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师学院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2023-01-25□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技师学院情感

□张 薇

一、引言

情感教育在语文的教学总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类似于“活力剂”,它为语文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与可持续性,使语文教学始终在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之中保持悠扬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原动力。如果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之中,忽视了情感教育的存在,那么,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在感观层面上的深层缺失。这种缺失会使学生缺乏对于感动的体悟,在日常的社交生活中变得举步维艰。所以说,缺少情感教育的语文教学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在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当今社会,如果高校想要自己所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具竞争力,就必须加强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具体到职业教育与技师学院,就是要尽快走出历史局限的误区,确立情感培养目标,不断创新、发展实施情感教育的路径。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情感”对于人在生存与发展这一过程之中的重要意义。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对语文教学之中的情感教育进行专门研究的教师群体,呈现出了持续增长的态势。对于本就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的技师学院学生而言,在语文教学中突出情感教育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语文本就属于人文学科,具有传递价值观念、陶冶情操的功能指向。因此,在技师学院的语文教学中突出情感教育的模块,是指引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良好的意识观念和荣辱观的基本依托;同时,这更是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之中的必由之路。

二、情感教育的内涵及其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情感教育是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作为一个独特的关怀领域,其主要面向基本是指向抽象一端。例如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感等。情感教育是感性教育,在这一教育过程之中,学生几乎不会抱有任何压力,他们会长时间处于精神愉悦的氛围之中。因此,做好情感教育,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负责,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负责。此外,情感教育对于学生个人人格与道德品质的养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会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前提下,着重培育其社会感知力与思想共情能力,目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友好型人格,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在现今的教育之中,许多学校与教师都更加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于情感的塑造。这种情况在社会中并不罕见,在以技术人才输出为导向的技师学院中表现得就更加明显,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无论是技术型人才还是知识型人才,如果其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持有一颗敬畏与热爱之心,那么,他在任何岗位上都不会表现出创造力与行动力,也就更做不出什么实质性的成绩。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其实是一个与认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指向,其核心内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情感力量并善于去运用这种力量,并将这种力量施与教育,使其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二)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课程,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还兼有意识形态领域的情感。这也就是说,在学生接触语文这门学科的时候,他们所能得到的除却基础的理论性知识外,更多的是接受着它所带来的政治倾向与感情色彩;并且,学生在进行内容的阅读与思考时,面向的也不是一具形式主义的空壳,而是丝丝缕缕的情感浇灌。由此,我们能够看出,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之中,其外在形式与深层内容是具有切实的统一性的。在技师学院这一具体语境之中,对于学生在语文的教学中领会情感教育的力量,始终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领域。而我们在这个领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好教材这一关。被选入语文课文的文章一定要是文质兼优的佳作,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还要给学生的思想与精神世界带来积极影响。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够将情感教育更加深刻地寓于语文课程的教学之中,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情感学习体验。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间的关系所在:一是能够促成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得以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对于学问这门科目本身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之中,教师要凭借自身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进行这项特定科目学习的意义所在,进而使学生对于其科目本身产生好奇心,全面促进学科发展,提升教学效果;二是理智感、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操是语文情感教育的三大支柱,这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就是要通过讲学与学生产生共鸣,并在共鸣之中涤洗灵魂、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在技师学院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路径

(一)教师要以身为范,做好领头人。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头人,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标杆所在。特别是对于技师学院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一个人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群体心智发育尚未成熟,三观的树立也尚未定型。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而言,正是需要树立标准与模范的时候。教师在这时就需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为范,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发挥知识传播与情感引导的作用,促使学生获得正确、良好的情感教育。而想要做到这些,需要技师学院的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实践中切实地去创新、去行动。具体说来:一是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知识储备以及与时俱进的意识,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应对学生生活与学习中可能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在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把握机遇,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二是教师要时刻与学生保持畅通的交流状态,塑造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安心地向教师吐露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全面促进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高度融合。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教材是学生进行日常学习所依附的最基本载体,也是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所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时,要充分重视教材的力量,通过适宜的方法运用,深挖其中所蕴藏的深层情感因素,切实发挥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其认知、情感发展规律相契合。例如,当教师在讲述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这一经典篇目时,应抓住其情感色彩最浓郁的亲情部分,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背影》全文并无太多华丽的辞藻语段,而是以最朴实无华的笔触对“父亲翻阅月台为我买橘子”这一极其日常化的情景进行了文字写生。在篇章的描绘中,作者丝毫未言及父爱,但又处处体现着父爱。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师进行教学之时,就要在充分把握以亲情作为切入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思索自己与父母相处时的温情画面。通过这样的形式,唤起学生的真情实感,将情感教学的作用发挥至极致。

(三)促进情感教育与语文专业化教学巧妙结合。在任何时候,技师学院的语文教学都需要清醒的定位认知。这是因为技师学院的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不能够脱离其赖以生存的大环境而存在,这样就会导致它失去意义。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之中,要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其中均衡学生在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培养上的天平指向,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技师学院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灵活度的培育,以此来全面提升其专业知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具备过硬专业技能的职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学生情感与道德的教育。缺乏共情能力与道德操守的人在人格上是存在缺陷的,这样的人即使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也会在走入社会后处处碰壁、甚至可能会对社会的和谐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满足学生对情感教育的诉求是十分紧迫的。走入具体的教学实践,单一的理论讲解稍显枯燥,因此,教师可以时常举办讨论会、辩论赛等,以这些相对活泼的开展形式引导学生全面体会职业道德,合理控制个人情感。

猜你喜欢

技师学院情感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