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一条通往仙境的高速公路
——四川九绵高速建设纪实

2023-01-25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陈洪胜谢保英

中国公路 2022年19期
关键词:水牛难题大桥

文/图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陈洪胜 谢保英

从李白故里、“诗城”四川江油沿涪江溯江而上,向着“熊猫故乡”平武进发,一路疾驰,峰回路转,海拔在攀升,气温在下降。一条与涪江并驾齐驱的高速公路正立柱架梁,拔地而起。初具规模的如虹大道傲立峡谷,洞穿青山,蔚为壮观。

这就是正在抓紧建设的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九绵高速”),也是将来通往“人间仙境”九寨沟的一条现代化快速通道。从2018年正式开工以来,九绵高速便深受关注,备受期待。中交一公局七公司承建的路基11标段,位于平武县白马藏族乡境内,目前已进入爬坡过坎、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正铆足马力往前赶。

越是艰险越向前

抵达“仙境”的路途有多遥远,建设者经历的困苦就有多艰辛。

九绵高速公路全长244.9公里,起于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青龙桥(甘川界),止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张家坪,工程总投资421亿元,其间设计桥梁204座、隧道45座,桥隧比高达75.39%。公路设计时速80公里,是国家公路网规划银昆高速公路(G85)平凉至绵阳联络线(G8513)的重要路段,也是成都经绵阳、九寨沟至甘肃放射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道如虹,使命如磐。11标段主要任务就是“一桥一隧”,看似并不复杂,但5年间经历的艰难困苦常人难以想象。全长2.8公里的厄哩村特大桥,已于2021年10月实现合龙,如同一条静卧在夺补河畔、盘旋在山谷间的巨龙,蓄势待发,准备穿越巍巍青山。

厄哩村特大桥

桥隧相连,“巨龙”穿山而过,这当然是美好的设计构想,但现实的地势环境、地质构造,给项目团队带来的思想淬炼、实践磨炼、本领锤炼,却是前所未有的综合历练。

“的确难,真的苦,但我们都挺过来了,大家在磨砺成长过程中赢得的创造力、成就感是无法替代的!”自2017年就来到大山深处,作为项目部第一批参建人员的项目经理王超,回忆起5年来和同事们的奋斗历程,情难自禁。

在山区内修建高速,首要任务就是打通便道。2018年4月,摆在项目团队而前的首要难题便是如何打通连接厄哩村特大桥0号台与一号墩的便道。被称为“一号墩便道”的线路虽只有100多米长,但其位于40多米高的高边坡上,且呈近60度斜角,十分陡峭狭窄,加之紧邻人来车往的国道247线,实施难度、安全风险非同一般。

既要保证国道正常安全通行,又要抓紧抢出关键性线路,年轻的项目团队不畏艰险,冷静思策,最终采用“锚索肋板挡墙”的施工方式,在施工主线与国道之间浇筑起一道铜墙铁壁,巧妙地打通了便道,连通了主线,又保护了国道的永久性安全。

首片T梁顺利架设

不为人知的是,在修建便道期间,由于受地形限制,机械无法搬运钢筋主材,只能采用骡子运输,人在前后护送,3个月内完成70多吨钢材的转运,硬是在大山的脊背上掏出一条新便道。

九绵高速沿线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带之上,注定了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超过想象。按照施工总体安排,2018年6月,水牛家隧道正式破土动工。

水牛家隧道

洞口位于险峻逼仄的孤崖之上,根本无法抵达洞口核心施工区域。根据设计施工方案,隧道掘进需打通一座306米的斜井为突破口,才能抵达主线施工。在原项目经理罗长青的带领下,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劈开没过膝盖的荆棘,打响了斜井施工的第一炮。但以破碎断裂带为特征的地质,让项目团队一度吃尽了苦头,战涌水、斗塌方,前后足足干了一整年。

创新的味道是甜的

无数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难题在等待着年轻的项目团队。厄哩村特大桥主桥为210米的连续刚构桥,80米的高墩大跨结构,注定了施工绝非易事。在对0号块托架预压时,通常采用堆放沙袋的形式,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发现,沙袋不仅笨重,难运输,还存在垮塌可能,造成了风险隐患。经过一番“思想风暴”,他联动项目技术团队按照杠杆原理,提前将精轧螺纹钢预埋在墩柱上,制作起反力架,并采用3个千斤顶同步加载预压。这种新型反压的工法,在全线引起不小的轰动,很快得以推广。

沟壑纵横,高墩林立,每一根墩柱的崛起,都有着独特的难题。厄哩村特大桥有矩形墩、圆形墩,不同的形态形状采用不同的工艺工法。如何实现不同结构的墩柱有机融合、同步施工?项目团队冥思苦想,在汲取借鉴、打破重塑传统施工模式的基础上,将模板工艺作为突破口,在墩身与系梁之间安装底模,研制出“高墩墩柱与系梁同步施工工法”,巧妙解决了转换复杂、工效滞后的难题,并一举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公路行业微创新金奖。

智能化、多功能的钢筋加工场

这种事半功倍的施工手段,令中交集团专家组大为赞叹,称赞他们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难题,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努力研制出“多墩柱新型模板装置系统”,为破解制约性难提出一条新路,为行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苦干实干巧干,是一支优秀团队的精神底色。作为大桥的“后场”——梁场如何做到科学布局,考验着他们的组织水平。由于沿线高低起伏大、地形限制大,成为打开施工局面道路上的“拦路虎”。最终,项目团队经过十几次方案比选论证,以“小而精”为导向,在临近厄哩村特大桥26号墩的位置系统构建起一座只有5000平米的多功能梁场。梁场一度受到外界的质疑,认为他们考虑不充分,是在“冒险”。

的确,2.8公里长的特大桥预制架设792片梁,通常需要1万多平米的大型梁场。而自信的项目技术团队不走寻常路,另辟蹊径,因为他们在前期已经进行了多次踏勘论证,在无数个夜晚反复模拟试验、精心测算,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把握和技术支撑。

坚持己见,不设立存梁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规模的开挖填方,有效保护了草场环境。坚定“随制随架”,采用“跨墩龙门吊与梁场龙门吊轨道垂直交叉”的运行模式,实现一体化有机运转,这是重创新、有担当、能干事的集体向现实困难递交的精彩答卷。从2019年6月凌空架设第一片梁,到2021年10月胜利合龙,厄哩村特大桥的成功实践,在行业内实现了颠覆性创新、根本性改变。

担当是青春最好的模样

一支勇于攻坚、善于创新的项目团队,总会在异常艰难的施工任务面前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量。

厄哩村特大桥合龙后,项目施工的重要工点主要就是水牛家隧道。“毕其功于一役”,并非如此简单。过去3年多,极破碎、大变形、高地应力引发的一系列难题,令项目团队上上下下都铆足了劲,一路并肩走来,每个人都觉得很不容易。特别是2019年6月,费尽艰辛进入主洞施工后,大家来不及歇歇脚、松口气。项目经理王超、项目书记辛剑、副经理徐朝辉等人像“斗牛士”,团结带领大家迎难而上,继续和极为棘手的世界性难题“软岩”作斗争。

“遇到过难题,没想到这么难!”王超坦言,看着身边的职工同事、工人师傅一直跟着自己咬牙坚持,既感动又骄傲。“水牛家隧道果真还是一头‘蛮牛’,但我们绝不会蛮干,即便地质再破碎,支护再困难,都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2021年4月,水牛家隧道正式开始第一条破碎带施工时候的故事。作为九绵高速全线施工风险最高的隧道,水牛家隧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设计为四级、五级围岩,可实际过程中全部按五级围岩施工。

破碎带的出现,让难度再次“升级”。掌子面渗水、掉块严重,围岩稳定性和整体性极差,岩体如“豆腐块”一样破碎。许多打了十几年隧道的工人师傅,都从未见过如此松散破碎的隧道。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连续一段时间,施工建设团队始终像一根钢钉扎在隧道里,方案当场敲定,任务现场分解,问题立即解决,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步进展、每一次统筹都了如指掌。特别是根据隧道工人的专业特点,分成技术攻关组、设备管理组、隧道安全管理组、成本控制优化组等,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方向和重点,确保每一个小组的工作进程都有条不紊、安全可控。

再复杂的难题,遇到无缝对接的先进技术、精良装备、过硬的作风,总会迎刃而解。在初支断面扫描、围岩监控量测等技术手段的加持下,施工团队提前科学预判前方围岩状况,结合实际因岩施策、因人施教,积极组织技术攻关,有效解决施工难题。最终,历时81天成功攻克破碎带。

长龙静卧

据技术分析统计,类似的破碎带在水牛家隧道一共有6条。幽深的隧道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围岩“变脸”难题,项目团队只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跟进解决、一个方案一个方案地有序推出、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扎实推进。每一次突破都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上千个一起昼夜鏖战、接续奋战的日子里,技术管理团队集中智慧、聚力攻关,先后总结摸索出“设置自适应预警锚杆、长短锚杆相结合注浆加固、加大预留变形量”等一整套、组合式先进技术体系,为全过程安全稳步施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最终换来了水牛家隧道的安全平稳推进。

奋斗无止境,未来有可期。九绵高速公路将在两年后建成通车。届时,成都至九寨沟所需时间将由原来的8小时缩短为4小时。九寨沟、平武、北川三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将画上句号。它将成为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速公路南北大通道,极大地提升沿线地区的抗灾防灾能力,对开发沿线旅游资源、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水牛难题大桥
赛水牛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水牛喜欢水里钻
数鸭子
小水牛
上天入地——港珠澳大桥
狗之难题
难题大作战
巧解难题
水牛救了我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