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泉浇灌太极路

2023-01-27翟永旭

百花 2022年12期
关键词:广府杨氏清泉

翟永旭

曾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化作一枚小小的银针,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突破衣食住行的界限后,人们不觉对美好环境心生向往,当休闲养生观念不断充斥到生活中,强身健体就日益成为主流。当人们用各种方式健身的时候,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选择了太极拳。练习期间,他们又对太极文化进行了挖掘与探索。

已是5A级风景区的广府城,在此之前也曾破旧不堪。如今站在南城门上向四周俯瞰,伴随着古城的典雅气息,欣赏护城河水的清澈。视线伸向远方,水城的灵动牵引着目光,一尊太极雕像进入视野。太极大师杨露禅的形象尽显太极城的本色,雕像下的杨露禅故居则对其作了充分诠释。

生于晚清的杨露禅,靠贩运煤土为生。当时正是奉行“穷文富武”的年代,穷苦家庭出身的他偏偏非常喜欢拳脚功夫。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太极拳的威力,一直想拜师学艺,后经人介绍,先后三次来到河南温县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历经十八年磨炼,掌握其中精髓。后又在此基础上长期揣摩探索,最終创立杨氏太极拳。

透过杨露禅学拳的经历,可以想象到,他每一次前往陈家沟,昂贵的路费都是横亘在杨露禅面前的难题。当地名士武禹襄慷慨解囊,让杨露禅得以圆梦。后来学成,又在武禹襄举荐下,来到京城传授太极拳,终使此拳得到推广。

杨露禅故居坐落于南城门以外,属于典型的晚清民居建筑。故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坐东面西,分为两段院落,原有五间茶棚、上房、配房、演武厅等建筑,后不幸被毁。重新修复的故居按照晚清模式,建造成一座典型四合院,分前、后两段院落,有东屋正房三间,南北厢房各三间。

前院中的北厢房为故居第一展室,陈列着杨露禅当年卖煤土时用的推车和杨氏父子练功用的石锁。墙上用文字和图片展示杨氏三代人与太极拳有关的故事,其中以杨露禅的生平为主。南厢房为故居的第二展室,一代伟人邓小平观看太极拳后题写的“太极拳好”四个大字在东面墙上。随后可以看到杨氏太极拳第四、第五、第六代传人的有关介绍,其中以杨澄甫的四个儿子和傅钟文、赵斌等人最为著名。

三间正房按左中右排列,左侧为卧室,中间为客厅,右侧为杨露禅先师和夫人的塑像。狭小的空间,有着丰富的内涵。据说杨露禅先师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坚持在中厅或院子里练拳,他睡觉从不在床上,而是睡在一条板凳上,为的是睡觉中一翻身就能醒来,便马上起身开始练拳,在爱拳精神滋养下,他练就了来之不易的功夫。

随后的第二段院落,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后院,北侧为厢房,南侧为碑廊。据说北厢房是当年杨氏父子练功之地,现在成为故居的展室。南侧的碑廊,则放置着纪念海内外弟子捐资修复先师故居时所立的公德碑。

广府成为旅游风景区前,围绕在城墙外的洼淀和护城河曾一度出现脏乱不堪的状况。经过治理和保护,如今已是绿树成荫、芦苇旺盛、荷花盛开,成为人们休闲和散步的好去处。漫步其中,犹如清泉流入心房,沁人心脾。进入杨露禅故居,仿佛可以看到关爱互助的种子在此萌芽,化作另类清泉。正是在武禹襄资助下,杨露禅刻苦钻研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后在逐步推广中,不断满足更多人健身的需求,成长为一棵造福于民的参天大树。这些正能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清泉,深化了生命的意义。

广府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因在此地设立广平府署而闻名。这是广府历史上最为繁华的时期,太极大师杨露禅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之后此处曾是永年县县城,后来又沦落为普通村庄。无论如何变迁,杨氏太极拳所形成的光辉从未消散过。

杨露禅来到京城,被瑞王府聘为王府拳师,其间打败了许多来访的较技者和各王府拳师,一时间名震京城,被京城的武术界誉为“杨无敌”。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观看杨露禅与人比武后,给予了极高评价,称颂他“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并亲手题写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身怀绝技压群英”赠予杨露禅。一时间,太极拳声噪神州,誉满华夏。此对联如今出现在杨露禅故居的正房柱上。

杨露禅在北京授拳时,弟子多为王公大臣、贝勒贵族,生活奢侈但体弱多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杨露禅将自己所学太极拳的一些高难度动作简化,使姿势变得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去练习,又能达到健身效果。后经子孙后代不断修改,定型成杨氏太极拳后,发展成为大小两种套路。杨氏太极拳形成了自身特点:柔和缓慢、舒展大方、速度缓匀、刚柔内含、深藏不露、轻沉兼有。当时就在京津一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杨露禅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凤侯不幸早年去世,他把太极拳精心传给次子杨班侯和三子杨健侯。

杨班侯自幼习武则智,学文则愚。每当父亲教他拳技时,他总是能够举一反三,从攻防进退中,练成制服对方的绝招,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杨班侯随父来到京城时还未满二十岁,就打遍京都无敌手,震撼了整个清廷,为太极拳取得了举国公认的“国术”称誉。

杨健侯的拳术刚柔并济,出神入化,刀、剑、杆各种器械无不精通。杨露禅逝世后,他接替父职,在京授拳。他在继承父亲“小架子”的基础上,考虑到中老年人健身需求,将其修改成“中架子”,创造性地发展了杨氏太极拳。“掌上擒雀”的故事则反映了杨健侯精湛的绝技和深厚的内力。一次健侯与别人比试内力,健侯将一只麻雀置于掌心,劲泄其力,麻雀只能抖翅,不能飞起。因为鸟类在起飞前,双足和翅膀必先下沉,沉后得势,才可纵身起飞,健侯能听其两爪和翅膀下沉之力,并随之往下化解,麻雀因无力可借,故不能飞走。

身为杨露禅的孙子,杨澄甫是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中的代表人物。他自幼承家学,早悟太极之理,练就一身外柔内刚之纯正的太极拳功夫。他继承祖上嫡传,又总结自身练拳经验,把祖父创造的“小架子”,父亲修改的“中架子”,改成了一百单八式的“大架子”,将杨氏太极拳定型,并于1934年发行了《太极拳体用全书》,成为太极拳发展史上的典范。在此期间,他还利用在黄埔军校授拳的机会,将杨氏太极拳成功推广至全社会。

1991年首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在广府成功召开,杨氏太极拳在民众中得到广泛推广。1992年,杨氏太极拳弟子着手筹资修建故居。初具雏形后,此地就成为弟子们练拳聚集、切磋武艺的地方。2003年故居以景点的形式正式对外开放,归属于当地文化馆管辖。2006年广府管委会正式成立,并接管了此景点。2011年,故居所在的南关村拆迁,杨露禅故居的瞩目色彩有所增加。到了2013年,太极广场修建而成,景点则在南城门一带变得更为显眼。伴随着故居的不断丰富,杨氏太极拳发祥地的意义也越来越突出,为广府城的再次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

露禅创天下,班侯、健侯打天下,澄甫传天下。这是杨氏太极拳的发展之路。正是在这发展之中,杨氏太极拳突破了自我的局限,将个人追求与全民健身融合在一起。在人们的印象中,拳术一度被认为是野蛮的象征。而杨露禅自学拳第一天起,从未想过用拳头去征服或欺压人,始终在以理服人、修炼武德。武德的魅力流淌出更多清泉,滋养着杨氏太极拳的沃土,让太极路在迈步向前中,拓宽了发展路径。

广府城沦落为普通村庄后,曾一度被人遗忘。旅游建设春风吹拂后,它才重获生机。城墙几经修整,四通八达的道路为各方游客敞开了大门。作为邯郸市的一分子,南城门前的大路直通市区。前来此处游览的邯郸人,首先可以看到杨露禅故居。

杨氏太极拳当前共有六代传人,第四代代表人物为傅钟文和赵斌。傅钟文系杨澄甫的侄外孙女婿。他9岁开始学拳,后在杨澄甫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下,经过多年锤炼,终于掌握了杨氏拳技的精髓,较为完整地继承了杨氏太极拳艺的真谛。赵斌系杨澄甫的侄外孙,其生母杨聪为澄甫二兄杨兆元之女。他自幼久居外祖父家中,受杨氏太极拳耳濡目染,早有根基。他毕业于黄埔军校,1934年任杨虎城十七路军西安绥靖公署战术教官。新中国成立初期从事税务工作,1956年申请退职,专门从事杨氏太极拳的传授工作,在西安市传授太极拳达40年之久。第五代传人是目前杨氏太极拳的中坚力量,他们正为传播太极拳、弘扬太极文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广府成为5A级风景区后,杨露禅故居是其中一个重要景点。它位于护城河和永年洼淀之间,水城的灵动为太极文化不断赋予灵性。故居不断完善之际,杨氏太极拳的弟子们也为传播太极文化做着积极努力。故居建立了太极大师值班制度,每月由一名杨氏太极拳大师带领弟子们在故居内表演太极拳,接受爱好者的咨询与学习,太极大师一般为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每逢清明节,此地还举办亮拳祭祖等活动,不断展现杨氏太极拳的真谛,使其无愧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遺产的称号。

如果说武禹襄为杨露禅学拳提供资助是中华美德的具体体现,那么杨露禅传授太极拳的过程则体现了传统武德的真谛。在中华美德和传统武德的交融下,太极拳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跳动出生生不息的脉搏,不断为太极路输送新鲜血液,更为大众强身健体送去福音。

清泉浇灌太极路,使太极路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吸引南来北往客人的脚步。

清泉浇灌太极路,对清泉意义产生正确理解后,对其保护的行为更加趋于自觉化。

清泉浇灌太极路,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描绘出越来越美丽的画卷。

猜你喜欢

广府杨氏清泉
“广府好礼”广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清泉醋业
水环境视域下广府古城景观演变研究
石上清泉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汨汨清泉:宁条梁“找水记”
当前广府籍海外华人统战工作研究
Fort Besieged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