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易适数字化全口义齿临床效果评价

2023-01-30赵旭斌赵文艳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全口义齿压痛义齿

赵旭斌,马 燕,刘 薇,赵文艳,景 捷

上下颌牙齿缺失后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咀嚼和发音,而且由于牙槽嵴的吸收还会造成面部塌陷,进而影响患者美观和心理健康[1-2]。传统全口义齿制作主要取决于医生和技师的经验,医生和技师的主观因素对义齿制作过程有非常大的影响,并且义齿在制作过程中的排牙、装盒等工序也存在一定的误差,而数字化全口义齿修复系统具有修复时间短、精确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3-4]。本研究旨在观察数字化技术在无牙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并将其与传统的制作方法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银川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收治的无牙牙合修复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数字化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69±1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8例,女7例,年龄59~72岁,平均年龄(65±7)岁,2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修复前均签署全口义齿修复的知情同意书。2组均由同一名修复医生取模和戴牙。

1.2 纳入标准:患者上下颌牙齿均缺失,能够承受并可接受全口义齿修复,牙槽嵴为Ⅱ~Ⅲ类,无颞下颌关节病病史,无干燥综合征,口腔黏膜色泽和质地均无明显异常,无精神疾病,具备填写答卷的能力,且愿意合作者。

1.3 排除标准:患有精神性疾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症及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口干或唾液分泌量大、口腔黏膜疾病、松软牙槽嵴,无法配合治疗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采用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方法,用印模膏和藻酸盐印模材制取初印模,灌注石膏,在石膏模型上填倒凹、涂布分离剂,利用光固化树脂(沪鸽)制作个别托盘。采用边缘整塑蜡进行边缘整塑,藻酸盐取终印模,灌注超硬石膏。光固化树脂制作暂基托,用息止颌位法、卷舌后舔法和面部三等分法等方法确定颌位关系,按照上颌架、排牙、试戴蜡型、装盒、烫盒、填胶、热固化、打磨、抛光、试戴等程序进行。

1.4.2 观察组:采用数字化技术制作全口义齿进行修复。①采用印模膏制取初始印模,同时记录初步颌位关系、上颌前牙切缘位置、笑线及中线等;②用吉尔巴赫MAP400模型扫描仪扫描初始印模,匹配初始颌位记录,建立上下无牙牙合数据模型,利用CAD/CAM根据匹配的原始颌位关系设计制作出带有牙列的诊断义齿,并用聚乳酸(PLA)打印材料(北京巴登技术有限公司)打印制作;③试戴诊断义齿,用沪鸽Ⅲ型轻体制取终印模,检查并最终确认颌位关系,将确认后的模型交给技师;④技师对确认后的印模扫描后,设计终义齿,用树脂打印全口义齿,翻制阴模,插入相同型号的人工牙,注塑基托加工后戴入。

1.5 效果评价

1.5.1 修复可行性评价:在同一位修复医生指导下,观察组患者填写调查问卷,记录对数字化修复的理解、接受程度,能否接受数字化全口义齿修复,能否在医生指导下参与到全口义齿的制作过程中。

1.5.2 试戴蜡型时垂直距离和水平关系的重新确定:试戴蜡型时因之前确定的垂直距离和水平关系有误而需要重新确定的患者数。

1.5.3 初戴修复体所用的时间:记录初戴义齿时调改至义齿边缘长度合适、咬合稳定所用的时间,比较2组时间的差异。

1.5.4 初戴后复诊调改的次数和压痛点数:记录初戴后至使用无任何不适这段时间内患者复诊调改修复体的次数,以及修复体对黏膜的压痛点数量,比较2组修复体试戴后的差异。

1.5.5 修复体评价:修复后由同一名医师协助患者填写《全口义齿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含总体满意度和分类满意度,其中分类满意度有咀嚼功能、美观程度、语音功能和固位功能5项内容,5项内容中的每一项都有5级评价,分别为非常不满意(0分)、不满意(1分)、一般满意(2分)、满意(3分)、非常满意(4分)。

2 结果

2.1 修复方法可行性评价:经过医生的讲解和沟通,观察组15例患者能够理解固易美数字化全口义齿修复,在医生指导下均顺利完成取模和修复体制作,接受并成功完成数字化全口义齿修复。

2.2 试戴蜡型时垂直距离和水平关系的重新确定:观察组有1例患者因为水平关系有误重新确定了水平关系,对照组3例水平关系有误,1例垂直距离有误。

2.3 初戴修复体: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初戴,观察组修复体的试戴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说明观察组固易美数字化全口义齿在义齿的边缘长度和咬合方面都要比传统的方法精准,故试戴时间缩短。

2.4 初戴后复诊调改的次数和压痛点数评价:观察组初戴后复诊调改次数和压痛点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初戴修复体时间、复诊次数和压痛点比较

2.5 修复体满意度评价:观察组15例患者总体满意,对照组1例患者不满意,2组修复体总体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类满意度中,2组美观程度、语音功、咀嚼功能和固位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分类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全口义齿修复一直以来都是口腔修复工作中的难点,不仅医生的工作经验对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影响很大,而且整个制作过程要经过取模型、确定咬牙合关系、排牙、试牙、装盒、冲蜡、填胶、打磨等多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的误差都会直接影响修复效果。一个修复效果良好的全口义齿可以明显提高和改善牙列缺失患者的生活质量[5]。

为了减少制作过程中的步骤和误差,很多学者希望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制作全口义齿,但是由于全口义齿的复杂性,导致很多数字化全口义齿制作系统都只是参与到全口义齿制作的某个步骤,没有实现完全数字化[6-9]。国外研发团队研发了几款数字化全口义齿修复系统,但都不同程度存在记录颌位关系时难度高、排牙复杂等问题[10-11]。国内学者研发了几款全口义齿制作的系统,证实了数字化全口义齿在义齿的压痛点个数、患者满意度及咀嚼效率方面都优于传统方法制作的全口义齿[6,12]。本研究从医患双方角度分析发现,数字化技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制作过程中的误差,并且减少了患者的就诊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增加了义齿的固位力,提高了修复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打印诊断义齿时CAM自动适配了已储存在系统里的全口义齿的模板,而模板的数量有限,缺少了一些个性化的设计。

总之,数字化技术制作全口义齿在临床中可行,并且在一定程度让全口义齿制作更加精准,减少了患者就诊的次数,提高了修复效果。

猜你喜欢

全口义齿压痛义齿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老年微创种植国家级学习班通知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通知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义齿稳固剂改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临床研究
三种精密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