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研究
2023-01-28高倜鹏陈泽伟苗雨亭
高倜鹏 陈泽伟 苗雨亭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区域物流
区域物流是指全面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而建立的适应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满足区域经济、政治、自理、军事等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空间结构和服务规模,实现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物流活动体系,以区域地理位置为前提,地理位置的差异性和客观性是形成区域物流的地理条件,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突出了大中型城市是处于区域经济的中心位置,是实现聚集经济性的主要空间表现形式。[1]
(二)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也叫“地区经济”。指分布于各个行政区域的那部分国民经济。它的形成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在长期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以及宗教等因素的作用,一些在经济等方面联系比较频繁的居民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2]
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长三角地区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为了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拉近区域间的联系,使用整体发展战略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长三角地区根据发展形式和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做出重要战略决策,实现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突破了原来的产业束缚,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极大促进了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了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发展。[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通过不断消除区际之间的贸易壁垒和限制,促进要素之间的自由流动,因此长三角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同样能够有效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长三角经济的一体化能够体现出明显的规模效益,在此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客观上为物流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市场机会;二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使得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着广泛的有效竞争,物流企业之间同样如此,尽管这种竞争会使部分物流企业面临较大的压力,但却能从整体上促进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最后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能够实现生产、流通以及消费等环节的良性互动,为物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服务。
三、长三角一体化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分析
(一)长三角物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长三角物流是社会经济和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纽带,没有高效合理物流作保证,经济发展最终会受阻碍,长三角物流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区域经济交换和贸易的效率。长三角物流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而言,物流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吸引加工制造业、金融、商贸等产业在长三角及周边聚集,长三角产业的聚集有利于资源共享,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对区域产业结构起到优化作用。同时长三角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乘数效应,长三角物流的发展往往带来长三角区域规模的扩大、航线的集中、货运量的增多等,因而需要加大长三角的投资来完善和延伸长三角的功能,进而可以促进地方制造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经济收入。
(二)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产生大量的物质货源。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产生大量的商品,而这些商品的相关贸易和进出口需要通过物流来完成。因此,区域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情况对物流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物流发展提供了保障条件。物流的发展既离不开劳动力、土地、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条件,也离不开人力资源、体制、政策等软环境的建设,而这些条件都要依赖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在性,不是单个系统或要素的增长,而是多个系统或要素在协调这一约束之下相互促进的整体综合发展。一方面,物流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增长也拉动物流的发展,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关系如图 1 所示:
图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促进关联图
表2 均值化处理
四、长三角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
(一)长三角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1.构建指标体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各要素之间的系统联系较复杂,为了更好理清各个要素间的联系,反映不同要素间的关联性,需要遵循科学、系统原则,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主要选取了生产总值(X1)、工业总产值(X2)、建筑业总产值(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5)、外贸进出口总额(X6)作为经济指标,港口货物吞吐量(Y)作为港口物流指标。)
2.建立模型。长江三角洲地区物流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较强,区域发展的确定性和动态性较强,可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系统。所以本文为了更好研究出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间的联系,建立了专业数据分析模型,计算出了数据间的关联性,关联数值越高,彼此间的关联性越强,数值越低彼此间关联性越弱。[4]
第一步,首先应指定这些数据的参考序列,根据表 1中数据,以长江三角洲各个地区的货物吞吐量 Y 为参考数列,记作Y={Y(k)|k=1,2,……,n},以生产总值(X1)、工业总产值(X2)、建筑业总产值(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5)、外贸进出口总额(X6)为比较数列,即Xi={Xi(k)k=1,2,……,m}。
表1 长三角物流指标和经济指标的原始数据
第二步,将这些对应的平均值处于被除的状态,而除数是原始数列的对应数据值,公式如下所示:
通过计算各个数据的均值分别为:
第三步,记为△(k)=|yi(k)-xi(k)|,k=1,2,…,n。结果如表 3 所示。
表3 绝对差值
从中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为:max △(k)=0.244,min △(k)=0.002。
第四步,关联系数计算公式为:
①分辨系数 p 的取值范围在 0~1 之间,这里取p=0.5。
第五步,关联度计算公式为:
② N 是序列的长度即数据个数,ri为比较数列Xi对参考数列Yi的关联度。
利用表 4,可计算得出,长三角经济指标与港口物流指标的关联度,见表 5。
表4 关联系数 年份
表5 长三角经济指标和港口物流指标的关联度
从上表的关联度数据表中,地区经济发展和长三角物流的关联度较强,国内外生产总值、建筑行业的经济生产发展总值、社会消费品的生产总值和物流货物的吞吐量的关联数值分别为0.7568、0.7436、0.5568、0.7234、0.5128、0.6136。在这些关联数值中,我们能够意识到区域物流和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较大,影响两者关系的指标包括社会零售总额和进出口贸易额;接下来就是外贸进出口额以及社会消费零售额两个指标;最末尾的两个指标分别是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建筑业总产值。生产总值和工业总值两者的关联度较高,且都大于0.7,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地区物流的关系密切,由此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得益于进出口的增长和外贸交易额的增长。最近几年,长江三角洲多个地区建立了综合保税区以此来带动地区物流的发展,保税区在成立后,各大工业园也相继出现,吸引了美国、新加坡和德国等国家的资本,促进了长三角沿江经济带的发展。
五、长三角一体化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优化物流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物流行业发展到今天,传统的物流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大规模、高密度的物流配送要求,尤其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项要素之间的流动愈加频繁,信息化和标准化已经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所以,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要尽快实现产业转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促进制造业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新材料和5G 等先进产业的快速发展,打破产业束缚,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信息化技术,如GPS技术RFID技术以及EDI技术等,通过建设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将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信息系统联系起来,实现区级之间的物流信息共享;鼓励物流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一体化的服务平台,改善现有的有点无网、有网无流的状态。[6]
(二)优化交通运输网络,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覆盖率较高,但是不同交通网络之间以及城市之间的衔接程度较低,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体系,不断优化港口、铁路以及公路网络,力争实现区域内的无断点交通。进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共生体,建设全面系统的网络生态体系。在航空工业发展方面,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面的物流网络;在铁路建设方面,要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搭建工作,加快铺设地区公路网和铁路网;公路建设方面,要尽快搭建全面快速的高速公路,取消高速公路部分收费项目,打通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公路收费站,实现ETC 的全覆盖,打通不同省市的道路阻碍;在水利运输方面,需要积极开发长江沿线地区的运力资源,推进地区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使用多样化运输方式打开地区经济发展通道,为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此外,长三角各城市的物流管理、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间要加强协作,优化物流网点布局,防止重复建设和过度建设,全面提升物流效率。
六、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正在逐渐增强,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当前,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区域物流的发展,长三角地区积极发挥区域经济的协调带动作用,构建全新的网络结构。同时,需要开拓区域产业发展思路,加快建设配套物流设施,构建标准的物流产业体系,完善交通互联基本设施,使其能够更好促进经济发展,促进长三角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