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烫伤宁膏药外敷联合艾灸疗法对Ⅱ期压疮患者愈合效果的影响

2023-01-29卢洪霞龙秀红李鲜范葵钰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期压腧穴压疮

卢洪霞, 龙秀红, 李鲜, 范葵钰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1. 门诊部;2. 护理部;3. 重症医学科一区;4. 神经内科二区,广西 南宁,530011)

压疮常见于患者的骶尾骨、脚踝、足跟及臀部等部位,是卧床患者护理不当的一种并发症,若未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则后续引发的败血症等会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命安全产生不良影响[1]。中医认为,压疮的发病原因与局部受压后的气血亏损、气滞血瘀和肌肤失养等多种因素有关,活血、祛瘀和通脉是压疮的基本治法[2]。经中药外敷可改善压疮患者的气血运行,艾灸可在高温下对创面起到杀菌作用[3-4]。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应用黄芩、黄柏、黄连、地榆、大黄和冰片等中药制成烫伤宁膏药,用于治疗Ⅱ期压疮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4例 Ⅱ 期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开展研究(批准号:2021-Y-122)。纳入标准:① 符合2019版《压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5]中关于压疮的诊断标准;② 经临床检查被评估为 Ⅱ 期压疮,可见患处皮肤溃烂、漫肿,腐肉周围有大量脓水;③ 无低烧、厌食等症状;④ 知悉本研究目的及内容,且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 易过敏体质;② 存在其他感染性疾病或免疫功能障碍;③ 合并恶性肿瘤;④ 伴有精神或认知障碍;⑤ 依从性差,不愿配合。将所有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2组的基线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明2组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基础干预。护理人员予以患者系统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充分了解压疮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现状,为其做好营养支持和饮食干预,告知其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食物。若患者可自行活动,则嘱其每隔15 min下床活动1次;若患者不可自行活动,则由护理人员每隔1 h协助其更换1次体位。应用充气床垫缓解患者的肢体压力,至少每隔3 h观察1次创面情况,帮助患者清创、换药和清洗伤口,并保持创面干燥。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给予其口服抗生素等抗菌干预,每隔8 h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1次患者的疼痛情况,若其存在明显的疼痛感,则予以口服消炎镇痛药等进行疼痛干预。

对照组在上述干预的基础上实施艾灸疗法干预,为期1个月。施护前,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确保其创面清洁、干燥,骶尾部取关元俞、膀胱俞和腰俞等腧穴;肩胛部取肩井、秉风和肩贞等腧穴;足跟取太溪、复溜和金门等腧穴;肘部取肘髎、曲池和手三里等腧穴,对相应穴位常规清洁和消毒后,将艾灸条点燃,在距离穴位5 cm处施以一起一落式雀啄灸,不可靠皮肤太近以免烫伤,以患者有温热感为宜,每处腧穴需灸15 min/次,3次/d。

观察组在以上干预措施的基础上,联合外敷自制的烫伤宁膏药,为期1个月,此膏药由黄芩、黄柏、黄连、地榆、大黄和冰片等中药制成。在确保创面清洁和干燥的情况下,用无菌棉签蘸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患处,涂抹时注意动作轻柔,涂抹完毕后用纱布覆盖,每隔6 h重复用药1次,4次/d。

1.3 观察指标

① 对比2组的24 h内压疮渗液量、创面情况和周边皮肤情况。24 h内压疮敷料干燥且无渗液记为0分;渗液不足5 mL记1分;渗液5~10 mL记2分;渗液在10 mL以上记3分。创面外观、颜色和水泡无异常记1分;皮肤无破损但呈浅红、浅紫色记2分;皮肤无破损但创面发红、发热伴轻度水肿记3分;皮肤有溃疡但无水泡、颜色稍浅记4分;有溃疡、颜色紫红、肿胀且有水泡记5分。外观、形状、颜色无异常记1分;皮肤无破损、发热或红肿且红斑缓解记2分;皮肤无破损但伴硬结、发热和红肿记3分;皮肤有溃疡伴红斑记4分;皮肤有溃疡、浸渍、红斑和水肿记5分。② 对2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进行对比。CRP参考范围为<10 mg/L,IL-6参考范围为<150.33 ng/L,IL-1β参考范围为<95.54 pg/mL。③ 采用压疮愈合评分量表(PUSH)[6]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评估2组患者的压疮愈合情况。PUSH的分数范围为0~17分,分值越高表示压疮越严重;VAS的分数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④ 对2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进行对比。VEGF参考值为242.9 ng/L,EGF参考范围为0.75~7.10 ng/mL。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临床指标比较

干预前,2组的24 h压疮渗液量、创面情况和周边皮肤情况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1个月后,2组的24 h压疮渗液量、创面情况和周边皮肤情况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指标比较分)

2.2 2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干预前,2组的CRP、IL-6和IL-1β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1个月后,2组的CRP、IL-6和IL-1β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3 2组压疮愈合情况比较

干预前,2组的PUSH和VAS评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1个月后,2组的PUSH和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PUSH和VAS评分比较分)

2.4 2组新生肉芽生长情况比较

干预前,2组的VEGF和EGF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1个月后,2组的VEGF和EG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创面生长因子比较

3 讨论

压疮的发病与长期卧床后形成的垂直压力、摩擦力及局部潮湿等外源性因素有关,因此,降低局部压力和摩擦力,并外用各种敷料及杀菌剂是改善患处皮肤损伤、促进溃疡愈合的重要手段[8]。但中医认为,压疮与患者素体久病所致的气血亏虚、经脉瘀阻等机制相关,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需对此类患者实施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疗法[9]。艾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外治法,通过对创面周围的腧穴取艾条分别实施熏灸干预后,可在高温环境下达到显著的杀菌效果[10]。

本研究采用的自制烫伤宁膏药由黄芩、黄柏、黄连、地榆、大黄和冰片等多种中药制成。方中黄芩归肺、胆、脾、大肠和小肠经;黄连归心、脾、胃、肝、胆和大肠经;两者均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归肾、膀胱经,可用于解毒疗疮;地榆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解毒和敛疮之功效;大黄归脾、胃、大肠、肝和心包经,既可凉血解毒,也可逐瘀通经;冰片归心经、肺经,可消肿止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自制烫伤宁膏药联合艾灸疗法干预1个月后,24 h压疮渗液量、创面情况和周边皮肤情况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PUSH和VA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均<0.05)。艾灸为一种常见的中医外治法,通过将艾灸条点燃放置于创面周围的特定穴位,可在热刺激的作用下,通过激发经气而起到显著的止痛、杀菌作用,对杀灭创面病毒、细菌和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均具有积极作用。为患者实施艾灸疗法的所取穴位均为压疮部位的常用腧穴,通过刺激这些腧穴可有效减轻患者创面的疼痛感,且本研究所用的灸法为雀啄式,通过在距离穴位皮肤5 cm处施以一起一落式熏灸可有效降低局部皮肤烫伤的风险,提升其安全性。有研究[11]结果表明,艾灸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在大量热能的作用下,逼出机体寒气,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实现消炎止痛之效果。本研究自制烫伤宁膏药中所含的黄芩、黄柏和黄连等主要成分均有一定的抗炎效果,故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干预1个月后的CRP、IL-6和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观察组的炎症反应改善情况更佳。得益于此,观察组对应的VEGF和EGF水平也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观察组的创面新生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也优于对照组。郑剑珍等[12]在其相关研究中表示,在予以Ⅱ期压疮患者药物外敷的同时,配合艾灸干预的效果更佳,其研究结果显示,经艾灸结合药物外敷后,观察组的压疮面积更小,创面愈合情况更佳,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予以Ⅱ期压疮患者药物外敷干预的同时,在其对应腧穴处实施艾灸疗法干预,可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增强创面愈合效果,且对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期压腧穴压疮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两种不同的伤口清洗方法在3期、4期压疮中应用的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旅途止泻按脾腧
生皮散对大鼠Ⅲ期压疮创面的保护作用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蒙药嘎木朱尔和美皮康联合治疗老年患者Ⅱ、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伤口床准备原则在Ⅲ、Ⅳ期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