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林甸县旅游发展策略
2023-01-25汪晓梅
汪 伟 汪晓梅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一、林甸县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2017 年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可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为乡村旅游提供思想指引。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数已达32 亿人次,收入8500 亿元,占国内总旅游收入的14.8%。
2021 年11 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黑龙江省提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造现代化农业之都。
值此背景之下,林甸县(隶属大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迎来新契机。大庆市素有“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之美誉。林甸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广阔,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等珍稀鸟类栖息之地,有一小部分位于林甸;鹤鸣湖湿地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浓度高,被称为天然氧吧;地热资源丰富,是寒地温泉之典型,被国土资源部评为“中国温泉之乡”;草原丰茂,草质优良,盛产柴胡、龙胆草等野生中药材,可作为旅游特产。虽然林甸县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但目前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林甸县乡村旅游之研究非常少。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提出林甸县旅游发展策略,以期帮助林甸县实现差异化创新发展。
二、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国外关于乡村旅游之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旅游影响、需求、当地居民态度、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乡村旅游起源于19 世纪初期的欧洲。英国学者Lane(1994)认为乡村旅游是一种复杂的旅游活动,乡村区位条件、历史环境、自然、经济等复杂多变,会导致乡村旅游类型多样。其中,乡村振兴一直是学者关注之焦点。
Pudianti 等人(2016)认为农业生产转变为旅游业的过程中,会受到当地传统文化和农民传统观念的阻碍。Hüller 等人(2017)认为建立农业粮食生产和乡村旅游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经济发展Ziene Mottiar(2018)基于九次访谈所产生的个案研究,确定社会企业家在乡村目的地发展方面具有关键作用。[1]Dickson Adom(2019)认为乡村旅游规划和发展应当考虑当地人的文化和传统习俗,否则会导致居民不愿参与,进而影响到旅游收入Yachin 和Ioannides 两位学者(2020)将创业拼凑(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概念引入乡村旅游创业研究,研究乡村旅游创业者如何才能扎根当地、利用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展开创业活动。Jorgensen 等人(2021)探索了“通过旅游创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强调集体创业和旅游社会创业的结合。[2]
国内学者则对乡村旅游之发展模式、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以及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研究较多。
贺雪峰(2018)认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本质上是要赚城市人乡愁的钱,借城市人对田园风光、风土人情的好奇来吸引城市人消费,从而让农民有就业和获利机会。”[3]他把农村划分为三类:一是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代表的沿海城市经济带农村 ;二是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一般农业型农村;三是适合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农村。指出沿海城市经济带农村发展经验无法复制到中西部农村。提倡乡村振兴要雪中送炭,要面向广大农村和农民,而不只是让小部分乡村振兴。强调只有解决好了大多数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才能有乡村振兴,农村才能更有力地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
徐林强等人(2018)对浙江省应该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总结。[4]研究各种资本投资乡村旅游之实践,以民宿为例,指出不同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乡村旅游之路径。浙江省依托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和浓郁的地方文化积淀,实现了乡村旅游的飞速发展。
陆林等人(2019)在系统梳理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成果后,构建了融合地理学、经济学、旅游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研究框架,规范了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并对研究方法体系进行了完善和总结。认为发展乡村旅游能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5]
李志龙(2019)以湘西凤凰县为例,构建了“指标体系与系统综合评价、协调度测度、耦合演化”三大模型,应用“剪刀差”研究法,解析演化过程,解释了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系统作用机制与演化规律。通过对傣族园等多个村寨研究,孙九霞等人(2020)认为旅游发展为乡土空间重聚发展主体[6]。孙静、陈紫娟(2022)认为黑龙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7]
中外学者们从城乡融合、产业振兴、乡村治理等视角为切入点,调研当地居民,关注资本影响、社区参与、创业行为等因素,探索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和实践乡村振兴之路径,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林甸县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林甸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
2020 年2 月,林甸县摘帽退出贫困县,脱贫时间尚短,基础薄弱,林甸县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温泉旅游,资源禀赋,值得好好开发。应坚持将旅游作为县域发展之重要驱动力。目前林甸旅游产业链基本形成,向着全域旅游态势发展。为了打造林甸县旅游核心竞争力,应该以温泉游为核心,将研学旅游、冰雪旅游等作为补充,重点塑造“温泉之乡”品牌形象,提升旅游品质,带动康养等产业发展。具体提出以下六点发展策略:
(一)重点打造以温泉旅游为核心的康养旅游
利用地热资源,提升温泉旅游品质,是林甸旅游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林甸县“中国温泉之乡”之品牌,辐射能力集中于周边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更应该面向整个东北三省,乃至全国。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让更多南方城市了解林甸,是当务之急。林甸温泉品质很高,属于寒地温泉,温泉静态储量大,水质优良,水中含有硅、锶、锌、碘等20 多种微量元素,PH 值7.89-8.38,属弱碱性水,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在美容养颜、保健等方面效果明显,对风湿性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等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林甸温泉可与日本箱根温泉相媲美,但温泉旅游的开发层次偏低,要重点扶持温泉旅游龙头企业,对北国、鹤鸣湖等几大温泉实施改造提升,完善温泉度假服务设施,改善周边酒店住宿条件,形成以温泉养生度假为主的乡村旅游集群,开发与温泉有关的特色果蔬、药膳等,打造“温泉之乡”和“康养之城”。
(二)发展基于农家乐的休闲农场
以四合乡、林甸镇为基础,提供体验式消费;建设特色主题养生餐厅,开发特色美食;增加农业采摘、垂钓、田园农业、研学科普等内容,利用当地农村自然环境,实践现代农业之创新经营体制。不仅要吸引游客参观农田、奶牛场等,更要利用奶牛养殖的优势,以课外拓展的方式,吸引家长陪同孩子实现家庭亲子游,让孩子身临其境,并制作视频作为留念,并给孩子颁发体验证书,让孩子和家长更有获得感。
(三)注重当地乡村文化的传承保护,定制乡村专属文化IP
挖掘满族人文元素,打造满族文化休闲乐园、满族文化馆等,以满族婚礼吸引眼球,将满族饮食、服饰、老物件等推向游客,带动满族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编排龙江剧、二人转等演出,打造当地特色民俗活动。
(四)其他类型探索
建艺术村,吸引画家前来创作,开辟教育农园,与农业院校合作,把林甸农业资源,作为校外大课堂,让学生在接近自然生态环境下,学习农业学知识,参与农业生产与生活;周末农夫模式,指居住在城市的白领,来租用农民的耕地种植自己喜欢的蔬菜,平时由农夫照顾,周末休息时,可以来田里体验浇水、施肥,并收获成果。
(五)吸引新人才,利用新媒体,推广新渠道
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宣传林甸县乡村旅游。抖音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平台,里面有很多乡村旅游内容。通过抖音,可以提升林甸县的知名度,介绍当地旅游资源。优秀的运营,能够发挥林甸旅游景区的特色,提高浏览量和曝光率,从而吸引浏览者,并最终转化为游客,带来旅游收入。人才难得,林甸县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对宣传当地旅游有贡献之人,给予奖励,评选杰出新媒体推广者认定为人才,享受专属人才政策。不妨利用林甸冰雪温泉节、林甸美食旅游节等节事活动,通过抖音等平台,做内容营销,提升旅游热度,力争打造爆款。通过新媒体引导,不仅可以深度宣传林甸,更能促进县域内各景区之间合作,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共同搭建线上农产品产销平台,实现全域旅游。
(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设立林甸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实现景区业务线上化,增加游客旅游体验感,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设施不完善所带来的安全、卫生、通讯等方面的问题,会导致游客重游意愿降低、直接影响旅游收入,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建设 。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引领下,构建具有当地特色之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