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2023-01-30何淑娟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第一小学

成功密码 2022年5期
关键词:群文文本课文

◎何淑娟(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第一小学)

初次接触群文阅读,我在思考什么是群文阅读?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如何开展群文阅读?在经历了半年的专家手把手的指导和多次的实践课后,我对群文阅读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谈谈我的见解。

一、群文阅读是什么

群文阅读是指在短时间内对一个主题进行多文字阅读。事实上,群文阅读并非没有科学依据,一些研究人员早已经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关的试验与探索。比方说,著名教育工作者霍懋征提出的“一篇带多篇”的教育方法,窦桂梅提出的“主题单元”等。事实上,他们都在群文阅读领域展开了深刻的研究。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为中心选择文章小组,老师指导学生以主题为中心进行阅读和建构,最终形成共同认识的过程。它与群体单元教学和主题阅读有一定的共性,又存在自己的特性。

二、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

朱熹曾讲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对学习的各个方面越有益。然而,关于怎样塑造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流派。过去的语文教学课程局限于单一的文本内容,以朗读和理解句子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没有从实质上改变语文学习“数量少、费时间、成果差、效率慢”的情况。目前,小学语文教育改革需要修改阅读材料和阅读战略,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高阅读效率。然而,例如,我们目前使用的语文教材大多数是按主题编排的,每个单元有三四篇文章,大部分教师按照编排的课文顺次教学。然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在小学,特别是高年级,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以安静的方式阅读、浏览,一般阅读材料至少每分钟300个字,并根据需要扩大知识面和收集信息。假如教师能够在上课的时候引入更多的小组文本,打破单一内容的分析教学模式,教学效率必定会大大提高。

三、群文阅读和文本阅读有什么不同

(一)文本不同

文本阅读教学是以模型文本为基础,并进行逐一教学。这些文章是经过专家修改、调整和审查的, 因此其结构和技巧是一致的。而群文阅读教学所选择的文本相对完整,保有作者的个人风格,它们在立论、观点、结构以及情节上,具有差异性。

(二)教学方式不同

文本阅读教学强调每个单词的阅读、发出声音的阅读、优美的阅读,大部分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再与标准的回答和模式联系在一起,引导出完整的句子、正确的语法实践和表达。群文阅读教育通常集中于安静的阅读,侧重于跳过、浏览、省略的读法。孩子们积极地设计、讨论主题,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三)评价方式不同

文本阅读教学的评价内容主要与知识、技能和相关主题密切相关,其中大多数都有标准答案。而群文阅读教育侧重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理解,侧重凸显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如何确定议题

群文阅读成功与否,很大限度上取决于教师把什么样的文章放在一起。群文阅读会在文章之间建立联系,并根据特定主题将它们合并。

以“作家”为主题进行群文阅读。比方说将鲁迅所撰写的《少年闰土》《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设计到一块,学生很快就能了解鲁迅的写作风格。

以“体裁”作为议题进行群文阅读。例如,把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大鹅过生日》放在一起,学生就能快速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以“写作方式”作为议题。例如,将《桥》《诺曼底号遇难记》《雪夜》《窗》等文章放在一起,这些作品都用到设计悬念这一写作方式。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对这一写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就会更加深刻。

将“人文主题”为议题。比方说,将有关父爱的作品《背影》《地震中的父与子》《父爱深深》《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设计到一块,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也是父爱吗?”“父爱的表现方式有哪些?”通过思考与探究,学生对于“父爱”这一主题会产生更真切的理解与认识。

五、群文阅读的操作方式

在实践中,群文阅读的操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篇带多篇和课内多篇。

一篇带多篇是指从课内一篇文章引申出课外多篇文章的操作模式,通常需要两个课时,一个课时用于精读,精读课内的文章,一个课时用于阅读由这篇文章衍生出的一组文章。例如教师在教学《军神》这篇文章,在讲解了这篇课文后,引出《丰碑》《钱学森》《把掌声分给她一半》这三篇课外文章,围绕“刻画人物的形象”这一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通过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方式去刻画人物形象,从而拓展写作学习。

课内多篇是指调整教材为课文的顺序、调整议题等,用群文阅读的理念去教一组课文。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对文章比较熟悉,有自己的见解才能侃侃而谈,所以这个模式难度较大,高年级段的学生可以尝试这一模式。例如,在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中的《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都是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那么我们可以围绕这些文章让学生对鲁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推荐学生共读《小学生鲁迅读本》。

六、实施群文阅读的有效教学手段

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已被很多教师运用到教学中,但是要想使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实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完成一篇课文大致需要两个课时,第一节课以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新单词为主。在第二节课中,教师带领学生精读课文,深入课文,解决相关问题。这种方式限制了孩子们阅读水平的提升。而群文阅读通常是用一个课时去略读三四篇文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从而影响教学进度。为此,教师须进行充分的备课,在教学前把文章发到学生的手中,并准备好预习单,让学生熟读这几篇文章后完成预习单,解决问题,便于在课内交流。

2.调整教材,减轻孩子负担

在没有丰富的阅读资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整合教材的方式来进行群文阅读,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课文时,第一组以“我们的家园”为主题,分别为《山雨》《山中访友》《索溪峪的“野”》《草虫的村落》,第二组以“保护地球”为主题,分别为《鹿和狼的故事》《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三组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分别为《跑进家来的松鼠》《老人与海鸥》《金色的脚印》《最后一头战象》,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我的家园》,进行合并单元教学。第一组的文章侧重发现自然美,第二组侧重保护自然,第三组的文章则探究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现在把三组文章放在一起阅读,再适当补充一些资源,就可以形成合力,比较充分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

群文阅读的方式打破了被动的教育模式,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讨论,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大量理论支持的前提下,不断地去实践、探索,教师要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改变方法,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同时,教师要磨炼耐心,学会坚持,督促自己不断地去阅读,丰富自己的阅读量,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学习更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把每一点收获和进步转化到教学中。让我们在群文阅读过程中,一起享受乐趣,增强阅读能力,提高阅读品质。※

猜你喜欢

群文文本课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背课文的小偷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群文活动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