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书之谜:对万物一理的东方探索》

2023-01-28

全国新书目 2022年10期
关键词:河图河洛伏羲

陈安临

中国文化学者,擅长天文、数学、物理跨学科综合分析。主要学术成就是破译《河图》《洛书》之谜,独立创建具有东方特色的经典“涡论”理论,完成“万物一理”的理论研究。

《天书之谜:对万物一理的东方探索》

陈安临 著/华夏出版社/2018.5/56.00元

相传在华夏大地氏族公社初期,文化落后,没有文字,生产落后,只知刀耕火种。玉帝派神仙太白金星(又名太上老君)下凡帮助人间,老君骑龙驾云到人间,找到氏族头领伏羲并交给他三幅图。老君说:“这是玉帝宝库中最重要的三件宝贝。这幅有五十五点的图叫河图,那幅有四十五点的图叫洛书,还有一幅像两条互相咬尾巴的鱼的图叫太极图。你好生收好。人间要问起此事,只说河图是白龙马从黄河中驮出,洛书是乌龟自洛水中浮出而得即可,不可透露我们的真名。”老君又对伏羲附耳传授一番,伏羲只是点头称是,想是领悟了一些东西。

老君走后,伏羲日夜思之,加上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终于发明了八卦,以供后人使用。三个宝贝则秘密收之,好生保护,并不示人。因为三个宝贝是老君骑龙驾云下凡送之,所以统称“龙图”。

至此,《龙图》开始了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极其艰难的旅行:在其旅行中知其名、不见实物者有之,把河图错认为八卦者有之,认为河图、洛书是经典书籍者有之,将河图、洛书认反者有之,把各代的历史文人弄得迷迷糊糊。坚信者推不出河洛与八卦的关系,只能坚信传之几千年而不灭,必是真经。反对者大骂河洛无用,早应抛于荒郊野外,否则乱其朝纲、误人子弟、遗臭万年。

据说当初老君给伏羲的《龙图》是画在纸上的,伏羲怕《龙图》存不长久,就派人用玉石刻之存放。古河图洛书刻录在碧玉、龟甲之上,原称“录图”,只有天子才能拥有,故又称“皇图”。古之天子禅位时要举行一个“河出图、洛出书”的交接仪式,后世帝王举行禅让仪式时将人为刻出的玉版“图书”沉于河中,又称“沉璧礼”,《宋书·符瑞志》《竹书纪年》《水经注》《论语·比考》《帝王世纪》等都记载了这个仪式。

以上神话般的记载清楚地告诉我们“河出图、洛出书”皆是人为。所谓“出图书”,皆是事先将《龙图》、禅位之“天意”等刻于玉璧之上,沉于河中,系以青绳,然后将其慢慢拖出,以愚弄旁观的百姓,也表示天之授政。

到了先秦时期,取消了禅让之法,《龙图》也就不知藏于何处了。先秦时期的一些著作,如《管子》《墨子》等书也提到过“河图”“洛书”,但都没有绘出图形。可以肯定的是,它们的作者是没有见过真《龙图》的。

由于有古人对天子禅让仪式的记载,所以河洛一直被当作祥瑞之象。春秋时期的孔子出于对世风衰败的感慨,曾悲叹曰:“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史记·孔子世家》虽并不懂河洛,但知道那是天赐之神物,是宝贝。谁得到《龙图》就是真龙天子,那时中华民族更看重的是《龙图》所具有的天赐神物的意义。

到了西汉时期,孔安国注解《论语》中“河不出图”时说:“河图,八卦是也。”杨雄《霞灵赋》也说:“大易之始,河序龙马,洛贡龟书。”刘歆《洪范五行传》以《周易》八卦解释河图,以《洪范九畴》解释洛书,并且明确提出河图就是八卦,洛书就是九畴。

这一段历史反映了《龙图》由于丧失了天子宝物的意义而流落民间,那时也正是中华民族由没有文字走向有方块字的阶段。《龙图》传入民间,大家都只是抄录原物,并不敢妄加文字,所以上千年的传承只有图而无名称,因此造成了一些认知方面的偏差与误解。但即使如此,“河序龙马,洛贡龟书”还是被准确无误地传承了下来。形式呢?肯定是传说。人们虽不解其意,但千年的传承之下,这些主要信息是绝对不能丢失的。

东汉时期,班固在《汉书·五行志》中说:“《易》曰:‘河出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刘歆认为:伏羲氏继天为王,受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圣人行其道,而保其真,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畴,互为表里。

唐代孔颖达说:“若八卦不则《河图》,余复何所则也?”这是唐代文人对河洛可推导出八卦的一种认可,但没有实际行动和推导过程,所以也谈不上破译。可见,先秦、两汉时期形成的观点一直延续到唐代,但是在这长达千年之久的时间里,历代思想家在谈论河洛时并未讲明其真实内容,因此是典型的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有名无实”之说。而这自然又为原本神秘的《龙图》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莫测的色彩。

猜你喜欢

河图河洛伏羲
谈伏羲文化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揭开“河洛古国”的神秘面纱
伏羲创八卦
河洛康家富贵传家的奥秘
汉代谶纬界对“河图”“洛书”概念的重整
——兼论“汉无河图”通说中《河图赤伏符》的官方定位
河洛文化研究述论
伏羲画卦
血染玉河图
河图阴阳五行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