。呼和浩特市致力于打造顺应时代发展、弘扬地域文化的绿道驿站。青城驿站作为多功能复合型文化空间,在满足服务设施配置完善的基本要求下融入蒙古族文化元素,强化地方风貌,传承历史文化,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