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泛在学习环境融合的路径研究

2023-01-25侯鑫磊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学习者个性化图书馆

□侯鑫磊

随着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已经融入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诸多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获取信息进行学习,泛在学习应运而生。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最主要的目的是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环境、更加全面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富的学习方式,与泛在学习环境融合,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真正实现无缝学习。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泛在学习环境融合的目的

泛在学习是正式学习的一种延伸,强调无时无刻地学习,是指不限制时间、不限制地点任何人都可以获取信息,开展学习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他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利用课余的碎片时间获取学习资源,也可以与有共同话题的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使学生的学习更方便、更高效、更个性化。

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主要是围绕借还书籍展开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图书馆为学习者提供的服务不能仅限于此,还应结合先进的技术创新服务模式,与泛在学习环境融合,为学习者提供虚实结合的学习空间、独特个性的学习模式、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为学习者创造无处不在的学习条件。

(一)创新学习空间。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途径不仅限于学校课堂或者图书馆,而是已经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泛在学习环境。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除了提供配套的自习室,还可以设置电子阅览室供学习者进行电子资料查阅、学习。在物理学习空间的基础上,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泛在学习环境融合,搭建虚拟学习空间为学习者提供无缝衔接的学习平台,实现学习空间的虚实结合,为学习者提供一站式的学习平台,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学习的持续性。

(二)创新学习模式。相对于中学生来说,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松散、更加自由,这个阶段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校图书馆除了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还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为他们推送有价值意义的学习资源,这样的创新性服务与泛在学习以人为本的特点不谋而合[1]。

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同学、教师进行实时沟通、经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共享空间是十分有必要的。高校图书馆集成学习资源,构建学习交流平台,有效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学习。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泛在学习环境的融合,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和有效的交流空间,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三)创新学习情境。在泛在学习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除了为学习者提供可以随时学习的空间以及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外,还应该扩展学习情境,主动建立不同风格、不同专业的学习环境及科研场景,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学习选择[2],提供更加专业化、精准化的学科服务,有针对性地为学习者课程学习、科研课题的开展提供条件,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最大化,从而形成学习者无时无刻、高效便捷的泛在学习环境。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泛在学习环境融合的条件

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他们可以利用课余的碎片时间获取信息,进行知识的学习和交流,从而形成泛在学习环境。基于普适计算技术的泛在学习环境由无线网络、移动设备等组成,其中快速的通讯技术、智能的终端设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等都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泛在学习环境融合的关键条件,从而支持学习者进行无缝学习,创造良好的泛在学习条件。

(一)泛在网络环境。泛在网络环境是实现泛在学习的基础条件,是泛在学习资源传播的有效载体,其作用是为学习者提供无缝学习的通讯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泛在学习环境融合的前提条件是建设快捷通畅的校园网络环境,可以在局域网之间实现顺畅联通,也可以在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之间实现互联互通,为泛在学习环境提供基础保障[3]。其中,5G技术是支持泛在网络环境的关键技术。近年来,5G技术所能提供的网络通信速度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改善了图书馆因网络稳定性和速率限制而无法开展智能化服务的局限,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提供了先决条件,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泛在学习环境[4]。

(二)智能终端设备。学习者通过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方便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智能终端设备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简单直接的交互界面,从而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3]。在泛在学习环境中,智能终端设备种类繁多,除了常见的智能手机、计算机之外,还包括iPad、PDA、Tablet PC等携带型终端设备,为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提供基础设备[5]。在泛在学习环境下,为了更方便学习者进行学习,智能终端设备需要具有较强的连接网络的能力、大容量的存储空间以及简单明了的交互界面,除此之外,还应该具有情境感知的能力,例如手机可以借助蓝牙或GPS定位,从而更好地为一定区域内的学习者提供更便捷的访问途径、更全面的学习资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条件。

(三)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能收集大量学习者的行为数据并在短时间内处理庞大的数据,有效提高资源整合的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深度分析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并进行个性化的推荐。这两项技术是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泛在学习环境融合的关键技术,有利于筛选并分析出适合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内容,支持学习者碎片化阅读,实现泛在化的无缝学习。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网络中的资源内容庞大,学习者通过网络进行查询、学习带来的数据是以指数级增长的,从而产生的行为数据规模庞大、类型多样,这个时候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等[6]。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有效挖掘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行为习惯,并为每个学习者建立独立的数据库,进行分类存储。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可以进行学习分析、数据挖掘等,为学习者提供资源推荐、内容整理、反馈改进等服务内容,创造良好的泛在学习环境。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泛在学习环境融合的路径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如何将图书馆服务与先进技术进行结合,从而提高信息化程度是当前研究方向的重点。高校图书馆需要转变服务理念,逐渐开始重视服务创新与泛在学习环境的融合。为使服务创新与泛在学习环境融合发展,高校图书馆应立足长远,结合网络技术构建泛在学习环境,更新现有技术,加强数据库建设,注重人才培养,从而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高效便捷、资源丰富、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一)构建泛在环境。为了实现学习者无缝学习的理想状态,高校图书馆需要提供一个不限时间和空间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不只局限于学校课堂或是图书馆,还可以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要求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完善实体学习环境,即图书馆中的各个场馆、自习室、会议室等,还需要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虚拟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可以随时随地查找资料、请教教师、沟通学生的学习平台。其中,虚拟学习空间是连接学生、教师之间的重要桥梁,空间的搭建离不来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环境的应用。图书馆构建虚实结合的泛在学习环境,便于开展交互学习和一站式的服务。

(二)重视技术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对现有的技术也应该进行不断更新,优化配置资源,加强数据库建设,为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泛在学习环境的融合创造基础条件。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所需求的学习资源已经不再局限于纸质版的书籍、现实之间的交流讨论,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转为数字资源,扩大建设数据库,按照不同方向、不同专业分类整理,实现资源整合,更方便学习者利用便携式智能终端访问图书馆从而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7]。除了提供更全面的学习资源,还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数字资源进行筛选和分类,针对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推荐,使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增加更多的趣味性和高效性。

(三)人才队伍建设。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泛在学习环境的融合发展,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这对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既要拥有专业的图书馆理论知识及较强的服务意识,更需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便可以使用现代技术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8]。

高校图书馆需要对馆员进行技能培训,对各人员的工作加以明确分工,培养馆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传递团队化思想,打造一支专业的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后勤保障作用。同时,高校图书馆需要组织专业馆员参加现代技术的学习,提高馆员的专业素质,为了可以正确使用先进技术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除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之外,还应培养具有专业学科意识的馆员,以便为各院系提供专业的学科服务,为学习者的专业学习、课题研究等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四)展开创新服务。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不能仅限于借还书籍、提供自习室等,还应创新服务内容,与泛在学习环境相融合,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无障碍的互动交流空间,将学习资源、学科服务、经验交流等功能嵌入到学习者的日常生活中,让学习者体验到无所不在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融合泛在学习环境的创新服务离不开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将实体化的服务扩展到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媒介的虚拟服务,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随时随地的学习空间[6]。除了创造更便捷的学习空间之外,高校图书馆还应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科性的创新服务内容。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图书馆收集并分析学习者的行为习惯,并加以分析处理,筛选出对学习者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进行推送,继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在泛在学习环境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展开创新服务,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空间。

四、结语

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与时俱进,将创新服务与泛在学习环境相融合,利用畅通的网络环境、便携的智能终端设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泛在学习环境。通过升级现有技术,扩大建设数据库,提高馆员专业素质,为学习者提供一站式的学习平台、无缝连接的学习空间、学习模式和学习情境,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为学习者服务,向发展成为泛在化的先进图书馆迈进。

猜你喜欢

学习者个性化图书馆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图书馆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同桌宝贝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