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3-01-25王传芸刘博文
王传芸 刘博文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一、研究背景
2019 年5 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巢湖流域各地方政府文化和旅游局纷纷结合该办法发布相关文件,鼓励结合地方文化与旅游特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构建多元化文旅游融合的文化旅游娱乐休闲体系,建设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巢湖流域是原始氏族有巢氏的发祥地和生息地。据史书记载,有巢氏因构木为巢而“王天下”,建立有巢国,是人类巢居文明的开拓者,是华夏民族文明始祖和第一人文圣祖。有巢氏及其后人在巢湖区域繁衍生息,留下了有巢氏传说和他们在此活动的足迹,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与元素,有很高的文化旅游资源价值。
有巢氏文化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政策下,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能更好地发挥有巢氏文化与区域旅游产业融合功能和文化价值,突显区域形象,彰显特色文化,弘扬有巢氏精神。以巢湖区域为研究范围,通过对有巢氏文化的梳理,发掘有巢氏文化的特质,重点调研区域内有巢氏文化与不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结合区域实际,提出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二、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现状
(一)有巢氏文化研究现状
通过知网检索,截至2022 年3 月底,用“有巢氏”作为关键词检索,结果有82 条,其中学术期刊论文65条;用“有巢氏文化”关键词检索,有26 条;用“居巢”关键词检索,与本课题有关的有5 条;用“巢湖文化”关键词检索,有84 条;用“巢湖文化旅游”关键词检索,有21 条;用“有巢氏文化旅游”关键词检索,有1 条;用“巢湖文化旅游融合”关键词检索,结果有27 条。对上述文献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国内对“有巢氏文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巢氏发祥地研究,二是有巢氏人物研究,三是有巢氏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研究,四是有巢氏文化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有巢氏发祥地的研究主要围绕有巢氏历史活动时期与活动区域展开研究。关于有巢氏发祥地的研究,因研究视角与依据不同,结论也不同(陈立柱,2015)。“史亘万千年,尽管名称多变‘有巢氏’‘巢氏’‘巢国’‘居巢’‘巢州’‘巢县’‘居巢’,然数变不离其宗——‘巢’。这里是有巢氏、有巢氏子孙及其氏族的生息地,换句话说,华夏第一圣祖是巢湖人。”(宁业高、宁业龙,2005)。经过多年的辩论与考证,学术界比较普遍地接受了有巢氏发祥地在巢湖流域今巢湖市的研究结论(俞临庆,2018)。
有巢氏人物研究着重于有巢氏人物身份、功德研究。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宁业高认为“有巢氏是中华人文第一圣祖”(宁业高,2006),杨东晨、辛迪、张汉军以建筑学视角,从有巢氏“构木为巢”事迹出发,论证了有巢氏是“中华‘巢’居或地面建筑之始祖”(杨东晨,2007)(辛迪,2011)(张汉军,2013)。
有巢氏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研究,主要在于有巢氏文化的内容构成、有巢氏文化精神及有巢氏文化的延展。王文清通过对比凌家滩文化的地望、年代,与“三皇”时代的有巢氏地望、年代,论证了凌家滩文化是有巢氏文化(王文清,2002)。周怀宇、谷阳通过解读巢湖流域史前遗址群,对“有巢氏”文明进行了探源(周怀宇、谷阳,2016)。宁业高通过梳理有巢氏功德,论述了有巢氏文化构成与有巢氏文化精神要(宁业高,2005),又从军政文化形态研究了有巢氏文化的外延(宁业高,2016)。
有巢氏文化价值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景观设计(邱伟,2017)、城市建设(俞临庆,2018)、文艺开发(袁梦、宁业高,2014)及有巢氏文化的传承与应用上(袁梦、方兴,2017),这类研究涉及到了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但占比少。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巢”的研究上,即着重有巢氏“构木为巢”的研究。西方学者对“巢”的研究,大多从建筑学角度出发,他们普遍认为,“‘原始屋’及其演变蕴含着建筑的本质,后来的建筑发展都是‘原始屋’的延伸”[1]。关于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献检索没有发现。
(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现状
用“文化旅游融合”作为关键词,在知网平台进行主题检索,检索结果截至2022 年3 月底共有4508 条。筛除非“文化旅游融合”学术论文457 条,有效检索文献4051 条。这十年时间,国内文化旅游融合研究呈逐渐上升趋势,研究的角度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研究的深度也由2007 的“浅议”(朱冠梅、朱本利,2007)到“研究”,研究的广度也从一般研究扩展到区域文化旅游融合研究、个案研究、实证研究等。
这十年来,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一般研究性的文献资料占比较高,对检索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约占50%。文化旅游融合的一般研究是指文化旅游融合的共性研究,这方面研究主要体现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状况、发展思考、发展战略、融合策略、融合价值、融合评估、融合方式、政府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政策保障等方面的研究(周莉,2018)。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一般研究具有时代性和政策性特点。随着产业融合技术不断进步,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一般研究理论愈发成熟与完善(杨春宇,2018)。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始于2009 年,主要着眼于创新(梁强、罗永泰,2009)与战略研究(卢希悦、王传荣,2009)。到2012 年区域文化旅游融合研究涉及全国各地,基本都是从区域文化角度研究文化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2013 年开始涉及到区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和路径研究(方守林、于婧,2013)。2013 年,区域文化旅游融合渐渐走向多元化研究,也更贴近现实。
文化旅游融合的个案研究最早始于旅游演艺产品“印象·刘三姐”(刘艳兰,2009),随着后来研究者的深入,文化旅游融合个案研究转入到品牌建设、品牌价值的研究(张海燕、王忠云,2011)、机制与路径的研究(兰苑、陈艳珍,2014)、融合动因及其效应分析(但红燕、徐武明,2015)、互动融合发展研究(古冰、卢钦,2017)、融合作用研究(周平、唐荣芳、徐嘉馨,2018)。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实证研究以景区为主。李景初根据开封9 个景区近15 年的统计数据,采用时间变化强度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系统分层聚类方法,定量分析开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时空序列演变特征,并为开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对策建议(李景初,2014)[2]。左绪刚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运用具体事例和数字论述了旅游和文化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二者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外在推力(左绪刚,2015)[3]。黄林根据广州2007—2013 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广州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现状,得出广州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和协调水平在不断提高的结论,对进一步完善广州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黄林,2016)[4]。此外,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也不少(徐传谌、王艺璇,2018)。有巢氏文化中的“有巢氏的传说”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这一新动态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持。
在知网输入“国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检索,只有两条结果符合要求,分别是张俊英的“国内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述评”(张俊英,2015)和闫秦勤的“国内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述评”(闫秦勤,2016)。通过这两条检索结果,可以间接地了解国外关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状况。通过实证研究、建立模型方式对文化、旅游两个产业的互相影响、融合创造的文旅产品和融合途径进行了翔实研究。国外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中,更关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的研究,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博物馆旅游、演艺和节事活动这些典型文旅产业融合产品,发现这些产品能够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有效地激活和弘扬地方优秀文化,提出创新创意是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这一点,与国内许多研究者的观点相同。国外还有一些学者关注旅游产业融合与政府管制的关系以及对企业管理战略的影响[5]。
三、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实地调研
近些年,关于有巢氏文化的研究及其价值的开发利用,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一方面成立专门研究机构研究有巢氏文化,另一方面将有巢氏文化中的元素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建设上,为更深入地了解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状况,研究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模式,实地考察和走访了巢湖流域的含山县、巢湖市、合肥市等地。
(一)实地调研情况
资料显示,含山县凌家滩文化起源及其发展与有巢氏文化发展脉络、衍化存在相关性。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没有发现有巢氏文化元素融入含山县凌家滩文化遗址公园规划中。巢湖市区域内调研了洗耳池公园、卧牛山公园、槐林镇巢父生态园(有巢氏文化博览园)、巢湖民歌发源地南湖方、有巢氏文化主题公园等地。它们功能相同,以休闲和旅游为主,且都融入了有巢氏文化,但多属简单开发、利用,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充实内涵。如“洗耳池公园”,得名源于巢父、许由的故事。洗耳池公园用图文介绍了它的名称来源与文化故事,应将它与牵牛巷和、卧牛山、有巢氏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一个整体规划、宣传。
(二)实地调研结论
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分析,当前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有以下几个特点。
1.融合模式单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主要有自然承载模式、遗产传承模式、园区文创模式、文博科教模式、复原再生模式、节庆演艺会展模式、影视网媒模式、场域营造模式。有巢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多为园区文创模式,在此模式指导下,融合产品多以公园形式出现,且差异小。
2.融合产品供给主体单一。上述调研对象,无论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还是巢湖洗耳池公园、有巢氏文化主题公园,都是地方政府投资开发建设的。巢父生态园供给主体单一,应将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为多元性和多样性。
3.园区文创模式的融合没有充分体现有巢氏文化价值。调研的几个园区,虽融入了有巢氏文化,但只是有巢氏名称的应用,传说和故事的介绍、宣传,融合程度浅,游客应从中获知有巢氏文化的起源、发展。
合肥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优越性,有巢氏文化与合肥旅游产业若能深入融合,十分有利有巢氏文化弘扬与传播。
四、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一)结合地方旅游资源,实现融合模式多样化
巢湖流域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如巢湖市、含山县、庐江县古镇资源多,在发展特色古镇旅游时,可融入有巢氏文化;将有巢氏传说进行开发,与乡村旅游发展相融合。巢父生态园自然资源丰富,又是巢父传说的起源地,可采取自然承载模式、遗产传承模式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二)融合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
单一的供给主体,一方面不利于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会制约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力,引导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成为供给主体,打开有巢氏文化与不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势态。
(三)充分发挥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价值
有巢氏文化记录了人类巢居文明始者有巢氏“构木为巢”救人们于疾苦,并教会从事农耕。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既赋予了旅游产品特色文化面貌,也弘扬传播了有巢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