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分析
——以衡阳市为例
2023-01-30彭春兰
彭春兰
(南华大学 体育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是指对青少年身体健康、 完好状态乃至成年期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通称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1]。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 易发健康危险行为, 危害其身体健康, 甚至引发成年期疾病[2]。 相关研究已证明体育活动对多种健康危险行为有良好的干预效果[3-8]。 对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有利于明晰两者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充分发挥体育锻炼在健康危险行为干预方面的作用。 基于此, 本研究于2022 年3-4 月对衡阳市1727 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为制定健康危险行为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22 年3-4 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 第一阶段从衡阳市抽衡阳县、 祁东县、 耒阳市 (县级市) 3 个县。 第二阶段在上述3 个县, 抽取农村初中, 县级初中、 高中各一所, 初中共 6 所、 高中共 3 所,共9 所中学。 第三阶段在每所中学1-3 年级, 各抽取1-2个班, 初中共24 个班级, 高中共 12 个班级, 调查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自愿参加, 根据班主任的反馈及学籍档案中相关医疗机构的诊断报告, 剔除患有心理疾病、 智力障碍和精神方面疾病的学生 (n=6)。 共发放问卷 1783份, 剔除空填或错填等无效问卷56 份, 共获得有效问卷1727 份, 有效率 96.86%, 其中初中生问卷 1067 份, 高中生问卷共 660 份; 初中男生 526 份、 初中女生 541 份, 高中男生 315 份、 高中女生 345 份; 初一 490 份、 初二 330份、 初三 247 份, 高一 291 份、 高二 171 份、 高三 198 份;初中生平均年龄 (13.83±2.00)、 高中平均年龄 (16.59±2.23)、 总平均年龄 (14.20±4.11)。
1.2 调查工具
1.2.1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PARS-3)
该问卷由日本心理学家桥本公雄 ( KIMIO HASHIMO TO) 编制, 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9]等引进、 修订, 该量表通过运动强度 (轻微运动=1、 低强度=2、 中强度=3、 短时间高强度=4、 长时间高强度=5)、 频率 (每月 1 次=1, 每月2~3 次=2, 每周 1~2 次=3, 每周 3~5 次, 每天 1 次=5)、 时间 (<10 分钟=0, 11~20 分钟=1, 21~30 分钟=2, 31~59 分钟=3, ≥60 分钟=4) 来评价运动量, 以运动量得分衡量体育锻炼水平, 运动量得分=强度×频率×时间, 运动量最高分为100 分, 最低分为0 分, 得分≤19 分为低体育锻炼等级(简称低等级), 20-42 分为中体育锻炼等级 (简称中等级),≥43 分为高体育锻炼等级 (简称高等级)。 对PARS-3 问卷的3 个条目进行因子分析, 抽取特征根大于1 的因素1 个,共解释方差的 66.16%。 该问卷 KMO=0.73, P<0.001, 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2。
1.2.2 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
问卷设计参照中国疾病防控中心制定的 《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 (初中、 高中生版)[2]并结合本文研究目的, 经预调研后确定的问卷, 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偏食、不健康减肥、 步行违规、 非安全场所游泳、 缺乏安全感、吸烟、 饮酒、 网络成瘾等13 种健康危险行为。 偏食是指讨厌吃某类食物 (水果、 肉类、 蔬菜等); 不健康减肥是指过去1 个月, 曾采用故意呕吐、 吃减肥药等方式控制体重;步行违规是指过去1 个月, 曾过马路时不走人行横道、 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非安全游泳是指过去12 个月, 到没有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1 次; 缺乏安全感是指过去12 个月,上下学时感觉安全没有保障; 打架是指过去12 个月, 曾与他人打架≥1 次; 孤独感是指过去12 个月, 曾有强烈的孤独感; 失眠是指过去12 个月, 曾经因为担心某事而失眠;伤心绝望是指过去12 个月, 曾因为伤心绝望而连续两周停止日常活动; 自杀意念是指在过去12 个月, 曾认真考虑过自杀; 吸烟是指过去1 个月, 曾≥1 天吸烟; 饮酒是指过去1 个月, 曾≥1 天饮酒; 网络成瘾是指过去 7 天, 每天上网的时间≥4 小时。 问卷的信度采用重测法, 两次调查的结果(前后间隔 15 天) Pearson 相关系数为 0.899, P<0.01; 问卷的效度检验采用专家判断法, 经3 次修改, 最终有92%的专家评价达到较高和高水平。
1.2.3 调查方法
将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和 《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 装订成册, 平衡问卷的呈现方式, 以班级为单位,在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指导下自愿、 独立、 匿名填写, 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 本次调查的指导员均由南华大学体育学院的老师担任。
1.2.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 软件对问卷进行编码和双录入、 应用SPSS 25.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不同特征中学生体育锻炼状况、 不同体育锻炼等级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当 n≥40 且所有 T≥5 时, 采用一般 c2 检验; 当 n≥40 但有 1≤T<5 时, 采用校正的 c2 检验; 当 n<40或有T<1 时, 采用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 体育锻炼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 分别以偏食、 不健康减肥、 步行违规、 非安全场所游泳、 缺乏安全感等 13 种健康危险行为作为因变量 (是=1, 否=0), 以低体育锻炼等级 (低=1, 其他=0)、 中体育锻炼等级 (中=1,其他=0)、 高体育锻炼等级 (高=1, 其他=0) 为自变量, 调整可能的人口学影响因素包括性别、 民族、 学段、 是否独生子女, 是否留守、 是否住宿、 父亲和母亲职业、 父亲和母亲学历、 家庭类型。 纳入标准 α 入=0.05, 排除标准 α出=0.10。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衡阳市中学生体育锻炼状况
1727 名中学生中有 66.24% (1144 人) 为低体育锻炼等级 (体育锻炼不足), 27.16% (469 人) 为中体育锻炼等级,6.60% (114 人) 为高体育锻炼等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951.103, P<0.05)。 在性别方面, 低体育锻炼等级男生(70.51%, 593/841) 高于女生 (62.19%, 551/886), 中体育锻炼等级女生 (33.52%, 297/886) 高于男生 (20.45%,172/841), 高体育锻炼等级男生 (9.04%, 76/841) 高于女生 (4.29%, 38/886), 不同性别学生各体育锻炼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2=46.383, P<0.05)。 在学段方面, 低体育锻炼等级 (体育锻炼不足) 初中生 (73.76%, 787/1067) 高于高中生 (54.09%, 357/660), 中体育锻炼等级初中生(19.49%, 208/1067) 低于高中生 (39.55%, 261/660), 高体育锻炼等级初中生 (6.75%, 72/1067) 高于高中生(6.36%, 42/660)。 不同学段体育锻炼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2=84.273, P<0.05)。
2.2 衡阳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状况
调查显示, 衡阳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 偏食 35.96%, 不健康减肥 25.65%, 步行违规 2.14%,非安全游泳12.04%, 缺乏安全感3.13%, 打架20.27%, 孤独感 4.05%, 失眠 4.00%, 伤心绝望 19.80%, 自杀意念23.16%, 吸烟5.96%, 饮酒17.25%, 网络成瘾2.26%。
2.3 衡阳市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健康危险行为关系
2.3.1 不同体育锻炼等级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
衡阳市中学生不同体育锻炼等级不健康减肥、 打架、孤独感、 自杀意念、 吸烟、 饮酒危险行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2 分别为 15.102、 35.387、 36.481、 8.638、 39.065、39.490, 均 P<0.05) (见表 1)。
表1 不同体育活动水平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
2.3.2 衡阳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体育锻炼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由表2 可见, 调整人口学因素进行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低体育锻炼等级与打架、 自杀意念关系有统计学意义, 中体育锻炼等级与不健康减肥、 饮酒行为有统计学意义, 高体育锻炼等级与孤独感、 失眠、 自杀意念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
表2 衡阳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体育锻炼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研究发现, 衡阳市66.24%的中学生体育锻炼不足, 高于河南省 63.00%[10], 高于新疆塔城 59.60%[11]。 偏食、 自杀意念高于湘西州[12], 吸烟率高于郑州市[13]。 原因可能是衡阳市这些区域的学生健康意识普遍缺乏。 研究发现低体育锻炼等级中学生打架发生率较高, 打架是动物攻击性的一种常见的外在表现, 攻击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预防中学打架等校园暴力行为的关键在于对攻击性合理的疏导,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为其提供了不断的宣泄机会, 降低了其攻击性[14]。 同时,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更多的机会感受运动员这一角色, 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其遵守规则的意识, 提高其体育道德, 另一方面也可以逐渐改变其对于“竞争” 的理解, 体育中的竞争多是依靠刻苦的训练、 冷静的头脑、 合理的技战术, 而不是靠打架等简单粗暴的方式, 这都有助于降低中学生打架行为的发生率[15]。
研究发现, 高体育锻炼等级中学生发生失眠的概率较高, 造成的原因可能是频繁的参与体育运动, 更可能导致运动疲劳的发生、 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失衡、 大脑皮质功能活动紊乱而导致失眠[16]。 另外, 由于中学生的学习性质, 频繁参与体育锻炼可能对其饮食、 学习、 情绪等诸多方面造成影响, 也可能是造成失眠的一个因素。 高体育锻炼等级的中学生自杀意念、 孤独感高于其他水平的学生, 这同相关的研究结论不同[17],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肥胖发生率增长较快[18],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对形体美有较高的追求, 有研究显示, 许多中学生频繁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减肥,提升自身的形象[19], 这也从低体育锻炼等级学生不健康减肥发生率较低, 而中高体育锻炼等级较高的发现得到了印证,因此, 高体育活动水平可能同不良的身体形象有一定的关系, 不良的身体形象可能会导致低自尊、 自杀意念、 抑郁等, 这可能会对高体育锻炼等级自杀意念、 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体育锻炼不足的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压力、 不良情绪的累积等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 中体育锻炼等级中学生饮酒行为的发生率较低, 而低、 高体育锻炼等级中学生饮酒行为的发生率均较高。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学习压力、 释放不良情绪,体育锻炼不足的中学生有更大的可能通过饮酒缓解学习压力和释放不良的情绪。 高体育活动水平的中学生相对中体育活动水平的中学生, 运动频率、 强度更大, 时间更长,更容易形成运动疲劳,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且 “饮酒缓解疲劳” 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 可能会导致高体育锻炼等级中学生饮酒行为的发生率较高[20]。 综上所述, 衡阳市中学生体育锻炼不足, 个别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比其它城市高,体育锻炼对部分健康危险行为有较好的预测所用。
4 建议
4.1 积极营造家庭体育氛围,培养孩子规律的锻炼习惯
家庭体育是培养孩子锻炼兴趣、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 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 不仅能够通过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 了解孩子的真实锻炼情况,也能够自由地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加强锻炼, 引导积极锻炼习惯的养成。 家庭成员体育参与的意识以及锻炼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 家长不仅要积极培养孩子的体育参与意识、 鼓励子女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而且需要以身作则的坚持体育锻炼, 在浓厚的家庭体育锻炼氛围里,能够使孩子潜移默化的感受到锻炼的乐趣, 更助于帮助孩子培养规律的锻炼习惯。
4.2 优化发展学校体育阵地,筑牢运动技能的学习环节
学校是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主阵地, 学校不仅要高度重视体育教育, 开足开齐体育课, 并确保每一堂体育课能够保质保量完成, 也需要根据地域特点, 精心选择适合学生锻炼的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营造生动活泼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习课堂氛围, 让学校不仅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重地, 更让学生真正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活动、 锻炼的伊甸园。 体育教师要时刻铭记“健康第一” 的教育宗旨, 合理安排学生锻炼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 能够帮助孩子弥补弱项、 发展强项, 逐步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水平。
4.3 协同共治社会体育环境,健全运动参与的重要平台
社会体育是体育的一个基本环节, 不仅能够有效补足学校体育的短板, 巩固和强化运动技能水平, 同时它也是运动参与、 运动交往的重要平台, 在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衡阳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仍然频繁发生, 尤其是不健康的减肥、 打架、 偏食、 饮酒、 伤心绝望危险行为仍然有着较高的发生率。 体育锻炼对部分健康危险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家庭、 学校、 社会理应协同共治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加强防控, 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