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在舞蹈编创中的表达策略
2023-01-27张媛艳
张媛艳
摘 要:舞蹈编创中的情感表达策略有表达编创者内心世界、提升舞蹈编创效果的作用,舞蹈编创者需要加以重视。基于此,本文首先探究舞蹈与情感之间的具体关系,指出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扶持的关系;其次立足于情感的具体表达,从音乐元素与舞蹈技法两方面分析了实施路径;最后指出舞蹈编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编创者认真观察生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关键词:情感;舞蹈编创;表达策略
舞蹈是集音乐、动作、节奏等元素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实际上,舞蹈本身是没有灵魂的,它之所以能让观众感同身受,皆是因为舞者在进行二次创作中融入了情感,因此舞蹈成了感人至深的艺术。好的舞蹈,不仅具备优秀的肢体动作,还能让舞者通过表演传达出丰富的情感,从而使观众产生深深的共鸣。如何才能在舞蹈编创过程中,将一系列优美的动作串联在一起,强化观众观看体验的同时,又能抒发美好的情感,唤醒观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个编创人员都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对此,编创者应提高重视,积极探索实施的路径与策略,以便拓展舞蹈艺术的生命力,提升舞蹈的实效性。[1]
一、分析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一)情感可以有效提升舞蹈的艺术价值
舞蹈是由肢体语言构成的,情感则是舞蹈的核心内容。若是舞蹈的肢体语言中少了情感,那么其观赏价值将会降低。因此,情感是编创者在编排舞蹈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唯有如此,舞者才能根据舞蹈作品,呈现出各种优美的状态,从而增强观众的审美体验。换言之,编舞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应首先考虑舞蹈所要传达的情感,围绕这个方面设计相应的舞蹈动作,确保情感与舞蹈相互融合。舞蹈的创作与诞生,唯有始终以情感为主要载体,才能具备较强的感染力与生命力,成为高于生活的艺术存在。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舞蹈必然来源于生活,其中所涉及的肢体动作必然会反映人类的喜怒哀乐。然而,舞蹈不是对生活情境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对生活元素的重新组合,而是高于生活的,唤醒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存在。想要实现这一点,就离不开情感的支持。因此,情感因素成就了舞蹈的肢体语言,推动舞蹈动作的形成。作为舞蹈艺术的编创主力,工作人员应正确看待情感与舞蹈的关系,切实把握两者的内涵。
(二)舞蹈动作是促使情感得以表达的重要载体
人们内心的情感世界是无比丰富的,作为普通人,我们自然不能深入别人的内心,去把握他人的情感。因此,丰富的感情需要以一种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被众人所理解。舞蹈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人们情感的外化。没有舞蹈承载的情感是虚无的、不可捉摸的,它注定不会被众人理解;而没有情感的舞蹈是空虚的、没有意义的,它不过是一系列简单肢体动作的组合,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与情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舞蹈因为有了情感因素而有了重要的意义,可以给予观众较为丰富的观看体验;情感有了舞台的承载,得以从虚无的状态转化为可观、可感的艺术形式,成为众人心中永远的经典。舞蹈编创者在编创过程中,应认真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制定创编方案,提升舞蹈的教育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使舞蹈成为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存在。[2]
二、探究情感在舞蹈编创中的重要作用
舞蹈编创者应充分认识到,没有情感的舞蹈是苍白无力的,是缺乏生命力与感染力的。因此,在编创过程中,应将情感作为编创的基础与重要框架,将舞蹈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表达出来。唯有如此,舞蹈的艺术性才能得以提升,成为满足人们多元化精神需求的重要工具。[3]
(一)情感有表达编创者内心世界的作用
经过深入研究不难发现,每一部能和观众达到完美交流,促使观众内心平静、精神和谐的优秀舞蹈作品,都蕴含着创作者丰富情感的艺术语言。舞蹈编创者在创作之前,就已经确定了艺术感悟或创作的方向,然后借助肢体语言,制定编创的计划与方案。换言之,舞蹈是以表现创作者内心情感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艺术活动。若是缺乏情感氛围的营造与表达,那么在编创过程中,创作者就会面临方向感缺失、主题偏离的情况,这会让未来的舞蹈作品失去艺术的魅力。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应注重以表达内心情感为前提,对舞蹈主题、搜集到的素材、基本框架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构建,以此展现内心情感。若是单纯编排舞蹈动作,最终所形成的舞蹈作品,会变得机械、呆板、死气沉沉,缺乏应有的艺术力量。这样的作品,注定不会被观众欣赏,更不会被载入舞蹈史册。作为艺术创作人员,舞蹈编创者应注重对情感的表达,以便完成舞蹈与情感的相互统一,创作出更具艺术价值、更具生命力的舞蹈作品。[4]
(二)情感是舞蹈编创的基础
综观舞蹈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舞蹈在最初形成时,就具有较好的情感表达作用。当时的人们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亲人好友的美好祝福,而尝试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时期的舞蹈动作倾向于奔放豪迈,旨在展现一种强烈的生命力,一种较为原始的真实情感。随着人们内心世界的不断丰富,舞蹈的表现形式也日益多样。直至今日,舞蹈已经成为集文化、审美、音乐于一体的艺术形式。然而,不论舞蹈如何发展,如何变化,情感始终是其呈现的基础。舞蹈编创者唯有重视舞蹈中情感的抒发与表达,才有可能创作出更为优质的舞蹈作品。[5]
三、舞蹈编创中情感表达的实际应用
(一)借助音乐,使情感贯穿整支舞蹈
舞蹈是通过表演者的肢体动作或者舞蹈语言来传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它最为明显的特点在于表演者带着情感、跟着节奏,来展现舞蹈具体内容。情感是表演者唤醒观众观看兴趣的根本,它本身是看不见的,需要表演者通过相应的肢体动作,让观众细细体会。情感表达是促使舞蹈魅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是确保舞蹈内涵得以完美体现的根本。如果舞蹈编创者在编创的过程中,未能将情感贯穿始终,那么会直接降低舞蹈的艺术价值。因此,编创者应高度重视舞蹈作品中情感的表达。比如著名艺术家戴爱莲先生,她在抗战时期回到中国,彼时,中华大地满目疮痍,中国人民生活困苦,作为中国人,她很痛心。特别是她在香港和重庆亲眼看到轰炸之后中国大地的惨状,她的内心很是痛苦。她满腔愤恨,想要拯救中国,却又碍于力量太弱,实在无处下手。在身心遭受重大震撼之后,她决定用舞蹈抒发自己的情感。她用黑幕斜着创建出“山”的意象,中间是一条小路,一架没有大马的车停在舞台的一侧,一个女子用各种肢體动作诉说离开家乡之后烦闷、枯燥、难受、痛苦的心情……整支舞蹈以少女的经历为主要内容,这让许多背井离乡的观众深有感触,因此这支舞蹈被命名为《思乡曲》,备受众人欢迎。
由此可以得知,舞蹈编创者在编创舞蹈时,的确需要一时的灵感,比如戴爱莲先生就是在听完《思乡曲》这首歌曲之后,才萌发了以抗日救国为主题,表达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的想法,而后围绕这种情感,她开始设置各种舞台动作。舞蹈《思乡曲》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成绩,皆是因为戴爱莲先生将思乡之情贯穿始终。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舞蹈的生命力,《思乡曲》不仅是一种肢体动作表达的艺术,还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舞蹈编创者应充分认识到,舞蹈艺术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工具性与机械性,而在于生命性与情感性,因此在编创过程中,应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以此抒发情感。唯有如此,所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真正的艺术。[6]
(二)加强情感在编创技法中的应用力度
技法是舞蹈的框架,是舞蹈组成的基础。不同种类的技法可以带给观众不同的效果。部分编创者碍于认知的限制,在创设舞蹈技法时,过于重视其在形式、种类等方面的变化,而忽视了情感的投入,以至于最终所创作的舞蹈作品缺乏生命力,缺少艺术性与教育性。对于这类作品,观众虽然缺乏专业的舞蹈基础,无法说出具体不好的地方,但他们所具备的审美素养,决定他们可以选择不欣赏此舞蹈。换言之,他们对于缺乏生命力的舞蹈作品是厌恶的。新的形势下,舞蹈编创者应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对舞蹈技巧进行仔细揣摩,认真斟酌情感在舞蹈中的具体表达方式,最大程度将情感合理融入技法中,使技法成为自己情感抒发的重要载体,从而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性。[7]
首先,注重情感与技法的协调。舞蹈编创的过程,本质上是创作者通过舞蹈技巧进行自我感情抒发的过程。因此,创作者应以情感作为整支舞蹈的支撑点,让情感引领舞蹈技法,提升舞蹈作品主题的教育性与生动性。换言之,情感与技法永远处于高度协调的状态。以悲伤为例,作者想要表达悲伤的情感,却在技法上选择倾向于高兴的技巧,这会让表演者与观众都有一种违和感。为此,创作者应根据情感因素,深入研究呈现技巧,从而最大程度确保情感与技巧的适应性。[8]
其次,善于在情感与技巧之间构建相互辅助的架构。舞蹈艺术是情感抒发与思想展现的一种方式,它并非是简单的肢体动作所能概括或者呈现的。在表现形式上,表演者应通过声音、语调、动作等表达精神情感。缺乏情感的舞蹈只是机械的模仿,无法唤醒观众的喜爱之情,为此,在编创舞蹈动作时,编创者应采取各种举措,将情感融入舞蹈技法中,让表演者的肢体动作随着舞蹈情感的强弱而呈现出相应的变化,从而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性与观赏价值。
最后,注重舞蹈技法与情感融入的和谐统一。在舞蹈编创过程中,忽视舞蹈技法,舞蹈情感将无法完美表现出来;忽视舞蹈情感,舞蹈作品将失去应有的艺术魅力。唯有两者始终相互辅助、相互支持,才能提高舞蹈作品的观看价值。为此,创作者应通过多种方式,注重两者的和谐统一。[9]
四、提升情感在舞蹈编创中的表达效果的方法
(一)认真观察,仔细体验
舞蹈编创并非随意而为,而应建立在认真观察生活的基础之上,这是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若是缺乏生活元素的融入,舞蹈作品就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为此,编创者应利用各种举措,深入日常生活,对周围的事件或社会现象进行认真分析与观察,并将探究成果融入舞蹈作品创作中,使其充分反映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从而拉近观众与舞蹈作品之间的距离。在优秀的舞蹈编创者的眼中,生活中看到的美丽风景、路边听到的歌曲、个人的经历等,都可以成为舞蹈作品的素材。比如傣族舞蹈《孔雀舞》的作者就是如此。众所周知,傣族人民的居住地有许多孔雀,作者将孔雀舞蹈的动作融入作品中,由于刻画得深刻、形象,因此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若是作者没有这些情感体验,仅凭想象而编创《孔雀舞》,那么这支舞蹈必定是苍白无力的。
(二)养成終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舞蹈编创者应通过多种举措,搜集普通人的情感体验,并将其融入作品中,才有可能创作更多优质的作品。而这需要编创人员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学习各种舞蹈编创技法、情感表达技巧、主题提炼方式等,并尝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舞蹈作品中,确保舞蹈的艺术性得以最大程度提升,成为满足人们多元化精神需求的重要工具,从而推动舞蹈艺术稳定发展。[10]
五、结 语
总而言之,为了提升舞蹈编创作品的艺术效果,舞蹈编创人员应利用各种举措,促使情感与舞蹈技法的和谐统一,以便引发观众的共鸣。为了完成这一目标,编创者一方面要深入日常生活,懂得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另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这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编创者应保持足够的耐心与恒心。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郝梓含.舞蹈编导的民族情感在民族舞蹈编创中的主导作用分析[J].中国文艺家,2020(6):145-146.
[2] 汪俊,陈翠萍.论情感表达在体育舞蹈中的价值[J].红河学院学报,2021,19(3):112-115.
[3] 张明月.民族情感在民族舞蹈编创中的主导作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15-16.
[4] 汪旭东.提升舞蹈表演情感表现力的方法与价值研究[J].明日风尚,2022(14):53-56.
[5] 赵峥.浅析如何诠释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艺术[J].参花,2017(9):156.
[6] 蒋帅.情感表达在体育舞蹈中的价值略谈[J].中国民族博览,2021(22):134-136.
[7] 高妍妮.情感在舞蹈编创中的表达应用[J].尚舞,2022(7):113-115.
[8] 马娜.浅谈民族情感在舞蹈编创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20(13):112-113,156.
[9] 陆元君.舞蹈编创中对“情”与“理”关系处理的研究[J].艺术品鉴,2020(17):114-116,122.
[10] 钱湘芸.浅谈舞蹈创编中情感的作用[J].中国文艺家,2018(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