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背景下校企文化融合服务三亚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研究
2023-01-25王艳红房怀军
王艳红 房怀军 李 铭
(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校企合作的着力点已经不只是简单的利益共同体,而是逐渐向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协同共生演进。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各类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和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三亚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城市,海南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打造全海南岛产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面对三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研究校企合作的着力点,使职业教育成为三亚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一、校企文化融合育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理
(一)高技能人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而技术突出、技能超群、能力卓越的高技能人才,是不断提升尖端技术应用,加快创新成果实现,加速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的直接动力。
1.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技术和工艺的迭代是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特征。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又高度依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他们能够提高生产设备使用率和技术有效引进率,加速先进生产技术的转化,加快产业升级。人才链是推动产业链技术升级的核心动力。
2.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在知识经济、信息技术时代,产业创新离不开经营管理类的技能型人才,技术创新离不开专业技术型人才,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
3.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知识具有外部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特殊性。高技能人才在一个企业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开发出新产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后,吸引其他企业跟随学习,推动产业链和其他相关产业对接融合,实现整个区域产业的发展和延伸。
(二)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1.对人才的素质和数量提出新的要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较多的劳动者,而物质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技工和初级技能人才,对劳动者的数量需求下降。当产业转为技术资本密集型时,单纯具有技术技能,不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人才供给于产业转型之间的对接形成供不应求与供非所求的局面。
2.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避免同质化,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将人的创造力物化在产品上,这就对工作在一线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企业更加重视员工的创新能力[2]。对于高职院校,为提高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必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
3.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是产业在价值链中不断向更优化的方向移动。人才作为承载知识与技能的载体,与产业链的匹配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高技能人才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3]。随着产业从第一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人才的配置从低效率流向高效率产业。
(三)校企文化融合育人的必要性
校企深层合作,不应只是“点结合”和“任务驱动”的利益共同体,更应是校企文化融合共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共同体[4]。
1.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使命要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同时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5]。重视专业素养、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深刻把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应然之策。技术驱动与变革意识是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从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转向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并重,彰显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为实现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端的精准对接,高职院校必须深耕内涵发展,以文化为载体,重建适应行业发展的新型职业教育生态圈。
3.高职院校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高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时代特色鲜明的系统工程。从工业化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跨越,智力、技能已不再是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主诉,智商、情怀、职业文化价值认同、创新思维等校企融合的文化,成为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必备的品格,人才培养中的岗位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发展浪潮中迭代升级。
二、校企文化融合育人与三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分析
教育的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症候。培养具有超群操作技能、卓越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链能够促进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
(一)三亚产业结构现状
2021 年三亚市GDP 为835.37 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高于全国GDP8.1%的增长速度。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3.79 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4.72 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增加值616.86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6.4%。
三亚市工业和信息产业在GDP 中占比偏低,工业基础薄弱,缺少支柱型产业链的支撑,人才供给不足,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二)三亚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更趋复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三亚产业体系在国家“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战略布局下重新构建。
三亚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定位,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构建全域化、全季节旅游消费体系;加快建设以崖州湾科技城和遥感产业园为载体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推动以南繁科技、深海科技、空天科技、数字科技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突破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培育无污染的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现代金融、国际会展、医疗健康、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推动房地产业提质转型,产业服务国家战略、增进民生福祉,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实现三亚经济快速发展。
(三)校企文化融合育人对三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适应与引领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按下了三亚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进键”。三亚产业结构的转型、人才需求的变化,无不透露出“新与快”的特点。海南高职教育需紧随业态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式,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对三亚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到引领、实然到应然。
高职教育是一项时代特色鲜明的系统性工程,是管理者、教育者、学习者与行业、企业、政府在社会、经济与技术等环境中不断演化而成的复杂适应系统,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革、创新与进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的提出,重新构建一条具有三亚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海南高职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复杂系统,其内部主体将被重构,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将被重塑,形成新型的人才培养生态圈。
1.变革与挑战:校企文化融合是三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技术驱动和变革意识是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新一轮技术革命将引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变革。当前,三亚经济呼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具有快速适应三亚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能力,彰显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2.融合与创新:校企文化融合育人引领三亚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然之责
新时代高职教育需要树立精准化、动态化的人才培养定位。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建设没有范例,三亚的产业转型更不会去模仿。海南高职院校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科学界定“培养什么人”,与三亚行业领先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培育专于岗位、精于技能、深于业务的产业生力军,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从产业“跟随”到产业“领跑”。
三、校企文化融合育人的个案分析
R 学校是一所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办学,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提供学术认证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聚焦立德树人的大学文化引领,有培养中国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文化伴生着学院的高质量发展[6]。
(一)校企文化融合现状
1.物质文化建设
R 学校秉承教学运营一体化教学理念,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各专业实践教学场地和教学酒店及教师公寓的学习和实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酒店各部门基本岗位服务技能、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优秀的服务理念,提升职业综合素养。
2.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秉承“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校训;践行“尊重、专业、责任”精神;结合举办者对办学的定位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拟定了学院“莘莘学子成就梦想的引领者,企业优秀人才的供给者,社会优秀服务文化的倡导者”的使命,及“建设一所服务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色鲜明、亚洲一流、政府放心、师生喜爱的应用型大学”的愿景。师生在身与心、意与情的文化中浸润,体现了“大学精神引领、区域文化渗透、职教规律办学、企业理念管理”的有机统一。
3.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的传播主要由校“蒲公英”团队、校友会、学生社团等专门组织承担。其中,“蒲公英”团队是学校行为文化的代表。蒲公英成员在学生及教师中筛选,经过严格培训,使其深刻理解学校文化,在礼仪及行为规范上成为学院的典范,组建一支“带得出去、亮得出来、冲在最前”的精英队伍在校有文化自觉,毕业后也带着文化自信,将学校优秀的文化传播到企业、社会,使其相融。
(二)校企文化融合育人特色
R 学校文化建设在大学精神引领、职业规律办学、服务区域经济、企业理念管理下,深深地烙印了行业特色、院校特点。
首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校企文化作为教育的内容,使学生不仅认同校园文化,锻铸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将严谨、诚信、爱岗、敬业、创新、自强等职业精神融入其中。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获得进入企业必备的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
其次,学校通过与泛服务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与154 家地方以及国际龙头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企业专家进课堂、企业高管进讲堂、校友代表进讲坛、学校名师下企业等,开展“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学校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管理制度、素养要求等文化的融合浸润。
再次,学校与政府机构、三亚市院士联合会、行业协会等建立密切联系,共同研讨适合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重视机制创新与文化引领。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企业满意度等指标位居海南省前列,初步彰显了校企文化融合育人的巨大成效。
四、深化校企文化融合育人,赋能三亚产业转型升级
职业教育是教育、是经济、更是民生。德才相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在三亚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关键作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构建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服务三亚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实现学校和企业双向赋能。
(一)政府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性改革,搭建产教融合发展平台
1.深化海南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健全海南职业教育与三亚产业发展的协同机制。围绕海南“3+1”重点产业发展和“大三亚”经济圈地区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推动建设政、行、企的校共享产教供需服务平台。按照“大共享、小学院”的思路建设与产业结构发展相匹配的教育园区,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接,推进三亚产业升级。
2.加快产教融合平台建设
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组建产教联盟。支持海南高职院校与龙头企业、产业园区、行业组织等建设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覆盖全产业链、辐射三亚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集团。鼓励高职院校将企业实际需求、共性文化、产业关键技术纳入教改科研计划,与企业共建技术产业创新平台;深度挖掘国际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能力标准,精准开发国际合作项目,建立海南国际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发展联盟。
3.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深化校企融合育人。推动海南高职院校主动吸纳三亚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落实教学共育、师资共培、基地共享。鼓励企业在高职院校设立学徒岗、示范班、兴趣班,落实校企深度合作。
(二)营造校企文化融合的精神内核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将学校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融合在一起,铸成校企文化融合的根基。高职教育在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的同时,培养的人才还需要具备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应有的综合职业素养。要培养服务三亚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海南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必须高度重视校企文化在精神文化层面的有机融合,培植学生爱党爱国爱民爱社会主义的红色基因,建成引领改革、自由贸易港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7]。
(三)构建校企文化融合的桥梁
教学与培训是高技能人成才培养的主要手段,也是校企文化融合得最好纽带。校企共同开发适应和促进学校发展、接近企业标准的特色课程,由深入学习企业文化的高校教师承担理论知识讲授,认同学校文化的企业专家承担实训教学部分,在教学层面扎实推进校企文化融合,将学生行为文化的养成和精神文化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课程,实现文化育人、以人化人[8]。
五、结语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赋予三亚经济发展新的定位,职业教育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与保障,要服务三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重新培植助力三亚产业转型升级的角色功能,高移人才培养取向,组建校企实体运行平台,将校企合作的着力点,从单纯的利益合作推向职业院校的使命文化与企业的责任文化深度融合,构建价值理念上的命运共同体,打造职业教育开放发展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