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有效性策略的探索

2023-01-30张亮

格言 2022年1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情怀法治

张亮

爱国主义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在初中教学课程的设计中,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思想价值观的主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教学是否能够扎实有效的开展,直接影响到国家人才建设的大局。笔者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道德与法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价值和作用

保证学生思想身心的健康成长

在初中阶段,虽然学生的身体接近发育成熟,但是在思想价值观方面的发育尚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稳定正确的三观。再加上在互联网时代环境下,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诱惑,可能会导致其三观的扭曲而误入歧途。在初中教育当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思想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课程之一。其中,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是主要的教学任务,因此,该课程教育应当认真落实相关要求,切实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主要教学任务抓实、抓好,确保学生将爱国主义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这样有效保证了学生思想身心的健康成长。

为学生今后顺利走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中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都应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掌握相关的知识与行为规范,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意识,并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这样才能为顺利走向社会,实现人生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国家制度、法律法规、国家发展成就和面临的形势任务等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全面详细了解国家的辉煌历程,以此来让学生对爱国产生深厚的情感。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向学生讲授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方面的知识和案例,从而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努力的决心。

为国家培养人才

首先,初中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加强对其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确保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案例教学、理论知识学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掌握爱国主义的精髓和内涵,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意识,正确积极地将爱国主义落实到行动,确保为国家输送具备爱国主义精神的合格人才。其次,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讲,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增进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认同,让其将自身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牢牢绑在一起,将实现国家强大和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毕生奋斗的目标,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责任。这样一来,学生便会自觉端正学习态度,持续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積极性,从而为学生今后实现更好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前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应试教育理念的弊端未得到根本消除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主导价值理念,而该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落实。首先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情怀。围绕着该教学目标实现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灵活多样的,但是有的学校和教师依然未转变教育观念,依然采用死记硬背等应试教育方法理念,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学生爱国主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在这种唯卷面成绩论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不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导致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教学成果转化不佳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虽然教师试图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情怀,但是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条件较差等原因,导致教学成果转化为实践行动的效果不佳,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问题。一方面,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必须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体验感,而有的教师由于教学水平有限,无法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充分落实该要求。另一方面,有的教师自身对爱国主义相关知识理论缺乏完整深入的理解,也不注重采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对爱国主义相关知识理论没有真正消化吸收,仅是为了考取好的成绩而死记硬背,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受到严重弱化。

教师对相关知识的讲解不透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与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实际成效具有直接的联系。目前,有的教师对国家政策知识缺乏深入的学习与了解,这样导致其没有将爱国主义相关知识讲深讲透,进而使得学生对该方面的知识理论一知半解。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将教学主要精力放在了应付考试上面,没有精心做好备课;第二,在日常的教学研究中,部分教师重点关注试题、教学内容的改进等方面的研究,忽视了对国家最新政策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意义认识不足导致的。

道德与法治课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有效性策略

转变教育观念,切实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在新课改政策的指导下,从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老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在提升该门课程教学质量和价值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摒弃以往死记硬背等应试教育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厚植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情怀上,这样才能该课程设置的应有之义。任课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开展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具备优秀的爱国精神品质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学生们践行爱国主义的意识和能力。要引导和启示学生,对爱国主义的价值内涵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接受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当中,学有所思、学有所悟,这样才能有效将理论教育转化为实践成果,将爱国主义精神情怀牢牢地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有意弱化理论知识的背诵,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观看学习爱国主义主题的相关影视片和真实案例,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真正弄懂什么是爱国、为什么爱国、怎样去爱国等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便能够得到有效加强。与此同时,教师要严格按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制定爱国主义培养的小目标,以此来为爱国主义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另外,教师还要不断加强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学习应用,不断提升教学业务水平,以此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加生动深刻的学习体验。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要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以此来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的效果,让爱国主义情怀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操作练习中增强对爱国主义价值内涵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形象生动理念,促进其自觉将所学与爱国主义有关的知识转化为积极行动。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此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想象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救亡图存奋斗牺牲的场景,使其深刻感悟和领会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真谛,从而让爱国主义意识默默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指引学生发展与成长的方向和动力。这样的实践教育要比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解更加生动有效,更能够赢得学生的思想情感共鸣,从而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怀厚植效果。

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想要取得理想的成效,需要充足的优秀教师来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因此,学校要加强该门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有效厚植。教师要加强国家政策知识的学习,丰富自身的教学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以此来将爱国主义知识向学生进行生动深入地讲解。与此同时,要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空间与载体,要让爱国主义教育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入生活,打造多元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以此来提升教育实效,将爱国主义情怀根植到学生心中。

教师在实践中,要积极尝试更多的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理解与掌握,要让学生对爱国产生强烈的思想情感共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有效拓展教学内容,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大国重器”等近年来热播的纪录片,作为教材知识的有效拓展和补充。纪录片“大国重器”对我国机器设备制造发展历程进行了生动的介绍,其选择的案例故事也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够对学生产生较强的鼓舞和激励,让学生从中获得深刻的感悟。再如,《超级工程》介绍了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成果,能够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准确清晰了解我国现代化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培养和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去积极践行爱国主义的价值内涵。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先进独特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形象生动地讲解我国在国家外交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视频、图片、纪录片的学习观看,讓学生理解和掌握我国在增强世界影响力和彰显大国地位方面做出的伟大决策和部署,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时代的广大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可以说,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的培养,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的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广大青少年能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与国家民族共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意识,并将这份意识和情怀积极践行到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中,才能为其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与保障,才有助于国家未来事业的兴旺发达。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精神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在该课程教学中突出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才能在广大青少年的灵魂深处打下深深烙印。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情怀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赣鄱情怀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爱国主义教育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五老”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