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有效性探究

2023-01-26申斯乐胡文忠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8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公众有效性

姜 涛,申斯乐,王 亮,胡文忠

(珠海科技学院 药学与食品科学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混合式教学能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并增加师生的多元互动,最终提升教学质量[1]。目前,我国大力推广的线上教学平台有很多,如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清华在线教育等在国内高校中广泛应用,此类教学平台通过建立专业的课程资源和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参与自主学习过程,并通过大数据对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进行评分。但这些教学平台存在知识内容过于专业、受众面窄、推广困难等问题,使教学平台的发展遇到瓶颈。微信公众平台不同于这些专业的教学平台,其建立的初衷是为个人、企业和组织提供自媒体业务或合作推广业务,但因其强大的分享功能、交互能力及良好的用户体验受到很多教师和教育机构的青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能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连接,有效地优化课程体系,分享课程资源,从而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因此,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各课程教学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但微信公众平台在开展混合式教学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教师如何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制定适宜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仍有待考察和验证。

一、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教学平台的优势及特色

(一)推广科普知识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只有全民科学素质都得到提高,才能建立起高素质的创新大军,才能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由于专业教学平台如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超星慕课等的受众群体是在校学生,教学内容也过于专业,因此其在分享和推广科普知识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而微信公众平台能将课程内容分享到朋友圈,阅读者除学生外,还包括社会公众。因此,微信公众平台不仅肩负着教学任务,同时也承担着传播科普知识的职责。微信公众平台在开展教学的同时,能将有趣、有料、有“味道”的科普知识推送给公众,让公众了解科学,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二)丰富的趣味性及时效性

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保持知识内容的趣味性和时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国大学慕课和智慧树等教学平台中的课程内容往往是冷冰冰的刻板说教,整个知识体系略显陈旧且枯燥无趣。教学内容一旦构建完成后几乎不会主动更新,这在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的时代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需要。而微信公众平台能通过定制化教学,将最新的科技资讯推送给学习者,让学习者始终走在科技前沿。微信公众平台还不受教条化的教学体系约束,可用通俗、幽默的语言结合实用的案例将知识内容推送给学生。学生对富有趣味性的知识内容和科技资讯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这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必备前提。

(三)无障碍互动交流

师生有效互动交流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课程中的疑难问题,而且还能促进师生关系,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微信公众平台借助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能完全无障碍地进行单人或多人互动,并将实时全交互变为现实。虽然互动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但这并不意味着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因为微信公众平台为师生互动提供了“自动回复”功能。教师只需根据学生常提的问题在后台设置一系列关键词,而学生在公众号对话框中输入查询的问题后,只要匹配到相关词条即可触发自动回复。这种自动回复功能是微信公众平台所特有的,它能减少教师工作量,并提高答疑的效率。

二、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教学平台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程教学已经呈现了蓬勃发展之势,创建主体以教师或教学团队居多,少数为社会机构。但很多课程平台的发展却遇到了瓶颈,平台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的教学平台难以保障教学的有效性。总结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课程目标及平台定位不明确

课程目标不明确。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而强调理论知识,时而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时而强调创新能力。贪多求全、目标泛化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更多的困惑,迷失自我。还有部分教师容易脱离教材制定目标或脱离学生制定目标,教材是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脱离教材和学生则会导致教学的盲目性与不可操作性。平台定位不明确。部分教师在建设线上教学平台时没能形成鲜明特色,教学设计平淡无奇,课程内容照抄书本,使学生产生不良的用户体验感。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影响学生在线学习的有效性。

(二)缺乏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不仅能判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学平台的成绩评定方法对于反馈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而微信公众平台更多是为个人、企业和组织提供自媒体业务或合作推广业务。该平台不具备成绩评定等教学辅助功能,这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展开教学活动具有天然劣势,而教学团队必须要使用其他辅助手段进行弥补。

(三)学生有效参与率低

学生有效参与率低不仅是微信公众平台面临的问题,也是其他教学平台遇到的瓶颈。一方面,线上教学缺乏教师监管会让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惰性。很多学生机械地完成课程扫码或打开教学内容,但却并未进行独立思考或深入学习。甚至有些学生在阅读或观看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在聊天或打游戏。另一方面,自我管理欠缺让学生无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教师所安排的课前学习任务一拖再拖,甚至放到课后去学习,导致教师的教学安排被完全颠覆,也令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同虚设。因此,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教师的监管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和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教师亟须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对教学资源的筛选能力,完成线上教学平台的搭建[3]。然而,部分老教师对新技术和新方法存在排斥心理,他们一旦习惯了线下教学模式,就不容易再接纳新鲜事物,对信息技术不闻不问,影响了线上教学的开展。还有部分教师对微信公众平台的操作不够熟练,只能简单地将教学视频和复习资料上传至平台,但是对剪辑教学视频、设置教学互动、开展教学评价等更复杂的教学设计却知之甚少。因此,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欠佳导致教学设计不能按计划实施,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五)教学平台建设缺乏管理

优质的教学平台需要教学团队团结一心,共同对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进行定时更新和维护。然而,目前很多教学团队缺乏耐心和热情,导致教学资源良莠不齐,甚至有的教学平台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就无人管理了。也有一些教学团队在建设教学平台过程中缺少凝聚力和创造力,课程内容平淡无奇,没有形成统一的风格。因此,教学团队要制定更科学、更规范的管理办法,激励教师不断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并指导教师建设高质量的线上教学平台。

三、增强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微信公众平台的受众面很广,具有很强的推广能力。要发挥平台优势,大力宣传科普知识,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教学团队应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话题标签”功能设置科普知识栏目,坚持“教学内容与科普知识”相结合,从公众的实际生活出发推送与学科相关的小常识,帮助公众了解必要的学科知识。除此之外,针对微信公众平台在线教学面临的诸多挑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在线教学的有效性。

(一)坚持原创

随着线上教学的发展,互联网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但这些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也缺乏针对性。因此,需要教师创作更多适合本校教学目标的优质资源。除此之外,原创资源也是教学平台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比如图文撰写、视频录制、文字排版、思维导图等都需要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满足学生线上需求。原创教学资源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原创内容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好感,培养学生的原创精神,增强学生对教学平台的依赖性。其次,原创内容更具有目的性,易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风格,而教学风格形成后又能吸引更多的学习爱好者关注。最后,撰写原创教学内容还能增强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坚持原创是解决课程目标不明确及教学平台定位不准确的有效保障。

(二)合理运用第三方小程序

第三方小程序是微信公众平台为完善其服务理念而允许使用者根据个人需求而定制的扩展功能。小程序的普及让人们体验到了科技的进步和生活的便利。在教学方面,小程序不仅能帮助教师开展课堂签到和随堂测验等线上教学活动,还能帮助教师统计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长并进行学情分析。例如长江雨课堂能辅助教师进行课堂签到、布置作业和批改试卷等;留言板能帮助教师更好解答学生的问题,也可帮助学生加强相互沟通;问卷星能帮助教师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依据学科特点,开发适合教学使用的小程序对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和确保线上教学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内容,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减少学生的惰性,还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4]。首先,学校应通过组织辩论赛或开展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强调自我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5]。其次,教师也要通过课程潜移默化地传授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将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为求知欲。针对课堂表现突出或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为他们做一期访谈栏目分享其成功的学习经验,以让更多学生能深入了解线上学习技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社会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因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社会,学会用课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各种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脑思考的能力。只有学习真正做到自主性和主动性,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习者获得知、智、行的自我协调,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整个教育环境,教育工作者应具备超前意识,率先适应新角色,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更新教育观念。在信息技术社会,教师不仅要具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还应具备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观念的变革是现代化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如果教育观念不更新,那么信息技术的更新不仅不会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6]。其次,积极参加培训活动。为师者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五)建立教学管理机制

为了教学平台能长期有效运行,教学团队负责人应制定详细的管理方案,调动团队所有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平台的建设中,鼓励学生帮助教师维护教学平台。首先,每周会分配一名专业教师负责教学平台的运行,包括推送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资源、回复学生问题等。而教学团队负责人要对专业教师所发布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进行审核以确保该教学资源适合课程使用。其次,为减轻专业教师的工作量,为每周负责教学平台运行的教师配备学生助理。学生助理主要的职责是帮助教师资料整理,进行文字排版及一些简单问题的回复。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撰写科技短文,在培养学生文献查阅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凡能主动投稿的学生,应适当提高其平时成绩以资鼓励。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公众有效性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