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质减负*
——基于语言能力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例谈

2023-01-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9期
关键词:教科导图作业

晏 旻

(广州市白云区龙岗学校 广东广州 510000)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令人值得思考的是,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以及小学英语作业的高质设计及有效实施。

一、基于语言能力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下的作业设计原则

根据调查发现,较多的学生喜欢英语课,却并不喜欢做英语作业[2]。而且,一些英语教师的作业设计理念模糊,作业形式、内容及评价趣味性及激励性不高,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基于以上作业设计现存问题,英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布置作业的观念,优化作业设计,追求作业内容和形式的趣味性、多样性、层次性,激发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的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性[3]。

关于基于语言能力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下的作业设计原则,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1.主题引领,层层递进

英语教师应在单元整体教学的指导思想下,认真开展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围绕相应的主题设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并围绕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置各分课时教学目标,从第一课时到第三课时的目标设置应层层递进;作业设计应围绕各分课时教学目标进行展开,最终达成单元整体教学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以生为本,分层设计

教师应充分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班级内部学生水平的不同,将其分为若干个小组,英语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作业,使学生能从其中获得成就感;通过以上措施,努力帮助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从“要我做”转变到“我要做”,从而最终达到“我能做”“我爱做”的目标。

3.发展素养,提升能力

教师应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在设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围绕“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及“学习策略”四大维度,并在作业设计方面重点关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语言能力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下的作业设计类型及形式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英语教研员朱浦老师提出了作业类型可分为:准备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及创造性作业。基于日常教学经验及学情分析,笔者认为基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下的作业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准备性作业、基础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及拓展创造性作业。其中,准备性作业主要是介绍即将学习的内容,激活旧知,并为新知学习做好准备和预习;基础性作业是为了巩固新知,主要发挥复习、引导和应用的功能;实践性作业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新情境中应用已获得的技能,并在生活中“用”英语做事情,实现问题解决;拓展创造性作业即在一个任务中运用多种语言技能和思维技能,并针对课内知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拓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单元整体教学各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层层递进的,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各个课时涉及的作业类型也应有所不同,作业难度水平要也依次递进。此外,不同的作业类型应对应不同的作业形式(图1)。现以广州小学英语(教科版)教材的作业设计为例,对各个作业类型进行展示说明。

图1 基于语言能力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下的作业类型

1.准备性作业:主要以预习单为主

比较常见的预习单较为关注新词的意思识记或读音的掌握,且趣味性不高。笔者通过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尝试设计激活学生旧知,开展有效预习的预习单。例如,在六年级下册(广州版)Unit 3 What animal is it?的预习单设置上(图2),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习过的知识,并对新知进行充分的感知以及预习,真正帮助学生预习,其中第五项练习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再利用,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图2 六年级下册(教科版)Unit 3第一课时预习清单

2.基础性作业:分为理解识记类及整合归纳类

(1)理解识记类

“双减”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广州市共享课堂等优秀课件的PPT资源,将其中单课时的重点知识通过重组的方式设置为作业练习,有助于学生回顾课内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重点单词及短语,并提高对作业的兴趣。

(2)整合归纳类

在语法的归纳理解上,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绘制相关语法或时态知识的思维导图,攻克重难点语法。例如,在六年级下册(教科版)Unit 2 Wait for another hare的作业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本单元涉及较多的动词过去式,因此布置学生绘制一般过去时思维导图(图3),激活学生旧知,供学生反复学习、回顾。再如,在三年级下册(教科版)Unit 2 Let’s colour it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将颜色类单词进行归类绘制,还可配有适当的简单句型进行巩固。

图3 一般过去时思维导图作业展示

3.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主要是将已学的知识应用在新的情境中,并实现用英语“做”事情。教师可以结合模块主题,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例如,在五年级下册(教科版)Unit 1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的作业设计中,可以布置学生绘制以“Seasons”为主题的思维导图,并借助思维导图向他人介绍四季或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有助于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再如,在三四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布置学生制作自然拼读卡片(图4),提高学生的单词拼读能力,并同时帮助学生拓展了新单词。学生在家、在校都可随时根据视频及自己制作的卡片进行自然拼读训练,从而降低了英语学习难度,对提升语言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图4 自然拼读单词卡作业展示

4.拓展创造性作业

创造性作业包括配图写话、手抄报及绘本读后改编、续写等。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教科版)Unit 7 May I have some grapes?第三课时中布置学生以“My Fruit Girl/ Boy”为主题绘制属于自己的水果男孩或女孩并配图进行写作、演说(图5),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再如,在六年级上册(教科版)Module 6 Festivals这一模块的作业设计中,可以布置学生以手抄报的方式将传统中国节日通过绘制及写作的方式进行介绍,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图5 “My Fruit Girl”主题作业展示

三、基于语言能力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例谈

现以六年级下册(教科版)Unit 3 What animal is it?为例,在上文所提到的作业设计原则及作业类型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本单元三课时的作业设计。本单元三个课时分别围绕动物有不同的话题:第一课时以“Animals we know”为话题,从已学的动物出发,从而了解课文中几位主人公所谈论的动物,尝试运用几种关键信息描述动物;第二课时的话题为“My favourite animal”,在学习完本课所有动物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课本句型描述所学动物;第三课时的话题为“Animals are our friends”,通过对于新文本的学习和阅读,增加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和喜爱,从而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品格。

各课时的作业设计(图6、图7、图8)均围绕着分课时教学目标来设计,并设计了“自评分”及“他评分”栏目,三颗星分别代表“Excellent”“Good”“Not bad”,通过对星星的填涂来进行自评及他评,并针对星星获得数进行一定的评奖,从而促进学生积极认真地完成作业。在实施方面,作业单中涉及的准备性作业、基础性作业等额外作业项目会进行另外练习纸的发放,评分完毕后记录本课时作业完成的整体情况。

图6 六年级下册(教科版)Unit 3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图7 六年级下册(教科版)Unit 3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图8 六年级下册(教科版)Unit 3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此外,在作业分层设计上,教师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将其分为星星组(水平较高的小组)及太阳组(水平较薄弱的小组)。在第二课时“My favourite animal”的思维导图制作作业中,只要求水平较高的星星组在绘制后完成篇章的写作,而太阳组只需要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而在第三课时“Animals”为主题的思维导图制作任务中,要求全班同学完成绘制,对于太阳组的同学,从第二课时的只能描述一个动物的关键信息,提升至能够描述多个动物的关键信息;而星星组的同学,从能够以篇章的形式描写及表达一种动物,提升至能够运用思维导图的关键信息,对多个动物的信息进行介绍,语言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语

本文以广州小学英语(教科版)教材为例,着重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基于语言能力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作业设计质量,致力通过作业设计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最终落实提质减负的目标。

猜你喜欢

教科导图作业
严摇恺
——教科双馨铸丰碑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铜川市印台区教科体系统“五个再一遍”推动扫黑除恶问题整改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作业
第6章 一次函数
厘清思路巧统筹 专业行政两兼顾—以学校德育主任工作为例
俄罗斯教科部要求高校取消宵禁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