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点与演进: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回溯与展望

2023-01-30于浩然母庆磊

体育师友 2022年4期
关键词:竞技期刊理论

于浩然, 母庆磊

(1.成都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2.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四川 成都 611844)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运动训练规律, 及有效组织运动训练活动行为的科学[1]。 运动训练理论作为竞技体育的理论根基, 其演变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影响。 多年来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特别是在2035 年要成为体育强国远景目标提出后, 加之北京成为 “双奥之城” 的背景下, 作为竞技体育的主要部分, 关于运动训练的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和结构之间关系的图表[2]。 可视化技术用于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 挖掘、 分析、 构建、 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其关系[3]。 基于此运用科学知识图谱绘制软件 (CiteSpace 6.1.R2), 从宏观上分析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从微观上探讨具体的研究热点和动态演变过程。 对近十年间我国关于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深入分析, 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与研究发展趋势, 对推动运动训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CNKI 作为数据检索的来源, 采用 “高级检索” 方式, 检索办法为: 关键词为运动训练 (精确匹配)。 以全部期刊为来源, 学科设置为 “体育”, 检索时间跨度设置为2012-2022 年, 检索日期为 2022 年 6 月 21 日, 共检索到776篇与本研究相符的文献, 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献有131 篇。 在此要说明的是, 本研究选择的期刊范围是 “全部期刊”, 而不只是将“核心期刊” 作为研究对象[4]。 主要有以下两点想法: ①核心期刊的名单和数量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②单从文献角度来看, 核心期刊的数量在该研究主体中的占比还不足1/5, 如只选择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其余的所有期刊, 明显降低了研究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其研究质量、 可信度将大打折扣。

1.2 研究方法

运用CiteSpace6.1.R2 可视化软件, 将时间跨度 (Time Slicing) 为 2012-2022 年的 776 篇文献数据输入其中, 时间切片 (Years Per Slice) 设置为 1 年, 选择聚类分析、 时区聚类等操作, 绘制出共现网络、 时区演变等可视化图谱,以直观展示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动态演变。

2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空间分布特征

对期刊来源、 主要作者与机构共现等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方面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结合CiteSpace 可视化知识图谱, 整理运动训练理论近十年研究成果的概况, 为之后文献的重要特征分析奠定基础。

2.1 期刊来源情况

分析某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分布情况, 有助于确定该领域的核心刊物[5]。 从CNKI 中检索到的有效文献共计776篇, 其中核心期刊有131 篇, 占总量的16.9%。 由此可见近十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整体研究水平较低。

据表1 可知, 近十年CNKI 中关于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刊载数量前10 名的期刊共计发表 80 篇文献, 约占总数的10.3%。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 若排名前10 名的期刊在某一研究领域总发文量能够占该研究领域总体发文量的33%以上, 则能够说明该研究领域成果发表较为集中, 能够形成稳定的期刊群。 因此, 可以得出结论, 关于我国近十年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没有形成稳定的期刊群。

表1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文献期刊分布 (前10)

2.2 主要作者与合作情况

据CiteSpace 6.1.R2 软件统计得出, 近十年共有303 人研究过运动训练理论, 从表2 得知, 近十年该研究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仇乃民, 共发表论文10 篇。 运用普莱斯定律分析在该领域是否形成稳点的高产作者, 其理论计算公式为(max 为某一研究领域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发表的论文数, 本文 max=10) 代入公式, 得到 N≈2 篇论文, 即发表2 篇及以上运动训练理论论文的作者属于高产作者。 经过进一步统计计算得出, 我国高产作者有61人, 共计发文量为140 篇, 占检索到样本总数的18% (<50%),根据普莱斯定律分析得出, 近十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没有形成稳定的高产作者群体。

表2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作者分布 (发文量>3)

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够实现优势资源的互助, 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还可以提高研究成果的产出效率, 同时也可以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 为此运用CiteSpace 6.1.R2 绘制作者共现图 (图 1)。 得出: ①总共有303 人进行过理论的研究, 但图谱整体表现出较为分散的状态。 说明研究者多, 局面繁荣, 美中不足的是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 没有形成固定的研究团队, 基本处于各自为阵的研究状态。 ②有两大以人数居多的合作关系: 一是由金成平、 胡海旭、 余银、 高平和石磊组成的5 人合作团队; 二是由金爱娜、 金其贯、 胡要娟和王云峰组成的4 人合作团队。 ③其中第一个合作团队分别来自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监控大数据中心、 武汉体育学院; 第二个合作团队来自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由图1 可知,近十年专业体育学院间的合作要更为频繁, 且不局限于本机构单位。

图1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作者共现图

2.3 研究机构与合作情况

分析研究机构的分布表现, 可以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前瞻性知识源和传播演化的扩散源, 可以评估该机构在“运动训练理论” 研究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 进而能够直观地为该领域的学术合作、 资源互助等方面提供建议。 经统计, 近十年有过 “运动训练理论” 研究的国内机构有 286家, 发文量排名前10 的机构有7 家是专业体育院校 (表3), 说明近十年该领域的研究机构主要来自专业体育院校。当然这只能说明专业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的侧重点不同,并不能说明普通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弱。

表3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机构发文量分布 (前10)

运用 CiteSpace 6.1.R2 绘制研究机构共现图 (图 2), 得出: ①出现以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等为核心的机构, 并开始渐渐出现该研究领域的 “龙头” 机构。 ②近十年该领域研究机构之间连线较少, 但节点分布较为均匀, 可以看出近十年关于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合作机构群体较少, 合作的机构数量也较少, 此外该领域交叉合作的表现不太明显,但研究机构的整体数量还是可观的。 ③存在例如: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等机构。 这类机构虽然发文量较多, 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在合作机构的数量上很少, 甚至没有合作的机构。 这类机构独自研究, 自主研究的能力较强, 但缺乏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交流可能会对其之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有不良的影响。

图2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机构共现图

3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热点与动态演变

3.1 研究热点

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动态变化的量称为研究热点, 反映了研究人员在特定时间对特定问题的关注[6]。 外部表现为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出现, 表明研究课题的关键词出现频率有所增加等。 通过分析关键词的出现频率, 可以判断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并找出研究热点的发展趋势[7]。 关键词作为研究主题的高度泛化, 能够反映文章的本质属性, 如某个关键词在某一领域的研究中出现频数较多, 则可以说明该关键词所代表的主题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

为分析近十年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运用CiteSpace 6.1.R2 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图谱的绘制 (图 3)。 进一步统计得知, 在检索到的 776 篇论文中共出现关键词458 个, 并按照出现频数的高低与关键词中心性的大小进行排序, 取前10 名绘制成一个表格 (表4)。

表4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关键词情况 (前10)

从图3 可以看出, 近十年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以 “运动训练” 关键词为核心, 派生出众多关键词分支, 它们之间联系紧密, 相互影响。 整体上来看, 近十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教育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 主要服务对象是青少年、 大学生和运动员这三大主体; 研究主要用于竞技体育的发展。

图3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主要有5 大研究热点, 分别是: ①运动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与应用, 如金雪莲[8]的 《运动训练学知识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②高校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 如孙梦瑶[9]的 《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③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的研究, 如孙文芳和赵明[10]的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运动训练发展趋势研究》; ④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研究, 如张栋[11]等的 《中国北欧两项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特征及训练策略分析》; ⑤青少年运动训练的研究,如彭萌[12]等的 《国家竞走青少年队重点运动员高原训练分期特征分析》。

3.2 研究热点的动态演变

为进一步研究每一年度的研究热点变化趋势, 运用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 并配套相关设置, 绘制出关键词时区共现图 (图 4), 再绘制出关键词突现图 (图 5), 以便更直观、 清晰地看到各个时区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动态演变和整体发展过程。

从图4 可以看出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为: 体育教学和体育教育中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青少年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高校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的研究——体育强国下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 根据时间线可知关于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在十年间不断地发展, 研究内容逐渐多元化, 更加切合当下新时代的发展实际。

根据图5 可知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突现词的强度, 强度越高则该研究主题受到的关注度越高, 并通过追寻关键词的变化, 可以找出该主题在不同时间的动态演变趋势。 强度最高的关键词为 “体育教学”, 但其持续时间较短, 仅有2 年时间, 这说明这两年间关于体育教学中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大热点, 备受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一时间研究成果众多。 强度次之的关键词为 “协调发展”, 说明广大学者在研究运动训练理论时更多的关注点在于运动训练理论在当下竞技体育发展新阶段下的协调发展。 持续时间并列第一的关键词为 “高校体育” “运动员” 和 “康复”, 说明对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学者们一直关注的重点在运动训练对高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运动训练理论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 及训练过后的康复与恢复问题。

图5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关键词突现图 (前10)

4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热点展望

4.1 研究理论上的深度剖析

理论上的深度剖析指运动训练理论在自身学科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展开的关于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13]。 在理论研究上, ①对竞技体育的价值深入研究; ②对双核结构的内部特点深入分析; ③对运动训练的基础原理深入解析; ④对训练原则及其应用的研究; ⑤对运动训练各种分期的比较研究; ⑥对不同项目, 不同项群青少年和顶尖运动员的培养研究。 在实践研究上, ①对各种操作方法深入研究; ②对各种控制方法的应用研究; ③对新型训练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④对监控指标的类别及功能的研究; ⑤对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细致的划分, 以便计划训练进程和内容;⑥对不同项目比赛期间的训练和控制的研究。

4.2 跨学科的交融研究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学科有: 统计学、 测量学、 生理学、 解剖学、 心理学和营养学等。 多学科的交融合作研究推动了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 实现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深度发展, 要优化多学科的结构。 这就要建立完善的多学科合作链, 同时要有完备的多学科共生体系,做到不同学科相互影响, 互相促进, 成为一个整体运作的系统, 而不是拼接式的简单构成; 要引进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 发挥所长, 加强沟通合作。

4.3 研究方法的创新

运动训练学作为以生物科学为根基, 以人文科学为导向, 以训练方法为手段, 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标的科学[14]。研究方法作为一项研究的大基调, 决定了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 理论质量和发展的高度。 要运用好现代的科技手段, 研究数字化、 智能化等训练方法, 使用高科技设备对运动员的训练实时监控, 进而从中发现问题, 以实践推动理论的发展, 从中寻找短板, 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同时要加入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应用, 不断创新现代研究方法。

5 结论

(1) 期刊分布不符合布拉德福定律, 没有形成稳定的期刊群。 (2) 研究作者没有形成稳定的高产作者群体, 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 (3) 研究机构分布均匀, 但合作群体较少, 并且专业体育院校发文较多。 (4) 运动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与应用; 高校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 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训练监控的研究; 关于青少年运动训练的研究, 是该领域的5 大研究热点。

猜你喜欢

竞技期刊理论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期刊问答
竞技精神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