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桑产业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以广西河池民族农业学校为例

2023-01-28邓惠文

广西蚕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桑蚕蚕农蚕桑

邓惠文

(广西河池民族农业学校,河池市 546300)

蚕桑产业是河池市的特色农业优势产业,2021年河池市获得“中国丝绸新都”[1]的新称号。截至2020 年,全市桑园覆盖宜州、环江、东兰等11 个县区的129 个乡镇,桑园总面积6.2 万hm2,鲜茧年产量13.98 万t,产值约60 亿元[2]。十四五期间,河池市将继续推动蚕桑茧丝绸产业发展新布局,重点打造千亿蚕桑茧丝绸产业集群[3],培育覆盖生产、加工、研发、交易销售、文化休闲旅游、服装设计、教育研学、科技展览等产业的桑蚕茧丝绸生态圈,促进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力争到2025 年实现全市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产值500 亿元的目标。对位于蚕桑茧丝绸产业原料生产供应端的蚕农来说,种桑养蚕具有“短、平、快”的特点,虽高投入但是也高产出,已被列入“农民收入倍增计划”范畴,成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优势特色扶贫主导产业。

河池市蚕桑产业前景广阔,同时也面临不少的挑战,例如存在桑蚕茧各产业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蚕农收益不稳定等短板。为提升蚕农种桑养蚕的产业经营和管理水平,自治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组建乡村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队伍,将推广优质高效桑蚕示范项目和蚕桑技术培训常态化等措施[4]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服务成效。但目前却很少有人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角度,推动桑蚕产业乡土人才的培育和农民职业发展研究。

广西河池民族农业学校坐落于河池市桑蚕茧丝绸产业核心区域——宜州。作为广西7 个农民职业学院之一,从2014 年开始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域优势,以学校的桑蚕专业为基点,结合产教融合的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桑蚕产业高素质农民人才技能提升培育工作,为蚕农增收、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服务。另一方面从学校教书育人的角度,着力于以教育的视角整合师资资源,充分发挥中职学校育人功能的优势。

1 研究方法

为了解高素质农民桑蚕人才培育的现状,深化现有的高素质农民桑蚕人才培育模式,通过在河池市各桑蚕主产区如(宜州区、东兰、环江等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参观考察、主题访谈等多种形式获取调研数据和资料。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2 份,回收率为92.40%,满足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要求。基于调查数据,本文从蚕农生产经营现状和培训现状两个方面找出当前高素质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同行提供参考。

2 问题与分析

问卷主要从桑蚕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高素质农民桑蚕人才培训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2.1 桑蚕生产经营中存在问题

2.1.1从业形式单一,以种养为主 蚕农参与桑蚕产业的形式中绝大多数以种和养为主,共占比98.2%(其中经营大蚕养殖的农户占为74.4%,有小蚕共育技能的为8.9%,有桑苗繁育技能的农户占7.7%,为养蚕大户打工的占5.4%,从事桑叶销售的占1.8%),而从事桑蚕加工、桑蚕用具销售等第二、三产业的农民分别占0.6%和1.2%,可见蚕农参与桑蚕产业生产经营的形式较为单一。

2.1.3种养技能较弱,科技化程度不高 在种桑养蚕技能方面,随着种养技术的进步和农机技术的发展,桑蚕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省力化、智能化发展,养蚕机械得到推广和应用,但调查发现不少蚕农舍不得投资养蚕设施和设备,仅在蚕室消毒这样的必需环节进行投入,其他如自动上蔟省力设备投入比例仅占34.4%,桑田耕作机械投入仅占13.8%,而采桑、给桑、采茧、蚕房的温湿度控制设备等更少,均不足5%。多数蚕农仍多以人工方式进行养殖,由于现代化机械程度不高,大大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能的提高。

2.1.4病虫害发生率居高不下 在桑蚕病虫害、人工费、农资价格、蚕茧市场价格波动等影响农民生产收益的几大因素中,病虫害的防治问题是多年来困扰蚕农最多的问题,是蚕农关心的重中之重。在病虫害发生方面较严重的占78%,较少的占18.6%,无病虫害发生的仅占3.4%。病虫害多发造成蚕农收益不稳定,极大地影响着蚕农养蚕的意愿,是当前蚕桑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高素质农民桑蚕人才培训存着的问题

2.2.1培育机构多头执行培训,效果不佳 桑蚕人才培训组织机构以农业学校、农技推广站和专业培训公司为主体,比例分别为43.3%、25.4%和20.3%。此外还有由蚕业站和培训公司承办的培训,比例分别为8.5%和2.5%。各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人才培训班,初衷是希望充分利用培育机构各自的优势对蚕农进行多渠道、多方位培训。但通过与蚕农访谈了解到,由于各培育机构之间难以协同,培训易形成知识重复或冲突,出现学员“吃不饱、吃不下、吃不好”的学习现象。

2.2.2农民培训机会不足 当前农民获得桑蚕种养技能培训的途径主要是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或其他短期桑蚕培训班,比例分别是46.5%和33.0%,而接受过桑蚕专业学历教育的仅为4%,还有16.5%的学员靠自学习得技能。接受培训的蚕农中有64.8%的人接受过1~2次培训,超过3次以上培训的人仅有7.5%,说明大多数蚕农获得培训的机会是很少的,无法进行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学习,很难根据生产需求进行技术和知识的组装。

2.2.3培训方式有待丰富 在农校组织蚕农培训的方式中,大多数蚕农学员更喜欢课堂教学、现场指导、参观考察这3 种,三者比例分别为27.7%、32.7%和32.1%,培训中将3种形式进行统筹结合更能符合蚕农的培训意愿,但线上培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蚕农的喜好度仅为7.5%,接受程度不高,有待加强培养。

2.2.4培训精准性不够 通过培训评价调查发现蚕农学员中认为培训时长较短的占88.2%,认为培训时长较长的占11.8%。认为培训内容少的占70.7%,认为培训内容过多的占29.3%。认为培训技术知识新颖的占66.7%,认为技术陈旧的占33.3%。认为授课理论多实践少的占80.6%,而对种养理论有知识需求的占19.4%。说明学员对技术内容的学习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当前培训缺少精准性,未能按需实行分层分类教学。

3 讨论

3.1 蚕农技能知识结构单一,无力扩展产业

农民种桑养蚕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大蚕的饲养方面,很大原因在于蚕农对种桑养蚕的技能知识结构仅局限在种养方面,没有其他知识和技能支持他们向二、三产业领域进行延伸发展。高素质农民培训课程在应对河池市蚕桑全产业链的发展需求时,应该考虑增加加工、销售、经营管理和农业休闲旅游等二、三产业的课程内容,扩大蚕农的知识面,增加蚕农对桑蚕全产业链的了解,才能激发蚕农发展桑蚕新产业的能力。

To check the radiotelephony read-backs in civil aviation ATC intelligently and automatically,a proposed model is proposed based on LSTM.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analysis described above,we can mak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3.2 蚕农生产经营组织水平低,缺少领头羊

以小规模家庭饲养为主的桑蚕生产经营模式,因生产经营组织和管理水平低,一方面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进行集约化生产,致使蚕桑产业化整体水平偏低;另外一方面抗风险能力差,不利于形成共同防病、防灾和抵御市场风险的意识。因此高素质农民培训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和专家团队培训后的跟踪服务指导两方面双管齐下,从思想上提升蚕农的合作经营管理意识,培养致富带头人,推动桑蚕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立,并指导提升蚕农的组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蚕农的盈利能力,促进多元化的产业链条发展,提高桑蚕产业化程度。

3.3 养殖新技术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蚕农较少投入省力化和智能化机械设备的原因包括3个方面:一是缺乏对新设备的了解。需要在培训中加大普及对现代化种桑养蚕技能的培训推广。二是缺少见识,不敢乱投资。可以通过参观考察、树立典型示范等多途径让蚕农有机会到企业、到示范户家里去看实物、看效果、学操作。三是缺少设备购买资金。需要在培训中给蚕农算清经济账,向蚕农普及相应的农机购买惠农政策,引导蚕农通过科技产品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3.4 蚕农整体的学历素质不高

自开展蚕桑生产技能培训以来,蚕桑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培训教学内容的重点,但至今桑蚕病虫害发生率仍高居不下,蚕农学而不能用、用而不能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蚕农的学习能力不高。70.6%的蚕农年龄在40 岁以上,知识接受慢,技能培训后知识易忘成为常态。88.9%的蚕农只有初中或小学文化水平。蚕农受教育文化程度低也是阻碍蚕农进行学习理解、有效吸收和利用知识的重要原因。因材施教是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原则,因而高素质农民蚕桑人才培育需要从教师团队、教材和教法进行“三教改革”[5]才能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技能传授”和“育人”的功能,以提高蚕农学员的学习有效性促进学习内驱力的形成。

3.5 培训机构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广西自2014 年实施新型(高素质)农民培育以来,形成了由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主导,农业职业院校(农广校)为主力,农科院所、农技推广站、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社会多方资源共同参与的教育培训体系格局[6]。经过多年的农民培训,农民培育体系日趋完善,但仍不够健全。例如培训需求方对众多培训机构的教学资质、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条件缺乏权威认证渠道,选择培训机构时带有盲点。其次,与培训机构共同制定培训方案时,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对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缺乏考虑,对培训内容审核不严等情况,出现因多头培训导致培训内容知识重复、冲突、缺失、不成体系等现象。

3.6 培训途径少

缺少参加受训的途径和平台是很多蚕农缺少培训机会的主要原因。目前农民培训主要是由各级农业部门进行安排,各级村委进行宣传和组织学员,得到培训的蚕农主要集中在桑蚕发展比较集中和快速的区域,部分乡镇区域能够1~2年安排一次培训,培训率比较高,而桑蚕生产较为分散的区域仍处于被忽视、缺少受训机会的状态。培训途径少、受训机会不均衡,说明当地农民培训学员信息管理系统仍有待健全,力争实现培训机会按需分配。

3.7 缺乏线上培训引导

多数蚕农普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对使用电脑和手机操作学习系统的能力较弱,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基本上放弃使用线上学习的方式。但线上培训作为一种新的远程教学方式,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有利于后续自学,是面授教学的有益补充,亦是当下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的一种重要学习手段,因此需要教师进行线上培训引导,促进学员线上学习习惯的养成。

3.8 培训的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未能实行按需分层分类培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蚕农学员的培训需求了解不够,培训方需要在培训前期对学员加强“学情调查”评价,在培训中进行“学习获得”评价,在培训后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以及时调整培训方向和内容,力争做到精准培训。

4 对策建议

培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从中职学校作为培训机构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层面提出可推进实施的综合性对策建议。

4.1 对接蚕桑全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建设桑蚕培训课程体系

目前蚕农生产模式单一、竞争力弱的原因在于自身桑蚕技能知识结构单一,丰富蚕农的知识结构是帮助其扩大产业形态的前提。培育产业人才应基于“产教融合”的理念,以河池市蚕桑茧丝绸产业布局为风向标,对接产业链设置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7]。目前河池市蚕桑产业已形成了“桑—蚕—茧—丝—绸—服装”[8]等产业链,未来还将延伸至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产业。蚕桑培训的核心课程设置应做出深化和建设,从当前的以种桑养蚕为主的单项课程,发展到围绕蚕桑茧产业链,研发出一套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具有蚕桑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图1),并通过不同课程的融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进行人才供给侧的改革,提高农民的种养技术素养,有效保障高质量人才供给。河池农校在现有的涉农专业基础上,已开设的部分课程如《桑蚕生产技术》《桑枝栽培食用菌》等与桑蚕产业链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可进一步开设和细化与蚕桑产业链相关的课程类型,如《农产品加工》应细化为《桑果(桑叶)食品加工》;《农业休闲旅游》可以围绕桑蚕产业深化为农旅、文旅和研学课程,增强课程的桑蚕专业性等。校方亦可按照培训需求方的“订单式”[9]需求,配置培训课程、教师和实训基地;也可以根据学校的优势专业可以提供“菜单式”课程,让农民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点单学习,满足不同蚕农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图1 对接产业链建设桑蚕培训课程体系

4.2 组建“蚕桑+”师资团队,助推产业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

优质的师资力量对开展产业建设和技术推广,引导学员发展优势产业,补齐技能短板,提高蚕农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杠杆作用。通过对接桑蚕产业链需求,以种桑养蚕技术指导为核心,组成“蚕桑+”复合型农业优质师资培训服务团队,配置桑蚕种养、加工、销售管理、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多方面的专业教师,来实现师资团队结构的优化,给予学员创业规划、致富带头人培育、产业经营管理及产业链延伸发展等多方位的指导,促进农民多渠道增产增效增收。师资来源可以是优秀的院校教师、农业推广技术员,给学员带来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和经验;亦可以是企业高管和行业能手,企业资源的加入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还可以为培训引入高质量的考察、观摩实训基地,丰富实训实践内容。

4.3 选编新教材,加强示范引领

选编高素质农民培训新教材十分有必要。一是随着种桑养蚕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可以解决培训教材内容陈旧的问题。二是作为培训内容的载体,教材是解决农民课堂知识易忘和课后自我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选编上应注意:(1)核心课程“桑蚕种养”教材的选编内容应侧重于新技术推广和解决生产难点方面,如标准化、规模化、省力化和智能化桑蚕养殖良法推广、工厂化饲料养殖、一年多批次滚动养殖、蚕病的防治与处理、生产环境的管理等。(2)对接蚕桑茧丝绸全产业的发展需求,开发编写与蚕桑产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农业生产管理、农副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课程教材,避免教材内容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其次,为加强示范引领,可遴选一批优质企业,如宜州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等企业作为学员参观考察的桑蚕科技示范企业,挑选一些蚕桑大户、蚕桑专业村专业户的技术骨干作为明星农民,收集整理他们的先进创业材料作为典型,在交流平台进行积极宣传推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学员积极投入。

4.4 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材形式

由于蚕农自学能力不强,培训应采用由教师为主导的融合课堂教学、现场指导、参观考察的3 种培训方式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实地学习、实物展现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落实到生产实践中,让蚕农在看中学、在做中学,避免纸上谈兵,有助于学员理解和记忆,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目前由于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教师送教下乡,就近选取优秀农业企业和农户养蚕示范户作为参观考察和课堂教学的示范点逐渐成为培训的主要方式。其次,提倡教师走进学员的桑园和蚕房中进行“田间课堂”教学,以学员自己的生产条件和环境作为参照,通过对比学习、互动教学、差异性指导等方式,帮助学员认识到自己生产技术上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主动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种养技术水平。此外,针对目前多数蚕农年龄大、文化水平不高的特点,教师应注意教材的形式的丰富性和语言的通俗性。方式和途径有:(1)上课教案应图文并茂易于理解。(2)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形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如制作微课教学小视频,增强教材课件的“视图+解说”技能展示效果,避免教材通篇文字晦涩难读。(3)将书本知识点通过二维码链接到微课、小视频上,增加视频提取的便捷性。(4)开发活页式教材,以满足不同分层分类学员的教学需求。

4.5 深化蚕桑产业高素质农民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体系管理

应对农民培训途径少、受训机会不多、多头培训的培训质量不一、效果不佳等问题,农民培育工作需要从高素质农民人才培育体系的制度设计层面进行改革和深化,以扩宽农民培训途径、整合培训机构资源,实现精准培育的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管理:(1)建立健全培训机构和学员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不断收集、整理和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训的机构、师资、课程信息和农民学员的人员信息,做好培训信息细化记录,如培训次数、培训内容、培训效果等,并便于查询和调配数据,有利于统筹运用好各类培训力量资源,发挥好各培训方的协同作用,避免多头培训造成的无序培训和重复培训情况,亦有利于安排学员培训,实现教育机会均衡。(2)分层分类施教。按照初、中、高级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培育标准,坚持分层分类原则,逐级遴选学员参加普及行动、提升行动和先锋行动的培训项目,按蚕农的技术需求制定差异性的培训方案,精确落实“菜单式”和“订单式”培训。(3)发展学历教育。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桑蚕从业人员的学历素质普遍较低,应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训等短期培训向学历教育的衔接工作,鼓励学有余力的学员到中高职院校继续进行学习以获取学历证书,促进农民的职业化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

4.6 推广线上教学平台,促进培训后期继续教育学习

培训结束后,线上培训将逐步取代面授培训,成为蚕农继续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培训中将线上教学平台,尤其是农业部、农业农村厅等政府部门主推的助农平台如“云上智农”“中国农业网”“智慧农业”和“耘眼”等推介给农民学员;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微信的便捷性和广泛性,建立蚕农学员技能学习、信息互通的微信交流群。对于40~60 岁的蚕农学员来说,微信是最简单、最实用、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沟通交流工具,可以实现教学管理、实时互动、经验交流、在线答疑、发布农业信息和共享教学资源等多种功能。

4.7 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价机制,保证培训效果

培训评价是指导和优化农民培育工作,实现农民培育提质培优目标的重要参考指标。评价包括三方面:一是对学员培训前的学情调查,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以此作为培训方制定培训方案、选编培训教材、安排师资和考察基地的依据,有利于分类分层教学,提高培训的精准性。二是对培训方培训结束后的“教学满意度”评价,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安排、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满意度调查,是一种监督和促进培训质量提高的保障机制。三是对学员的“学习获得性”评价,可以通过卷面测试、学习总结、实操评价等方式对学员进行技能获得性考察,也可以通过对学员培训前后的产业创收情况进行对比,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评价培训效果。

猜你喜欢

桑蚕蚕农蚕桑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的育成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躲雨
桑蚕 广西“天虫”占全国半壁江山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