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中国诗,过中国节
——农村初中诵读古典诗词的时空策略

2023-01-26吴嘉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古典后进生

吴嘉莲

(广州市从化区良口中学 广东广州 510960)

引言

我校是广州市边远山区的一所农村初中,学生多为留守儿童,语文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厌学情绪比较严重。所以,我校的首要教学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华诗词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饱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既适合朗诵,也易于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到九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词《关雎》《蒹葭》等60篇。当然,这60篇也在中考考查篇目之中。如何调动学生诵读诗词的积极性,诵读哪些诗词,如何诵读诗词,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古典诗词教学的现实意义

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该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这就为学校教育开展国学教育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底气。当然,国学典籍内容广博,精深幽微,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否则让毫无国学基础的学生学习,只会让本来就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更加厌学。因此,对于薄弱的农村中学而言,国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宜精不宜繁,宜易不宜难,宜浅不宜深。而且,我们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思路,找准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最佳时机,以特定的时空策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我校语文教师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古典诗词作为教学内容,以诵读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同时,我们还在实践中摸索出“读中国诗,过中国节”的古典诗词诵读教学时空策略。

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诵读古典诗词,首先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对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也是一种使人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我校后进生的基数较大,后进生长期在德育和学习上表现不佳,常常受到各科老师批评,自我实现得不到满足。通过以教低难度的学习内容(诵读诗词)鼓励后进生参与到诗词的学习中,后进生既得到了精神的安慰,也得到了物质奖励,从而得到了自我实现。因此,让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的后进生,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促进他们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也能促进其健康成长。

为此,我们精心安排诵读流程,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学习自信。首先,我们解决了学生不会读的问题。早读课上,全校学生诵读古典诗词。但是,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有很多不认识的字,而且不是很自信,怕会读错,因而,有很多人不肯开口读,或者不敢开口读。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按照组内互质、组外同质的原则,先选出基础最扎实和最具责任感的学生作为组长,然后选出基础最薄弱、学习习惯最差的学生,让他们优先挑选组长。选之前定出规则,每个挑选了自己组长的学生都必须听从组长的指挥,否则,便自己另选组长。既然组长是自己挑选的,那么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必须听从组长的领导。剩下的学生按照以上规则,均等分到每个组上。选出组长和组员后,不会读诗词的组员要去问组长,会读的组长要教不会读的组员,且要教到每个组员都能读准字音为止。每天让组长在空余时间教不会读的组员诵读。其次,我们解决了持续读的问题。我们每周设置一节背诵课内古典诗词的课,让学生熟读成诵,最后以能诵多者为胜。我们也设置个人奖项和集体奖项,能诵数量最多的组别为胜,奖励前3名;能诵数量最多的个人为胜,奖励前15名;另设置进步奖若干名,奖励表现进步的个别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学生诵读课内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

二、农村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的时空策略

从化的农村相较于城市来说,仍然保留着比较多的传统节日习俗。我们在日常诗词诵读的基础上,巧妙地利用传统节日这个特殊的时空,组织学生诵读古典诗词,让学生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体味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第一,把古典诗词教学和传统节日结合起来,源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诵读古典诗词,不能满足于课内的古典诗词。那么,除了课本上的诗词,学生还可以读哪些诗词呢?我校学生不爱开口读书,但学生读《沁园春·雪》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河,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却声音激昂,情绪高涨。这让我感到十分吃惊,因为我还没有教这首词,学生又如何读得那么切合意境?我细想之下发现,这应该归功于这首词本身。因为这首词的内容浅、思想高、风格豪迈,好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读便能让人为之振奋。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挑选一些适合我校学生诵读的古典诗词。

第二,古诗词的内容不能很过于深奥。适逢中秋来临之际,我把几首写到月亮的诗词集合在一起,如《静夜思》(李白)、《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学,先从学生最熟悉的诗词入手,以诵读为引,加以解释文本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例如,月(圆月)之意象为团圆,残月(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为不能团圆,这些文化意象很形象,也很简单,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然后我谈及中秋,解释传统节日的现代文化意义,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留守儿童,盼望中秋佳节与父母团圆)理解苏轼与家人不能团圆之复杂心情,而苏轼最后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道理,是因为苏轼领会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秋过后,便是重阳,我又把写重阳的诗词集合起来,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过故人庄》(孟浩然)、《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教学效果甚佳。

第三,根据学段的特点安排古典诗词教学。在上学期,主要有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那么,在节日前后,我们安排了古典诗词朗课程。中秋节前,我们设计了一节以中秋节为主题的课程:诵读古典诗词的教学案例——以《中秋节》为例,2021年9月30日。

教学目标:①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诵读,生发诵读诗词的兴趣,进而读懂诗词的情感。②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思考,写出节日的习俗和现代的文化意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趣

以歌曲《明月几时有》(王菲版)导入。

2.诵读

(1)展示诗词

①《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采用多种形式诵读

①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跟读;②学生自读(不会读的学生可请教前后桌同学);③男女生对诵(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④小组诵读大比拼。

(3)学唱《水调歌头》,读懂诗词的情感

都是寄托了作者的思念故乡或亲人的感情。

三、寻俗

1.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并完成以下表格。

2.中秋节,即将来临,你想念你的父母等亲人吗?把你想对他们说的话用笔写下来。

四、欢唱

唱一次歌曲《水调歌头》结束课堂。

通过诵读古典诗词,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进而自己思考诗词里提及的传统节日的相关习俗,又联系起当地的节日习俗,和传统节日的现代文化意义,逐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诵读诗词,不但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重拾了自信心,而且还了解了传统节日的现代文化意义。

我根据节日的日期和学段安排做了以下教学计划,见表1所列。

表1 诵读古典诗词的教学计划(以2021学年为例)

以多种方式诵读古典诗词,丰富学生生活。青春期的学生喜欢丰富多变的生活,以及探求有意思的新东西。教师如果一味地以同一种方式呈现一种诗词,久而久之,必定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在课上,我们采取师生对诵、男女生对诵、(小组)诗词诵读大比拼等生动活泼的愉快形式;在课后,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学习吟诵,唱诗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渔家傲·忆端午》(欧阳修)都有现成的歌曲,可以直接学唱;又鼓励对音乐比较敏感的学生开发诗词新唱,用诗词的词配上流行歌曲的调,也可以唱。这样通过多种方式诵诗读诗唱诗,既巩固和传播了经典文化,又提高了学生诵读的兴趣,更加丰富了寄宿学生单调乏味的学习生活。

结语

实践证明,我们通过以诵读为主,讲授为辅,同时以时空策略引导我校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既巩固和传播了经典文化,又提高了学生诵读的兴趣,滋养了学生的心灵,更加丰富了寄宿学生单调乏味的学习生活,具有现实意义。但是,我校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如何引导我校学生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文化,依然任重而道远。一路走来,困难重重,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探索教学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并在此慢慢得到成长。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古典后进生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谈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