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存之谜

2023-01-28

全国新书目 2022年10期
关键词:盗墓贼刘贺海昏侯

黎隆武

长期从事公安、宣传工作。著有“海昏侯三部曲”系列,其中首部历史纪实文学作品《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第六届江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和首届江西省版权输出奖等。

《海昏十谜》

黎隆武 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22.9/35.00元

2015年11 月14 日,在万众瞩目中,大墓主椁室被打开。就像杨军所祈祷的那样,命运之神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眷顾了这座古墓。考古队队员们惊喜地发现,墓主人的主棺并没有像大家所预想的那样被放置在墓室的正中央位置,而是被放在了主椁室的东北角。由于主椁室采用的是东寝西堂的居室化布局,盗墓贼打下盗洞的位置刚好处于东寝和西堂的连接部,也就是主椁室接近正中央处的一块空地上,与放置在东面寝宫中的主棺和放置在西面客堂中的众多珍贵文物擦肩而过。

发掘进行到这里,杨军和其他队员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这座大墓的文物基本上保存完好,这给最终确定墓主人的身份和开展相应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文物实证资料。

2015 年12 月20 日,装载着墓主人的内棺被吊运到当地政府为这次考古专门建造的考古实验室中。次年1 月,内棺在考古实验室里被小心翼翼地打开。

内棺被打开的那一刻,专家们迫不及待地向棺中看去。历经2000 多年,墓主人的尸骨早已腐化,只剩下了些许遗骸残迹。专家在墓主人腰部位置发现了一个凸起的小物件,方形,似玉。经过对这个小物件谨慎提取,专家最终确认这是一枚玉印,玉印上面清晰地篆刻着“刘贺”两字。至此,墓主人身份终被证实。

海昏侯刘贺墓能够逃过历次劫难而得以幸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海昏侯刘贺的家族墓园由两座主墓、七座祔葬墓和园墙、门阙、寝殿、祠堂及园寺吏舍等构成。从建筑物的遗址分析,在封闭的墓园区内建有供守园的寺吏使用的房舍,这说明海昏侯墓园当初是一座有人值守的墓园。

海昏侯墓文物青铜编钟

刘贺私印

据史料记载,海昏侯爵位断断续续历经了四代,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除国,共160 多年的历史。海昏侯国存续期间,作为列侯,历代海昏侯都有食邑、封地和墓园。刘贺作为第一代海昏侯,其墓园肯定有人值守。海昏侯国消亡后,刘贺作为家族南迁的开山鼻祖,海昏侯家族作为身份显赫的皇室后裔,其墓园也应该有后代值守。这种有人值守的状态应该一直延续到东晋年间一场大地震发生后,地震造成鄱阳湖湖水南侵,海昏县城被淹没才终止。

据《晋书》记载,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 年)十二月,“庐陵、豫章、武昌、西陵地震,涌水出,山崩”。

按照汉制,官员获得爵位后就可以给自己建造墓穴。刘贺就任海昏侯以后,选择了给自己建造地下宫殿。考古发现,刘贺建造墓穴所使用的木材都很厚实,直到今天,这些木料都没有腐烂。刘贺在用这些木料建造的地下宫殿上面又夯实了十来米高的封土,不可谓不结实。能够让如此结实的墓室垮塌的,应该就是东晋年间那场强度很大的地震。

据《赣文化通志》记载,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开始,彭蠡泽(今鄱阳湖)水逐渐南侵,导致枭阳、海昏两县分别于公元420 年、425 年沉没,而邻近处地势较高的吴城镇(今属永修县)却因此而繁华了起来,成为江南著名的码头。故此,民间一直有“沉海昏,起吴城”“沉枭阳,浮都昌”之说。

在海昏古城被湖水淹没的同时,刘贺的家族墓园也一同沉入水中。等到湖水退去,已是沧海桑田。由于鄱阳湖水位对周边地下水位的影响,刘贺墓在湖水退去后仍被地下水浸泡着。墓室垮塌加上水的浸泡,泥沙俱下,逐渐将墓室填满,刘贺的随葬品也因为被裹挟在泥沙和水中而得以完好保存。

刘贺像 王钊绘

虽然古代有多伙盗墓贼“光顾”刘贺墓,并且在封土层打下了大大小小十多个盗洞,但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盗墓贼打着打着就打出了地下水,从而无法继续深入,只能半途而废。即使是最接近成功的五代时期的那次盗墓,也极有可能是地下水淹了外回廊的藏阁,当时的盗墓贼因为缺乏水下作业的条件而不得不放弃。

至于发生在2011 年春的那次盗墓,虽然盗墓贼打穿了墓体,并且进入了主椁室内部,却因为椁室内充满了泥沙,盗墓贼打完洞后在短时间内无法清理墓室,加上村民们去得及时,把正在作业的盗墓贼惊走,这才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一座足以惊艳世界的宝藏。

海昏侯墓文物麟趾金和马蹄金

海昏侯墓出土的各种金器

猜你喜欢

盗墓贼刘贺海昏侯
北宋盗墓笔记,已填坑
谁是对你有情的人
试论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编列
刘贺
——海昏侯的“Two Faces”(上)
仓促离开
海昏侯墓的四个“最”
从西汉刘贺墓说到中国古代的金银钱币
家贼难防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马蹄金
我的爷爷不是“盗墓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