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2023-01-26周德荟王长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时代

周德荟,王长海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05月19日,援引人民网—人民日报,据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9/c1024-28361447.html。。”因此,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当今时代的新聚焦、新方向、新呼吁作出积极、针对性回应,通过网络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开展,提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积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性、全面化的思想观念引领和指引。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广义上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其特有的传播性、共享性、开放性等特点,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虚拟性社会实践活动。狭义上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虚拟的互联网社会对网络中的意识体进行长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树立“道德”的观念和实践活动,形成符合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网络技术发展逐步增强,网络平台的出现星罗棋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需要紧随时代脚步[1],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体系,直面时代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繁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三观”教育难度加大

网络作为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互联网时代又具有数据信息流动快、平台通融互联的网络特点,加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大多为“三观”尚未成型的青年学生,更易被各种不良信息所影响[1],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难度增大。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今“社会”,以互联网为平台而实施的各种类型的网络蜚言、网络“三俗”信息、西方列强的不正当言论等屡见不鲜,以“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逐渐对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造成恶劣影响[2]。随着互联网技术被应用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产生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往往处于“没有人不在线”“没有时间不在线”“没有地方不在线”的生活状态,在这个年龄阶段,“三观”还没有形成,他们很容易受到各种“新奇”事物的影响,尤其是与年轻大学生相关的事物和言论。青年大学生易受这些思想影响,很少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会伤害到别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别人隐私等,在互联网各平台中时常提出些自己认为正确的、但是实际上是错误的,不符合社会主流思想、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青年大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不正确的“三观”思想,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不同的理念,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与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十分容易与其他人产生理念、肢体上的冲突,遭到他人质疑与否定。在这种不正确“三观”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逐渐变得薄弱,在遇到问题寻求帮助而无法解决的时候,会逐渐丧失自我、自信,有可能会逐渐造成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信仰的缺失。

(二)网络技术更新迭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发展速度不足

自互联网时代开启以来,网络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网络教育也得到大力推广,国内各高校先后引进和发展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零星点点到范围推广甚至到现在的全面普及,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做出了很多成绩,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其优化发展速度不足问题。

第一,部分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较为老旧,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难以实现快速转变。孙正聿教授指出,“思维具有发展性和时代性的特征,这源于现实又引领现实的思想力量。”[3]因此,思维是随着现实社会而不断发展的,其存在不是一成不变的和被动的,即使思维是客观自然界在人脑海中所形成的主观映像,但是思维也是辩证发展的[1]。目前高校中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比较年长,在从事十年、二十年甚至时间更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多的是在教室内、讲台前、黑板上面对座位中的学生进行线下的一对多教学模式,这种以往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一种限制,“固定”了他们思想活动、思维方式的发散性。在互联网技术发达、各类网络教育平台激增的今天,使他们很难面对突如其来的线上教育模式。

第二,部分教育者对技术的掌握不熟练。部分教育者在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伟大时代的压力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的时候,要平衡家庭、工作、教研等多方面需要,用尽精力学会最基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应用到基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学中。但是随着社会的环境不断发展,时代的要求不断增加,网络教学平台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这部分教育者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学习和创新方面的速度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所要求速度[1]。

综上所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是由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客观规律与教育者、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之间产生了矛盾。首先,主观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群体受互联网中各种信息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目前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发展方向等没有清晰的规划。其次,客观上,“新方法、新事物”的产生到普及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受教育者大学生群体在互联网中遇到“新”事物更加容易受到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东西掌握的速度低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新换代的速度。因此,社会的压力、时代的责任更加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力合作,在互联网时代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化“危”为“机”。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面对网络信息繁杂,“三观”教育难度加大,网络技术更新迭代,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发展速度不足等问题,要探索出符合社会发展进步客观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一)加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坚持“两手都要抓”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出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产物,是凭借着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思想指导而形成的,具有科学性、时代性的特点。因此,需要不断更新、完善体系的构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协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一方面,《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标志,从产生发展至现在历经170多年的历史,是在这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提升内涵、不断变化发展、多角度进行完善的科学理论。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4]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与必然选择。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体系构建方面要始终坚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共同进步、与时俱进,走在时代潮流的前端,还要在教育工作的目的和原则上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出发。作为教育者主体的教师群体要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先进的理论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理论,为作为受教育者主体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观念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为国家的发展进步服务。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5]。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觉悟,知行合一”的工作方式。为此,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新理论、新思想,不断夯实、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知识水平。一方面,在理论方面,教育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用党的最新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紧跟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把自身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引导受教育者正确思想观念树立的实际效能。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要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总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授课方式,通过“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言传身教的方式来不断影响受教育者大学生群体,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流思想,使其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三观”思想理念。

(二)加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坚持“两手都要硬”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紧随时代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发展,推陈出新,坚持“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式,不仅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毫不动摇,更要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

第一,多角度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速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更新是由多个原因所影响的:一是转变教育者思想观念。思想观念作为重要的教育方法的更新与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方法更新的影响要素,必须改变部分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学校角度,在引入现代化电子授课设备或授课方式、理念的过程中,通过集中“线上”或“线下”培训、一对一单独指导等方式引导教育者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教育者角度,随着互联网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者不再是“闭门造车”的思维方式,而是需要自身通过现有的各种平台、技术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知识,转变思维观念,与时代接轨。受教育者角度,受教育者作为相对最为“潮流”的群体以及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与教育者接触最多的群体,加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教育者接受社会上的新鲜事物,引导其思想观念的转变。二是推进网络平台的构建。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构建:首先以目前现有的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哔哩哔哩、抖音等网络平台为基础,教育者作为博主对思想政治教育板块进行运营,一方面不断充实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以及新思想、新理念。另一方面可以让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积极投稿,不断学习习近平新思想争做社会主义新青年。其次以红色文化、校园文化为主阵地,运用互联网中虚拟现实等技术,结合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国内国际时政以及“时下”所热播的电视节目等信息元素,为大学生群体“量身打造”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自有网络平台。不断引导受教育者正确“三观”的树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第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中要抓好主要矛盾。“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希望在教师。”[6]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能力水平、学科授课能力,有利于完成国家发展的期望,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的责任,有利于完成时代进步的要求。身处在互联网社会中,社会内的每个“成员”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中各种信息元素的影响,同时也无法回避互联网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满“亮剑”精神,凭借着非凡的勇气、永恒的团结、不懈的创新敢于向不利于国家发展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进行“亮剑”,克服艰难险阻,学会运用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正确使用网络这个思政建设阵地,不断完善目前已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加快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方式上的创新,提高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1]。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中国凭借着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指导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顽强抵御各别敌对国家的“蠢蠢欲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国家安全及意识形态阵地上重要的“守护者”,更加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教学方法,结合互联网时代发展脚步,要以敢于“亮剑”的精神,勇敢迎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挑战,深化对大学生群体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的多维度引领,逐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性,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时代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